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养蛋鸡不同生长阶段饲养管理要点

2021-04-17胡正艳

吉林畜牧兽医 2021年8期
关键词:产蛋周龄雏鸡

胡正艳

兰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兰州 730050

散养蛋鸡肉质鲜美,鸡蛋品质优良,加上散养自然环保的饲养模式深受人们青睐。蛋鸡从出壳到淘汰通常需要饲养72周,不同生长阶段,由于发育程度不同,抵抗力和免疫力也都不同。要想使蛋鸡的高产性能充分发辉,根据蛋鸡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可将蛋鸡饲养划分为不同的饲养管理阶段,针对性的为其提供相应的营养饲料,提高蛋鸡的抵御疫病的能力,扩大蛋鸡的市场养殖前景,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1 育雏期饲养管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散养蛋鸡因其自然环保、品质优、风味佳等特点受到青睐。为使散养蛋鸡饲养管理更为科学且高收益,就需要从散养蛋鸡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三个不同生长阶段对其进行针对性饲养。

育雏期(0~6周龄)的散养蛋鸡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刻,该阶段鸡体温调节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等都处于较差的阶段,且视力还未发育健全,如饲养管理不慎,有死亡风险。这就要求无论在雏鸡进场之前还是在养殖过程中,都要做好保障,这是散养蛋鸡饲养管理成功的第一步。

在雏鸡进场之前,应当对饲养场地进行严格消杀,做好地面、鸡舍、加温设备等卫生维持工作,制定严格的养殖场地日常消杀制度,确保鸡舍干净卫生、干燥通风。一般雏鸡到3周龄体温调节系统才能发育完善,在此之前要对雏鸡进行控温工作。因为雏鸡母体或孵化箱温度偏高,要在雏鸡进场之前对鸡舍预热,确保第一周龄雏鸡饲养温度稳定在35~37 ℃,最大限度降低或消除雏鸡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随着饲养时间的推移,雏鸡视力系统、羽毛等都逐渐发育完善,便可以逐步给鸡舍增加日照时间,培养雏鸡自由采食能力,及时通风降低湿度,消除因长期湿度过高引发细菌感染等带来的隐患,促进雏鸡快速成长。

随着雏鸡的成长,可适当根据雏鸡发育程度对其进行分栏养殖,降低单位内的养殖密度,避免因饲养密度过大而造成踩踏挤压等危险情况的发生。如长期饲养密度过大,则容易造成雏鸡饮食不足,发育迟缓从而影响经济效益[1]。当雏鸡分栏后,可对雏鸡进行自由觅食形式的引导喂食,由少到多的在饲料中添加青菜、虫类等,培养雏鸡肠胃的适应能力,使其逐步形成自主采食的习性。通过逐步的扩大雏鸡活动范围、模拟散养模式适应性,实现育雏期到育成期的平稳过度。

2 育成期饲养管理

当鸡发育到7周龄便可称之为育成期了。该时期的鸡经过前期的科学饲养及引导,已经具备健全的身体系统,对开放式散养模式基本适应,便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育成期的鸡逐步实行开放式散养。

育成期的鸡发育较为迅速,需要饲养员对其进行甄别管理。因客观因素,在发育过程中,由于性别差异,鸡之间会呈现不同的发育速度,一般来说,公鸡生长速度远大于母鸡,这一时期的关键就是分群了。只有根据体重对鸡进行分群管理,才能更好地满足鸡对于生长的需求,也方便于对体重较轻的鸡群进行补喂。分群工作一般要在天气较好的夜里,通过弱灯光照射引导进行。必要情况下要对散养蛋鸡进行暂时圈养,以免因陌生环境导致情绪紧张而走丢造成损失。在此阶段,饲养员应对蛋鸡进行定期体检,尤其是体重监控[2]。对于体重偏低的蛋鸡,要进一步增加饲料里的营养成分,严格把控鸡群整体的和谐,保证所有鸡都能较为均衡的发育,为蛋鸡产蛋做足保障。

3 产蛋期饲养管理

当鸡进入成年阶段(15周龄)后,鸡的生长发育已经相对稳定,开始进入产蛋期,4周后进入产蛋高峰期,此时应将产蛋率作为主要考量目标,对鸡群进行适应性调整,如增加或减少每天的光照时间、饲料的投喂量等。

在保证产蛋率的前提下,适当给鸡群增加营养物,尤其是钙、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的补充,可一定程度上提升产蛋质量,进一步丰富口感。期间对鸡群进行密切观察,因饮食不足出现产蛋量不稳定等情况,应对鸡群进行科学补饲,充分保证散养蛋鸡的营养供给,尤其是产蛋高峰期。日常中应及时发现并记录鸡群健康情况,如发现鸡群健康问题,应及时对症下药[3]。通常情况下,鸡生长至70周龄后产蛋量逐渐减少,把握鸡群产蛋高峰时间,才能取得更好的收益。

不同于笼养,在做好蛋鸡生活环境安全卫生保障的前提下,还应注意日常对散养蛋鸡生活习性的培训引导,有了良好习惯的鸡群才能更为适应环境,在面对恶劣天气中,才能尽可能少的受到影响。日常中,散养环境下蛋鸡野性增加,要注意对鸡群行为习惯的规范引导,如每晚引导其回舍睡觉。在每日引导时,要重视鸡群的清点工作,及时掌握鸡群动态,避免其在野外过夜。因散养环境相对复杂开放,易出现黄鼠狼等天敌,对鸡群形成攻击,造成骚乱影响产蛋。在田地、池塘边或果木下散养的蛋鸡,要保障好散食来源安全性,避免误伤喷洒农药或含其他对身体有害物质的食物。此外,散养蛋鸡的饲养管理还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如冰雪、强降雨、极寒极热天气等,都应当做好鸡群管理,不要外出,避免出现鸡群死亡或者受惊吓的情况出现。

近年来,其良好的发展前景,散养蛋鸡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的经济效益也相较于笼养鸡有着明显的提升。针对散养蛋鸡不同生长阶段特点,从鸡群健康出发,进行针对性管理,提供该阶段所需的营养成分,增强鸡群的适应能力,促使其健康成长,合理增加产蛋率,是实现养殖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关键。

猜你喜欢

产蛋周龄雏鸡
渝州白鹅剩余采食量测定及其与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产蛋目标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动物产蛋王
优选雏鸡四法
影响蛋鸭产蛋的因素(上)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褐壳蛋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