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龄群体接受实际与文艺经典改编建议

2021-04-16高方

文艺评论 2021年6期
关键词:银龄文艺群体

○高方

“银龄”①一词自2003年7月诞生以来,已逐渐成为60岁以上人群的代称。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银龄群体数量不断加大,②与这一群体直接相关的各种问题也引起了全社会的持续关注。但在为银龄群体提供各种服务的同时,他们的文艺需求却并未引起足够注意,在他们的接受体系中占有相当比重的文艺经典的改编尤其值得重视。

一、银龄群体的文艺经历与文艺需求

如果以60岁至80岁为核心人群对银龄群体进行考察,可以确定,他们基本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又以40年代中期以后出生者基数最大。虽然年龄相差二十岁,他们却有着相似的文艺经历与文艺需求。

(一)文艺接受核心:从“传统经典”到“红色经典”

虽然上述人群中的一部分人出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前,但以一个人的人格形成、文艺审美态度的奠基和成型大多在十几二十岁来计算,他们文艺接受最重要的阶段都是“红色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时期。也就是说,除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对整个中华民族产生普遍而深刻影响的中华传统经典,红色经典对60岁至80岁银龄群体的影响大体趋于一致,也同样影响至为深刻。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从作品创作经媒介传递到受众接受的传播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文艺作品在时间和空间中不断迁徙、蔓延,从个体化、私人化逐渐变为公共化、社会化的过程。”③

银龄群体是改革开放全过程的亲历者,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重大胜利的重要建设者,他们对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对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有着至为真切的体验,对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有着由衷的自豪感。他们的身上秉持着强烈的“正能量”,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是他们的思想底色。也正因如此,他们嫉恶如仇,对不良社会现象的痛恨和抨击也比一般人更为强烈。如果问起他们的文艺记忆,《青春之歌》《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等小说作品和《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等现代京剧,以及风靡全国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歌剧《洪湖赤卫队》等无不印象深刻。芭蕾舞剧、歌剧这些高雅文化形式早在青年时期就将今天的银龄群体带上了一个较高的审美层次。

(二)文艺接受视野:从国内到国外

在红色经典产生巨大心灵影响力之前或同时,古典文学名著的阅读成为银龄群体阅读内容的重要组成。由于时代审美的原因,他们阅读和背诵的偏于爽朗阳刚的唐诗远远超过偏向婉约和阴柔的宋词之类作品。也就是说,唐诗的豪放与宋词的婉约之间,前者更符合他们的集体性审美品位。在四大名著之中,《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的传播接受又往往大于《红楼梦》,尚武、尚侠的文化影响大于一般的人情、世情渗透。

对银龄人群而言,国外的不少文艺作品他们也不陌生。仅就电影而言,美国电影《魂断蓝桥》《乱世佳人》、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战争与和平》、罗马尼亚电影《桥》、日本电影《追捕》《人证》等都是今天的银龄群体所熟悉的作品,其中的经典台词甚至可以随口道来。在包括电影、音乐、绘画等在内的各种文艺形式之中,书籍的易得以及便于反复阅读和传阅的优势使文学的进入更为方便和广泛。由于中国对苏联政治形态和文化形态的接受,俄苏文学也成为银龄群体外国文学接受中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在他们的青年时期还是在那之后,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肖洛霍夫等人的名字伴随《前夜》《战争与和平》《母亲》《静静的顿河》这些作品走进了他们的心中,更不要说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风靡中国之时,每个人心中都住进了一个保尔·柯察金。

(三)文艺接受变迁:从“一元化”到“多元化”

早在1942年毛泽东就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认为文艺创作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确立了文艺思想中的“人民性”,“人民性”从此成为文艺家创作的重要源泉和创作方向,也成为了文艺作品重要的评判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客观上也继续指引和明确了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服务的。人民性是文艺价值实现的保证,也是文艺接受成功实现的中介。银龄群体是“人民”的重要组成,而且是最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人群之一。这一人群的青年、中年时期倾听的都是宏大的时代声音和“大我”的表达,这是时代大环境所形成的审美氛围和审美导引。“审美,本质上就是主体人以精神活动的方式从对象获得生命的满足。因此,审美的内涵和质量与人的生命愿望密切相关。”④普通受众的文艺接受不受文艺理论的直接引导,但来自人对客观事物接受的基本规律,来自于对生活的理解和对善恶美丑的基本判断。人类的审美标准一直在发生变化,即使是具体人群或者说特定人群的审美也会随着自我的成长和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当下的银龄群体就完整地经历了审美标准从“一元化”向“多元化”的变迁,思维也有了多元化的倾向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批判意识。

多元化的审美难免使这一人群“想得更多”。面对传统经典,他们期待或者接受基础情节的进一步衍生,人物故事和性格的丰富以及故事续写和时间线的拉长;面对红色经典,“高大全”式的人物已经不像当初那般能够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他们会思考这些人物“革命者”之外的社会身份是什么样的,他们的身上是否有缺点和弱点,是否是更加富于人性化的、具有多面性的饱满的“人”的形象。

银龄群体普遍已到了颐养天年的人生阶段,大多从繁重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即使是闲不下来或是迫于生计仍在劳作的老年人,所从事的劳动通常也较年轻时更加轻松。年龄的增长和身体机能的下降也使得银龄群体的文艺需求趋向于休闲娱乐和轻松闲适,尤其是视觉能力的下降使他们的文字阅读遇到一定障碍,从而更加依赖以影像和声音为主要载体的文艺接受,电视和智能手机等接受工具也因此取得了较报刊、书籍更为重要的地位。他们对新时代、新经典的接受也相当积极,在新媒体环境下许多人的接受能力并不逊于年青人,尤其是城市银龄群体中的一部分甚至已经借助智能手机成长为“自媒体达人”,成为了一定意义上的文艺传播者。

二、多媒体时代的文艺经典改编

我们今天所说的文艺经典大致由三个部分组成:一类是镌刻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印记的传统经典;一类是代表一个时代和整体人群世界观、价值观,具有民族文化史诗性质的红色经典;还有一类是新近产生深受人们喜爱并广为流传的“新经典”,例如不断被再版和改编的小说《平凡的世界》《白鹿原》,每个春晚都会唱响的歌曲《难忘今宵》等等。多媒体时代是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手机技术而产生的,将文本、声音、图形、动画、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相综合的崭新的信息传播时代,多媒体信息交流模式也使得这个时代的文艺经典改编也呈现异于从前的独特的样貌。

(一)题材:文艺经典的时代性改编

1995年由刘镇伟导演、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对原著的取经故事进行颠覆和重构,不但将猴子主角命名为“至尊宝”,而且为他设置了与白晶晶和紫霞仙子的感情线。该片虽然票房在当时不尽如人意,却在经过时间洗礼后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和《西游记》电影改编史上的里程碑,甚至隐隐成为了让后来电影人频频致敬的“新经典”。新世纪第二个十年,2013年的《西游·降魔篇》延续了周星驰电影一贯的无厘头搞笑风格;2016年的《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向孙悟空发出了“我是妖,你也是妖”的心灵叩问;2018年的《西游记之女儿国》主要故事在唐僧和女儿国国王之间展开,强力营造了信仰与情感悸动之间的冲突。这些改编作品对原著主题的巩固和深化、异化都十分的丰富可感,共同的表现在于对传统的重新建构。

我们关于“新经典”的命名或许不够准确,但大概表达了我们对文艺的一种态度。比如说像路遥《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白鹿原》这样的作品,反映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从苦难走向新生的过程,不但能够吸引与作品中主人公年龄相同、相近的人,也能够打动更多的年轻人回望那个世界,进一步去了解中国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这些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甚至于舞台剧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实际上也是其经典化的路径和表现。

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使人的思想认识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例如,面对红色经典的时候,从前的接受者大多只会想,仁人志士如何为家为国抛头颅洒热血奉献全部,接受他们的鼓舞并表达敬仰与感佩。今天的接受者会想,这个人除了是一个英雄以外,他还是儿子、是女儿,是丈夫、是妻子,是父亲、是母亲,会有更多的关于人性的、属于“小我”个人化思考。我们今天的经典改编也的确注意到这一点,在塑造人物方面往往血肉愈加丰满,有对于情感生活和家庭生活的补充,将英雄人物的多重社会角色、社会身份表现得愈加具体,在革命者身份之外,他们一定还是父母的儿女、妻子的丈夫、丈夫的妻子、孩子的父母。这也是我们今天经典改编与时俱进的表现。

(二)形态:文艺经典的跨界性改编

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其对视听世界的强有力占领,文艺经典一种文艺形式到另一种文艺形式的跨越和表现成为常态,尤其是影像化改编大潮汹涌来袭。以“跨媒体”方式呈现出来的跨界性改编是经典走在成为经典的路上时经常拥有的一种状态,也是当代社会以产业链构造传播链的必然结果。

文艺经典的“跨媒体”改编,相对较多的集中于将小说作品改编成以电影、电视剧、网剧为代表的影像作品。这些作品较早年间的广播剧有了更多形象可感的元素,随着编剧能力的提升和“服化道”水准的提高,有了较原作更多的受众。当然,所谓“大IP”的本来形态也功不可没。在此我们以从文学作品到音乐的改编为例略作展开。

从文学作品到小提琴协奏曲的《梁祝》已成经典,歌曲《明月几时有》由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谱写而成,《月满西楼》以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作为歌词。还有些歌曲取材于文学作品截取部分情节创作而成,对文学作品原有情绪进行承继或改写。

曾经流行一时的歌曲《杜十娘》取材于古代白话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开头处“孤灯夜下/我独自一人坐船舱/船舱里有我杜十娘/在等着我的郎”,结尾处“十娘呀杜十娘/手捧着百宝箱/纵身投进滚滚长江/再也不见我的郎”,都是对小说情节的重述,虽然中间“十娘我给你做面汤”中的“面汤”意象削弱了原作的古典美,却也是一种合理想象。

歌曲《悟空》2015年由戴荃创作并演唱,2016年获得第16届音乐风云榜原创新势力奖。“叫一声佛祖,回头无岸,/跪一人为师,生死无关;/善恶浮世真假界,/尘缘散聚不分明,/难断!/我要这铁棒有何用,/我有这变化又如何;/还是不安,还是氐惆,/金箍当头,欲说还休。”仅就这几句歌词来看,孤独、徬徨、无奈都是对悟空这一形象特有心境的重新诠释。从1986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主题曲的“路在脚下”到引得无数年青人共鸣的“还是氐惆”,时代审美和对个人内心的挖掘都从“斗战胜佛”的表象走向了深入,表现为原著背景下的另类主题重构。

(三)对象:文艺经典的分众化改编

文艺经典在改编时,在将受众群体设定“最广泛人群”的同时,一般也重点指向某一特定人群。例如经典美术片《哪吒闹海》《阿凡提》《渔童》人人可看,但重点指向儿童群体;传统京剧和现代京剧人人可听,但重点指向四十岁以上人群;带有标签的“少年文艺”“儿童文学”人人可读,但重点指向“少年”和“儿童”。在社会分工愈发细化的今天,文艺作品的受众明显分化,媒体也随之追求更加精准的定位,越来越趋向“分众化”,越来越善于根据受众需求的差异性提供特定的信息与服务。

“古代文学经典主要是依靠语言文字艺术来进行人物刻画、故事描述和情感表达,虚拟性和抽象性较为明显;而影视则主要依靠光影视听艺术来进行故事表达,其形象性更为地明显,更容易吸引大众”⑤如前所述,老少咸宜的《西游记》改编一贯是传统文艺经典改编的热门题材。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上世纪60年代制作的彩色动画片《大闹天宫》无疑将儿童定位为主要受众,也因此成为几代人童年最生动的回忆,以至于后来重新进行造型设计的孙悟空被不少人所排斥和批评。到了2015年,人们发现,银幕上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虽然也是动画片,但实际上却是一部以动画形态为载体的成年人电影。也就是说,今天的动画片不再只是拍给儿童看的,甚至主要受众定位并非动画片一贯指向的儿童。即使像《大圣归来》中的江流儿,虽被设定为天真善良的幼童,却在一定意义上继承了《大话西游》系列中唐僧的“絮叨”与“饶舌”,只是他的这一特征表现为不停发问的求知模式,而非前者的说教模式。江流儿崇拜英雄孙悟空并被孙悟空所拯救,使得“师徒”二人的身份、地位、强弱关系发生了本质的质换,这就使影片有了明显的成人寓言的意味。

《西游记》改编中,人与妖、善与恶、生与死、爱情与反叛、执着与顿悟成为突出的题材和主题,永远充满象征意味的金箍是比铁棒、紫金冠、锁子甲更为重要的道具,它的出场时间使人们领悟到孙悟空的人生也可以有主动的选择,而不再是只有必需走进的桎梏和宿命。在考虑到“分众化”特性的时候,文艺改编所采用的形象、主题、色调无不结合了时代审美的外在形态和内在思考。

即使是同一种文艺类型,甚至是同一文艺作品,也会在呈现给不同受众时表现出艺术表达上的差异。且不说古老的《牡丹亭》在白先勇的手中可以变化为话题性和标签性俱在的“青春版”,就连《茶馆》《日出》这样的经典话剧,在每一位导演的手中,甚至同一位导演不同时期的重排中,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取舍和改造。文艺经典改编在题材上的延续和延展证明了经典的力量和影响力,其在主题和思想方面的时代性表现也与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审美需求相匹配。只是,从受众定位上看,文艺经典改编虽然在主观上有着较为精细的分众化设计,但普遍离老年人较远,也就是很少将银龄群体作为重点接受对象予以关注和关照。

三、文艺经典改编关注银龄群体的意义

文艺经典改编是经典保持生命力与艺术魅力的必然路径和必然现象。如同文艺经典可以为适应低龄人群进行有意改编一样,我们在此特别提出文艺经典改编应对银龄群体予以特别关注,主要意义在于如下几点:

一是银龄群体在中国人口总量中占比近20%,且呈逐年增加趋势,为满足这一人群的需要,文艺应有主动靠近的意识。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且60岁以上的银龄群体已占总人口比例的18.70%。就银龄群体年龄分布来看,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3.50%。社会需要均衡发展,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我们的文艺和文艺工作者应主动思考这一人群的需要,并依据他们的需要进行或调整相应文艺创作和文艺生产。

目前所见银龄群体的文艺生活中,最广泛人群参与的莫过于影视剧尤其是电视剧的观赏和广场舞的参与。还有一部分人会进入各个层级的老年大学进行学习,所学课程也多以声乐、器乐、舞蹈、书画、摄影等文艺类课程为主,部分人还会进入朗诵班和文学创作班进行学习。这说明他们对文艺生活的需求格外旺盛。

文艺自身发展的历史和受众对文艺作品的接受历史有时并不完全匹配,经典作品在其流传过程中也要在保持“原生态”的同时不断“自我调适”,以适应新时期、新人群的需要或是旧有人群的新需要。而这种“自我调适”并不是文艺作品能够自动完成的,它需要包括“改编”在内的相关文艺工作者的再度创作。如前所述,传统经典对四大名著的改编具有持续关注度,但近年成为热点的《西游记》改编在深入人心和结合时代的发展的同时,却几乎没有照顾到银龄群体的经典记忆,没有充分考虑他们的接受习惯和接受能力。从文字时代到读图时代,再到以视频为主要对象的读屏时代,中间间以如喜马拉雅之类广播音频为载体的有声传播平台。我们的文艺经典改编其实可以有广阔的空间做到大有作为。

二是银龄群体基本为离退休人员,有能力和意愿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消费者和支持者。

创作和接受是文艺的两极,却不是起点到终点的两极,而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两极。社会规律显示,生产服务于消费。同样的道理,文艺生产也要服务于文艺消费。

银龄群体大多已经可以开始安享晚年,作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他们仍有强烈的文艺需求。当下的很多文艺工作者更多地将注意力投放于年轻群体,甚至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放于青少年甚至低幼人群,而忽视或忽略了年长者尤其是银龄群体的精神需求。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民族习惯所导致的,另外一方面也是由这一民族习惯所带来的资金投入习惯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市场效应所引起的。

事实上,银龄群体是社会上相对有闲、有钱的阶层,不需要每天去工作,也有消费文艺产品的时间和财力。即使是那些返聘在一定工作岗位上的人和每天要抽出一定时间照顾孙辈的人,他们的时间相对来讲也更加的自由和宽松,大半辈子积累的财富也让他们可以自由购买各种服务。这一代人受到的文化教育已经普遍很好,有足够文化基础适应文艺消费,一般的阅读接受对他们来说都没有什么困难,更何况是多媒体时代以视听为主的便捷的文艺接受方式。

三是为银龄群体提供切实服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而文艺作品是为银龄群体提供精神服务的重要组成。

关注银龄群体,全社会更多关注的是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物质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对其精神需求则更多向其自身和后代寻求答案。银龄群体自身大多积极主动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参与广泛的广场舞,在审美、娱乐、健身功能之外,本质上是一种社交活动。他们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助、他助和互助。提议立法要求子女必须“常回家看看”的初衷是好的,但结合生活实际执行起来会遇到现实困难。从情感角度来说,被“强制”的“亲情”也起不到精神抚慰的作用。

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精神抑郁已成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在预防和缓解心理疾患方面,源自老年精神医学的回忆疗法⑥操作简便、效果明显。而文艺接受会成为唤起和引导回忆的重要手段,有助于缓解老年人的精神症状,记起年轻时的青春与活力。也就是说,将他们年轻时熟悉的文艺经典改编并介入他们的晚年生活,可以在精神卫生服务领域对老年人实现有效抚慰,并且能够有效增强他们的生命意识。就像波伏娃所说的那样:“一个人有时会自豪地面对自己的过去,尤其是他所处的现在和他所预感到的未来让他失望时。于是他紧紧抓住自己过去的回忆,以它作为防卫,甚至作为武器”,虽然“这些让他自傲的回忆并不完全为他带来和他过去享有的欢愉同样的欢愉”⑦。

四是银龄群体作为社会和家庭的“长者”,肩负着对子孙后辈进行思想教育的责任,他们的文艺接受和信念传递关乎社会的长治久安。恩格斯说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位,一个人所接受的社会教育也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祖祖辈辈的家族文化传承以家训、家教、身教的方式代代相传,家族中老年人对晚辈的影响至关重要,尤其在一些采取隔代抚养和隔代教育的家庭,祖辈的态度、意见、观点就显得越发重要。这样的精神影响,可以有效校正社会不良风气对青少年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所以满足银龄群体以文艺需求为代表的精神需求,实际上就是满足了我们对祖国未来年轻人的培养和教育的需求。

当世界面临人类寿命越来越长的现实,包括众多文艺工作者在内的更多的生命体都必然经历自己的老年时期。伴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我们不可以忽略这些人群的精神需求。因此,文艺作品也要适应和满足他们的需要,这种努力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有着重大的意义。面对新事物、新题材的接受困难,经典文艺作品的改编就成为满足这一人群需求的重要途径。

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所有群体都是社会的重要基石,哪一块基石不够稳定都会给这个社会带来不可知、不可逆的伤害。除了物质养老和与儿孙一起享受天伦之乐,银龄群体对文艺的需求也仍旧旺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每一个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将银龄群体的需求放在心上,都有义务为社会的稳定、为老年人的精神世界的丰满和饱满做出我们的贡献。同时,这也是一个后辈对前辈进行精神奉养和弘扬民族的传统美德的责任。

①自2003年起,全国老龄委倡导并组织以东部地区为主的全国大中城市离退休老年知识分子以各种形式向西部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智力援助行动。鉴于老年知识分子大都已“华发如银”,该行动简称“银龄行动”。

②2021年5月11日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银龄群体已占总人口比例的18.70%。

③党圣元《全媒体时代文艺传播的功能与责任》[J],《中国文学批评》,2015年第1期。

④封孝伦《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53页。

⑤王娇雪《浅谈〈西游记〉的影视改编》[J],《戏剧之家》,2018年第11期。

⑥回忆疗法是指通过引导老年人回顾以往的生活,重新体验过去生活的片段,给予新的诠释,协助老年人了解自我、增加自尊及增进社会化的治疗过程。

⑦[法]西蒙·德·波娃《论老年》[M],邱瑞鑾译,台北:漫游者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版,第119-120页。

猜你喜欢

银龄文艺群体
银龄讲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新追求
1942,文艺之春
银龄讲学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社区银龄餐馆
□文艺范
“浓情系银龄 孝行暖天下”广东省启动老年人意外险捐赠活动200家社会组织倡仪参与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