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方法的衢州航空货运枢纽建设研究
2021-04-17傅叶佩王婷静叶丹燕
傅叶佩,王婷静,周 煜,叶丹燕
(1.衢州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衢州 324000;2.衢州市交通设计有限公司,浙江 衢州 324000)
1 引言
物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也是提高城市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完善的基础交通设施是物流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其中,航空运输又以其高时效和高便利成为物流体系中关键的一环。近年来,衢州市综合交通稳步发展,境内公路里程数不断增加,衢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衢江航道实现通航,衢州机场航线新增,随着杭衢高铁建衢段的全线开工,衢州市“公、铁、水、空”综合交通网络愈加完善。与此同时,衢州物流业发展的内部劣势和外部竞争压力日益显现,衢州谋求物流业的突破和发展,要挖掘航空运输的高效益,重视航空货运枢纽的建设,加强枢纽机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目前,浙江省内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的货运量已经濒临饱和,省内需要第二个货运机场来满足区域货运量的需求,同时衢州新机场已规划搬迁改建,在此背景下,衢州应抓住战略契机,顺势将新机场建设成为以货运为主的枢纽机场,与杭州萧山机场错位联动,与衢州交通网络体系有机衔接,依托航空货运枢纽,发展航空物流及临空产业[1],有效推进衢州物流体系建设,发挥物流业的经济带动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2 航空货运枢纽的SWOT分析
航空货运以高时效、长距离取胜,货运产品往往具有轻型、小批量、高附加值的特点。枢纽机场的建设依赖区域经济实力、优越的地理位置、货运企业的支持和完善的地面服务。下面就衢州打造以机场为核心的航空货运枢纽进行SWOT分析。
2.1 内部的优势(S)
2.1.1 地理位置优越
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处华东腹地,东邻金华市,西连江西省上饶市,南接丽水市与福建省南平市,北交杭州市和安徽省黄山市,连接四省九市,地面运输系统便捷。衢州是对接粤港澳和杭州湾两大湾区的战略节点,是长三角、海西、泛珠三角的交会区域,航线衔接便捷[2],是理想的中转点,在区位上具有独特优势,能在航空货运枢纽的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
2.1.2 机场选址优良
衢州新机场选址衢江区莲花镇,处于盆地腹地,周边地形平坦,南北可用长度达20 km,用地较开阔平整,低丘缓坡面积有近50 km2,广阔的腹地给衢州打造“以货为主”的物流机场提供了有利基础。场址紧邻金衢高速公路,结合高铁站点,利于发展“高铁+航空+公路”综合运输体系,提高货运中转效率。莲花镇生态环境良好,是国家级生态乡镇,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当地的特色农业产品,如迷你小红薯,拥有大量且稳定的客户,新机场比邻莲花镇,可以借势当地特色农业,优化航空产业链,发展前景广阔。
2.1.3 自然适航条件良好
衢州生态环境优良,大气环境领先全省,雾天少,空气能见度高,适合飞机起降。衢州雷雨天、霜雪天较少,没有台风等剧烈的气象灾害,不会造成季节性影响,机场能够全年、全天候正常运行,货运效率高。
2.2 内部的劣势(W)
2.2.1 衢州政府重视不够
衢州政府对该市物流发展规划不够重视,虽然政府就打造航空货运枢纽已有行动方案,但项目还未落地,资源难以充分整合,比起已经发展出物流分拨中心的金华市,衢州物流产业汇聚程度不够,没有形成专业、高效的体系,功能单一,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专业建设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3]。
2.2.2 资金投入劣势
衢州市航空货运发展起步较晚,结构占比较低,临空产业链支撑力度不够,暂不足以吸引大型物流企业投资,航空货运枢纽项目前期资金来源渠道单一[4]。
2.2.3 人力资源欠缺
航空货运枢纽的建设和运营依赖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衢州在专业人才储备上存在欠缺,不能满足航空物流市场需求。
2.3 外部的机会(O)
2.3.1 国家层面政策支持
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先后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政策为地区发展航空货运提供了政策支持[5]。
2.3.2 市级层面方案指导
衢州市人民政府《衢州市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明确将谋划航空物流枢纽作为未来的重要工作方向。方案指出,衢州机场是衢州市建设浙西航空物流枢纽的重要组成,要加快衢州机场搬迁前期工作,谋划建设“客货并举、以货为主”的物流机场,与杭州萧山机场错位联动发展,以航空物流为切入点,充分利用杭衢高铁预留衢江站的有利条件,提前规划“高铁+航空+公路”无缝对接[6]。衢州航空物流在一系列文件指导下,拥有清晰的发展路径。
2.3.3 省内航空货运市场发展需求
目前浙江省内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货运量即将饱和,省内需要第二个大规模的货运机场来满足运输要求,而大部分机场以服务客运市场为主,这给衢州规划建设的“以货为主”的物流机场提供了发展机遇,衢州应顺势而上,采取针对性、专业性措施,吸引货源,提升区域吸附能力。
2.4 外部的威胁(T)
2.4.1 衢州机场自身面临巨大挑战
衢州新机场建设项目尚未落地,机场的基础设施、跑道设置,与地面运输协作情况还是未知数,枢纽建设风险大、难度大、投资回收期长,需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也需要政府高度的政策支持和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项目能否成功推进存在较大风险。
打造航空物流枢纽对新机场的基础设施有很高的要求,高效运作的运营体系对机场的服务水平也是一大挑战。新机场的机位设置、货运设施布局、货物监管检验、转运设施等相对集中,要提高货运设施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合理规划货运区总体布局,做到全天候货运使用,确保功能齐全、高效衔接、进出便捷,避免货物滞留,做到“无缝中转”,提高中转效率。
目前,衢州机场现有航班能直飞13个城市,辐射范围对发展浙西航空货运枢纽而言还是有所欠缺,需要积极争取增加现有线路,进一步完善航班航线网络。
2.4.2 周边定位相似城市的竞争压力
上饶、南平、金华等市与衢州区位情况相近,也提出了类似于“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部分城市物流业的国家定位和发展规模都超过了衢州。衢州物流规模小,配套设施落后,物流资源集聚程度低,在中心城市竞争中稍显弱势(图1)。
图1 衢州航空货运枢纽SWOT分析
衢州打造航空货运枢纽,要灵活利用内部优势,抓住发展契机,改善、克服存在的问题,化解外部威胁,在规划的基础上立足长远,提出针对性措施,做好长期作战准备,全面展开枢纽机场的建设,逐步实现以航空货运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3 打造衢州航空货运枢纽的具体对策
通过对衢州机场航空货运的SWOT分析,可以看出衢州机场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也拥有政府规划指导和区位竞争优势,发展潜力巨大,为打造以衢州机场为核心的航空货运枢纽,可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3.1 加大政策扶持,推动衢州航空货运由政府推动型向市场主导型进步
出台优惠的税收政策,设置奖励机制,吸引国内外航空货运公司入驻。对加入衢州航空货运枢纽港的全货运公司给予精准化财政补贴;对新开全货运航线的航空公司给予专项扶持和培育奖励[7];鼓励航空公司开通定期加密航线,给予开拓性财政奖励;促进机场与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物流合作,开通电商包机货运航线。通过针对性的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吸引航空公司靠挂和入驻,引进货流,同时扩大货运航线网络覆盖范围,增强枢纽机场综合实力。
出台人才支持政策,一方面,引进和培养一批在航空货运、物流运输、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满足航空货运对人才专业能力的高要求和枢纽机场多方位业务对人力资源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强民航、现代物流产业的职业教育,鼓励和支持对现代物流、航空经济的科学研究,发展专业研究机构,加强核心人才储备。
3.2 完善多式联运体系,提升综合运输水平
当前衢州新机场已确定搬迁改建,杭衢铁路正在动工,预设杭衢高铁莲花站点,推动高铁线路引入机场,结合绕城公路,衢江港区,G60、G320高速公路,加快布局建设四省边际多式联运中心港,打造高效率、多层次、低消耗的“航空+高铁+公路+水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在多式联运平台基础上,加强枢纽港的基础设施建设,设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多式联运信息共享,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实现功能优化,提高中转效率,为标准化、规划化、系统化的物流运输提供技术保障(图2)。
图2 四省边际多式联运中心港区位示意
3.3 提高衢州航空物流智能化服务水平
航空货运的产品通常具有较高的价值,客户因此追求更高质量的服务水平。要依托大数据和互联网,鼓励物流企业利用先进技术建立以机场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时输送货物空间地理信息,积极配合发货人、航空公司、货运代理等多方主体开展工作的需要,满足客户对物流跟踪查询的高要求。
3.4 加强临空产业链升级,推进衢州特色临空产品发展
衢州机场可以利用选址所在的莲花镇推出特色农产品,结合周边优越的生态环境,吸引旅游资源,扩大潜在客户,打造特色临空产业,提高特色竞争优势。基于航空货运产品高附加值的特点,衢州航空货运枢纽的打造在产业层面应进一步提升,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做出多方位的延伸与拓展,引进生物医药、奢侈品、电子科技等高端产品,打造临空高端制造业产业园。发展冷链物流,丰富冷库功能,升级配套设施,引入药品、生鲜水果等交易市场,逐步提升临空经济产业链。
4 结语
衢州打造航空货运枢纽,有区位、交通、空域等多方面优势,机场的改址新建为枢纽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省内货运机场发展需求也给衢州提供了发展契机,但衢州政府对本市物流发展缺少重视,投入较少,没有做出具体、详细的部署,枢纽机场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顺利建成航空货运枢纽对衢州发展意义重大,能大幅提升衢州市物流水平,辐射带动衢州整体经济水平,使衢州城市实力在浙江省内和四省九市内更进一步。为加快建设衢州航空货运枢纽,衢州要在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多式联运体系,升级基础设备,提高航空物流智能化服务水平,丰富临空产业链,做好长期作战准备,逐步落实航空货运枢纽的建设,使之成为衢州经济的发展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