中法德领导人举行视频峰会
2021-04-17赵风英青木李司坤王逸
本报驻法国、德国特约记者 赵风英 青木 本报记者 李司坤 ●王逸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6日在北京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三国领导人就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中欧关系、抗疫合作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习近平强调,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无疑将是一场硬仗。中方言必行,行必果,我们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全面推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
习近平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不应该成为地缘政治的筹码、攻击他国的靶子、贸易壁垒的借口。中方将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各自能力原则,推动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马克龙对中方宣布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表示欢迎,称这一重大承诺体现了中方主动承担重要责任。默克尔也表示,中国率先恢复经济增长对世界是好消息,德法中三国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非常重要。德方重视中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给德中、欧中合作带来的重要机遇,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推动《欧中投资协定》尽快批准生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气候变化领域,中欧都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领导作用。应该说,今年真正能够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发挥领导作用并做出贡献的,还是要看中欧,因为中欧双方在绿色产业合作建设方面有着越来越多的共同立场。
“默克尔和马克龙欢迎中国的气候目标”,德国政府副发言人德梅尔16日在会后表示,德法两国政府首脑都欢迎习近平重申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并支持中国在短期内调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方法。此外,默克尔与马克龙还计划于10月在中国昆明市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开展进一步的共同努力。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正在上海与中方官员讨论气候议题,为拜登倡议的世界气候峰会做准备。香港《南华早报》16日称,拜登此前邀请中法德领导人参加本月22日至23日举行的视频气候峰会。气候问题正逐渐成为中美两国寻求合作、同时也在全球舞台上竞争影响力的领域,而欧盟则游走于中美之间。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研究员希尔说,拜登倡议的气候峰会旨在表明,美国“有能力发挥领导作用,并认真对待自己的减排问题。如果美国不站出来,很难想象世界其他国家会在这方面干劲十足。”美国政治新闻网站15日称,美国敦促世界各国领导人参加下周的气候峰会,并大胆做出新承诺,抗击威胁全球的气温上升。不过,盟友和对手的迟疑表明,拜登要领导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将是多么困难。况且,三个月前,美国才刚刚重返2015年的《巴黎协定》。外国领导人在忍受了4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对国际合作的攻击后,不愿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迅速改变方向,追随华盛顿的领导。
“美国要举办的这个气候峰会更多是一种姿态,借这个机会来宣示其在气候变化领域的所谓回归而已。”崔洪建说,克里这次来华开展所谓的气候变化外交,是想展现出一方面美国开始在这个问题上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另一方面也在扮演一个要中国“还欠账”的角色。而法国《世界报》援引一位欧盟消息人士的话称,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可以被认为是对拜登“气候雄心”的一种回应,此次视频峰会的召开表明,欧盟不会因为美国的归来而被淘汰,“欧盟一如既往地在气候领域发挥着推动作用,我们与美国不是对手关系”。法新社称,这场气候峰会的目的是向华盛顿表明,中欧在气候问题上仍保持充分参与。
“尽管美国方面表示在气候变化领域可以和中国开展合作,但合作里面肯定也有竞争。”崔洪建表示,首先,在这个领域还是要去政治化,回到气候变化本身来,而不要一开始就进入一个预设的政治博弈或斗争的场合。其次,要尽量对一些分歧做技术性的处理。比如说涉及到财政和资金问题,各国之间必须通过谈判来解决。总而言之,在气候变化领域,中欧之间的共同话语比欧美之间要多,所以中方要充分利用这一点,不主动去和欧洲联手搞美国,但是一定要防止美国这样去做。
总部位于伦敦的气候数据组织Tran⁃sitionZero15日发布一项研究称,如果中国要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目标,那么要在2030年前将其燃煤电厂的碳排放量减少一半。从长期来看,转向清洁替代品将节省相当于1.6万亿美元的费用。研究人员对中国可以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