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烧伤感染性休克1例
2021-04-17王海军
王 帅, 王海军
解放军第九六八医院 心内科,辽宁 锦州 121001
感染是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内外的资料总结分析表明,死于感染者占烧伤患者的50%以上[1-2]。感染是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在人体引起微循环障碍,有效循环不足从而导致组织缺氧,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休克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具有较高病死率的一种临床表现。感染会导致感染性休克,若控制不及时,最终会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对于感染性休克,首先要阻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主要措施为血液动力学的早期支持治疗。目前,临床上首选的血管活性药物是去甲肾上腺素,其通过迅速收缩周围血管来提升血压,改善心脑等重要器官血液灌注,改善组织缺氧,纠正多脏器功能衰竭。解放军968医院心内科选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1例大面积烧伤感染性休克患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5岁,2020年9月因大面积烧伤总体表面积75%(Ⅲ°54%、Ⅱ°21%),烧伤休克,吸入性损伤住院。立即给予气管切开插管防止呼吸道梗阻,经过抗休克、抗感染和全身支持治疗,伤后4 d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双下肢切痂大张网状异体皮覆盖自体皮嵌入术。术后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 g,每8 h用1次,抗感染治疗,同时营养支持,创面常规换药处置。术后5 d,6时患者心率101次/min,血压90/75 mmHg(1 mmHg=0.133 kPa),呼吸频率24次/min,体温38.3℃,考虑感染导致休克。保持静脉补液,适当增加胶体维持有效循环,加用盐酸万古霉素1 g,每12 h用1次,增加抗菌能力。查血常规及生化报告,白细胞计数15.1×109个/L、血红蛋白121 g/L、血小板计数99×109个/L、血乳酸3.1 mmol/L。11:00患者体温39.3℃,心率125次/min,血压74/42 mmHg。首次1 g去甲肾上腺素加入10%葡萄糖20 ml静脉注射,然后给予去甲肾上腺素经微量泵经中心静脉泵入,剂量为0.03~1.50 μg/kg/min,治疗过程根据血压监测情况随时对用药量进行调整,患者血压逐渐回升,去甲肾上腺素治疗2 h患者心率96次/min,血压110/73 mmHg,呼吸频率17次/min。
2 讨论
感染是重度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大面积烧伤,皮肤屏障损伤严重,抵抗外源性细菌感染能力明显降低,烧伤后广泛组织渗出,组织水肿缺血缺氧,一旦细菌定植极易发生创面脓毒症,细菌繁殖产生大量毒素进入血液发生脓毒症。烧伤后肠道菌群失衡、肠黏膜屏障损害、严重烧伤后免疫功能紊乱,肠道细菌移位发生感染,导致感染性休克。细菌释放各种毒素,诱发白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产生大量的炎性介质,造成微血管处于舒张,外周阻力下降,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器官对氧的摄取和利用能力发生改变,进一步加速了休克的发展。单纯通过肠道及静脉补液纠正组织器官有效灌溉较困难,但若加以合适的血管活性药物,可以迅速提高患者血压,改善组织器官的灌注,纠正各脏器缺氧状态,有效地阻止多脏器功能衰竭。
抗休克治疗血管活性药物有多巴胺(dopamine,DA)、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去甲肾上腺素等。DA可作用于α、β受体,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脏排出量而提升血压,但其效果较去甲肾上腺素弱。去甲肾上腺素可降低血乳酸浓度、改善组织缺血缺氧、提高平均动脉压、提高外周阻力指数,明显优于DA、E[3]。乳酸清除率可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4]。去甲肾上腺素的α受体激动剂作用能力强于DA作用于α受体,作用在β受体上较弱,对心率的影响小于DA,且不易引发心律失常[5]。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外周阻力血管上的α受体,增加心脏的后负荷,纠正患者的低血压与缺血缺氧状态,改善组织器官的灌注情况,同时,作用于静脉壁的α受体,使静脉血管收缩,降低患者的容量反应性,对心率影响小。去甲肾上腺素能够收缩动静脉血管,减少分流,使更多的血液回流重要脏器,尤其是改善肝供血后,肝代谢乳酸能力增加,进而减少乳酸的形成[6]。
综上所述,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烧伤后感染性休克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