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羊梭菌病的诊治

2021-04-17伏娟丽

吉林畜牧兽医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产气四联肌肉注射

伏娟丽

宁夏中宁县农业农村局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中宁 755100

2021年5月18日,中宁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接诊一起病死羔羊,样品来源是由中宁县徐套乡土塘村一养羊农户送检。

1 基本情况

养殖户存栏羊68只,2021年4月中旬开始发病,病程1月余,零星死亡。死亡羔羊为1~2月龄,拉黑色稀便,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由于病程较长陆续死亡,疾控中心派技术人员到现场调查。

2 流行病学调查

2.1 羊群的结构;有繁殖母羊、育肥羊,小羔羊,混群饲养无隔离措施。

2.2 饲养管理:日常饲喂中粗饲料主要为玉米秸秆和干稻草,经粉碎后放置于食槽中自由采食;精料主要为玉米和麸皮。成年羊每天每只0.25 kg,圈舍潮湿、不洁净。

2.3 免疫情况:2021年2月12日肌肉注射O型口蹄疫疫苗1 mL/只、小反刍兽疫苗颈部皮下注射一头份(一月龄以上的羊免疫、怀孕3个月以上的羊除外),免疫后羊群无异常表现。羊群一致没有免疫羊四联疫苗。

2.4 流行特点:发病一月余,已死亡13只,药物治疗可缓解症状,但死亡还零星发生。

3 临床症状

病羊萎靡,精神不振,不愿采食,眼结膜潮红,有的弓背,有的卧地不起,拉黑色稀便。发病急,死亡快,死亡为小羔羊,成年羊未见明显发病症状。

4 病理变化

将死亡羔羊的腹部剖开,可以清晰地看到羊的肝脏变得肿大,呈现出暗紫色,出血点和出血斑在肝脏表面呈弥散状,将其切开后可以看到肝组织变的肿胀;脾脏也变得肿大,颜色黑紫;肺脏表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淤血斑,水肿明显,颜色是鲜红色;心包积液、液体为黄色透明状,真胃内充满乳凝块、胃黏膜有出血斑。十二指肠肠道鼓气明显,剪开肠壁能观察到出血症状,肠壁变薄,肠内可以看到脱落的肠黏膜,还有脓性分泌物,呈黄绿色,质地粘稠;切开空肠断,能看到里面有大量的液体,粘稠,呈红棕色;回肠有出血斑,结肠、直肠等都清晰地出现了大理石样的变性。总之,死亡羔羊的实质性器官均发生了明显的出血特征。

5 诊断

5.1 实验室诊断

血清血检测:采集羊血10份,离心分离血清,做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布氏杆菌阴性10份;取10份血清分别做O型口蹄疫(诊断试剂为兰州兽研所生产)、小反刍兽疫(诊断试剂为青岛立见)免疫抗体测定,结果均为阳性,达到免疫抗体合格标准。

5.2 细菌检测

5.2.1 组织触片:取病死羊病灶明显的脏器:肝、脾、肠系膜淋巴结组织,在生物安全柜中无菌操作下触片,保持自然环境干燥,温度为常温,对组织进行染色后将其放置在1 000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可以发现蓝紫色的小杆菌,其两端很整齐,长度不同,即革兰氏阳性菌。玻片在空气中放置15 min左右,再在油镜下观察,菌体周围有白色荧光。

5.2.2 细菌培养:在无菌环境下对死亡羔羊的肝、脾、淋巴组织进行营养琼脂培养,然后进行生化培养,保持环境温度为37 ℃不变。24 h后,长出灰白色菌落。取单个的菌落划线式接种于营养琼脂、血液琼脂培养基上,厌氧培养,在营养琼脂同样长出灰白色菌落、在血液琼脂上有明显的抑菌圈。分离培养触片,经革兰氏染色后进行显微镜镜检,视野下有两端整齐、长短不一的蓝紫色的小杆菌,即阳性菌。

5.2.3 糖发酵实验:用接种棒取已培养的营养琼脂的单个菌落少许,接种于葡萄糖高层琼脂培养液管中,混匀后置37 ℃温箱培养10~24 h后观察结果。在含葡萄糖的高层琼脂中培养产生大量气体,并使琼脂断裂。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这一特点是产气荚膜梭菌显著特点之一“发酵糖的能力”。

5.2.4 诊断结果:该细菌为产气荚膜梭菌。

6 治疗效果

6.1 清理圈舍内每天剩余的饲草料和剩余的饮用水,做无害化处理,每天清理圈舍的粪便,场地每天用0.3%的烧碱喷雾彻底消毒一次,坚持15 d左右。

6.2 将病羊和健康羊隔离,病羊口服复合维生素+温立康双黄连,生理盐水稀释盐酸林可霉素10~20 mg/只、复方磺胺甲氧嘧啶钠0.3 mL/只,羔羊分两侧颈部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 d。健康羊群用白头翁散拌料(以上剂量均按说明),连用3 d。用药后停药4 d,全羊群用羊四联疫苗(颈部肌肉注射)免疫一次,每只羊1.5头份,免疫后再无死亡。

7 发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7.1 致死原因分析

此病是由魏氏梭菌-产气荚膜杆菌引起的二类动物疫病,本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常见于低洼潮湿(土壤、圈舍、尘埃)的环境中,不易被消除,饲养管理不当、体质弱的羊容易通过消化道感染梭菌病。

7.1.1 小羔羊体质弱,免疫器官发育不完善,容易遭病原菌的侵袭,一旦感染,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而使羊群中的小羔羊发病。成年羊精神状态良好,免疫疾病的抵抗力强,在饲养管理良好的条件下,对本病有一定的抵抗力,成年羊无死亡。

7.1.2 羊群没有免疫羊四联疫苗是诱发本病的直接原因:四联疫苗颈部肌肉注射1头份/只、免疫后4~7 d产生免疫力,免疫有效期12个月。繁殖母羊、种公羊一年免疫1次,母羊在配种前后免疫,对产下的小羔羊有免疫保护。实践证明基础免疫做好的繁殖母羊,生产的小羔羊很少发生此病。

7.2 合理分群、及时补饲,增强免疫力

小羔羊与成年羊混群饲喂,易遭踩踏、圈舍潮湿易感染病原菌,易诱发消化系统疾病。建议羔羊与成年羊分群,定时吃奶及早补饲,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7.3 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定期对圈舍及周围环境用4% NaOH进行彻底消毒。在疫病发生期间每天消毒一次,在羊群健康的条件下,每两周消毒一次,很好的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减少疫病感染的机会,保护羊群的健康。

猜你喜欢

产气四联肌肉注射
湿垃圾与病死猪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研究
Meso-mechanical model of concrete under a penetration load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左肺动脉狭窄的处理
“四联工作法”走活老促会这盘棋
煤层气排采产气通道适度携煤粉理论
无痛肌肉注射新法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关键问题探讨
肌肉注射给药致臀部大出血1例
产气剖面测试在苏里格气田东区的应用
四联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症1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