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困境与路径

2021-04-16刘嘉钟满田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三农乡村振兴

刘嘉 钟满田

摘要 鄉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高等职业教育顺应新时代、新目标,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充分分析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困境,全方位阐述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助力云浮乡村振兴实践路径,譬如,因地制宜调整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云浮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智库,多举措培养高素质现代农村干部队伍,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养成,为农村农业“造血”,切实助力云浮乡村振兴战略实践。

关键词 三农;乡村振兴;高职教育;困境;路径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05-0272-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05.07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elps Rural Revitalization: Predicament and Path—Taking Luoding Polytechnic as an Example

LIU Jia, ZHONG Man-tian

(Luoding Polytechnic, Luoding, Guangdong 527200)

Abstract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a significant strategy put forward by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onforming to the new era and new goal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ponds to national and local overall development situation. Based on analyzing the predicament of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erves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is paper omnibearing elaborates the practice pathes that Luoding Polytechnic helps Yunfu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such as adjusting and formulating the goal and mode of personnel training, building think-tanks for Yunfu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raining high qualified modern rural ranks of cadres with multiple measures, strengthening peasants skill training and cultivating new type skilled peasants, making blood for rural areas and agriculture,etc., really helps the practice of Yunfu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Key words Rural areas, agriculture and peasant;Rural revitalization;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Predicament;Path

现阶段我国农村农业整体发展滞后,农村农业依旧是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一环。农村一二三产业未能深度融合发展,农民适应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环境新变化的能力欠缺,新型职业农村人匮乏。

党的十九大报告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形势、新目标,提出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部署,并以此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1],力求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方位实现乡村振兴。蓬勃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正以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在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1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意义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优先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必须把人力资本的开发放在首位[2]。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脱贫攻坚须将扶贫与扶志、扶智密切结合。教育脱贫是从根本上实现脱贫攻坚的有效路径。教育和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高等职业教育是最有效的扶贫方式之一[3-4]。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和社会需求紧密对接,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产业需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等作为高职教育的基本原则[3]。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近1 400所,分布于全国各地。脱贫攻坚是现阶段乡村振兴的首要着力点。庞大而广泛的高职院校将在全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院校可以很好地将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优势结合作用于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农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新型人才,提供知识支持、智力扶持和人才支撑等;高职院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紧扣贫困地区长远发展目标,凭借高职院校自身综合优势,成为地方智库,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新助力。高职毕业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应用于“下乡”“兴农”,不仅能在广阔的农村开辟出自身发展的大舞台,还能优化农村人才结构,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推力。

云浮市地属粤北山区,整体发展相对滞后,脱贫攻坚任务重,需从根本上去拓宽乡村振兴的路子。教育是发展的根本。为实现广东省委书记李希考察云浮时提出的乡村振兴走在广东省前列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云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云浮乡村振兴战略。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云浮市唯一公办职业院校,占据云浮人才高地;现有全日制在校专科生近11 000人(并于2020年秋季开始招录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协同育人本科生100人),高级职称教师6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197人,双师型教师200余人,有罗定市“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评审专家13人,学校具备了较强的涉农科研和服务能力,若运筹科学、利用合理,必将为云浮地区乡村振兴作出突出贡献。

2 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之困

就广东省而言,粤东西北乡村振兴任务重,同时还存在地区高职教育自身发展受到地域和经济条件制约问题。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特有的积极作用,但同时普遍存在职业教育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之间供需矛盾、整合深度不够、人才培养与地方特色产业衔接不紧密、专业设置同质化程度高、高职院校融入乡村振兴实践缺乏制度和政策规范、乡村振兴实践中政府引导不够、高职教育为乡村振兴“输血”多于“造血”、高职院校主体服务意识不强、潜力挖掘不够深入等问题。

2.1 统筹机制、体系缺失

虽然高职院校致力于乡村振兴意愿强烈,但整体缺乏统筹规划和政府相关协调,缺乏管理规范、协调机制,未能统筹地方高等职业教育、农业农村、人社、扶贫等职能单位各方资源优势。高职院校服务于乡村振兴,缺乏系统性政策指导和制度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尚未融入高等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多数高职院校服务于乡村振兴,尤其是服务于脱贫攻坚,只局限于人力、物力的帮扶;帮扶形式单一,如逢年过节送慰问金和慰问品、帮助扶贫对象采购或销售农产品等;不能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偏“输血”而少“造血”;未能很好地平衡扶贫与扶志、扶智三者之间的关系。

2.2 就业创业导向不足

虽然国家号召和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服务农村,但受传统“跳龙门”思想影响,大学生择业、就业更多偏向于城市;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也使得农村家长更多希望孩子能跳出“农门”,去城市生活、发展[3]。尽管国家和地方职能部门、各高职院校每年均举办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但多数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效果不尽人意;多数高职毕业生只是将创业作为就业失败的备选项。为了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各职业院校在新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往往强化了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对学生创业引导、指导不够。学生获取政府创业扶持政策途径有限,了解不够深入。

2.3 供需对接、整合度不够

高职教育虽然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人才,但各高职院校同质化程度高,不能很好地结合地方经济实际和特色产业设置专业和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5],不能真正服务于地方产业尤其是乡村产业发展需求;不能精准对接乡村经济转型、农村产业升级、现代职业农民养成等;教学内容固化,与社会发展相对脱节;校企不能有效对接,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在某种程度与企业现实需求不能很好地整合,校企合作不够深入,收效差强人意。

3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助力云浮市乡村振兴实践路径

作为云浮地区唯一公办高职院校,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局和广东省委、云浮市委乡村振兴实践要求,罗定职院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早谋划、早行动,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自身优势,助力云浮乡村振兴实践。

3.1 紧扣云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人才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基地,为了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增长,首要一点是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和创新[6-7]。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紧密结合云浮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结合《云浮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利用云浮毗邻大湾区地域优势、云浮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优势,集全校之力办好旅游管理专业,助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办好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工程奠定人才基础;办好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商务英语专业,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电商营销模式,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易服务平台;办好小学全科教育专业,助推乡村基础教育发展,夯实教育基础,为乡村振兴实践提供原动力。

3.2 构建云浮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智库

一是成立云浮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从学院高职称、高学历教师中遴选组建专家组,详尽计划、实地调研,深入研究云浮农村农业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并为政府决策提供可行性建议,为云浮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二是组建并不断扩大市级、省级涉农科技特派员队伍。挑选有技术特长、模范带头的党员教师,与广东省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深度合作,培训并提升科技特派员队伍综合素质,把农业科技知识送到农户,送到田间地头,送到乡村企业车间,为云浮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三是组建一支服务云浮乡村振兴的学生志愿者队伍。由羅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和各系部遴选有科技、电子商务、教育、卫生、文艺等特长的学生组成服务乡村振兴的志愿者队伍,定期深入农村开展社会调查、教育文化、科技资讯、商务咨询等服务活动的同时,将新思想、新思维模式带入农村,激发农村活力;培养学生服务农村农业、扎根基层的意识,为乡村振兴培养和输送后备人才。

3.3 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农村干部队伍

乡村振兴离不开政治过硬、思想现代、专业水平高的农村干部队伍。学院在2014年以来联合云浮市委组织部开展村干部大专学历班,“订单式”培养了村(社区)“两委”干部1 113人,2019年联合罗定市委组织部开办村(社区)“头雁”短期班,脱产培训了罗定市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350人的基础上,将继续办好村(社区)“两委”干部大专学历班和“头雁”短期脱产培训,争取2022年实现云浮市村干部大专学历占30%以上,主要村干部“头雁”短期脱产培训全覆盖,加快实现村干部学历和能力双提升。

3.4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养成

乡村振兴需要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水平的农村公共服务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农村紧缺急需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这一内涵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8]。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8-9]。

为配合云浮市农村人才培养规划,学院积极整合资源,成立了社区教育学院,使用一流的教育资源,建设一支由校内外专家、业务骨干组成的稳定的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结合云浮乡村实际,从5个方面着手开展乡村人才培育工作。

一是与相关政府部门合作,深入开展校政合作,结合云浮现代农业布局,努力培育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合作社管理人员、家庭农场主和创业致富带头人。二是开展云浮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C证全员培训,促进教师适应中小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好小学全科教育基地,做好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在职研修和学历提升工作,提升乡村教师整体综合素质。三是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培訓,在近几年成功开展了电工、车工、焊工、汽车维修、育婴员、保育员、妇幼保育、电商运营、花生高产栽培等培训活动,共培训云浮市农村户籍学员2 000余人,并计划未来3年每年培训2 000人;根据需要,拟联合政府、行业、企业开展农业种植、养殖等涉农培训,不断为农村产业振兴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四是借高职百万扩招良机,扩大云浮市农村生源招生比例和规模,让更多农村孩子接受高等教育,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让更多农村家庭实现人才脱贫。五是积极鼓励应届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山区计划”“特岗计划”等,到农村基层就业锻炼,充实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3.5 创建服务云浮乡村振兴专题网站

结合云浮地方实际,利用学院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创建一个云浮市乡村振兴专题网站,由云浮市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负责管理,链接云浮市和下属各县、市政府官网主页,作为学院服务于云浮乡村振兴的重要窗口。一是及时刊登和介绍国家、广东省、云浮市乡村振兴相关制度、政策;二是介绍云浮市及下属各县、市乡村振兴新动态、新成果,为云浮乡村振兴聚民心、强信心;三是转载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成功经验、做法、案例,为云浮乡村振兴提供启示和借鉴;四是针对性地推出网络课程,进行专业知识和实用技术的在线培训,培训农村管理干部、新型职业农民;五是刊发关于乡村振兴的建议和收集到的企业诉求、农民意见;六是提供在线咨询,定期邀请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和专家为广大农民提供在线咨询服务。

4 结语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党的重大战略部署。在乡村振兴实践中,高等职业教育精准对接农业经济转型、农村产业升级、农村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等现实需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项[10],对提升现阶段农民文化素养和实用技能具有重要意义。高职教育不仅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能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成功实践。充分发挥高职教育自身优势,结合云浮农村农业实际和乡村振兴战略,调整罗定职院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创新,使人才培养紧密切合云浮乡村振兴需求;健全优秀毕生生返乡创业引导与激励机制、构建“三扶”(扶贫、扶志、扶智)协同发展体系,有效强化职业教育服务云浮地方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发展“输血”的同时,更多地“造血”,为云浮乡村振兴作出高职教育特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廖远兵.乡村振兴战略下广东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40(2):12-17,24.

[2] 朱成晨,闫广芬,朱德全.乡村建设与农村教育: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融合模式与乡村振兴战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7(2):127-135.

[3] 肖卓霖,杜江,陈淑君.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教育服务脱贫攻坚的策略探讨[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6):11-15.

[4] 于晶,祖国峰,孙福智,等.高等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问题的若干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5):249-251.

[5] 陈凤娟.广东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8,29(1):72-75.

[6] 尤艺金.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8(8):24-26.

[7] 王子南.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的现实思考:以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为出发点[J].现代教育科学,2018(9):27-31.

[8] 吕莉敏,石伟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高等职业教育责任与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6):12-19.

[9] 王栋,侯秀芳,温馨.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使命与着力点[J].教育与职业,2020(1):108-112.

[10] 张旭刚.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困境与治理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10):59-64.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三农乡村振兴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