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柯桥区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对策建议

2021-04-17杨鸣洲

吉林畜牧兽医 2021年11期
关键词:我区存栏新建

杨鸣洲

绍兴市柯桥区畜牧兽医所,浙江绍兴 312030

2019年年末,浙江省政府下发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浙政办发[2019]52号),对各市生猪产业发展进行了任务分解,按照文件要求,绍兴市政府下达了各区(县、市)生猪生产保供目标任务-到2021年,全区生猪出栏量需达到14万头,猪肉自给率达到43%。现就我区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 生猪生产现状

2013年以来,根据省委、省政府“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决策和绍兴市“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的总体部署,我区按照“农牧结合、因地制宜、循环利用、控量减污”的原则,对存栏500头以下的生猪规模场全部实施了清养关停,对保留的10家猪场进行了生态化治理;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又先后对2家万头猪场和1家千头猪场实施了清养关停,现保留规模猪场7家,其中万头猪场2家、千头猪场5家。

截止2020年12月底,全区现有生猪存栏4.8万头,其中7家规模猪场存栏4.5万头,散户存栏0.3万头,生猪出栏9万头。按照现有存栏,我区猪肉自给率为25%左右。

为圆满完成省、市政府下达给我区的生猪生产任务,到2021年底,我区应计划扩建万头猪场1家,新建万头猪场1家、千头猪场1~2家,力争生猪存栏达到8.8万头、出栏达到14万头。

2 主要对策

2.1 暂停执行“不得新建扩建生猪养殖场”的规定

2013年,绍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了《绍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绍县政办发 [2013 ]98号),规定自发文之日起,我区不得新建扩建养殖场。为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生猪生产目标任务,应立即暂停执行此规定,并根据省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要求,重新调整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允许养殖业主在禁养区外新建扩建符合环评要求、达到省级美丽生态牧场标准的规模养殖场。

2.2 扩建1家万头猪场

浙江科强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是我区的万头猪场之一,现有土地12.07 hm2、栏舍面积46 000 m2,生猪存栏2.2万头。该万头猪场计划进行扩建,将新征用养殖用地约7.66 hm2,改扩建栏舍45 500 m2(育肥舍为30 000 m2、保育舍4 000 m2、母猪舍为9 000 m2和污水处理设施2 500 m2),购置保温降温系统、自动喂料系统、自动清粪系统、污水治理系统、除臭系统、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等国内外现代化养殖设施,兴建道路、绿化等辅助建筑设施。将猪场建成绿色、环保、智慧型的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打造全国领先的现代化生猪生态养殖示范点,生猪存栏增加到约5万头、年出栏增加到约8万头。

该工程将分二期实施,一期至2020年底完成,生猪存栏增加到约3万头;二期至2021年底完成,生猪存栏增加到约8万头。

2.3 新建1家万头猪场和1~2家千头猪场

根据我区畜禽养殖禁养区、“环境保护红线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之外的、适宜规模猪场建设的土地现状,初步规划了新建规模猪场的选址,漓渚镇与平水镇的非畜禽禁养区为规模猪场的一类可建区,滨海工业区、湖塘街道型塘区块、安昌街道部分村、齐贤街道部分村为新建规模猪场的二类可建区。可在一类可建区新建1家存栏1万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在一类可建区和二类可建区新建1~2家存栏1千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新建猪场必须配套建成污水治理系统、除臭系统、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等现代化养殖设施,确保污水零外排。

3 主要建议

3.1 充分认识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重要性、紧迫性

各级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和秉持生态生产、综合调控的理念,充分认识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重要性、紧迫性,提高站位,落实措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猪肉市场供应。据统计,受“猪周期”和非洲猪瘟疫情的叠加影响,今年我区各规模猪场存栏普遍减少,按照目前生猪存栏4.8万头和我区常住人口97.9万、年人均猪肉消费31 kg计算,猪肉自给率约为25%,与胡春华副总理省级猪肉自给率要达到70%的要求和绍兴市政府下达的2021年底猪肉自给率达到43%的生猪生产保供给任务差距明显。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区猪肉供应将进一步趋紧,猪肉价格也将进一步上涨,物价指数也将随之上涨,生猪生产和猪肉市场供应形势严峻。

3.2 引导、帮助规模猪场稳定生猪生产

区农业农村局要按高水平、高质量、规模化、生态化的要求谋划、布局畜牧业,制定生猪产业发展规划,确立生猪生产目标。各级各部门要深化“三服务”,引导、帮助规模猪场增强生产信心,以环境承载力、已核定的限养量为红线及时增养补栏、增加养殖量;引导、帮助规模猪场提升养殖水平,优先将生猪销往我区,提高我区猪肉供应量。相关部门对规模猪场改建、新建养殖栏舍,在环评、用地、土建等方面给予优先审批,助推其恢复生产。

3.3 组织开展猪肉点对点调运

区发改、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建立健全本区猪肉供应监测预警工作方案,加大与全国生猪产销权威数据信息的衔接,掌握我区猪肉生产、消费、供应动态信息和全国、全省、全市生猪调运、猪肉流通信息,为猪肉点对点调运收集第一手资料。要加快建立猪肉储备制度,尽早与1~2个与我区距离较近的生猪主产县(市、区)建立政府对政府的生猪供应关系,领养认购一定数量生猪作为我区的储备猪,随时供应我区。积极组织区内生猪返销企业(户)改调猪为调肉,定期不定期开展猪肉点对点、企业对企业的调运,特别要注重中秋、国庆、春节等重点时段猪肉的调运,增加市场猪肉供应量。区商务局要组织做好冷冻猪肉的储备工作,完善冷链物流系统,提高保鲜能力,为应对生猪生产下降、流通受阻、供应不足、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等突发情况夯实基础。

3.4 坚持不懈防控非洲猪瘟疫情

区农业农村局要依照《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生猪产业全链条严管“百场引领、千场提升”行动的通知》,组织各规模猪场、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认真做好出入管控、饲料卫生、基础设施改建、封闭式饲养管理等工作,督促各生猪定点屠宰企业严格执行非洲猪瘟自检制度,力争到今年年底实现规模猪场改造提升全覆盖,全面提升养殖生产、屠宰加工等生猪产业链的生物安全水平。

各镇(街道)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做好辖区内规模猪场、生猪定点屠宰场、生猪散养户的非洲猪瘟隐患排查、分区防控、调运监管、禁用泔水、宣传引导等工作,筑牢屏障、守住阵地,持续做好疫病防控工作,确保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区零发生。

3.5 大力引进、推广实用技术

区农业农村局和各镇(街道)要加强非洲猪瘟防控技术、生态生产技术的引进,不断完善养殖、运输、屠宰等各环节疫病综合防控技术。针对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生产模式,总结推广适合本辖区实际的生猪生物安全防护、清洗消毒等实用技术。组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下镇入村访场,形式多样地帮助养殖场户解决生产和防疫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加大生猪良种推广力度,切实提高能繁母猪繁殖率和仔猪成活率,提高猪场生产水平。加强实用技术培训,特别加大规模猪场的疫病防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防疫能力。

猜你喜欢

我区存栏新建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农业部发布 2017 年 4 月 400 个监测县生猪存栏信息
2.5亿元助力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子上大学
浅谈动物疫病监测及我区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