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学敏院士针刺治疗贝尔氏麻痹

2021-04-17王建文

中医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申脉口角经筋

王建文

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白银 730900

贝尔氏麻痹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又称“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病名属“面瘫”“口眼斜”“卒口僻”“吊线风”“歪歪嘴”等[1]。患者患病后一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症见患侧额纹消失,患侧闭目露睛易流泪,角膜暴露易感染,患侧鼻唇沟平坦,口角斜向健侧歪斜,食物易滞留患侧齿龈,饮水易漏,易流涎等临床表现[2],形成怪异、损毁面容,不仅影响患者的容貌美观,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有研究表明,不良的精神心理状态可导致脏腑、头面相关经络阻塞,而经络阻塞又可能阻碍面神经的再生,加重面瘫症状,进而导致患者精神心理紊乱,影响面瘫症状的转归,如此恶性循环往复,极易导致面瘫患者久病不愈或遗留后遗症[3]。因此,对于贝尔氏麻痹的患者,除针对面部症状治疗外,还需重视其精神心理方面的调理,即“身心”同治,才能更有利于患者康复痊愈。针灸治疗面瘫病已经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筋》较多记录了面瘫病的发病机理。

石学敏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批国医大师,当代中国针灸学奠基人,世界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1972年,石学敏院士首次提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在针刺取穴、针刺补泻手法、针刺手法量学等方面独特创新,逐步形成针灸治疗中风病的新型学术理念,并多次远赴海外多国传授中医针灸,知名国内外[4]。石学敏院士汲取针灸学经典著作相关“经筋理论”精华,根据经筋病候表现特点创立“经筋刺法”,提出针刺治疗面瘫病选穴以面部取穴为主,针对面部瘫痪肌群确立以经筋透刺和经筋排刺为主的治疗方法,对面瘫病的针刺治疗进行了系统性理论革新,收到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极大减轻了患者病痛及精神心理负担,缩短了治疗周期,在当代针刺治疗面瘫病学术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笔者传承石学敏院士治疗面瘫病学术思想,结合本人临床治疗面瘫病的经验总结,翻阅中医经典古籍对面瘫病的记载,对石学敏院士经筋刺法治疗面瘫病学术思想新悟解析再阐述。

1 经筋刺法选穴及针刺手法操作

1.1 经筋刺法主穴阳白四透(针向上星、头维、攒竹、丝竹空)、地仓与颊车之间阳明经筋排刺、太阳透颊车、太阳透地仓。

1.2 特定配穴闭目露睛者,加照海透水泉、申脉、睛明、风池[5];口角歪斜甚者,加地仓透牵正、合谷、翳风;构音障碍者,加通里;情志不畅者,选穴百会、印堂、太冲、内关、人中。

1.3 针刺手法操作患者取仰卧位。阳白四透采用1穴4针,针尖与皮肤成15°角,分别针向上星、头维、攒竹、丝竹空,进针1寸左右;地仓与颊车之间行阳明经筋排刺,即两穴之间按照阳明经筋循行多针浅刺,每隔0.5寸1针,平刺进针0.5寸左右;太阳透颊车、太阳透地仓针尖与皮肤成15°角,进针2.0~2.5寸,不可穿透颊肌。以上各穴均用平补平泻法,手法应轻捷,得气为度。睛明穴垂直进针0.5寸左右,不行手法操作。下关、翳风、颧髎、合谷、牵正采用直刺法,进针1.0~1.5寸,施以捻转泻法。针刺风池穴时向口角方向直刺进针1.0~1.5寸,行重提轻插泻法;通里穴直刺0.5~0.8寸,行重插轻提补法;针刺照海穴针尖刺向水泉穴,与皮肤呈45°斜刺进针,施以重插轻提补法,以足踝部微窜麻为度;申脉进针0.3~0.5寸,施以轻插重提泻法;百会、印堂、人中进针0.5寸左右,百会穴平补平泻手法操作,印堂、人中用雀啄泻法;太冲、内关双侧取穴,进针0.8~1.0寸,太冲施以重插轻提补法,内关施以捻转泻法。

2 经筋刺法选穴方义

经筋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灵枢·经筋》曰:“经筋之病,寒则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极则反折,阴极则俯不伸。”经筋刺法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后经历代医家补充完善。石院士认为,经筋不仅仅指现代医学中的神经、肌肉、关节或软组织,而是拥有一定形态、分布、感知及运动功能的有机整体[6]。“经筋刺法”采用透穴浅刺面部经筋,所选穴位均是手、足三阳经经筋循行于面部的要穴,该刺法可以鼓舞阳经经气,健培气血生化,促进气血运行,散瘀通经活络,使得面部经筋得以充足营养,缺损神经功能得以修复[7]。有学者研究表明,“经筋刺法”能直捣病所,发挥通经络、调气血、荣经筋的作用[8-9]。针对患者闭目露睛,除患眼眼区及与眼系相维系经脉选穴外,还应从阴跷脉、阳跷脉治疗。《灵枢·脉度》载:“跷脉者……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灵枢·寒热病》言:“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入脑乃别。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阴跷脉为足少阴之别,阳跷脉为足太阳之别,足少阴、足太阳为阴阳血气之生源,阴跷、阳跷主通阴阳血气,从下而上交于目,主司筋肉关节屈伸运动和眼睑开合,有濡目养筋的功用。阳跷脉主阳主气,主升腾轻扬,阳跷脉阳盛有余,则目如瞋而不得合;阴跷脉主阴主血,主沉降濡润,阴跷脉阴衰不足,则阳气盛而阴气不足,眼睑闭合无力而瞋目。选穴八脉交会穴之照海、申脉分别通于阴跷脉、阳跷脉,由于照海命名与水相关,按阴阳五行属水属阴,依据针灸补虚泻实原则,针照海时,施以重插轻提补法,使局部穴区窜麻针感,以达滋阴濡目、闭合眼睑之功[10-11]。针申脉时,施以重提轻插泻法以镇阳润目、沉降眼睑。风池为足少阳胆经腧穴,阳跷脉终穴。《灵枢·经脉》言:“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灵枢·经别》言:“足少阳之正……散于目,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也。”《难经·二十八难》言:“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阳跷脉有统摄少阳经之功,申脉、风池同属阳跷脉,故风池穴针刺手法操作与申脉相同,由于申脉穴局部皮肉薄,针刺操作不易得气,而风池穴在头后枕项部,与眼系相距较近,皮肉丰实,针刺易得气,故针刺以风池穴为重点做手法操作,施以重提轻插泻法以镇阳润目、沉降眼睑。《灵枢·经脉》言:“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系舌本,属目系。”《灵枢·经别》载:“手少阴之正……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灵枢·大惑论》载:“目者心之使也。”《灵枢·根结》载:“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所谓“命门”,就是内眼角的睛明穴。目系指眼后与脑相连的组织,应包括神经、血管、眼肌等组织。国家“十一五”教材《中医眼科学》提出:“目系不仅包括了视神经及包裹在视神经周围的组织及血管,而且还指产生视觉功能的视路[12-13]。”通里穴为手少阴心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属少阴经腧穴。据此推理,针刺通里穴用重插轻提补法,使局部穴区产生麻胀针感,即可消除患者构音障碍,又可与睛明穴远近配合濡润目系从而达到闭合眼睑之功。“目不合”与西方医学称谓的“贝尔征”“睫毛征”相一致。患者面瘫时眼睑闭合障碍,闭眼时眼球向外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贝尔征”。正常人在强力闭眼时,睫毛多埋在上下眼睑之中,若面神经麻痹,面瘫侧则睫毛外露,出现“睫毛征”。“睫毛征”一般出现在贝尔氏麻痹的发病初期、恢复期;“贝尔征”大多出现在贝尔氏麻痹的进展期、稳定期。《灵枢·脉度》《灵枢·寒热病》等文献已明确提出阴跷脉、阳跷脉与眼睑开合相关。依据《奇经八脉考》记载:“阳跷者,足太阳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出于外踝下足太阳申脉穴……至目内眦,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五脉会于睛明穴,从睛明上行入发际,下耳后,入风池而终;阴跷者,足少阴之别脉……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五脉会于睛明而上行。”由此提出,针对卒口僻出现的目不合症状,还应注重从阴阳跷脉切入治疗,选取阴跷脉、阳跷脉循行所过腧穴照海、申脉、风池、睛明,以阴跷脉、阳跷脉“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为针刺手法补泻立论原则,针照海时,施以重插轻提补法,以达滋阴濡目、闭合眼睑;针申脉、风池时,施以重提轻插泻法以镇阳润目、沉降眼睑。阴跷脉、阳跷脉诸穴合用,以达到治疗卒口僻所致的眼睑闭合障碍之目的。

此外,据《灵枢·经筋》言:“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其支者,为目上纲。”《灵枢·经筋》又记载:“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纲,阳明为目下纲……卒口僻,急则目不合。”“纲”历代医家解释为约束目睫、主管目之开合的经筋。石院士据此认为,太阳之经筋目上纲应为上眼睑以上的经筋,包括眼轮匝肌、额枕肌。阳明之经筋目下纲为下眼睑以下的经筋,包括口轮匝肌、提上唇肌、提口角肌、颧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颊肌、鼻肌等。面瘫病发病时则侵犯以上面部肌群,出现面瘫侧面部肌群瘫痪及患健侧肌群牵张力失衡,表现为患侧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及口角向健侧歪斜、患侧口角下垂、健侧口角上翘等面部表情肌瘫痪失用症状。因此,针对目上纲经筋失司出现的额纹消失、稀疏、变浅证候,石院士采用阳白四透以达恢复患侧目上纲太阳经筋筋肉运动功能,疏通前额瘀滞经脉,修复枕额肌运动,促使患侧额纹恢复,以达双侧对称协调运动功能。针对目下纲经筋失用出现的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证候,石院士采用地仓与颊车之间经筋排刺、太阳透地仓、太阳透颊车透刺以疏通目下纲阳明经筋失司而出现的口角斜证候。该透刺法贯穿面部太阳、阳明、少阳经筋,舒通面部三阳经筋气血,有利于瘫痪面肌功能康复,从而改正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食物滞留齿龈、饮水易漏、流涎等症。

《四总穴歌》记载:“面口合谷收。”《素问·痿论》曰:“治痿独取阳明。”合谷属阳明经腧穴,针刺合谷穴亦可有效治疗口角歪斜。翳风为少阳经腧穴,位于耳垂之后,针刺翳风可直接激活面神经功能,恢复缺失神经功能,亦能有效恢复口角歪斜。

有关研究证实,贝尔氏麻痹为面神经核及以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为面部一侧表情肌的完全瘫痪,以人体任督二脉为界将面部对称两半,为1/2面肌瘫痪。从《灵枢·经筋》原文描述“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噼,眦急不能卒视”推断,口部及眼部症状为面瘫急性发病具有的典型面部表现,也证实上述文字的记载为古代医家对面瘫病面部症状的最早文字记录,并且提出面瘫病的发病与阳明经筋、太阳经筋、少阳经筋密切相关[14-15]。除与太阳经筋、阳明经筋病变引起的患者面部容貌证候变化相关外,还应与目系相关。“眦”指眼部目系。“卒”同“猝”,有仓促、急速之意。“视”有考察之意。综合以上字义解释,“眦急不能卒视”全句的意思应该这样诠释:面瘫发病早期,有患者以眼部症状为首发突发证候,仅仅表现为眼球困胀痠楚、易流泪,或仅表现为患者口述自觉眼睛闭合不全,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眼睑闭合不全及闭目露睛。此时医者又不能即刻辨明证候,察明为卒口僻,极易造成误诊误治。对于《灵枢·经筋》所言:“卒口僻,急则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为何前半句为目不合,后半句为目不开,出现前后矛盾不符之意?此处应该是描述了两种和“目上纲”相关的经筋疾病,前半句目不合为卒口僻表现,后半句目不开为上睑下垂表现,上睑不能正常开启,相当于现代医学动眼神经麻痹上睑下垂、交感神经性上睑下垂、肌源性上睑下垂。

周围性面瘫不仅导致患者一侧面部表情功能障碍,而且也会对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和社会交往产生不利影响。大多数急性发病的周围性面瘫患者通常难以接受自我面部形象的突然变化,对面瘫导致的面部扭曲症状及该病的预后有恐惧、担忧、焦躁不安、郁闷不舒等心理状态,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精神心理情绪[16]。因此,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对于面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针对患者因面瘫导致的情志不舒问题,石院士指出,应以解郁除烦为法则。选穴百会位居巅顶,为百脉聚会之处,印堂、人中属督脉,配合应用可直接调理脑神、升清阳、开窍醒脑,是治疗精神、神志病要穴。太冲调肝理气开郁、调畅气机;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为本经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上系于心包,联络于心系,两穴合用可疏肝理气解郁、宁心调神除烦。以上诸穴合用既有利于加快患者面肌瘫痪症状的康复,又可取得良好的抗抑郁、抗焦虑、镇静、调整情绪的功效,可有效治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3 结语

卒口僻为太阳经目上纲、阳明经目下纲同时为病,即上睑以上经筋、下睑以下经筋同时发病,表现为“筋急口目为僻”,并提出卒口僻与现代医学贝尔氏麻痹发病表现相吻合。因此,在治疗卒口僻时,石院士以《黄帝内经》原文记载为立论依据,以“经筋刺法”为治疗总则,采用循经排刺、多针浅刺、一穴多针多向透刺操作针刺面部经筋,以达通经络、调气血、荣经筋的作用,该针刺手法能有效治疗卒口僻患者出现的前额证候、眼部证候,面部证候。另外,石院士侧重从阴跷脉、阳跷脉,八脉交会等为切入点,重点对照海、申脉、睛明、风池、通里、阳白、合谷、太冲等腧穴的针刺进行量化手法操作,对贝尔氏麻痹的针灸治疗逐步完善规范,形成特有的针刺治疗方案,收效显著。

猜你喜欢

申脉口角经筋
经筋排刺法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中老年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保留口角轴唇颊瓣修复下唇缺损
针刺治疗霍纳综合征验案举隅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视角与口角
两代人的不同
浅论针刺申脉、照海治疗失眠
基于文献计量学探析申脉穴及其常见配伍的病症谱
壮医针刀经筋解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