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张脸

2021-04-16吴梦琳

科学大观园 2021年8期
关键词:祭祀坑金箔雷雨

吴梦琳

纵观古今中外,黄金面具的出土并不多见,除了古埃及和古希腊外,最为有名的,当数三星堆和金沙遗址此前出土的黄金面具。虽属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但这种珍贵的制品,都被赋予了神秘的权力象征。

在金沙遗址博物馆中所保存的商周大金面具,是国内所发现的同时期最大的黄金面具。而在此次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半张体量更大的黄金面具,虽是残件,已足够令人惊喜。

“根据目前所发现的半张面具推测,其全品的重量应该超过500克。”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领队雷雨认为,如果能发现完整的黄金面具,不仅将是国内发现的同时期最大黄金面具,还将是国内所发现的同时期最重的金器。

黃金面具是在5号坑里被发现的。在此次新一轮发掘的6个祭祀坑中,5号坑的面积偏小,但其独特性和重要性在考古发掘工作开始不久就很快体现出来。

根据统一安排,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负责5、6、7号祭祀坑的发掘工作。“去年12月初,我们进入到祭祀区开始发掘工作。5号坑开口③层下,距离地表深度30~40厘米。”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三星堆工作组成员李玉牛,见证了黄金面具被发现的全过程。

李玉牛介绍,发掘深度到50厘米左右时,文物开始逐渐展露。“最开始出现的是一些小的穿孔金圆片,然后发现了大量白色和灰黑色的碎片,通过成分分析等检测方法鉴定为象牙。之后在5号坑中间偏西南位置,出现了一块比较大的金箔。”李玉牛回忆,“最初看到金箔的一角,大家都没有太多设想。”随着考古发掘人员用竹签、竹刀和油画笔刷子小心细致地将金箔周围的泥土清理干净,其展现出来的体量越来越大,与周围散落的小金圆片和残碎的象牙形成了鲜明对比。

大家开始兴奋起来。到今年1月上旬,这块金箔已完全揭露出来。由于被折叠和挤压,在普通人看来,这就是一块皱巴巴的金箔,但是拥有丰富经验的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看到后立即大胆猜测推断——这不是普通的金箔,而是一件黄金面具!

“之所以这样推断,是因为过去三星堆遗址已出土过几件黄金面具,而在5号坑中沉睡了数千年的这块金箔,虽然被折叠和挤压,但一处凸出来的形状与此前所发现的黄金面具的鼻子形状十分相似。”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解释。

今年2月初,根据工作安排,现场考古人员决定对金箔进行提取,而后转移到实验室进行后续的文物研究和保护工作。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林,穿戴好防护服,进入祭祀坑中准备提取。

由于祭祀坑面积太小,文物四处散落,只能跪在踏板上将整个身体伏下去进行悬空作业。在一大群人注目下,冉宏林用手小心地提起金箔一角,然后用文物提取专用插板插入到金箔下方,将其从坑中小心地提取出来。

随后,冉宏林将放置着金箔的插板,小心地传递给了等候在坑边、准备好托盘的雷雨,并在金箔外周嵌上海绵进行固定。雷雨再转交给文保专家将文物送入实验室。

“进入实验室后,第一步是要将金箔上面附着的象牙残片进行提取,提取完成后再慢慢对金箔进行清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工作人员李思凡告诉记者。

为了这件金器,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特别邀请了国家博物馆金器研究和修复的两位专家来到现场,一同开展文物保护和分析工作。

在国家博物馆专家手中,金箔被慢慢展开,真容一点点展现。不出所料,这果然是一件黄金面具!虽然只有半张,但金光灿灿、十分夺目,令现场考古人员震撼。

据介绍,所发现的这半张黄金面具宽度约23厘米、高度约28厘米,比完整的商周大金面具还要大。同时,这件黄金面具非常厚,不需要任何支撑就可以独自立起来。

虽然只有半张,但方形面部、镂空大眼、三角鼻梁,还有宽大的耳朵,与此前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金面罩和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大金面具风格十分相似。

雷雨介绍,目前所发现的半张黄金面具重量约为280克,预计完整的总重量应该超过500克,这比目前国内所出土的商代最重的金器——三星堆金杖(重463克)的重量还要重,如果能够完整发现,这件黄金面具将超过金杖成为目前国内所发现的同时期最重的金器。

“在古蜀文明遗址中发现大量的金器,而且都跟宗教祭祀相关,象征着某种权力,昭示着某种身份,这与在国内同一时期其他遗址中主要以玉器、青铜器作为祭祀品相比非常特殊。”雷雨说。

例如,此前在三星堆遗址中就发现了金面具、金杖、金箔饰、金料块及金箔残片等多种金器,不仅种类丰富,还量多体大,作为权力之象征而运用于祭典等仪式,体现了古蜀人对金器的崇拜。

在金沙遗址中,出土了数量更为丰富的金器,达200余件,除了最为知名的商周太阳神鸟金饰外,角形金器、几字形金器、喇叭形金器、鱼纹金带等都是首次出土,也不见于其他考古学文化,是金器类型中的新品种。

这些制作精良的金器,也反映出古蜀人金器制作工艺的高超和独特。例如,此前三星堆遗址出土的覆盖在青铜人头像上的金面罩,在部分金器残片背部黏附着铜锈,说明是在青铜重器上再饰黄金,这种金铜结合使用法极为特殊,在其他地方未曾见过。这些出土的金杖、金面罩,其独特的文化形态及造型风格,为古蜀文明增添了许多神秘感。

而此次发现的这件黄金面具,则为古蜀文明中对于金器的崇拜,又增添了一大实证,同时其本身携带的神秘信息也有待被揭开。

根据考古人员初步检测,此次发现的黄金面具含金量约为84%,与此前三星堆遗址所发现金器的黄金含量相似。在面具一处边缘,有被烧毁熔化的痕迹。

“目前推断这件黄金面具也是作祭祀使用,但由于其体量比人脸大得多,不大可能是人佩戴,究竟具体是作何使用,目前还无法得出准确结论,需要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考证。”雷雨说。

◎ 来源| 四川日报

猜你喜欢

祭祀坑金箔雷雨
我在三星堆发掘现场
僧院雷雨(一)
穿越三星堆
《雷雨》中的“雨声”
金箔美食
可怕的雷雨天
雷雨
金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