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非洲猪瘟防控
2021-04-16宋达科
宋达科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湖南郴州 424100
2018年8 月非洲猪瘟传入我国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随之席卷全国,让众多养殖场户血本无归,极大的阻碍了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目前,非洲猪瘟没有有效的治疗药品和疫苗,并且该病毒传播速度十分迅速,死亡率极高,超过了以往所有的生猪疾病,本文简单分析新形势下的非洲猪瘟防控。
1 非洲猪瘟分析
1.1 流行病学
非洲猪瘟是一种病毒性的传染性疾病,这种病毒能感染野猪和家猪,当猪感染上非洲猪瘟病毒之后,其身体中所有器官及分泌物中都会带有大量的病毒,这些病毒具有二次传播的能力。从现阶段的传播途径来看,生猪运输车辆,泔水养殖及人员、物品携带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其次是被污染的水源及寄生虫的传播。
1.2 临床症状
致病能力不一样的非洲猪瘟病毒其生猪在感染后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和死亡率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这种病有5~15 d的潜伏期,最长的可以达到一个月。最急性型的病猪的死亡率是最高的,可以达到100%。而这种类型的病猪在死亡之前没有一点异常情况,往往都是突然死亡。急性型病猪病毒的潜伏期是4~6 d,病猪会突然出现发热的的情况,体表温度可达42 ℃。体温在3~5 d之后就会缓慢下降,同时还会出现一系列呼吸急促、腹泻、呕吐等症状。急性型病猪在治好后也具有传染性。亚急性型在感染之后发病时间在5~30 d,病毒有6~12 d的潜伏期,其临床症状和急性型相同,但是相对来说较轻,致病率和死亡率也较低,病猪在感染后的体表温度会上升到40 ℃,发病时间比较长,康复后的生猪也会具有传染性。
1.3 诊断
在临床上,非洲猪瘟的病理变化和经典猪瘟的病理学变化并没有太多差别,表面症状很难确诊,所以在病猪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的基础上,需要进行实验室的解剖或血检诊断,在一般情况下比较常见的诊断方法有直接免疫荧光实验、红细胞吸附试验等。不同的检疫方法之间都会有差别,可以把这些方法结合使用,保证最后的结果能够准确合理。
2 新形势下对非洲猪瘟的防控策略
2.1 提高防控意识和紧迫感
非洲猪瘟病毒不会感染人,并非人畜共患病,但是因为该病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和疫苗,所以一旦暴发就会使养猪业的发展得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带来的社会影响十分严重,甚至会对畜产品的贸易市场造成巨大损害。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养猪国家,其饲养量已经达到世界总量的一半,所以做好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直接影响到养猪业的后续发展。
2.2 加大对疫情的监测,掌握实时动态
完善引种及血检制度,明确养殖主体责任,对监测结果呈阳性的生猪进行直接捕杀和无害化的处理。建立网格化监管制度,设定村级防疫员,实时充分的掌握辖区内生猪饲养情况,了解养猪户的饲养规模、引种地等情况。同时跟有关部门做好交流沟通,建立健全非洲猪瘟防御体系,当疫病发生时,要及时把信息上报,组织专业的人员进行调查,避免疫病进一步蔓延和传播。
2.3 加大消毒工作,从根源切断传播途径
各级畜牧主管部门积极引导养猪场户贯彻落实防控措施,提高养殖场户消毒防疫意识,要对猪舍进行全方面的彻底消毒,净化周围的环境。同时要加强生猪运输检疫的监管,禁止从疫区引进任何的生猪或者肉制品,对引进生猪隔离观察,坚决不允许病猪流入市场。
2.4 做好宣传
虽然非洲猪瘟病毒不会传染人,但要避免科普不到位给群众带来恐慌,要加大宣传力度,在人流集中处、各村组公布栏粘贴宣传资料,通过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发布科普文章及视频,最大限度的减少群众恐慌情绪,引导群众回归理性。另一方面,在养殖场户群体中加大非洲猪瘟防控宣传,从传播途径到病发症状一一解析,并发布真实疫病案例做警示,切实提高养殖场户的非洲猪瘟防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