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区皖西白鹅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21-04-16聂国友
聂国友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畜牧水产技术服务中心,安徽金安 237000
六安市金安区是皖西白鹅的原产地,素有“中国白鹅之乡”之称。皖西白鹅是我国优良的中型鹅品种之一,其形成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具有早期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肉质细嫩鲜美等优点,尤其是以皖西白鹅的羽绒朵大绒长、蓬松度好享誉国际市场。皖西白鹅60日龄时体重3~3.5 kg,75~80日龄达4.5~5.5 kg即可上市出售,每只鹅产羽绒350 g,其中绒毛重为40~50 g,120日龄屠宰率半净膛80%~82%,全净膛71.5%~72%。皖西白鹅种鹅当年饲养210日龄即可产蛋,受精率88.3%,孵化率88.6%,属地方优良品种,被确认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1 基本情况
皖西白鹅是金安区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全区紧紧围绕鹅业产业化、农民得实惠这一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依托,重点扶持安徽省皖西白鹅原种场有限公司、六安市金安区牧鹅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小区,建立健全皖西白鹅的选育、扩繁、人工孵化、疾病综合防治等体系,努力引导农户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进鹅类产品系列开发,实现皖西白鹅养殖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2020年全区的皖西白鹅年饲养量150万只,年产值近3亿元,占牧业总产值的19%,区内拥有1个国家级皖西白鹅保种场(安徽省皖西白鹅原种场有限公司、国家农业部授牌),1个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六安市金安区牧鹅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2个羽绒加工企业,皖西白鹅产业优势明显。
2 主要做法
2.1 高度重视皖西白鹅品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六安市金安区作为皖西白鹅品种的原产地,高度重视该品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区内安徽省皖西白鹅原种场有限公司是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场,是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命名的重点种畜禽场,市级龙头企业,年存栏皖西白鹅核心种鹅1000只,后备种鹅2000只。公司一直从事皖西白鹅提纯复壮、家系选育、良种繁育,鹅用饲料阶段性配制,鹅业基础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工作,先后承担实施了国家、省、市各级科技部门下达的星火计划、科技扶贫项目16项。
2.2 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
标准化的规模养殖小区是产业化生产的基础。过去一家一户的分散饲养,不仅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低,而且养殖规模小,经济效益差,无法把皖西白鹅产业做大做强。为推广皖西白鹅的标准化养殖技术,示范引导农户从事皖西白鹅的科学饲养,调整皖西白鹅的产业结构,近年来金安区选择在养鹅基础较好的东桥、三十铺、城北、翁墩、木厂等乡镇大力发展皖西白鹅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壮大皖西白鹅产业规模,到2020年养殖小区2000只以上规模养殖户30户,500以上只规模大户92户,200只规模户100户,小区饲养量占全区皖西白鹅饲养量的40%,大大提高了养鹅的规模化、标准化水平。
2.3 积极成立产业协会,建立健全优质服务体系
优质服务体系是产业化生产的重要环节。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区于2017年12月成立了金安区皖西白鹅产业协会,2018年10月成立了六安市金安区东桥镇皖西白鹅产业协会,这些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区皖西白鹅产业步入行业自律和管理的新阶段,使全区皖西白鹅从业者有了联系政府、企业、消费者的桥梁,有了联络生产、加工、销售的纽带,有了相互交流、借鉴、合作的平台,必将会促进全区皖西白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企业互动、资源互补、政策支持、共同发展注入新动力。
2.4 创建皖西白鹅产业联合体,推动白鹅品牌化发展
金安区东桥镇皖西白鹅产业联合体是由30多家养鹅专业合作社组成,其中国家级农业养殖专业合作社1家,省级合作社1家,市级专业合作社多家,成功入选首批开展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示范创建单位,年出栏皖西白鹅近30万只,年产值6000万元,创建牧鹅、丑鹅等十多种白鹅品牌。该联合体在推动白鹅产业发展的同时,每年为150多户贫困户免费提供约3000只鹅苗,提供技术、防疫、销售等一条龙服务,有效解决周边200余人(其中贫困户58人)劳动力就业,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约3000元。
3 存在问题
受传统饲养观念、技术和资金等因素影响,近年来皖西白鹅产业发展主要存在着下列问题。
3.1 千家万户长期的分散饲养、自繁自养,由于近交、遗传变异等因素造成品种优良性状特性严重退化。
3.2 重点生产区域外来鹅种频繁引入,乱交乱配现象普遍存在,使得原种数量急剧减少。
3.3 皖西白鹅资源管理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民间只注重开发利用而忽略品种本身的保护。
3.4 有些农户缺乏饲养管理新技术,生产管理水平落后,经济效益较差,大部分养殖户目前还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管理粗放,繁殖率低,生产速度慢。
3.5 农户缺少养殖业启动资金,想搞皖西白鹅养殖发家致富,而生产成本资金不足很难满足农民规模发展需要。
4 对策与建议
4.1 合理规划布局。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的要求,加快白鹅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的发展,结合我区各乡镇白鹅养殖区域优势,以东桥、翁墩、木厂、三十铺、中店等乡镇为重点建设区域,创新生态养殖模式,建设一批符合现代生产方式要求的白鹅养殖基地,通过示范与推广,实现白鹅生产从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开展白鹅生态立体养殖,为市场提供肉质鲜美、风味浓郁、安全绿色的优质白鹅产品。力争到2021年,建设100个标准化养鹅小区(场),规模养殖比重达70%以上。
4.2 完善白鹅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按照“做强主导品种,做大特色品种,开发地方良种”的原则,重点做好皖西白鹅基础群的保种工作,加大保种力度,形成完善的原种、祖代、父母代繁育体系,增强皖西白鹅的良种供应能力。
4.3 推进商品鹅集中屠宰。增强白鹅产品深加工能力,减少活鹅的大范围流通,创立全国白鹅知名品牌,扎实推进白鹅产品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由传统加工向先进加工技术的转变,扎实推进白鹅养殖基地化,产加销一体化,加工产品品牌化。
4.4 建设完备的动物防疫体系。按照“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方针,构筑符合我区实际的现代动物防疫体系,全面实施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快建设白鹅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疫病预防控制、防疫技术支撑、防疫物资保障等系统,形成上下贯通、横向协调、运转高效、保障有力,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的动物防疫体系,进一步加强乡镇基层动物防疫站的软、硬件建设,提升乡镇防疫队伍素质,提升动物疫病诊断监测水平,提高防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