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火刍探*
2021-04-17郭程程焦华琛李运伦
郭程程,焦华琛,李运伦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250000;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250014
“阴火”理论源于李东垣[1],对于阴火的认识至今尚未有定论[2]。阴火理论虽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于其内涵、表现却未有明确定义。笔者在63篇文献基础上,对阴火的内涵进行分析归纳,从学说起源、学说内涵等角度来阐述阴火的内涵。
1 阴火学说的起源
1.1 源于《黄帝内经》阴虚内热说由于《素问·调经论》曰:“病生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又曰:“阴虚则内热,有所劳倦……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为内热。”李东垣[3]曰:“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可以看出《黄帝内经》的阴虚内热与李东垣所指阴火病因相同,均为饮食劳倦,情志内伤。王吉军[4]认为脾胃为阴阳气血升降出入的枢纽。劳倦内伤,脾气虚弱,中焦脾胃阴阳升降出入失常,以致阳气浮动,虚热乃成。脾胃之气不充盛则不得输布上焦,下焦不通,中阳上扰,壅于胸中而生内热。同时,脾胃气虚则水谷不能化生精微,阴血生化乏源,致使阴血化生不足而生内热。陈向良[5]指出,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胃司受纳与腐熟,脾主运化水谷,化生精微物质输送于五脏六腑,营养全身。若脾胃内伤,脾胃气虚,无法化生属阴的精微物质以输布全身,导致阴亏而阳亢,进而形成亢盛的心火、相火,阴虚而生内热,即为阴火。李成年等[6]认为,李东垣的“阴火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中“阴虚生内热”,并指出脾胃内伤、中气不足即是“阴虚”之义。若中气亏虚,谷气不升,心肺失其所养,即无以化生营卫之气,无法充皮毛、实腠理,当为“谷气不盛,上焦不行”的病理状态。同理“下脘不通”应为脾胃气虚,不能升清的水谷精微下行,变为流于下焦的病理湿气,闭塞下焦,气化不利。下焦为阴气之主,李东垣所指“阴气盛”即为“肾间受湿热之气”,从其为害的方面,可名为阴火。下焦之“阴火”,首先上冲,结于中焦脾胃,可见阴火的种种症状,即与“热气熏胸中,故内热”相呼应。以上即是阴火的本质,也是阴虚生内热的过程。
1.2 源于《黄帝内经》壮火散气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李东垣[3]曰:“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此时壮火可以理解为阴火,壮火可以散气,壮火与气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李东垣所指的阴火也与元气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因此有学者指出阴火理论来源于壮火散气说。李松键等[7]认为脾胃元气虚弱的根源为七情内伤、食欲不节、形体劳役。并且“阳气不足,阴气有余”的证候主要是脾胃不足,根据《黄帝内经》中“少火生气,壮火散气”理论可以推断李东垣认为元气衰弱的根源,就是“食气”的“壮火”,而“壮火”应指“阴火”,并归纳为广义的阴火范畴。胡翘武等[8]根据李东垣所提出的“气与火,势不两立”与《黄帝内经》指出的“少火生气,壮火散气”,以及李东垣所提出:“元气不足,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盛则一负”之间的联系,指出李东垣所指“阴火”是从《黄帝内经》“壮火食气”中得来,并指出李东垣所指的“壮火”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元气亏虚而产生的“阴火”。赵心华等[9]指出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讨论“热中”时论述了“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表明此火与元气处于对立、制约的关系,彼此之间互为消长,以此来说明阴火在性质上是耗伤元气的壮火,是耗伤元气的火热邪气。其指出因脾胃虚弱而致元气不足,根据“一胜则一负的关系”,则阴火内生,“壮火食气”,故李东垣的“阴火”归属于《黄帝内经》的“壮火”。苏麒麟等[10]指出“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的理论是李东垣“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的基础,脾胃无伤则元气充足,若脾胃气虚,无以化生滋养元气,元气亏虚,阴火由生。壮火食气即为脾胃气虚而火盛,元气必然减少,元气亏虚,阴火亢盛则元气充足,阴火内敛,元气与阴火之间处于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之中,火与元气不两立的理论是阴火的高度概括。
2 阴火学说内涵
对于阴火内涵,历代医家各执一词,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种观点:
2.1 阴火即心火说依据李东垣[3]提出的“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李东垣的这段对阴火的论述,引起了颇多争议。
2.1.1 心阴虚火旺李媛等[11]认为由于脾胃在五行属土,根据五行相生理论,脾胃亏虚即土虚,土虚则不能生金,导致肺气亏虚;肺在五行中属金,肺金亏虚则不能生肾水,导致肾水亏虚。心火位于上焦,其性质属阳,可以下行温暖下焦属阴的肾水;反之,肾水也可以上行,滋养心阴,使心火不至于过度亢盛,当化生的肾水亏虚,上行的肾水匮乏,心阴亏虚,形成心阴虚火旺,即亢盛的心火为阴火。冯梅等[12]从黄元御“一气周流”角度出发,认为相火为阴中元阳,水中火种,相火下行温暖寒水为其本性,脾胃位居中焦,统领阴阳,协调脏腑。若脾胃内伤,中土亏虚,升降出入功能失常,胃不能肃降、肺不能降敛,就会导致相火上炎,离位的相火可以焦灼心阴,心阴亏虚,阴阳失衡,心火失去“阳中之阴”的制约,亢盛的心火化为阴火。张继伟等[13]认为由于心主血脉,若脾胃内伤,脾胃运化功能减弱,导致人体气血津液生成减少,心中阴血亏虚,导致心阳偏亢化火,即为阴火。黄柏龄[14]认为肾水在相火不足与水湿困遏下焦的情况下,得不到相火的温煦而无以化气,无法上济于心,心火独亢、心失所养、心阴亏虚,形成病理的心火,即为阴火。朱文浩[15]认为由于脾胃气虚,升浮无力,无力挟肾水上济于心,肾水不能制约亢盛的心火,导致心火失制而偏亢,故由属阴的肾水导致无制的心火即为阴火。孟景春[16]指出心营亏虚之火当为李东垣所指“阴火”。脾司中焦,营气与卫气皆赖其所化生,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健运,饮食入胃,经胃之腐熟,脾之运化,便可化生气血,营血上充于心之血脉,心之营血充足,便无虚火,喜怒忧思、劳倦过度、饮食失节等原因;若营血化生不足,无以充养血脉,导致心火亢盛,又因脏属阴,心为五脏属阴,心营亏虚之火本质为虚火,“虚”在八纲分类归属为阴,据此可认为心营亏虚之火为阴火。
2.1.2 离位之心火李宗民等[17]认为脾胃是人体气机之枢纽,脾胃虚弱,全身气机调节失常,导致心火亢盛于上,不能下济肾水,即影响心肾交通,心火对于相火来说失其本职、离其本位,失其职、离其位的心火即为阴火。
2.1.3 代君之火仇玉平[18]认为李东垣的心火由“君火”与“相火”两部分构成。君火主神明,“静而安”的君火可制约相火,相火起自下焦命门,相火主温煦,在心包络与三焦行使火的温煦功能。若脾胃气虚,元气亏耗,导致心之元气得不到充养,君火不明,心不主令,相火不受君主控制,又因湿气下流,闭阻源于下焦命门的相火,命门相火妄动,相火代君行令,则失控的君火与妄动的相火结合为病理的心火,构成了阴火,代君行令的相火即为病理的心火。王鑫等[19]把阴火指代为代行君令的相火,认为东垣之“阴火”是因饮食劳倦等内伤导致相火不守本位而占君位而生。对应《素问·调经论》中的“内热”,皆因劳倦内伤所导致。李滨[20]认为李东垣所指阴火名为阴火,实指代君行令的相火,即“起于下焦的包络之火”。当君火主明时,禀君命之相火安于本位;若君火不明,下焦的包络之火越位,越位的相火便可代君行使火热之令,而与元气势不两立,即为病理的阴火。范先泉[21]认为李东垣所指阴火是由元气亏虚引起的亢盛心火。由于心君受邪,相火代之,故阴火实际包括心火与相火两部分。当心君在位,则君明,相火受君火支配,相火安于本位,生理的相火发挥人身动气的功能;当心君不明,即形成亢盛的心火,相火失位妄动,为病理的相火,煎熬真阴,代君行令,而与元气势不两立。
2.2 肾火说主要依据李东垣[22]“膀胱主寒、肾为阴火,二者俱弱,润泽之气不行”,及“劳役动作,肾间阴火沸腾……其阴火下行,还归肾间。”
2.2.1 肾阴虚火旺赵献可[23]指出:“以火言之,有阳火、有阴火……有金中之火、有木中之火。”及“灯烛之火,亦阴火也,须以膏油养之,不得杂一滴寒水。”此处赵献可认为阴火产生的基本病机是阴虚火旺、肾阴亏虚,导致肾阳相对偏盛,阳盛而阴虚,从而产生阴虚火旺。孙洁等[24]认为先天肾精需要后天脾胃所化气血的充养。脾胃内伤,气血化源不足,肾精得不到滋养,导致肾精不足,肾阴亏虚,肾阳相对亢盛,进而肾阴虚火旺,化为阴火。
2.2.2 肾中真阳外越郑钦安[25]指出:“真阳二字,一名相火,一名命门火……一名阴火,一名虚火。发而为病……一名肾气不纳,一名气不归源,一名孤阳上浮,一名虚火上冲。”在这里郑钦安把阴火理解为浮越的肾中真阳,认为阴火分为正常的阴火与病理的阴火,正常的阴火等同于相火与命门之火,乃肾中真阳。石鉴泉[26]认为“阴火”实质应为阳虚火衰导致肾阳浮越于外的“假火”。肾阳浮越,可以直接定义为阴性之火,其基本病机是阴寒内盛,阳虚火衰,少阴肾阳虚馁。冯保斗[27]认为李东垣“阳气不治”指僭越于上的肾中真阳,当中宫脾胃亏虚,中气不足,湿土之气下陷,下乘于膀胱与肾,导致肾中水寒,肾中真阳不守本位,此火独而无根,实质为相火上浮的“阴火”,为离位的坎中“阴火”。彭荣琛[28]指出,在上的君火下行,启动人体动力之源,主水藏精之肾是人体动力的基础,肾阳被下行的心火所激发,被激发的肾阳又可激发肾阴以鼓动全身,若脾胃气虚,寒湿内生,脾胃不能运化,水湿形成过多,加之中气不足,水湿下流,导致肾阳与肾阴结合受阻,居于下焦的肾阳游离,弥漫四散,此游离的肾阳为阴火。
2.2.3 肾气郁火丁广庭等[29]认为劳倦耗伤脾胃元气,影响互为表里的中焦脾胃的功能。因中焦脾胃为后天之本,化生气血,充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脏腑之间协调有序,且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若内伤脾胃,脾胃气虚,气机升降失调,导致脾阳不得上升,胃浊不得下降,原本化生气血的水谷精微不能正常敷布施化,变为病理的湿浊。由于中气不足与湿浊本性趋下,病理湿浊闭塞、郁滞肾中阳气,肾中阳气因此郁闭,进而化火上冲,变为阴火。
2.3 脾胃之火说依据李东垣[22]提出的“脾胃虚衰,元气不足,心火独盛……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生长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荣卫……乃生寒热。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
2.3.1 脾胃郁火万友生[30]从《黄帝内经》“胃气热,熏胸中,故为内热”的角度出发,指出脾气亏虚,清气下陷;胃气亏虚,胃不降浊,浊气在上,以生大热,即为阴火。并把阴火分为三种证型,包括阴虚、气虚和气阴两虚。郑锐锋等[31]认为阴火归属于火郁,李东垣所指阴火是脾胃阳气不能生发,郁而化火。其认为升发脾胃阳气则阴火自消,元气自充。刘燮明[32]指出饮食劳倦损伤脾胃,脾胃元气亏虚,脾不升清,则下降变为湿浊,久郁而不升的脾气则可化热;同理,胃气久升上浮而不下行,阳明之气浮郁肌表,可化为伤津耗气的燥火,这是脾虚阴火发热的中心环节。曾根[33]认为脾胃浊气不运,郁而化火,实为胃火。脾胃于居中焦,司全身气机升降出入,脾主升清与胃主降浊的功能正常,则气机升降有序。对应《黄帝内经》“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归五脏”理论,当外感之邪或内伤饮食伤及脾胃,脾胃气虚,脾阳不升,清气下流,发生飧泄;胃不降浊,浊气上行,发生胀满。内伤脾胃,脾胃气虚,中气不足,也会影响中焦气机,导致不运化的脾胃浊气郁结而化火,即为阴火。李凌香等[34]指出脾胃不能运化的浊邪留而生热化火即为阴火。由于脾胃内伤,饮食失节,脾胃气虚,脾气虚而不升,即脾不散精;胃气虚而不降,即胃不降浊,共同导致中焦气机升降失职,加之脾胃气虚,运化失职,水谷精微不能运化,变为湿浊,湿浊留滞中焦,湿浊内蕴而生热化火,即为阴火。
2.3.2 血虚之火龚廷贤[35]认为“阴火”为脾虚失运,阴血生成减少,因而产生血虚发热。龚廷贤[35]指出:“脾胃气虚不能升浮……营血大亏……故加辛甘微温之剂以生阳光,阴升阳长。”“饮食劳倦伤脾,则不能生血,故血虚则发热。”因此,脾失健运则脾气亏虚,津液不行,又因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津血又同源于后天的水谷精微,脾失健运则水谷精微减少,导致津液减少,进而津枯血燥,血虚气少,血虚火旺。因此,选用补中益气汤补气生血,血足而热自消。殷品之[36]指出,李东垣所指阴火是脾胃气虚而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化生营血减少,进而营血亏虚,阴虚生热。其指出健运脾胃,使脾胃正常运化水谷精微,则元气得充,“阳生阴长”,阴血充而虚热自退。
2.3.3 脾胃虚火冯文才[37]认为阴火以脾胃气虚为病理基础,脾胃气虚,清阳不升,皆因劳倦内伤,谷气下流,挤占相火,使相火离位上乘土位发热。常振森[38]认为脾虚阴火总由饮食劳倦、七情内伤导致脾胃虚损引起。脾胃气虚,化生水谷精微功能减弱,水谷精微变生为湿浊,阻遏中焦气机。脾气不能生发,反而下行,下行之气与湿浊共郁于下焦而不得化,郁而至极化火,即为阴火。阴火又可上行,乘于脾胃,又再损伤脾胃之气,即李东垣所谓“阴火得以乘其土位”。
2.4 脉中伏火说主要依据李东垣[3]提出的“胃虚则胆及小肠温热生长之气俱不足,伏留于有形血脉之中,为热病,为中风,其为病不可胜纪。”以及李东垣[3]指出的“脾胃既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营血大亏,营气伏于地中,阴火炽盛,日渐煎熬,血亏气少。”
2.4.1 心火煎熬血脉李菲[39]认为脾胃虚弱,土虚则火旺,心火亢盛,为病理的火热邪气。又因阳气下陷于血脉之中,是由两个方面引起:其一,脾胃虚弱,阳气不足,无以充盈皮毛、九窍,自可下陷;其二,“阳气根于阴血之中”。因此,亢盛的心火下陷于脉中阴血之中,由于脉中阴血受亢盛的心火煎熬,即“阴血受火邪则阴盛”,血液煎熬沸腾,出现“阴火”。同时脾胃气虚又会导致气血化源不足,加重心火的亢盛,导致阴火炽盛,血中阴火于脉中流行,随全身血脉流动而弥漫周身,即为脉中阴火。
2.4.2 气郁血脉蒲远禄[40]认为脾胃为中焦气机之枢纽,脾胃内伤导致三焦气机郁滞,进而阳气郁于血脉化火,即为阴火。因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内伤又可加重脉中阴血亏虚,进而阴火在脉中伏留。叶平贵等[41]认为内伤脾胃,故脾不能升清,胃不能降浊,谷气下流。阴火是阳气不升,伏留于血脉而所化之火。李国治[42]指出若脾胃气虚,化生元气不足,中焦脾胃升降失职,脾不升清,清阳之气不能升浮,荣气无力敷布运行,郁而不行,郁滞之荣气化火,即为阴火。
2.4.3 火邪下陷血脉栾海燕[43]认为脾胃气虚、心火亢盛会导致火热邪气亢盛,又因阳气根于阴血之中,亢盛的火热邪气则会下陷于阴血之中。阴血受火邪则阴血愈加亏虚,阴血亏虚而火旺,导致阴火发生,阴火在脉中伏留,进而加重阴火。
2.4.4 卫气下陷血脉王志栋[44]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津液。在脉中流行的营气与在脉外流行的卫气都由水谷精微所化生。营血运行脉内,故为阴,通于脾;卫气运行脉外,故为阳,通于胃。若饮食劳倦损伤脾胃,脾不升清,即脾不能把胃腐熟的水谷精微向上敷布外散,影响清阳之气运行。清阳之气即卫气,卫气运行失常,不能在脉外运行反而下行脉内营血之中,脉内的营血受到下陷卫气的扰动,性质属阳的卫气在属阴的营血之中,故为阴火。
2.5 三焦火说依据李东垣[3]提出的“上焦有热……口舌生疮;中焦有热,心膈烦躁……下焦有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即生痈疖疮痍。”
2.5.1 三焦气郁化火闰安等[45]认为,由于饮食不节加之内伤劳倦耗伤形气,以中焦脾胃气虚为中心,水谷精气得不到充盛,且脾胃气虚,中焦升降气机失衡,不能宣发与通调上下焦之气,在中焦郁而化热,郁热上冲熏于胸中,即为阴火上冲。张奇等[46]认为中焦不能“如沤”,影响三焦气机,则会出现上焦心肺阳气不能下行,郁积于胸中,而表现为身热、心烦不宁、气高而喘等症状,即为“上焦不行”。本质为上焦阳郁之火,下焦肝肾之阴气不能上升,以及脾胃气虚,清气不升而流下,出现阴盛格阳,产生下焦“相火”,与上焦阳郁之火同气相求而为壮火,阴火由此而生。
2.5.2 三焦流行之火傅骞[47]从元气亏虚的角度出发,认为中焦脾胃元气亏虚导致清阳不得上升,下陷于下焦阴分之中,阴气盛,下焦元阳因下焦阴气困遏不升,郁而化为阴火。可知阴火起源下焦,元气欲亏,阴火欲旺,进而阴火上乘,在三焦中流行。王霞[48]认为阴火是以中焦脾胃气虚、升降失调为根源。中焦郁滞,全身三焦气机失调,上焦阳气不得降于胸中,郁而化热;下焦肝肾之阴气不得上升,加之脾气亏虚,清阳之气不升,脾湿流于下焦,郁而化火,阴火由生,流于三焦。
2.6 相火说依据李东垣[3]指出的:“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
2.6.1 妄行的相火朱丹溪在《金匮钩玄》[49]中指出:“游行乎三焦虚实之两途;曰君火也,犹人火也;曰相火也,犹龙火也……龙火一妄行,元气受伤,势不两立。”朱丹溪在《格致余论·相火论》[50]中指出:“惟火有二,曰君火,人火也;曰相火,天火也。”“盖相火藏于肝肾阴分,君火不妄动,相火惟有禀命守位而已。”此处朱丹溪认为阴火是相火擅离本位,进而导致元气受损,加重阴火。此处的阴火是妄行的相火,由君火不宁而引起。李吉祥[51]认为元气靠后天脾胃的不断充养,若脾胃虚衰,元气亏虚,无法充养肾阴、肾精,则脾胃虚衰,肾水不足,不能制约肾中相火,不受制约的相火便会妄动。若脾胃清阳不升,变为水谷湿邪流于下焦之肾,加剧相火妄动,湿热久郁化火,便会引起妄动之相火上冲,而变为阴火诸证。王永涛等[52]认为李东垣所指阴火实为妄动之相火。脾胃气虚,脾不升清,清阳之气不能上升,反而变为湿浊流于下焦肾间,闭塞遇水而燔的相火,相火郁而化为火热上冲,损耗元气,阴火形成。若脾胃健运,元气充盛,脾主升清的功能正常,则无法产生阴火。
2.6.2 离位的相火张星平等[53]认为阴火是下焦离位的相火。胃气虚,谷气下流,变为湿浊流于肝肾,肝肾中相火为龙雷之火,得湿而焰,遇水而燔。若湿浊干扰龙雷之火,必上乘土位而阴火炽盛。其从运气的角度解释了“心不主令,相火代之”,脾虚不受令,心气滞而不去,下焦相火起而代之。郭立崎等[54]认为阴平阳秘,阴阳平衡,相火在位。若饮食劳倦,脾胃虚弱,无以充养先天之精;或劳心好色,导致肾精亏耗、肾精亏虚,肾阴化生不足,必然导致肾阴亏虚,阴不涵阳,皆能使相火离位而发为阴火。张元[55]认为不归本位的相火为阴火。正常情况下,肝、肾、三焦、心包都内寓相火,三焦相火主升,心包相火得以潜降,三焦相火辅助心火,龙雷之火为肝肾之相火,为坎中一阳,寓于肝肾之阴中,可化生元气。内寓之相火,都源于命门的肾中元阳。由于饮食、情志等因素可导致脾胃内伤,况脾胃为五脏升降之枢纽,脾胃内伤则削弱脾胃升降功能,即可解释李东垣指出的“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由于三焦相火得不到升发,无法资助心火,心君受扰,不能潜降的心包相火代君行令,即得不到潜降的心包相火为病理的心火。由于“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可知此相火源于下焦命门。同时脾胃内伤,水湿不得运化,中气不足,反而下陷于肝肾之间。肝肾之相火受水湿则焰、则燔,肝肾相火便离位上乘于脾胃,使原本亏虚之脾胃更加亏虚。况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亏虚则元气必然亏虚,即相火为“元气之贼也”。张渊钊[56]认为下焦离位的相火即为阴火,若内伤脾胃,清气与湿气下流,即为谷气下流,肾中元气即为当位的相火。原本肾中元气充足,阴平阳秘,气血相和,肾中相火安于本位。若受下流之谷气扰动加之脾胃气虚,肾元不足,肾中相火难安于本位,即为上乘之火,可乘脾胃、心包,助心火亢盛而刑肺。陈丹云等[57]认为阴火并非心阳,而是离位的相火。相火为命门之火,为下焦肾中阳气,可归为温养五脏六腑之火。根据“土厚火自敛”,若脾中阳气充足,脾土便会敦阜、监护相火,相火安于本位;若脾胃之气亏虚而下流,抑遏下焦相火,使相火由少火变为耗伤元气的壮火。此离位之相火可乘于心包,为包络之火;也可根据“火盛乘其土位”,离位的相火上乘脾胃,耗伤脾胃之气,则无以化生元气,元气愈虚,阴火愈盛。王晓林等[58]指出,饮食劳倦内伤,中气亏虚,导致中焦运化、气机升降的功能失职,脾肾同为阴脏,肾为阴中之阴,脾为阴中至阴。脾下流之阴气流于下焦肾间,两阴相合,肾中相火不能潜藏其中,上冲发为阴火,即为李东垣所称之阴火。章美玲等[59]指出脾胃气虚,无力向上升举的清阳之气流于下焦,迫使下焦肝肾相火离其本位而上越。其指出此火非肝肾之阴所能制约的虚火,而是下流的清阳之气占据肝肾相火之位,导致肝肾相火离位,即李东垣所谓之阴火。张航等[60]指出李东垣所指阴火是离位的相火。若脾胃元气充足,全身各脏腑便会得到水谷精微的不断充养,得到充养的脏腑则会助脾胃调理全身气机的升降,阴火便会潜藏肾水之中,安于本位,不会上乘上焦心肺与中焦脾胃。当内伤脾胃,脾胃气虚,元气不足,不能上举,脾胃调理气机的功能失职,加之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失职,元气与湿浊下流于下焦肾间,肾间相火即龙火,其遇湿而焰,因而相火便会逆而上乘心肺与脾胃。
2.6.3 妄行、离位的相火盛倩等[61]认为阴火为妄行、离位的相火。火与元气不两立,脾胃亏虚,元气不足,是阴火产生的根本原因。脾胃气虚,清气不升,和元气流而下行,变为湿浊,湿浊可闭塞下焦,使遇湿而焰、遇水而燔的相火变为阴火。相火的指代范围更加广泛,包括包络相火、命门相火、少阳相火。白建英等[62]指出人体的五脏六腑皆依赖于元气的鼓舞生发,保持升降相因、上下相济、协调有序的状态。元气是人体之根本,下焦肝肾内寓相火,脏腑之间相互协调与承制,相火则安于本位。若脾胃气虚,中气不足,水谷精微无力上输心肺化生气血,反而下行于下焦肾间,内寓于肾的相火受扰便会离其位、妄动而上乘中焦脾胃,离位、妄行的相火便为阴火。
2.6.4 病理的相火冯瑞雪等[63]认为阴火是下焦亢盛产生病理的相火。初始病因为劳倦过度、饮食失节、精神刺激,三者会导致作为精气升降枢纽的脾胃虚弱。脾健则升清,可上输于心肺;胃气健则降浊,可下输于肝肾,升降有序,五脏六腑功能正常。当脾胃虚弱,水谷精微变为湿邪,脾胃之气虚弱,中气不足,升举无力,湿邪下流,导致下焦肝肾气机闭郁,肝肾相火不能流行运动,化为病理的相火,即为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