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滇泰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展望

2021-04-17刘佳佳马于乔吴晓丽

绿色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云南省泰国农产品

刘佳佳,马于乔,吴晓丽

(西南林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1)

1 滇泰农产品贸易背景及现状

中泰两国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不同,两国农产品具有互补性。泰国地处热带,全年温度高,降雨量大,适合热带作物生长。中国气候四季分明、幅员辽阔,横跨6个温度带,并且湿度差异较大。对于泰国,温带、寒带的土豆、洋葱等蔬菜无法自给自足,对于云南,榴莲等部分热带水果不能自给自足,因此双方农产品贸易具有互补性。

滇泰农产品贸易在许多方面具有优势。政策上,云南作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开放的前沿省份,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2013年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泰王国政府关于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方案下加速取消关税的协议》官方协议,实现中泰果蔬零关税,极大的促进滇泰农产品贸易发展。交通条件上,泰国与中国云南近邻,便于贸易往来。并且随着昆曼铁路的建成、开通,预示着从昆明到曼1800多km的公路上,每天有超过2000多辆大卡车通过[1],装载着各种农产品,此外昆明于1992年就开通了昆明-曼谷国际航班,1999年中老泰缅4国共同合作,开通了云南思茅港至泰国清盛港全长350 km的国际航道,使得滇泰农产品贸易更加便捷。昆交会、农博会等大型博览会的举办,也极大促进了滇泰农产品贸易的来往。

云南省出口泰国的主要商品是:葡萄、柑橘、什锦蔬菜类温带水果、蔬菜和化肥,占滇泰出口50%左右。近两年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雨水过多影响,云南省出口蔬菜水果产量下降。进口在滇泰贸易中占的比重虽然不大,但2/3左右的产品为云南省群众需要的山竹、香蕉、龙眼、榴莲等热带水果。

滇泰贸易总体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表1)。2010年滇泰贸易完成4.2亿美元、2015年滇泰贸易完成16.8亿美元(达到峰值),而后滇泰贸易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2016年滇泰贸易完成11.4亿美元、2017年滇泰贸易完成9.8亿美元。

图1 滇泰农产品贸易完成趋势

2 滇泰农产品贸易瓶颈分析

2020年,我国部分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剧,但市场供应总体充足,价格上涨有限,品种趋势明显区分开,表现出稳定、增加、波动3个特征。稳定指:粮食、石油、糖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稳定,库存充足,农产品市场继续发挥主导作用。畜牧类、禽类产品的价格较高。增涨指:猪肉市场供给紧张、价格涨幅较大,带动畜禽产品价格总体走强;波动指:水果和蔬菜的价格先高后低。天气不利导致价格大幅波动,但总体符合季节性规律。以农产品贸易为特色的滇泰贸易正遭遇瓶颈,云南对泰国合作的区位优势也有被其他省区赶超之势,由前文数据可知,滇泰农产品贸易出现了先增后减的状况,云南省与许多沿海省份的差距也愈拉愈大。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3个方面。

2.1 云南省农产品附加值问题

在云南,农户大多单户种植[2],经营分散[3],而这种种植方式暴露出以下几个缺点。一是农户不太能分析市场发展情况,缺乏远瞻性;二是农户大多不具备科学的管理技术,实际种植时效率不高;三是农户对农产品质量要求不高。此外,云南省生产组织形式尚属落后,不能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或调整产品结构[4],没有进行深加工的条件,品质参差不齐。并且云南省加工贸易所占比重太低,农产品流通环节的附加值不高。东盟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质量检验标准越来越严,给云南省农产品出口设置了一定障碍[5]。低附加值的农产品无疑会阻滞云南省与泰国农产品贸易的良好发展[6]。

2.2 云南省政策优势问题

首先,在滇泰果蔬贸易中,外省水果占据云南省对泰出口水果的大头,对泰出口缺乏优势。云南省盛产的热带水果包括香蕉、芒果、菠萝,而这些均是泰国的强项水果产品,但由于气候原因,云南省上市时间比泰国晚,互免关税后,这些水果几乎无优势可言。然而,在泰国有着巨大市场的苹果、梨、柑橘等温带水果,却非云南省水果产品的强项。我国自2003年实施“零关税”协议,最初滇泰果蔬出口成绩喜人,但其中来自外省的苹果、梨等水果占出口额的90%以上。而近年来,云南省企业出售外省果蔬量减少,本省水果出口成绩不佳,使得滇泰果蔬贸易遭遇瓶颈[7]。其次,自2005年实施“早期收获计划”以来,滇泰果蔬贸易不断发展,但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的深入和自贸区建设进一步升级,如今这一政策对全国省份都有效,因此云南省企业在自贸区零关税上不具特殊优势。最后,非关税因素影响大。在国际贸易中,影响和制约商品买卖的手段和措施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滇泰农产品贸易中关税壁垒不断减少,但各种非关税壁垒[8]越来越在更广更深的层面上影响贸易的发展,如手续费、检疫费、检验检疫条件苛刻、绿色壁垒[9]等。这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零关税的积极效应[10]。

2.3 昆曼公路通畅问题

老挝段内路况差。2008年昆曼公路正式通车,2013年连接老挝会晒和泰国清孔的会晒大桥合龙,但是昆曼公路通而不畅的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昆曼公路分为老挝段、泰国段、中国段,其中老挝段路况不好,修建难度大,没有标准的加油站,车辆通行不方便。被称为昆曼公路的“咽喉”和“瓶颈”。

物流时间成本较长,物流费用较高。昆曼公路办理通关手续复杂,时间长。由于昆曼公路跨越3个国家,各国收费标准、种类不同,还需多次办理通关手续。并且货物卸载、装运成本高。中、老、泰三国政府间还未达成共同的便利化协议,中泰车辆不能互通,导致货物由中国出发进入泰国境内时,需换装泰国车,需卸载货物[11],增加了成本和损耗。口岸通关时间长。不同的沿线口岸开放时间差异很大,尚未形成标准化。不同口岸开放时间不同,并且口岸频繁查货、手续复杂。此外,物流行业还未实现智能化的推广和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流效率的提升。

3 对策建议

3.1 着力提升农产品核心竞争力

3.1.1 大力开发优新农产品品种

现今优质农产品的市场前景良好。根据市场需求,培育优质、新兴品种,以新品种来引导新需求,开拓新市场。规范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12]。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资源,如云菌、云花、云茶等。云南省由于地形、土壤类型丰富,气候立体多样,对菌类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今后应大力发展种植技术,实现人工方式种植野生菌,满足消费者在非食用节令想尝鲜的需求。为解决野生菌销售少的问题,政府应为农户推荐相关企业,提供销售保障。

3.1.2 提高品牌意识

农产品名牌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农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13]。而在出口营销方面,云南省缺乏品牌意识和营销意识。应加强政府或民间宣传交流力度,以大型龙头企业为重点,引导企业加快品牌建设[14],加快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积极通过广告、交易会、互联网等手段,推广云南省农产品,从而提升产品档次[15]和形象,明确消费群体,扩大名牌商品的影响和市场份额,巩固名牌商品国外市场地位。

3.1.3 政府应大力扶持农产品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努力为企业创造发展品牌的良好环境,为名牌商品提供有效保护,支持名牌商品的商品交易会和国际博览会等各类活动[16]。选择一批规模大、起点高、能力强的农业企业予以重点扶持,使各农产品主产区都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快速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区域,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更有效地利用和分配资源,更好的壮大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管理模式,引导、支持企业改进服务,建立跨国的农产品生产经营模式[17]。建立更便利的专线让更多新鲜产品进入泰国。此外,泰国对我国的农业技术仍有较大的需求。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滇泰合作应以产业合作和技术合作为主,以此带动贸易的进一步增长。昆明海关应紧紧围绕云南外贸实际,引导企业充分享受自贸协定减税政策红利,降低企业成本,助力云南特色农产品加快“走出去”。

3.2 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多元化、特色化

优化农业结构,推动种植品种由单一向多元化、特色化发展。一是政府方面,由于滇泰生产条件具有相似性,因此应通过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的方式进一步扩大农产品贸易,节省劳动力,获得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云南省充分地研究云南在温带经济作物比较优势,通过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推动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18],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对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研发,促进农产品结构的调整,摆脱滇泰之间农产品贸易的相似性。加大优势产品的生产规模,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实现农产品结构的多元化发展[19]。二是企业方面,及时淘汰高能耗、低产出的出口企业。并且可实施差异化战略,使企业产品、形象等与竞争对手有明显的区别,以此获得竞争优势。云南省应帮助企业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在农产品出口前抽取样品送实验室进行有害物质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泰国邀要求。深入农产品主产区企业调研,解决泰国水果包装标识及产品溯源等问题。达到提高产业整体生产质量,改善贸易结构的目的。

3.3 改善昆曼公路老挝段路况

认真贯彻落实贸易便利化政策,降低物流成本。首先,中老泰三国应致力于统一跨境国际的运输、收费等标准,统一检验检疫、海关、国际运输法律制度,有效协调三国跨境运输制度和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问题;其次,为尽可能降低物流费用和时间成本,中老泰三国必须统一昆曼公路的检验标准和通关手续,而海关简化装卸货物或转换车辆的流程,就需要“一站式”[20]检查过境货物和车辆;再次,加快改善老挝境内段路况差等问题,加强老挝段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最后,应进一步为物流企业服务,促使他们走出去兴建物流网络,承揽物流业务,缩短运输时间。

3.4 简化海关业务手续,支持综保区发展

云南省应根据云南综合保税区在区位、产业配套、人力资源、综合服务能力等方面入手支持云南综合保税区建设,根据实际情况简化通关手续。一是大力推行原产地证书。原产地证书是企业出口产品享受进出口国差别关税待遇的必要凭证。凭借昆明海关签发的原产地证书,云南省农产品在泰国就能获得优惠关税甚至零关税的待遇。为克服疫情影响,实现少接触和无纸化,大力推行原产地证。大力推行信用签证,企业申请后可以自助打印经海关审核的原产地材料,进一步方便出口企业应对疫情影响;二是大力支持云南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昆明综合保税区应结合自身产业发展重点和优势,以黄金深加工、跨境电商等作为重点发展。昆明海关在综保内大力推动“互联网+保税”监管,实行综保区内企业注册备案网上办理,通过“多证合一”、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或“互联网+海关”等网上平台办理海关单位注册登记、办理进出口食品农产品等特定资质企业备案。

4 滇泰农产品贸易展望

4.1 大力发展跨境电商

企业参与跨境电商的积极性较低。不少企业的运转方式还较为传统,认识度不够高,且经营理念滞后。云南省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是建立方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抓手。未来,中泰跨境电商合作可以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中泰两国跨境物流合作;二是中泰高校可以加强跨境电商、跨境物流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21];三是继续通过网红直播、数字产业峰会、线上线下宣传渠道等,借助新媒体、展会宣传等手段,加强中泰跨境电商合作。

4.2 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要解决云南农产品目前生产不集中,加工率低,附加值不高的问题,就应利用先进的加工工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而先进的加工工艺必须要有先进的技术装备保障,因此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基础设施条件。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发展先进技术装备上给与支持,加强科技创新研发力度。三是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相关领域人才。努力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含量[22]。

猜你喜欢

云南省泰国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泰国的“验胆美食”
泰国的中秋节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
农产品争奇斗艳
去泰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