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和理论依据

2021-04-17何星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关键词:中华文明文明民族

何星亮(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一、研究缘起

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第九部分“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强调,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1]。

复兴中华民族,关键是复兴中华文明。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

人是文化或文明的体现者和传承者。建设文化强国、复兴中华文明,关键是培养和造就具有中华文明特征的现代中国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弘扬优秀传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现代和未来的中国人都具有中华文明的特征,只有这样,中华文明才能复兴并世代传承。

文化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形成于近代,目前仍在不少人头脑中存在。有些人否认人类文化发展和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把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极力吹捧西方文化、西方理念和西方价值。有些人以文化的时代性为由,不承认历史文化的继承性与连续性,无视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贬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质疑革命文化,消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架空中国梦的文化支撑。为消除这些错误思潮,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并树立弘扬优秀传统的意识。

弘扬优秀传统、复兴中华文明,首先必须树立“文化自信”意识。如果没有文化自信,就不可能消除文化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弘扬优秀传统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复兴中华文明也就没有希望。因此,坚定文化自信至关重要。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文化自信”问题,数十次强调“文化自信”。十九大报告第七部分专门论述“文化自信”,标题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此外,“文化自信”这一理念于2017年10月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党章“总纲”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因此,“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个自信”基础上的创新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性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念。它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理念,也是建设文化强国和复兴中华文明的重要理念。

“文化自信”的内涵,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有机整体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实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3]

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两个问题:一是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有哪些历史依据?二是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有哪些理论根据?这些历史和理论依据为复兴中华文明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依据,也为弘扬优秀传统、借鉴国外精华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的历史依据

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有哪些历史依据?

(一)古代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

众所周知,古代中国人创造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一流的文明,并传播到世界上许多国家,不仅造福古代中国各民族,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关于这一点,国内外学者有许多研究。例如,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列举古代中国26项发明,包括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水利技术、织布技术、铸造技术等[4]。他认为,“考古证据和绘画实物证实,中国的发明与发现比欧洲类似的或照搬采用的发明与发现,一般往往领先很长一段时间。……不管你探究哪一项,中国总是一个接一个地位居‘世界第一’”[5]7。美国学者坦普尔在《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中国科学技术史精华》一书中也高度评价古代中国的物质文明,他说:“我们所生活的‘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5]11他认为,“为工业革命打下基础的欧洲农业革命,只是输入中国的思想和发明以后才开始的”[6], “在两个世纪以前,西方的农业还比中国落后得多,与当时中国这个发达国家来比,西方还是个不发达国家”[5]18。

古代中国人不仅创造了世界一流的物质文明,而且也创造了世界领先的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农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郡县制度、职官制度、教育制度、科举制度等制度文明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文明。美籍日裔学者福山从制度文明的角度分析,认为中国从秦汉开始就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国家”,先于欧洲1800年[7]。英国著名思想家和哲学家罗素于1920年写的《中国问题》[8]、美国汉学家顾立雅的《孔子与中国之道》[9]和我国著名学者辜鸿铭1915年写的《中国人的精神》[10]等著作都认为中国古代的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优于西方。

(二)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世代延续的文明

据笔者所见资料,英国思想家和哲学家罗素最早提出唯有中华文明是自古延续至今的文明,并最早提出古代中国是“文明实体”的观点。他在1920年写的《中国问题》一书中说:“与其把中国视为政治实体还不如把它视为文明实体——唯一从古代存留至今的文明。从孔子的时代以来,古埃及、巴比伦、马其顿、罗马帝国都先后灭亡,只有中国通过不断进化依然生存。”[8]关于这一点,无论是学界还是政界,均无异议。

(三)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数千年保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有数百个民族在辽阔的大地上纵横驰骋,虽然有几次形成多地区分治或南北分治的局面,但最终以大一统为结局。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统治者,均以“大一统”作为理想和奋斗目标,皆以一统“天下”为己任,在分治中谋求统一九州,在统一中谋求长治久安。古代中国不像欧洲那样分成众多国家,历经两千多年而保持统一,这充分说明中华文明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四)古代中国人创造的财富在历史上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财富的多少是文明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据国外有些学者研究,古代中国人创造的财富长期位居世界前列,只是到了清末才开始落后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有些学者研究结果显示,1800年(嘉庆五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44%[11]。另有一些学者推算,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32.9%[11]。

(五)中国的历史文献资料在世界各国中最为丰富

中国的古文献资料丰富多彩,世所罕见。既有丰富的中文文献,也有众多的民族语文文献。这些古文献不仅记述古代中国各地区、各民族详尽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民俗,而且记述了古代周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民俗。研究周边国家的早期历史,必须以中国古代记述并保留下来的文献资料为依据。众所周知,司马迁在《史记》一些传记中,记述了东亚、南亚、中亚及西亚各国的历史和文化。此外,司马迁在《大宛列传》中记载了古代欧洲部分国家的信息。汉代之后,许多史书和专书都有记述周边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的专章。唐代成书的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记述了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中亚和南亚国家的地理形势、水陆交通、气候、物产、历史、政治、经济、民族、民俗、语言、宗教和文化等。记述国家之多、内容之丰富、史实之具体,为古代中国之最。

(六)中华文明曾对世界各国的文明发生重大影响

中华民族创造的文明,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极大地影响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社会和文化。马克思曾说:“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12]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认为:“造纸与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项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信念、任何占星术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成功所起的作用更大。”[5]7当代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中国人历史上曾创造众多的发明,在“公元1世纪到18世纪先后传到欧洲和其他地区”[4]。如前所述,当代美国学者坦普尔也说:“我们所生活的‘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5]11

制度和精神文明也一样,曾较大地影响西方部分国家的社会和文化。17世纪以来,一些西方国家的传教士曾把古代中国的主要经典翻译成欧洲各国文字,在欧洲部分国家的思想界引起震动,从而形成中国文化热。“中国成了他们理想的国家,孔子成了欧洲思想的偶像。”[13]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思想成为欧洲各国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美国汉学家顾立雅在其《孔子与中国之道》(1949)一书中指出:“在欧洲,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民主理想的发展中,孔子哲学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法国思想,它又间接地影响了美国民主的发展。”[9]7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被欧洲人视为“教育平等”思想的新纪元,“孔子成了18世纪启蒙学者们的守护神”[9]368。一些思想家以中国的职官制度和科举制度为武器,反对中世纪贵族世袭制度,主张借鉴中国的制度,通过平等竞争走向仕途。

20世纪上半叶,不少中国学者研究过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如胡适曾在1947年撰文指出:“中国文化对世界有一很大的贡献,就是这种文官考试制度。没有其他的民族和国家,其考试制度会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的。”近代以来,英国人首先在殖民地“印度和缅甸试行这种制度,到十九世纪以后,又在国内施行”。后来,“德国也采用考试制度,不久复传到美国。这都是直接或间接接受到中国的影响的”[14]。

以上可以说是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的主要的历史依据。

三、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的理论依据

文化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者否认人类文化发展和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否认历史文化的继承性与连续性,无视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性,认为传统文化只是一个文化遗产,在现代没有任何价值。因此,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只强调历史依据还不能说明问题,还必须有理论依据才能使人信服。笔者认为,理论依据主要有下述几方面。

(一)农业革命以来人类文化的发展是多线进化的

关于人类文化发展的路线问题,主要有两种理论:一是单线进化论,二是多线进化论。

单线进化论形成于19世纪中期,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影响形成。主张单线进化的学者认为,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变迁是单线进化的,世界各民族发展水平不同的原因,是由于一些民族社会和文化进化较快,而另一些民族社会和文化进化较慢造成的。欧洲工业化民族的社会和文化发展最快,走在进化的前列,位于最高阶段;有些民族仍处于采集和狩猎生产阶段,位于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最低阶段;有些民族处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阶段,位于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中级阶段。世界各国所有处于低、中级阶段的民族,都将沿着欧洲民族所走过的道路向前发展[15]。

日裔美籍学者福山于1989年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了发表《历史的终结?》一文,正式提出“历史终结论”。1992年,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一文的基础上写成专著《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历史终结论”也属于单线进化论,福山认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的结束,标志着共产主义的终结。西方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理想”。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只有一条路,就是一部“以自由民主制度为方向的人类普遍史”。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16]。

多线进化论是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Juliar Haynes Steward,台湾学术界译作“史徒华”)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他把19世纪中叶形成的进化理论称之为“单线进化论”,把自己提出的理论名为“多线进化论”,以示与前者的区别。他从生态环境影响社会和文化的形成发展的角度研究进化。他认为生态环境是文化进化的决定因素。生态环境相似,不同民族文化进化路线也相同;生态环境不同,文化发展的路线也不相同。世界上生态环境多种多样,各民族社会和文化进化、发展的路线也各不相同。斯图尔德认为,人类不同类型的文化进化路线不同,其终极方向或目标是否一致也未可知[17]。

笔者认为,多线进化论和单线进化论都过于片面和极端,把人类社会形成以来的数百万年的发展过程说成是单线进化固然是不科学的,但是把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说成是多线进化似乎也不合理。

在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之前的数百万年间,人类的生产活动主要是从事采集和狩猎生产,属于攫取性的生产。早期人类并没有固定的居所,迁徙不定,四处游徙,人类文化受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小,各地区的人类文化的发展具有共同性。据考古学资料,在旧石器和中石器时代,世界各地人类所制造的石器等大同小异,说明早期人类文化具有共同性。从民族学调查资料来看,农业文明形成之前的原始民族的社会组织、婚姻家庭、宗教信仰等基本相同,也具有明显的共性。从世界各地的民族的文化来看,越是原始、古老的文化,共同性也越多。这些现象充分说明早期人类文化是单线进化的。

至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发生,攫取性的生产过渡到生产性的生产,居住方式由游徙转向定居。生产方式和居住方式的变革,使人类逐步摆脱动物性的本能,心理活动和思维结构也发生变化。由于农业和畜牧业与当地的动植物密切相关,因此,人类以农业为基础所创造的社会和文化,受所居住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各族群所居住和从事生产的自然环境不同,他们所创造的社会和文化也各不相同。世界上各族群的社会和文化之所以各有特色,其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的差异造成的。因此,有理由认为,农业革命发生之后,世界上各族群的社会和文化发展进化是多线的,不是单线进化的。不是一种发展模式,而是多种发展模式。

农业的形成与人类的定居是人类社会和文化进化趋异的最主要原因。世界各族群不同时期形成的不同的文明,主要是在农业革命之后为适应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而创造的。各不相同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思想,培养和造就不同类型的人格和思维方式,从而形成各族群相对稳定的民族性或国民性。该民族的历史越悠久,文化积淀越深厚,民族性也越稳定,其生命力也越强,越难以被其他文化所同化,并长期保留自己的独特性,世世代代影响本民族成员。无论迁徙到什么地方,文化传统也会随着族群的迁徙而流动到异国他乡。如迁徙到国外的许多海外华人离开家乡数十年,而中华文化传统和思想仍长期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并世代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写道,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当时古代希腊、古代中国、古代印度等文明都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文化传统,并一直影响着人类生活。”[3]

再从各大文明的发展来看,也是多线发展的。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不少学者为世界文明分类,有的学者把世界文明分为十类[注]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和文化哲学家丹尼拉维斯基(N.Danilevsky,1822-1885年)是近代最早进行文明类型划分和研究的学者之一。他在1869年出版的《俄罗斯和欧罗巴》(Russia and Europe)一书中,把历史文明类型分为十类:(1)埃及;(2)叙利亚、巴比伦、腓尼基、卡尔丹族或古代闪族;(3)中国;(4)印度;(5)伊朗;(6)希伯来;(7)希腊;(8)罗马;(9)新闪族或阿拉伯;(10)日耳曼、罗马或欧罗巴。墨西哥和秘鲁这两种文明在早期阶段便消亡。参见黄文山:《文化学体系》上册,台湾中华书局1968年版,第342页。,有的学者分为八个类型[注]德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1880-1936年)在1918年出版的《西方的没落》(The Decline of the West)一书中,把世界历史上的文明分成八种类型: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希腊-罗马、阿拉伯、西方和墨西哥。此外还有尚未完全形成的俄罗斯文明。参见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下册),齐世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注]塞缪尔·亨廷顿在他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中,把世界文明分为八类。,有的学者分为二十多类[注]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1934年至1954年陆续出版的十二卷本的《历史研究》中,曾对世界文明作过两次分类,他在第一次分类中,把世界文明分为21类,在第二次(第12册)分类中,把世界文明分为26类。参见汤因比:《历史研究》,曹锦清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几千年来,各大文明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差异很大,说明各大文明并不是沿着相同的一条道路发展,而是各有其独特的发展道路,即不是单线的发展道路,而是多线的发展道路。

多线进化论或多线发展论既是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的理论依据,也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理论依据。

(二)民族性文化具有超时代性

有些文化虚无主义者以文化的时代性为由,认为传统文化是古代社会的产物,是过时的产物,与现代社会不相容。

从广义的文化来说,文化可以分为世界性较强的文化和民族性较强的文化两大类。世界性较强的文化具有流动性、全球性、速变性等特征,如物质文化和科技文化属于世界性较强的文化,日新月异,变化很快。近代以来,从机械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再到智能化,物质文化和科技文化表现出很强的世界性和时代性。

民族性较强的文化具有保守性、渐变性和相对性等特征。例如,制度(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属于民族性较强的文化。程天放教授1935年便明确地论证了民族性文化和世界性文化的区别。他说:“属于民族性者──政治制度,教育制度,交际礼仪,生活习惯等,各国有各国之历史背景,无法强同,亦不必强同,此可谓含有民族性之文化,如英美同属盎格鲁撒克逊民族,而英采内阁制,美采总统制,各行其是,各尽其长。”“属于世界性者──例如自然科学及交通工业医药等,即为含有世界性之文化。美国发现一新原子,全世界化学家均承认之,德国发明一新药品,全世界医生均采用之,外国已发明轮船,则中国之独轮车帆船自必受淘汰,外国已发明电灯,则中国之菜油灯蜡烛等自必归废弃,此即所谓世界性也。”[18]再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很早就传到西方各国,成为世界各民族共同的财富。

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都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优秀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核心价值、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和传统节日等都具有永恒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3]数千年来,尽管王朝更替不断,统一和分治循环,但无论什么朝代,无论统治者还是平民百姓,都不反对“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都不反对继承“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

语言文字的超时代性更为明显。汉字的使用最晚始于商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当前世界上唯一的流传三四千年而不中断并继续使用的文字。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的发明,汉字体现出自己突出的优点。现在已没有人再提“汉字落后论”及“汉字拉丁化”了。

节日习俗同样具有超时代性。中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中原地区的传统节日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和《尚书》等古籍,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等主要传统节日都曾经是我国一个个耀眼的文化符号。这说明节日也是超时代性的。传统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这与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民族性文化具有的超时代性是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延续五千多年而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今后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三)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具有可分性

20世纪30年代我国学术界提出的全盘西化论,其理论基础是“文化有机论”和“文化不可分论”。全盘西化论的代表人物认为文化是有机体,是不可分的,学习西方就必须全盘照搬。

全盘西化论的主要代表陈序经在1931年发表的《东西文化观》一文中说:“文化本身是不可分的,所以他表现出的各方面,都有连带及密切的关系。设使因了内部或外来的势力冲动或变更任何一方面,则他方面也受其影响。它并不像一间房子,房顶坏了,可购买新瓦来补好。……所以我们要格外努力去采纳西洋的文化,诚心诚意的全盘接受它,因为它自己本身上是一种系统,而它的趋势是全部的,而非部分的。”[19]

“文化不可分论”或“文化有机体论”源于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最早明确提出“文化有机体论”的是德国传播学派学者弗罗贝纽斯。他在1898年出版的《非洲文化的起源》一书中提出“文化有机体论”,他说:“每一种文化都是作为一种活生生的机体在发展,因此,它经历着诞生、童年、成年和老年等各个时期,最后,归于死亡。”[20]其后,不少欧洲社会学和人类学者也持这一观点。

笔者认为,“文化有机体论”或“文化不可分论”只不过是个人的观点,并不是获得公认的科学的理论。首先,文化与生物有机体不同,文化是靠后天学习获得的,而不是靠遗传。而生物有机体的各种能力主要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每一个人都通过后天学习而掌握各种知识、技能和习俗,前辈藉此把世世代代积累的各种知识、技能和习俗传给下一代。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论灵魂》一书中认为,灵魂如同蜡块一样,从外物接受印纹。17世纪,英国思想家约翰·洛克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的“白板说”(theory of tabula rasa)认为:新生婴儿出生时心灵就像一块白纸或白板,对任何事物均无印象;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的痕迹[21]。也就是说,人类所具有的各种知识、技能和习俗,并非像动物一样是通过遗传而获得的。每个人都需要吃饭喝水,各民族都一样,这是人类的普遍性;但做饭、烹调和饮食的方法,每一个民族都不同。如一种面粉,各民族、各地区有不同的做法。饮水的方式也一样,有些民族喜欢喝茶,有些民族喜欢喝咖啡,有些民族喜欢喝白开水。吃饭的方法也各不相同,西方人用刀叉,中国人用筷子,另有一些民族则用手抓。人需要吃饭、喝水是满足人体器官的需要,是由生理决定的;而烹调和饮食等方法是由文化决定的。

其次,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可分的,而不像动物体内的各种器官那样密不可分。在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系统中,尽管各部分彼此关联、相互作用,但并不是铁板一块,既可以分开,也可以替换。早在20世纪30年代,不少学者就批判全盘西化论,批驳陈序经等人的“文化有机观”和“文化不可分论”。例如,黄文山教授曾指出“文化不可分说”缺乏科学根据。他说:“全盘西化论者往往以有机体‘牵一发而动全身’,来比附‘文化的分不开’,在客观上是站不住的。”[22]吴景超、张熙若等人也曾撰文批驳,都认为“文化不可分论”是站不住脚的[23]。笔者2002年发表的《文明会冲突吗?》一文中,也以大量的事实批判文化有机体论和文化不可分论[24]。

据上,文明或文化不是生物有机体,文化或文明是可分的。因此,“文化可分论”既为科学对待本民族传统文化,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供理论根据;也为科学对待外国文化,即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提供理论基础。

四、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坚定文化自信具有可靠的历史依据和科学的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的历史依据主要有:一是古代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二是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世代延续的文明,三是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数千年保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四是中国人创造的财富历史上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五是中国的历史文献资料在世界各国中最为丰富,六是中华文明曾对世界各国的文明产生重大影响。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一是农业文明形成以后的人类文化的发展是多线进化的,二是民族性文化具有超时代性,三是文化不是生物有机体,是可分的。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不仅具有可靠的历史依据,而且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这些依据为复兴中华文明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科学的根据,也为弘扬优秀传统、借鉴国外精华提供了理论基础。

文化塑造人格,不同的文化塑造不同的人格。中国人与美国人和日本人之所以不同,在于文化的差异。而人又是文化或文明的体现者和传承者,只有培养和造就具有中华文明特征的现代中国人,才有可能把本民族的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中华文明才有可能复兴并世代相传。

(二)思考:如何建设文化强国、复兴中华文明

1.加强优秀传统的宣传教育,加快“人”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和造就具有中华文明特征的现代中国人。“人”的现代化主要包括思想、精神、价值观、理念、知识、素质、能力、思维、心态等现代化。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大多与“人”的现代化水平不高有关。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不同步,一度走进“重物轻人”误区,“人”的现代化滞后于“物”的现代化,成为持续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巨大障碍。

人是文化或文明的体现者和传承者,复兴中华文明,必须使优秀价值观、民族精神、伦理道德和各种理念铭刻在现代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体现在各种行为活动中。如果优秀传统只停留在书本上和口头上,中华文明不可能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难以实现。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培养和造就具有中华文明特征的现代中国人。如果未来的中国人像西方人一样,没有任何中国特征,那么就不可能继续走中国道路。

古代中国人是十分重视教化的民族,在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和造就现代化的中国人,必须借鉴优秀历史经验,弘扬中国智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的教育,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科学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历史传统是现代化的基础,是现代化成功的保障。“传统-现代-传统-现代”,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历史传统不会消亡,现代化也不会终止。从世界历史来看,没有传统作为依托,现代化难以成功。历史上成功的现代化运动大多是一个双向运动过程,即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相反相成,既善于克服传统因素对现代化运动的阻力,也善于使传统文明转换成现代文明。

3.科学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复兴中华文化,一方面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恢复其固有的潜力;另一方面,要勇于创新,激发其与时俱进的活力,使之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以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复兴”不是“复旧”或“回归”,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继承”与“创新”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反相成的互依关系。继承不反对创新,创新有利于更好地继承。纵观历史,没有传统作为依托,任何创新都难成功。因此,传统是创新的基础,同时也是创新成功的保障。

4.科学处理法治和德治的关系。现代社会以法治为主,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法治是外在控制的主要形式,德治是内在控制的主要形式。法治的主要功能是治标,德治的主要功能是治本。法律约束个人行为,在于强迫;道德约束个人行为,在于自愿。法律的标准往往接近于事实,道德的标准则往往接近于理想。法律仅能控制人的明显的外在行为,而道德则能控制个人一切内在的与细小的行为,所以,道德可以补充法律的不足。法律控制的目标仅在于维护现实的社会秩序,道德的目标则在于除维持秩序之外,又有促进人的文明素质的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功能。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主要方式是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深入研究历史经验,借鉴祖先的智慧。

5.科学处理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引进来与走出去看似相反,但两者并不矛盾,两者应该平衡发展。引进来的目的是为了吸纳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更好地发展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目的是为了让世界各国人们认识和了解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感召力。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各有长短,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相互之间可以交流而取长补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英国著名思想家罗素早在100年前就指出:“中国人摸索出的生活方式已沿袭数千年,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然而,欧洲人的人生观却推祟竞争、开发、永无平静、永不知足以及破坏。导向破坏的效率最终只能带来毁灭,而我们的文明正在走向这一结局。若不借鉴一向被我们轻视的东方智慧,我们的文明就没有指望了。”罗素还说:“中国人的思想能丰富我们的文化,就像同他们做生意能使我们的口袋鼓起来一样。”[8]

6.科学处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能够历经数千年而保持统一,其原因之一是历代统治者和政治精英能够科学处理中华民族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中华民族文化既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也具有统一性的特性。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多样性是各地区、各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统一性是中华民族认同的基础。统一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价值观、民族精神、语言文字、制度、法律等层面。只有不断增强统一性或共同性,各民族才有可能真正做到“五个认同”,才有可能保障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才有可能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曾对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作出巨大的贡献。复兴中华民族,首先必须复兴中华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复兴中华文明,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借鉴历史经验,继承优秀传统,弘扬祖先智慧,光大中华精神,吸取各国精华,提高公民素质,提升文明水平,使中华文明代代相传,永续发展,永世长存。这是海内外华人共同的希望和梦想。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文明民族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我们的民族
请文明演绎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漫说文明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多元民族
对不文明说“不”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