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作文“小我与大我”素材运用指导

2021-04-16亢舜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范仲淹祖国同学

亢舜

【2021年中考作文备考金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选好立意,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

跨越17年,经过两次疫情,八十多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对个人与家国的联结关系有了更深的体会。2020年5月,他在一次主题演讲时说:“一个人活在世界上,要经常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好小我和大我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全球,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牵涉其中,也包括了你和你的亲友。每一个个体、每一个人,就是一个小我,而集体、社会、国家、民族就是一个大我。不单单是在疫情的时候,无论何时,如何正确地对待小我和大我的关系,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思考的问题。

【名师题解】

不要随意外出、减少聚集、佩戴口罩、错峰上下学、错峰就餐等等,想必你对这样的要求已经非常熟悉,这对个人来说实际是约束。而另一方面,我们内心是想要自由的生活状态,想要开放的生活空间,希望自己想做什么就能够做什么。这看似矛盾,但其中包含了一个我们应该思考的“小我和大我”的问题。也就是说,为了一个集体、一个国家的安全、繁荣,为了整个社会的安定,每个人都要接受一些限制和约束。同时也要思索做一个怎样的人,需要练就怎样的本领,怎样通过自己的力量来为这个“大我”做出贡献。由此,我们明白,“小我”要服从于“大我”,“小我”要收敛个性而追求“大我”共性,“小我”要奉献于“大我”,反过来,“小我”在融入“大我”中获得力量,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写记叙文,可以通过自身经历,比如一次课堂上的小动作,自己鲜明的个性与学校规定的冲突,一次公共场合的违反规则等等,经过自己的反思或他人的教导进而认识到错误,领悟到“小我”与“大我”的关系,使主题得到升华。写成议论文,要论点鲜明,或开门见山或形象引入(如名言警句、自然现象类比等),事例要典型,有说服力,古今结合。可以向课本要素材,比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与民同乐”的欧阳修等;还要多关注时事,用国家大力弘扬的优秀人物来给自己的作文增加时代感,如深藏功名的张富清,为保护家园、造福子孙的八步沙林场“六老汉”等。在行文结构上,可以并列式,如选择符合题意的三句诗句分别置于每段开头,从不同角度论述二者关系;可以递进式,问几个为什么,如为什么要奉献于“大我”?如何更好地奉献于“大我”?可以对比式,在内容上形成对比,在对比中强化,使文章层次清晰,主题突出。

【推荐素材】

素材一:雷锋作为一个从小遭受苦难命运磨砺的人,始终没有一丝萎靡不振的情绪,或者是自卑自怜、封闭自我的印记。人们在他身上感受到的,是时时处处、举手投足之间透露出的青春活力气场和激扬奋进力量。他甘心情愿地为祖国和人民付出自己的一切。为此,他把感恩、报恩当作生命主题,把实践、实干当作唯一途径。他认为,自己为国家和人民做得越多,也就越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正是这种内心的正能量,使他童年时代惨淡的命运遭遇非但没有将其精神世界击垮,反而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激昂的奋斗情怀和耀眼的人性光芒。雷锋以过人的耐力、理性、悟性和灵性,在自己精神世界里正确解决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集体、小我与大我、物质享受与精神富有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崇高的信仰。

素材点拨:雷锋以其青春活力和奋进的力量,践行为祖国和人民付出一切的诺言,并从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学习雷锋精神,把小我融入大我,目标才会坚定,前行才有力量,眼界才能宽阔,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过去还是将来,雷锋精神都永不过时。

素材二:1021年,范仲淹调到泰州,任一个管理盐仓的小官。当他看到盐堤年久失修,冲毁盐场,淹没良田,老百姓流离失所时,范仲淹一再建议修复海堤。最后他被任命为兴化县令,带领数万民工日夜劳作在筑堤工地,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海堤建成。老百姓为了感谢范仲淹,将此堤命名为“范堤”,至今还在惠及这一方百姓。还有一个故事说,范仲淹回到苏州后,买了一块地皮,准备自己盖房屋。盖房之前,请风水先生看了。风水先生看后高兴地说,这块地风水很好,在这块地皮上盖了房子的人家,今后世代都会出大官。范仲淹听后表示:如果真是这样,好处不能让范家一家独得。于是,他把这块地皮捐出来,造了一座学堂。范仲淹临终时,《遗表》一个字也没提私事,空着手来,空看手去,但他依然活着。

素材点拨:无私才能为公,范仲淹无论是修复海堤,还是捐出地皮兴建学堂,都是为民着想,忘记一己之私,承担社会之责,可见大情怀、大境界。范仲淹青史留名,为后世所敬仰,和他厚重的家国情怀有着极大的关系。

素材三:钱学森——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离开美国,投身到新中国建设的热潮中,用7年时间实现了中国导弹从仿制到自行研制的飞跃,却一直不愿接受“导弹之父”或“航天之父”的称呼。他曾说,航天是一项大规模的科学技术事业,成就应归功于集体。

邓稼先——26岁,在拿到美国博士学位的第九天,回到了一穷二白的中國;34岁,他用三个“不能说”告诉妻子工作的变动,从此,消失整整28年,回来的时候,已是一个直肠癌晚期病人;弥留之际,他仍嘱咐要在尖端武器研发方面努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罗健夫——微电子领域著名科学家,先后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图形发生器”“Ⅱ型图形发生器”;为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47岁英年早逝,被称为“中国式保尔”。

素材点拨:一代又一代中国科学家的光芒,不仅在于学识,也在于他们不计个人得失,用自己的生命为祖国的强大、民族的复兴贡献着力量的执着精神。他们体现着“我”的价值,阐释着“小”与“大”的辩证关系,讲述着“我和我的祖国”的故事。

【佳作示例】

小我融入大我,铸就人生价值

吉林辉南县第一中学  王浩宇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小我融入大我,铸就人生价值”。

我们知道,一滴水融入大海才会永不干涸,一棵树融入森林才能永不孤单,一棵小草融入草原,才能变得广袤无垠,一颗星融入宇宙,才能成就浩瀚。而一个人,只有融入大我,才能真正获得力量,将人生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同学们,古往今来,历史证明,任何个体作为小我,都如沧海一粟,纵有登高望远之志、无人企及之力,也终将在无尽时空中卑微如尘。只有将小我融入大我,把微弱个体凝聚成强大集体,与祖国和人民相连,才能有所作为,成就一番事业。

同学们,将小我融入大我,就要學会自我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融入大我,就要维护集体,为集体着想。课堂上,我们是否规范好了自己的行为?是否因为你的一个小动作,一句多余的话而影响他人学习?生活中,是否因为你的一次冲动、一次违反公德,而让集体蒙羞?疫情期间,有人无视居家禁令,有人瞒报谎报行程,不仅给防疫造成干扰,更是置他人于险境,请问公德何在?如果小我各自为中心,那么大我必定无序混乱,反过来又会危害到每一个小我。自我约束,遵规守纪,既是对小我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集体的重要保证,既是做好小我的前提,也是融入大我的基础。同学们,让我们牢记!

同学们,将小我融入大我,还要有共同的理想目标。习总书记曾说:“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百川东到海,是因为每一条河流都有赴海的目标;山高我为峰,是因为每一个有志的你都有“会当凌绝顶”的壮志。理想是最好的召唤,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复兴,让人民过上了好生活,人民永远感谢党。同学们,作为学生,我们要像周总理那样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样,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正确的方向。如果目标不清,信念低俗,只会蹉跎岁月,虚度人生。

同学们,将小我融入大我,更要积极作为,勇于担当。融入大我,每一个人都是主人翁,而不是旁观者,因此,尽自己的力量,把积极主动的担当作为我们人生永恒的主题。历史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担当,“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是担当,“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是担当。奔小康的路上,“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书写着担当,“苦乐桑梓在高原”的孔繁森诠释着担当,“背着石头上山也要干”的廖俊波证明着担当……同学们,无数仁人志士告诉我们,唯有融入大我,有为担当,你的人生才会发出夺目的光彩,你的价值才会被历史铭记!

同学们,我们生逢盛世,伟大的中华民族正走在复兴的路上,让我们融入其中,为祖国为人民立下功勋!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教师评点】作者以演讲稿的形式,用并列的方式行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回答了“小我融入大我”需要做到的三个方面,避免了空喊口号,指明了方向,有着很强的针对性。文章中运用的素材丰富而多元,习总书记、周总理的名言,以及焦裕禄、孔繁森等人的故事梗概,都为文章增色不少。

猜你喜欢

范仲淹祖国同学
范仲淹画粥苦读
祖国祖国我爱您
意聊
忧国忧民的范仲淹
对祖国唱出爱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范仲淹苦读轶事
范仲淹“持节”自掏腰包
我爱我的祖国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