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之红色基因的四个特征

2021-04-17齐卫平

关键词:斗争中国共产党精神

齐卫平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①《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人民日报》2021年2月21日第1版。在党的领导人话语中,革命精神、红色基因、优良传统是三个相互贯通的词语,用于表达中国共产党的特质。习近平此前就曾指出:“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83页。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是革命精神、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的集成,百年历史实践淬炼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优秀品格,在艰辛奋斗中构筑起了内容丰富、功能显著、力量无比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从世界范围看,中国共产党可谓精神最富有的政党,其精神中红色基因所具有的特征,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特有的品质与价值。本文拟从人民性、斗争性、实践性、创造性四个维度,就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之红色基因的特征进行分析与阐释,以期从一个侧面加深对“中国共产党人凭借着什么样的精神力量走过了艰辛而辉煌的百年历程”这一问题的认识。

一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之红色基因的人民性特征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①《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1页。“正是由于始终坚守这个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538页;第424页。。百年历史实践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铸造提供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质料和内容。

代表人民利益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以解放全人类宣告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正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最鲜明表达。他们创立的唯物史观奠定了共产党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根基。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初稿)中用“人民群众的力量、形式”来解读巴黎公社的革命意义,指出“这是社会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把它从统治社会、压制社会的力量变成社会本身的生命力;这是人民群众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他们组成自己的力量去代替压迫他们的有组织的力量;这是人民群众获得社会解放的政治形式,这种政治形式代替了被人民群众的敌人用来压迫他们的社会人为力量”。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5页。

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538页;第424页。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作为行动准则。1922年恽代英撰文指出:“我们是要谋全体人民利益的政治,不是要谋任何优等阶级利益的政治。”⑤《恽代英文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42页。高君宇把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与“人民幸福”相连接,提出“革命基本问题是怎样善于运用政权为人民创造真正的幸福、物质平等与生活自由”。⑥《高君宇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94页。1923年中共三大发表的宣言指出:“我们的使命,是以国民革命来解放被压迫的中国民族。”⑦《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 — 一九四九)》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77页。1924年12月,恽代英发表文章指出:“共产党便是代表贫苦农工利益,而做经济与政治奋斗的党。”⑧《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 — 一九四九)》第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88页;第616页。1925年12月,毛泽东在发表的文章中指出:共产党人“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⑨《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 — 一九四九)》第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88页;第616页。1937年6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宣传纲要指出:“中共过去的十七年即是为民族独立、民权自由、民生幸福而艰苦奋斗的十七年。”⑩《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 — 一九四九)》第15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475页。延安时期,毛泽东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的历史实践为基础,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组织宗旨,他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⑪《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04—1005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如既往地把践行初心和使命作为共产党人的行动准则。1950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就密切党与人民群众关系问题发出指示,要求全体党员认真学习马列文献,提高思想觉悟,坚决克服“向党外群众摆党员架子,摆革命老资格”的毛病。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年10月—1966年5月)》第2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38页。党中央要求全体党员“丢掉那些不适合人民利益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丢掉从旧社会得来的坏习气、坏思想,建立起正确的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年10月—1966年5月)》第3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08页。1951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刘少奇提出为提高共产党员标准问题而斗争,把坚持人民立场作为第一条内容。他指出:“一切党员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公共的利益,即党的利益,摆在自己的私人利益之上,党员的私人利益必须服从人民的即党的公共利益”,密切联系广大人民群众,“这就是我们党具有无穷的不可战胜的力量的源泉。这就是我们党能够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取得胜利的原因”③《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3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75、178页。。1956年中共八大上,邓小平作修改党章报告,对全面执政条件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作了突出强调。他指出,共产党人要“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先锋队并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正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④《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18页。。毛泽东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也作出过许多重要论述,强调“要按照群众意见办事。无论什么办法,只有适合群众的要求,才行得通,否则终究是行不通的”;“一定要每日每时关心群众利益,时刻想到自己的政策措施一定要适合当前群众的觉悟水平和当前群众的迫切要求”⑤《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9—30、33页。。

改革开放40多年里,历届党中央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鲜明地以人民立场为最高政治站位,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邓小平领导全党深刻反省历史教训,纠正“文化大革命”破坏党优良传统的错误,提出以“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评价党的工作的标准。他指出:“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⑥《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28、368页。。江泽民以世界上有些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执政失败的教训为警示,用“人心向背”命题突出坚持人民立场的重大意义。他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就必然垮台”;“如果脱离了群众,人心向背就会发生变化”,我们党就有垮台的可能。⑦《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9、225页。胡锦涛在党中央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过程中,反复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把人民当亲人,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他指出:“一个政党的领导干部作风不好,就必然脱离人民群众、失去人民群众信任,其执政基础就会逐渐瓦解。”⑧《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871页。

2012年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点转变党的作风,第一次鲜明地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提炼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进一步强化了党的红色基因的人民性特征。习近平强调,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追求。他指出:人民是我们强党兴党的根本所在,“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①《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352、400页。“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守人民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第520、525、538页;第225页。他还说:“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③《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人民日报》2021年2月21日,第1版。

由上可见,坚守人民立场的原则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全部历程。这不仅体现于理念和话语表达中,更体现于历史实践中。基因是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生命科学原理告诉我们:生物体的基因性状和序列组合,决定着其生命质量、特征与差异。借用生命科学的概念我们可以说,政党作为一种政治生命有机体,也有其相应的组织基因,决定其差异的根本原因就是政党的组织基因序列不同。在中国共产党组织机体的基因序列中,人民性特征铸就了鲜红的底色。党的领导人都揭示过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红色基因的人民性特征演绎了中国共产党人各种革命精神的具体形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生态中,红船精神、张思德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等,都是在不同历史阶段艰苦奋斗、忠诚为民、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献身事业的表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以彰显人民性而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具有人民性特征的红色基因在党的生命延续中始终被传承赓续,发挥着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功能。

二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之红色基因的斗争性特征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④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0年第13期,第13页。“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第520、525、538页;第225页。这两段论述,深刻揭示了坚持不懈地进行伟大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之红色基因所具有的又一个重要特征。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革命性是在斗争中锻造的,马克思主义“这一学说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⑥《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页。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伟大斗争史,党领导中国人民经历的一切奋斗都深深打上了伟大斗争的烙印。自建党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坚持以顽强意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实现国家统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斗争任务和奋斗目标。这样的伟大斗争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进行反对各列强侵略和掠夺中国的伟大斗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民族战争、反对美帝国主义阻扰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斗争。二是进行与国内各地军阀以及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和军队的伟大斗争,如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解放战争等等。除了与国内外反动势力开展伟大斗争外,中国共产党还开展了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影响和纠正错误路线的党内斗争。伟大斗争的形式包括阶级斗争、民族斗争以及党内斗争,伟大斗争的领域包括思想斗争、政治斗争、军事斗争、文化斗争以及统一战线内部斗争,伟大斗争的区域包括农村斗争、城市斗争,国民党统治区、解放区、沦陷区的斗争。党的历史上,伟大斗争在残酷环境和落后条件下开展,长期敌强我弱的形势使中国共产党经常处于困境、逆境、绝境的奋斗之中,多次面对生死存亡的考验。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党对伟大斗争长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处在伟大斗争面前的中国共产党,要求整个党的领导机关,全党的党员和干部,高度地发挥其积极性,才能取得胜利”;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26、528页。“中国共产党自从一九二一年诞生以来,在其二十四年的历史中,经历了三次的伟大斗争,这就是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和现在还在进行中的抗日战争”。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93页。中国共产党人以不怕流血牺牲的无畏气概、攻坚克难的坚韧意志、愈战愈勇的战斗精神,闯过了一个又一个沟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巨的斗争并没有因为中国共产党执掌全国政权而减弱,新的伟大斗争随着新中国成立而不断展开,复杂性、严峻性、尖锐性丝毫不亚于战争环境下的革命斗争。一方面,外部斗争长期存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进行外交孤立、政治压制、思想攻击、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用“和平演变”“颜色革命”等方式颠覆中国的“分化”“西化”图谋始终没有放弃,心理战、舆论战、贸易战以及挑衅中国领土主权、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行动,使中国共产党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另一方面,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等客观条件,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而导致领导失误和遭遇挫折的主观因素,再加上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使中国共产党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通过伟大斗争克服各种困难,渡过难关,战胜风险。1957年3月12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一场伟大的斗争。”③《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67页。1962年1月30日,党中央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史称“七千人大会”),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从现在起,五十年内外到一百年内外,是世界上社会制度彻底变化的伟大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是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不能比拟的。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同过去时代的斗争形式有着许多不同特点的伟大的斗争。”④《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02页。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展一系列伟大斗争,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吃苦耐劳、艰辛创业的精神,很快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使新中国挺直腰板站起来,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次创造性的转折,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推动中国共产党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道路。人类社会演进中,像中国进行这样一场深刻变动的改革开放是前所未有的,既没有可以参照的模板,又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为保证改革开放取得成功,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实施和推进改革开放,首先需要解放思想,摆脱僵化思维的束缚,勇敢地闯别国没有走过的路,大胆地试别人从未做过的事,同时更要坚定正确方向,把握政治定力,防止社会主义中国发生改旗易帜的结局。其次要抵御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动下各种思潮对中国的破坏性冲击,避免在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和冲突中缺乏思想导向,使人民群众陷入迷惑的困境。再者必须与各种敌对势力破坏和扰乱改革开放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坚决斗争,决不允许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引向错误的轨道。“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进行了长期的伟大斗争”,“国际敌对势力企图西化、分化我国的政治本质绝不会改变,我们同国际敌对势力在渗透和反渗透、遏制和反遏制、分裂和反分裂、颠覆和反颠覆的斗争,也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很尖锐的。对此,全党同志首先是高级干部绝不可麻痹大意”。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2、8页。改革开放40多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领导伟大社会革命与勇于自我革命相结合,在伟大斗争中经受考验,顶住了许许多多的沉重压力,战胜了大大小小的风险,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增强了坚持伟大斗争的思想意识。党的十八大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②《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2、11页;第336页。党的十九大提出“四个伟大”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把“进行伟大斗争”放在首要位置,强调“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2、11页;第336页。 《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1页。习近平在一系列重要论述中强调:进行伟大斗争“是全面审视和判断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大势得出的重要判断”④,“任何奋斗目标都不会轻轻松松实现,前进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前面的路还很长,不会那样平坦,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81页。“我们要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朝着我们党确立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第73、225—226页;第223页。习近平要求全党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⑦《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172页。,“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应对好每一场重大风险挑战”。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第73、225—226页;第223页。这些重要论述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指明了方向。新时代我国遭遇重大风险挑战达到空前严重的程度,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从经济、科技以及军事等各方面打击、压制中国。2020年全球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美国和西方一些国家甩锅、栽赃、污蔑中国,肆意攻击我国举世瞩目、富有成效的抗疫斗争。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坚决进行斗争,回击了来自方方面面的挑衅与挑战,取得了积极的斗争成果。

斗争是事物矛盾运动法则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来说,回避矛盾、躲避挑战、害怕风险、放弃斗争是懦弱的表现。中国共产党从创建时仅有50多名党员成长为当今拥有9 1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如果不在发展历程中始终进行伟大斗争,是根本不可能的。中国共产党也正是通过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伟大斗争为红色基因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因子。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抗震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等,都包含着进行伟大斗争的思想内涵,始终进行伟大斗争锻炼出中国共产党无比强大的战斗力。

三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之红色基因的实践性特征

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①《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424页。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证明,它不仅是理论上的先进政党,而且更是实践上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之红色基因的实践性特征,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伟大胜利提供了力量源泉。

19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先进人士“睁开眼睛看世界”,试图从西方国家寻找到能够救国救民的方案,为此付出的努力具有进步意义。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受历史的局限,各阶级的先进人物和各种政治力量都把效法西方的注意力放在器物层面,特别是放在仿效兵舰枪炮机器电讯铁路等方面,以为学到了西方这些东西就能改变中国的命运。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人士开始向中国传播西方民主主义思想,把注意力和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制度层面的变革上,实现了巨大的历史进步,但辛亥革命并未能获得彻底胜利。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开启了以先进思想改造社会救国救民的历史新路。李大钊、陈独秀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从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起,就把它当作实践的武器来对待。正如毛泽东所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15页。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揭开了将先进思想转化为革命实践的序幕。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实践性就成为红色基因的突出特征。1922年中共二大的决议案中指出,共产党不是知识者组织的马克思学会,也不是少数共产主义者离开群众之空想的革命团体,而是无产阶级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广大群众组织起来为无产阶级利益而奋斗的政党,为无产阶级做革命运动的急先锋。③《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 — 一九四九)》第1册,第162页。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立即投入了紧张的革命实践,组织工人罢工斗争、掀起第一次大革命运动、推动北伐战争、发动南昌起义、领导秋收暴动、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全民抗战、进行解放战争等等,构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勇于实践的图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创造辉煌业绩表现了其显著的实践能力。从新中国成立时一片废墟的现状出发,努力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进行科学技术革命、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实施改革开放、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胜利完成脱贫攻坚战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等等,接续奋斗的生动场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实践的伟力。

“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马克思的这句名言蕴含着共产党人必须加强实践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耍嘴皮子的政党,做理论巨人和行动矮子是马克思主义者所坚决反对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中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不是因为它在理论上说得怎么动听,而是因为它在实践中干出了令人信服的成就。中国共产党进行的实践取得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的伟大胜利,实现了国家统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目标。这是近现代中国社会任何其他政党或政治力量干不成的事情。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打了一场彻底的翻身仗,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解决十几亿人温饱的基础上走上国家和人民日益富裕的道路,完成了全国贫困县和全部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形成了在一些高科技领域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以“干成了什么”的历史事实诠释了自己是什么样的党,中国共产党人以“怎么干”的行动表现了自己是秉持坚定理想信念的奋斗者、实践者。

中国共产党人信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百年发展中坚持用实践来证明党的先进性。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实践的正确性以理论的科学性为前提。实践能够证明理论,但理论不能最终证明实践,知晓这个道理很重要。从理论上说,中国共产党具有科学理论的武装,无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在实践中孕育诞生的先进理论。然而,先进理论只有把握群众和被群众所把握转化为实践才具有价值。这个观点毛泽东说得很明白:“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2页。延安整风时期,中国共产党正是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出发,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立为党的优良作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使思想转化为实践。

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性不是说出来的,而是靠干来证明的。从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实践来看,实践性特征最重要的问题是坚持知行合一。2014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他反复要求全党必须克服知行脱节、言行不一、理论和实践不符等现象。这样的告诫很有针对性。党员干部知与行相分离的情况,不仅历史上发生过,现实中也实际存在。有的人对党的理论很熟悉甚至达到精通水平,但就是不去实践,甚至做的事和说的话完全对不上号。知行合一其实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另一种表达,更侧重的是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有很多突出中国共产党人实践性的重要论述,他指出:“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②《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49页。“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第140页。。他还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时间不等人!历史不等人!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他勉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这些被人民赞誉为金句的话语不仅振奋人心、激扬斗志、增添能量,也鲜明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基因的实践性特征。

实践性之所以成为红色基因的特征之一,在于它是中国共产党人行动逻辑的表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实践中干成了很多大事,以卓越的成就为中国社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贡献,展现了百年大党的梦想与追求、情怀与担当、牺牲与奉献,展现了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鱼水深情。中国共产党以实践证明自己,中国人民通过实践感知和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精神谱系中,南泥湾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求真务实精神、工匠精神等等,都是在艰苦创业、发愤图强、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正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实践,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

四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之红色基因的创新性特征

习近平指出:“要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从党的非凡历史中寻找初心、激励使命,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锤炼初心、体悟使命,把初心和使命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气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①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0年第13期,第11页。“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59页。。创新型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追求,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重要特征。

所谓创新,简单说就是指超越前人的发现,形成摆脱常规的思想,进行打破惯例的实践,人们一般也称之为创造发明。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无论是自然科学技术领域的发明,还是社会科学领域思想的革新,都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历史的进步,这是人们普遍接受的道理。然而,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且不说人类社会实践中创新往往会受到习惯思维的阻力羁绊,即使是那些有创新作为的人也常常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坚持。从近代中国历史看,康有为所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就认识到“守旧而亡”的道理,他们组织发动维新变法,做的就是创新的事。然而,一方面由于顽固派守旧势力的强大,另一方面也因为改良派人士自身的创新精神不足,结果是半途夭折。孙中山所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走上“革故鼎新”的道路,他们领导的辛亥革命具有重大创新意义,但在取得短暂的胜利后还是遭遇失败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中华大地上创新的呼声十分强烈,社会上都喜欢用“新”字来说事,“新”几乎成为先进的代名词。陈独秀办的《青年杂志》自第2卷更名为《新青年》,当时的思想启蒙被称为“新文化运动”。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指出:“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③《陈独秀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89页。李大钊撰文说:“吾惟盼吾新中国之新青年速起而耸起双肩,负此再造国家民族之责任”;“我很盼望我们新青年打起精神,于政治、社会、文学、思想种种方面开辟一条新径路,创造一种新生活”。④《李大钊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4、191页。毛泽东在湖南发起成立进步团体取名“新民学会”,他指出:“国家有变化,乃国家日新之机,社会进化所必要也”;“时代已更,则须别有适应此时代之新生活”;“近年欧潮东渐,学说日新。全国学界人士,靡不振臂奋起,顺应潮流,从事改革……自世界思潮日趋转变,吾国新文化运动,随之而起。文学革新,思想解放,全国风传,进行甚速”。⑤《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第200、453、495页。在出版界,《新潮》《新生活》《新社会》等刊物相继问世。在这样的氛围下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必然对创新有着深切的时代感悟。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实践表现出鲜明的创新特质,党的领导人对坚持创新形成的思想一脉相承。毛泽东指出:“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使自己和参加革命的一切人员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即是要使新的革命任务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94页。“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②《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109页。。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有独创精神,要闯出自己的道路”;③《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 一九七四)》(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79页。“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3页。老祖宗不能丢,但要敢于说“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敢于说“新话”;“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1、146页。邓小平身上“始终洋溢着一种革故鼎新、一往无前的勇气,一种善于创造性思维、善于打开新局面的锐气”。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43页。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⑦《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64、65页。“时代在前进,事业在发展,如果我们不善于创新,都是老办法、老手段,那肯定是不能胜任的”⑧《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研究出版社,2004年,第183页。,要求全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胡锦涛大力弘扬党的创新精神,将“开拓创新”列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总体目标之一。他指出:党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不断进行创新,“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⑨《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0页。中共十八大提出“三型政党”建设要求,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政党的任务。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202—203页。要求全党努力提高创新本领,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开创发展新格局。他说:“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第76页。这些文献资料表明:党的领导人对创新问题的认识既一脉相承又不断深化和不断丰富。它同时也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坚持创新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理论自觉。

红色基因的创新性特征使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实践中结出了丰硕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克服了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束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明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论述过的革命道路:通过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取得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主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采取“和平赎买”的方式实现了社会深刻变革,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任务,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时期,党领导人民摆脱传统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性地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开创了治国理政新局面,要求全党把握新阶段,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不断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新时代伟大实践创新发展。百年发展进程中,党五次实现了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先后被树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创新成果。党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形成了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结合的民主实践,创造性地打造了“全过程民主”的新型政治模式。党坚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紧密合作,构建执政党和参政党和谐关系,创造性地使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新型政党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这些丰硕成果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基因中创新性特征的突出体现。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实践以不断创新而实现跨越式发展,从领导人民为争取全国政权而斗争,到掌握政权而全面领导和长期执政;从胜利完成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到成功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从改变贫穷落后的国家面貌,到实现国家和民族崛起的振兴局面,中国共产党向世人展示了创新型政党的形象。红色基因的创新性特征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以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质,载人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小岗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等,都说明中国共产党人以解放思想善于变革、不囿陈规敢于探索、超越前人勇于创新的卓越表现,谱写了中国共产党精神史的光辉篇章。

猜你喜欢

斗争中国共产党精神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