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常见传染性腹泻病的诊断及防控
2021-04-16刘清清伍玉洁陈希文
刘清清,伍玉洁,尹 苗,吴 倩,陈希文
绵阳师范学院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绵阳 621000
由于牦牛的经济价值较高,同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养殖牦牛逐渐变得热门,但在养殖过程中,由于部分养殖户缺乏科学的养殖理念,无法正确辨别牦牛疾病、不及时对病牦牛进行隔离治疗等因素,造成牦牛大规模感染、死亡,严重影响了牦牛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秉持绿色养殖理念,养殖户应当对牦牛的一些常见腹泻病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传染性相关的疾病,其临床症状比较类似、传染性强,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疾病防控的学习,减少疾病的发生。
1 新生犊牛腹泻
1.1 概述
新生犊牛腹泻是由牛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牛冠状病毒性腹泻病。21世纪以前,我国关于牦牛感染该病毒的报道较少,1990年,我国首次报道该病毒同样会感染牦牛。近几年,我国四川、青海、西藏等偏远地区的牦牛流行感染的牛冠状病毒较为普遍,呈地方性流行。
该病毒为RNA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的一科,也是β冠状病毒属,新型冠状病毒同样属于β冠状病毒属,与其基因组同源性为49.2%。
1.2 临床症状
新生犊牛腹泻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急性型。
感染了该病的犊牛常出现亚临床症状,如打喷嚏、咳嗽等,还会出现腹泻相关症状,按压犊牛腹部,可见其疼痛。粪便中含有大量水分及泡沫,并带有血丝、凝乳块,出现发热、脱水,出血性肠炎,伴有厌食症,体重下降、虚弱,精神抑郁,严重时导致酸中毒,甚至死亡。
1.3 病理变化
该病毒主要攻击犊牛的成熟的绒毛上皮细胞。剖检后,病变主要在小肠和结肠等部位,绒毛萎缩,绒毛底部有大量黏液,固有层坏死。肠道的pH值增加,小肠的酸度降低,同时肠道中水分增多,因此产生严重腹泻。
1.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可做出初步判断,若需确诊还需借助实验进一步检测。通常有以下检测方法。
电镜观察:确诊常用检测方法,采用电镜负染色技术。
分离培养鉴定:在同时使用活性胰岛素酶的各种情况下,BCoV细胞培养适应株可在牛胚肺细胞、Vero细胞系、MDBK细胞系等细胞上进行增殖。
血清学检测技术:主要包括病毒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包括RT-PCR、RTPCR 结合探针等技术。
1.5 防控措施
1.5.1 做好隔离净化
一旦发现犊牛感染该病,应当及时进行隔离,并对周围环境做好消毒净化,特别是患畜的粪便与正常牦牛群的粪便完全隔离,保持环境良好。
1.5.2 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母牛营养水平,要及时让犊牛进食合适量的初乳,初乳中可添加适当的乳酸、微生物A,使乳汁中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发挥最大化。
1.5.3 接种疫苗
在母牛产犊前注射,增加初乳中冠状病毒的抗体数量。犊牛出生后立即注射冠状病毒的灭活疫苗,使犊牛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
2 牦牛黏膜病
2.1 概述
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所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毒为瘟病毒属,为单链RNA,长约12.3 kb,病毒体的颗粒大小呈囊膜包被的球形。传染源为病牛或带病牛,直接接触主要通过分泌物传染,例如唾液、精液、母乳等分泌物,间接接触主要通过中间介质传染,例如受污染的水源、饲料、昆虫等介质。
2.2 临床症状
牦牛病毒性腹泻病的临床症状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急性型的病牛会突然发病,发病初期腹泻、发热,精神萎靡,心率加快,食欲不佳,口腔黏膜浅表性糜烂,坏死,主要发生在唇内、齿龈的后部、口角和舌上;持续流涎,呼气时伴有恶臭的气味;腹泻呈水样。后期腹泻加重,粪便带血并散发恶臭,呈急性脱水,身体衰弱。受感染的妊娠初期母牛通常会导致流产。在妊娠100~200d遭受感染时,病毒可能会直接侵害正在怀孕牦牛母体中的胎儿。
慢性型的牦牛食欲下降,体重减少,身体逐渐消瘦,为间歇性的腹泻,不出现明显的发热症状,鼻腔糜烂,眼分泌黏液性物质。
2.3 病理变化
剖腹尸检,主要发生在腹部消化道和淋巴组织。消化道、食道及胃黏膜、大肠壁均有明显广泛性黏膜溃疡,小肠壁均有水肿,黏膜增厚,小肠出血,并带有浑浊性液体流出。
2.4 诊断
检测诊断方法通常包括电镜检查观察、病毒感染诊断的方法、血清学诊断。目前确诊常采用病毒诊断以及血清学诊断方法。电镜观察虽比较方便、直观,但仪器昂贵,不利于临床实践。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虽然具有较好的检测灵敏性以及特异性,但由于其临床试验检测条件要求较高,因此不太利于在国内基层推广应用。
2.5 防控措施
2.5.1 提供良好环境
保持养殖环境卫生,可使用2%氢氧化钠或生石灰定期对养殖地区进行消毒杀菌。同时也可用0.2%~0.5%过氧乙酸定期对畜禽饲喂箱及畜禽工具配件进行杀菌消毒。确定养殖的密度,密度太大易造成该疾病的扩散与传播,要保证圈舍的通风。
2.5.2 严格引种
最好采取自繁自养的养殖方式。引进混种牛只时,选择不容易使牦牛发病的季节。引种前牧民应当详细掌握所在引种区的实际检疫情况,加强当地海关查验检疫以及当地运输市场检疫,到场后还需经过至少1个月的隔离饲养,进行2次检疫,严令禁止牧民到疫区购买牛只、饲料等其他物品。
2.5.3 接种疫苗
为更好地有效预防该疾病的流行,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对牦牛进行接种疫苗,利用一些常规商品化BVDV疫苗主要目的是利用一些常规的BVDV研究毒株,如NADI株、Singer株等细胞培养物而产生的弱毒或灭活苗。
3 牦牛大肠杆菌性腹泻
3.1 概述
大肠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大多数菌株不具有致病性,能产气,对大多消毒剂敏感。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有鞭毛、无芽孢。该病多发生于春冬季,特别是环境条件较差、管理水平低的牛场发病概率较大。为一种急性传染病,可通过脐带感染,还可通过排泄粪便污染当地的周围环境,造成交叉感染。牛一旦感染上该病,排菌时间至少为一年。
3.2 临床症状
出生7~14d的牦牛易感染该病。感染初期体温升至41~43℃,四肢无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腹泻、排出黄白色稀粪,带有臭味。4~6d后,粪中带有血、气泡以及凝乳块,呈粥样。1周后,排出水样灰白色粪便,病牛脱水严重,肛门失禁,全身衰弱,并伴有酸中毒症状,患畜可能严重脱水死亡,个别病例也会自愈,但严重影响牦牛以后的生长发育。
3.3 病理变化
病死牦牛由于严重脱水非常消瘦,眼下陷。剖检后可见胃黏膜水肿并带有胶状黏液,呈出血性炎症。小肠黏膜充血,有褶皱,上皮脱落,肠管内混有血液,带有恶臭。
3.4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特征及临诊症状能够初步诊断,但是由于有些牦牛体况不同,临床症状也不相同,故确诊时需做实验室诊断以及血清学检查。
采样时,可无菌采取肝脏等器官或黏膜,将采取的病料分别接种于麦康凯培养基、普通琼脂培养基、伊红美蓝培养基上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观察分离病原菌的形态及生长特性。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的菌落形状为灰色半透明的圆形;麦康凯培养基上的菌落呈圆状凸起,周围红色,中间透明;伊红美蓝培养基上为紫黑色带金属光泽的菌落。用纯培养物来做糖发酵、靛基质试验、硫化氢试验,会发酵并产酸产气、靛基质试验为阳性、不产生硫化氢。
3.5 防控措施
在日常的饲养牦牛过程中,应注重预防大于治疗的原则。
3.5.1 早期预防
在胎儿出生后,应当尽早喂初乳,早期可以投服一定量的抗生素。
3.5.2 合理饲养
为牛群提供干净充足的饮水以及饲料,同时还可以适当的为牛群补充一些微量元素、蛋白质、维生素,以此提高牛群的身体机能,必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3.5.3 提供健康良好的环境
应当结合牛群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一份合理的科学防疫计划,并严格按照该计划长期实行。保持栏舍内外的环境良好,对环境定期进行严格的喷洒消毒,圈舍与器具也要定期消毒,定期喷洒杀虫剂灭虫,减少传播媒介。
4 牦牛副伤寒
4.1 概述
牦牛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牦牛腹泻病。沙门氏菌病伤寒属于哺乳动物寄生在胃肠道内的一种常在菌,此时胃肠道起主导作用的是有益病原微生物。但是当牦牛的胃肠道受到某些有害致病因素的严重作用时,病原体内的微生物(包括沙门氏菌)就可能会趁机大量地繁殖,同时分泌出大量的毒素,直接损伤牦牛胃肠道黏膜上皮的细胞,从而使牦牛发生胃肠道炎症,引起了牦牛的严重腹泻。
4.2 临床症状
成年的牦牛在其临床上出现高热、腹泻等症状,病死的概率较高。有时候犊牦牛在刚出生时就感染了沙门氏菌,往往表现为食欲不振,拒绝进食,精神萎靡,并且还会产生严重的高热腹泻呕吐等情况,最终由于极度的心力衰竭而致病死。
4.3 病理变化
病牦牛可见腹膜、膀胱黏膜等处存在出血点,患病牦牛的脾脏也发生了充血,肠系膜淋巴结也出现了水肿。并且肝脏颜色变得很淡,胆汁浑浊。往往容易发生急性肺炎,有时肝脏或其他的脾脏出现了坏死的病灶。
4.4 诊断
发病时的牦牛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精神萎靡。粪便呈淡黄色,较稀,并散发恶臭。有的牦牛粪便中带有血丝。一般发病3~15d后发病牦牛死亡。根据病牦牛的描述和临床的症状,诊断出一种疑似感染疾病,即牦牛感染了沙门氏菌病毒致使的腹泻病。
4.5 防控措施
4.5.1 加强饲养管理
严格执行卫生灭菌和消毒管理制度,提高犊牛的抗病能力,避免犊牦牛内源性病菌的感染。同时应交替地选择使用氢氧化钠、来苏儿等灭菌消毒药。
4.5.2 进行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也是目前预防牦牛沙门氏菌传染病的重要方法和措施之一。妊娠孕期应给母牛和6月龄以下犊牦牛分别接种牛副伤寒疫苗和氢氧化铝灭活病毒疫苗。
4.5.3 药物治疗
可以采用丁胺卡那霉素,病牦牛按体重或者静脉注射4.4mg/kg,每天2次。复方新诺明,病牛按体重内服70mg/kg,每天2次,注意首次用量加倍。
5 牛新蛔虫腹泻
5.1 概述
引起该病的寄生虫为牛新蛔虫,该病多发生于春冬两季,牧草进入枯草期,一旦感染此病,传染率及死亡率极高。蛔虫可在牦牛体内产生毒素。蛔虫还可在小肠内进行产卵,虫体随着粪便排出,一段时间后会转变成具有侵染性的虫卵,极易感染其它的牦牛,除环境感染外,还可通过母牛胎盘感染胎儿。
5.2 临床症状
急性患病牦牛死亡率高,感染初期食欲下降,卧地不起,身体消瘦,腹部肿胀,排出的粪便为灰白色糊状、恶臭,粪便含水量比正常牦牛高出5~10倍,4~7d内体温40~42℃,后期严重腹泻,粪便带有血,鼻子、眼睛流出浆状分泌物,用手按压牦牛腹部,呼出气体恶臭难闻,口腔黏膜发生溃烂,十分虚弱。
慢性患病牦牛临床不明显,不定期腹泻,眼睛、鼻子有分泌物,牙齿牙龈肿痛,走路困难。
5.3 病理变化
患病牦牛舌头表皮坏死,鼻黏膜、肠黏膜有溃疡,肠内有大量虫体,内容物为淡黄色糊状,肠破裂、肠管堵塞,肝组织受到破坏,因此会食欲下降,肺组织出血,造成牦牛呼吸困难,伴有肺炎。
5.4 诊断
根据牦牛的发病过程、临床症状可初步判定为该病,但由于该种疾病的临床症状与肠炎流行性腹泻症状十分相似,很容易被误诊,因此确诊还需实验室诊断。
采样时,收集病牛的新鲜粪便,采用饱和盐水浮集方法收集虫卵。低倍显微镜观察,可发现有大量棕黄色的椭圆形虫卵,则可确诊为牛新蛔虫病。
5.5 防控措施
5.5.1 提供良好环境
定期对栏舍、过道、器具进行全方位清洁、消毒,定期进行驱虫。严禁无关人员随意进出场地,工作人员进入时必须穿上防护服通过消毒通道。确保栏舍通风良好。
5.5.2 合理饲养
保证提供优良的全价饲料,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可以有效地提高牦牛的免疫能力。
5.5.3 科学驱虫
可在深冬时期选择较大剂量的驱虫药物,彻底杀死牦牛体内的寄生虫。
6 结语
牦牛传染性腹泻作为一种在饲养牦牛的过程和生活中的常见病,一旦发生会直接给牦牛养殖户和牧民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因而,及时采取牦牛初乳喂养、免疫接种以及定期健康体检的多种方式,有效地预防了牦牛腹泻的发生。一旦发现严重的牦牛腹泻的病例,应立即对其患病牦牛进行隔离,并根据其临床症状对其它患病牦牛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