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燕子笺》的文化记忆与晚明文人的心态变迁

2021-04-16陈佳宁

文艺评论 2021年3期
关键词:燕子文人

○陈佳宁

引言

《燕子笺》是阮大铖“石巢四种”最著名之剧,也是晚明传奇创作的经典之一,被视为“临川派”后期的代表作品。因此,学界对《燕子笺》的写作年代、文本特色、艺术风格等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①文本研究的成果较为丰硕,几已趋近饱和。但将《燕子笺》置于明末清初的文化史语境中加以关照,却能开拓出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

《燕子笺》是阮大铖在崇祯朝被罢官后的失意之作,由于艺术水平较高,成为明清之际风靡多年的戏剧。上至皇室,下至文人,对《燕子笺》的迷恋几近狂热之态。作为鼎革之际的风行剧作,《燕子笺》所具备的文化意蕴早已超越了一般传奇,它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被观演人群赋予独特的含义。然而,《燕子笺》究竟寄托着时人何种文化记忆,它在不同时期发生了怎样的意义变迁,在鼎革之际扮演着什么角色,却甚少有学者关注,未免为明清之际演剧史的缺憾。本文拟以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燕子笺》演出情状和文人观剧心态为主要对象,探寻《燕子笺》承载的文化记忆的变迁,借此或可揭橥,从崇祯到南明这二十年间,士大夫心态嬗变的基本轨迹。

一、晚明风流:绮席新歌《燕子笺》

崇祯即位伊始,极力打压阉党,阮大铖受魏阉牵连,罢官居于金陵,失意而作诸剧,《燕子笺》便创作于此时。此剧自诞生之始,便深受时人追捧,明清野史笔记中关于晚明文人观赏《燕子笺》的记录俯拾皆是:

明年乡试诸名士,毕集秦淮,公宴呼大铖所教歌儿,奏《燕子笺》。②

大铖家有伶一部,以声伎擅名,能歌,所演剧号燕子笺者,而会诸名士以试事,集金陵……方度曲,四座称善。③

秋七月,社中诸君子同集于刘鱼仲履丁河房,看怀宁《燕子笺》传奇。④

新剧惟传《燕子笺》,杀人有暇上游船。行人何必近前听,荼毒鼓中无性命。⑤

顾眉楼扮《燕子笺》一剧,亦举国若狂。⑥

春衫夜踏琼花观,绮席新歌《燕子笺》。⑦

通过以上文献,不难发现《燕子笺》在晚明盛行一时的风靡景象,故而吴梅有云:“五种中以《燕子笺》最胜,弘光时曾以吴绫作朱丝阑,命王铎楷书此曲,为内廷供奉之具。而民间之演此剧者,岁无虚日,可谓盛矣。”⑧尽管阮大铖是阉党余孽,人品低劣,东林党和复社人士对其深恶痛绝,但《燕子笺》并未被迁怒,他们不仅热衷观看此剧,甚至还雇佣阮家班上演。多数情况下,复社人士是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欣赏《燕子笺》,不过,偶尔也存在剑拔弩张的特例,比如著名的“骂座”事件。

《桃花扇》将“骂座”一事写入第四出“侦戏”,参与人物有陈贞慧、方以智、侯方域、冒襄等人。康保成先生《〈燕子笺〉传奇的被罢演与被上演》对孔尚任的记述提出质疑,认为冒襄此次雇请阮家班是为爱姬董小宛接风,魏学濂才是骂座的真正发起者,而《桃花扇》提到的侯方域、陈贞慧等人并未参与此事。康先生所引文献是冒襄亲撰的《往昔行跋》,这一结论确有可信之处,但也存在诸多疑点。

《桃花扇》是以考据详尽而著称的历史剧,孔尚任自叙“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至于儿女钟情,宾客解嘲,虽稍有点染,亦非乌有子虚之比”⑨,尊重史实的态度不言而喻。为表考据之详,孔氏专辟《桃花扇考据》一文罗列相关文献,用力甚劬。更重要的证据是,陈维崧《奉贺冒巢民老伯暨伯母苏孺人五十双寿序》、吴伟业《冒辟疆五十寿序》等文章均涉及“骂座”一事,其记载与冒襄自述多有矛盾。如迦陵寿序云:“维崧犹忆戊寅、己卯间,而怀宁有党魁居留都云。时先人与冒先生来金陵,饰车骑,通宾客……是日演怀宁所撰《燕子笺》,而诸先生固醉,醉而且骂且称善。”⑩陈维崧明确提及父亲陈贞慧曾参与骂座,在后文更是得意自称为“金陵座上骂怀宁歌者之后人”⑪。同样,吴梅村在寿序中亦云:“阳羡陈定生、归德侯朝宗与辟疆为三人,皆贵公子……会三人者置酒鸡鸣埭下,召其家善讴者歌主人所制新词……夜将半,酒酣,辄众中大骂曰:‘若阉儿媪子,乃欲以词家自赎乎?’引满泛白,抚掌狂笑,达旦不少休。”⑫据梅村所述,除陈贞慧、冒襄以外,侯方域也参与骂座。以上记载均出自晚明文人,内容却多有不合,有学者将这一矛盾归结为陈维崧、吴伟业叙述有误。⑬但陈维崧自称“金陵座上骂怀宁歌者之后人”,说明他认同父亲是骂座参与者。骂座事发当年,陈维崧年幼,且非亲历,极有可能是从父亲处耳闻。陈贞慧去世时,陈维崧31岁,记忆有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若是冒认父亲生前未有之事,又在当事人冒襄面前夸夸其谈,更是有违常理。因此,将矛盾尽归于陈维崧、吴伟业之误恐有失偏颇,目前合理的解释是,冒襄、陈贞慧都曾有观剧骂座的经历,只不过骂座事件在明末发生了不止一次。

康先生认为冒襄主导的骂座发生于壬午(1642)中秋夜,冒襄本意是为董小宛接风,特邀阮家班上演《燕子笺》。⑭中途因魏学濂的到来,将冒、董的团圆喜宴演变为对阮大铖的口诛痛斥。冒襄在跋文中明确指出陈贞慧和侯方域未参与此事,“是日无定生,壬午,朝宗不赴南闱”⑮。

而陈维崧所说的金陵骂座,其父陈贞慧和侯方域似为主导者。陈维崧回忆:“维崧犹忆戊寅、己卯间,而怀宁有党魁居留都云。时先人与冒先生来金陵……是日演怀宁所撰《燕子笺》,而诸先生固醉,醉而且骂且称善。”⑯可见陈氏提出的骂座发生在“戊寅、己卯间”(1638—1639),与冒襄所述相差数年。董文友《陈定生先生墓表》也记录了此事:“明年乡试诸名士,毕集秦淮,公宴呼大铖所教歌儿,奏《燕子笺》。先生追念往事,因与太学生归德侯方域,?手骂大铖不止。”⑰从墓表可知,陈贞慧发起的观剧活动,是因乡试而宴集诸名士,侯方域亦参与其中。汪琬《题壮悔堂文集》、宋荦《侯朝宗传》、胡介祉《侯朝宗公子传》、邵长蘅《侯方域魏禧传》等文也力证侯方域赴金陵会试期间的确参与“骂座”:

诸子方以试事集金陵,朝宗置酒高会,凡是吴越闽楚豫章之客皆在,不下百余人,促征阮伶佐饮。……酒酣,方度曲,四座相顾称善。使者走告大铖,大铖心益喜,已而朝宗与客使酒,厉声论天下事,脱帽箕踞,叫呶纷纭,遂稍及大铖,戟手痛骂不绝口,与歌管之声相杂。⑱

会诸名士以试事,集金陵,朝宗置酒高会,趣征阮伶。⑲

陈、侯等人于金陵应制时置酒高会,雇请阮家班演剧,却因“厉声论天下事”,无意引发了“骂座”事件。而众人所论的“天下事”,竟与著名的《留都防乱公揭》有关。

冒襄回忆陈贞慧金陵赴试一事提到:“乙卯,陈定生应制来金陵……子方、次尾、定生、朝宗首倡逐怀宁之公揭,合数十百人鸣鼓而攻。”⑳可见陈贞慧在应制之余,联合众人起草了驱逐阮大铖的《留都防乱公揭》,一时轰动南京。在此背景下,他们“置酒高会”的契机很可能与公揭有关,观赏《燕子笺》本意是出于娱乐,但由于观剧时谈论时政,不知不觉就将话题转移至痛斥阮大铖了。

由此可知,乙卯年骂座事件的主导者是陈贞慧和侯方域,那么冒襄是否参与呢?从涉及骂座的相关文献观之,仅有陈维崧寿序提及冒襄,其他史料并无记载。且冒襄回应陈维崧:“庚子春犬马之齿五十,其年同两儿乞梅村祭酒文为余举觞,中间反覆叙述多致,叹余与其年尊人定生、侯朝宗置酒鸡鸣埭,大骂怀宁,后申酉几祸得脱,此文祭酒集中盛传,在其年实述之稍误也。”冒襄是明末四公子之一,若他参与此事,关于他的记载怎会寥寥无几?仅有的一条记载也被冒襄本人否决,可见冒襄并未参与乙卯年的骂座,是陈维崧混淆了两次事件,冒襄故有“其年实述之稍误”之语。其次,冒襄论及公揭时提到,陈贞慧、侯方域、顾杲(子方)、吴应箕(次尾)四人乃为“首倡”,并未说明自己的参与程度,既然与首倡《留都防乱公揭》一事关系不大,冒襄极有可能未出席陈、侯组织的宴会。

综上,明末著名的“骂座”事件实际发生了两次,第一次是在乙卯年秋试前后,由陈贞慧、侯方域主导;第二次发生在壬午年中秋夜,由冒襄主导。两次骂座事件时间不同,原因不同,参与人物也不同,但因所观剧目均是轰动一时的《燕子笺》,又因观剧时不约而同地痛斥阮大铖,遂有后人将二者混为一谈的现象,不仅陈维崧有此失误,恐怕孔尚任亦如是,于是方有《桃花扇》中陈贞慧、侯方域、冒襄共同“骂座”的情节。

复社文人对阮大铖恨之入骨,不过,他们从未因人而废剧,由于被《燕子笺》精湛的艺术水平所感染,他们对此剧的迷恋完全发乎本心,毫无政治意图。尽管骂座事件火药味十足,但的确事发偶然,即使观剧众人也是始料未及。缘由之一正如康保成先生所言:“明亡之前,复社文人欣赏《燕子笺》,是因为阮大铖仅仅被当成无足轻重的戏曲作者,作品与作家被区分开来。”崇祯登基后打压魏阉,阉党衰落导致东林独大。阮大铖名列逆案,“终庄烈帝世,废斥十七年,郁郁不得志”,他闲居南京时,一度成为复社文人的笑柄。黄宗羲曾言:“酒酣耳热,多咀嚼大铖以为笑乐。”《桃花扇》第五出、第十四出亦可见时人对阮大铖的讥笑。在复社文人看来,此时无权无势的阮大铖不过是他们茶余饭后的谈笑之资,是跳梁小丑一般的存在,不仅毫无威胁,还可任意作践。这样一位轻如鸿毛的作者,大可不必在意。

第二个原因离不开浪漫主义思潮的浸染。万历以后,浪漫主义大行其道,他们主张追求主体的独立和自由,摆脱客观现实对人性的束缚。因此,晚明士大夫的精神气质多呈现一种放荡不羁、恣肆纵欲的张狂之态,他们的典型风貌便是重视主体命运和现世享受,对客观世界则较少关注,甚至处于一种漠视的状态。如袁宏道曾总结:“天下有大败兴事三,而破国亡家不与焉。山水朋友不相凑,一败兴也。朋友忙,相聚不久,二败兴也。游非及时,或花落山枯,三败兴也。”袁宏道此言代表了晚明士大夫的典型心态,国破家亡都难以进入败兴之列,何况只是区区一个阮大铖?只要观赏的剧作极视听之娱足矣,至于作者是善是奸,与观众何干。由于《燕子笺》“脚脚出色,出出出色,句句出色,字字出色……无不尽情刻画,故其出色也愈甚”,士大夫对它的追捧完全发乎真情、出于本心,没有任何政治动机或思想寄托,在丝竹声动、歌舞风流中欣赏这一绝世佳作,成为晚明观剧图景的一角。

二、政治斗争:队队停歌《燕子笺》

在崇祯朝的太平景象中,尽管复社文人与阮大铖在政治上处于对立面,但这毫不影响他们对《燕子笺》的由衷之爱。攻伐阮大铖的“骂座”事件虽曾发生过两次,但这种火药味十足的观剧氛围还是十分罕见的,更多情况下,晚明文人是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观看霍都梁与郦飞云、华行云的爱情悲欢,即便偶尔想起此剧作者,也多是以轻蔑的态度嘲讽辱骂之,“四座称善”、“举国若狂”才是晚明文人的观剧常态。

随着甲申国破、弘光初立,本对《燕子笺》迷恋之极的复社文人,竟然出乎意料地发起了罢演活动:

南都新立,有秀水姚澣北若者,英年乐于取友。尽收质库所有私钱,载酒征歌,大会复社同人于秦淮河上,几二千人,聚其文为《国门广业》。时阮集之填《燕子笺》传奇盛行于白门,是日,勾队末【未】有演此者。

柳岸花溪澹泞天,恣携红袖放灯船。梨园弟子觇人意,队队停歌《燕子笺》。

《燕子笺》本是“盛行于白门”的热门剧作,却在南都新立之初一反常态,发生了“勾队未有演此剧者”、“队队停歌《燕子笺》”的怪象。关于这一现象,康保成先生从“南都新立”这一时间点推测,“罢演《燕子笺》事件发生在两种势力对峙、阮大诚即将重新登上政治舞台的关键时刻”,罢演的根本原因是复社文人将作家与作品相连,借《燕子笺》攻击即将复出的阮大铖。此论虽有一定道理,但恐怕还未触及此事根源,若从南明初立的历史背景观之,罢演并非仅为对抗阮大铖一人那么简单,它的根本性质其实是因党争而起的一场政治作秀。

弘光登基伊始,史可法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是百官之首,高弘图、姜曰广、郑三俊、刘宗周、徐石麒、马士英为内阁大臣,除了有拥立之功的马士英外,把持朝中要职的几乎均为东林党人。随着刘孔昭推举阮大铖复出,史可法远离南京、督师江北,弘光朝的政治局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阮大铖是阉党成员,名列逆案,东林党人怎肯令他复出,位列朝堂?他们激烈反对的,不仅是阮大铖一人,而是恐惧阉党残余势力的死灰复燃。故《永历实录》有言:“吏部尚书张慎言、曰广知党祸将起。”在朝堂上,张慎言、姜曰广等人当廷反对,朝后更是多次上疏:“臣前见文武纷竞,既惭无术调和,近见钦案掀翻,又愧无能预寝,遂使先帝十七年之定力,顿付逝波,陛下数日前明诏,竟同覆雨。梓宫未冷,增龙驭之凄凉;制墨未干,骇四方之视听。”此疏言辞相当激烈,弘光仅仅只想起用阮大铖而已,并无重翻逆案之意,而姜曰广将阮大铖复出上升至“钦案掀翻”、“遂使先帝十七年之定力,顿付逝波”的地步,实是言过其实。另有户科罗万象、御史陈良弼“皆言大铖不可用,万象言尤峻,有《燕子笺》《春灯谜》诸剧未是纸上阴符、中黄石等语。”黄澍甚至将阮大铖擅长音律作为攻击对象:“大铖在朝为逆贼,居家为倡优,三尺之童见其过市,辄唾骂之。”因弘光迟迟不应,东林党人竟以辞官要挟弘光,“曰广力争不得,遂乞休,不允”。朝堂之上,阮大铖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朝堂之外的复社人士则紧随东林步伐,也对阮大铖展开激烈攻击,他们的方式便是罢演《燕子笺》。

从前引“南都新立,有秀水姚澣北若者,英年乐于取友。尽收质库所有私钱,载酒征歌,大会复社同人于秦淮河上,几二千人”得知,参加此次集会之人甚夥,姚澣之诗“队队停歌《燕子笺》”说明他邀请多部梨园前来演出,可佐证规模之大。复社人士于秦淮河上集聚千人,这般声势浩大地罢演《燕子笺》,显然是刻意为之,其目的便是借助社会舆论宣扬其政治立场,通过在野之力揭露阮大铖之恶名,逼迫弘光就范。这一事件在金陵颇具影响,厉鹗于乾隆六年所作《秦淮怀古四首》,其中“乐府新停《燕子笺》”一语便是对此事的回忆。百年之后,罢演《燕子笺》仍在文人追忆金陵往事时被提起,不难想见此事在甲申年的深远影响。

若阮大铖势力之盛可与天启年间的魏忠贤比肩,东林党和复社的担忧的确不足为怪,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甲申之变前,阮大铖的出仕时间十分短暂,前后不过两年,最高职位是正四品的太常寺少卿和光禄卿,在朝期间又一直摇摆于东林和阉党之间,并无突出作为。名列逆案后,更是远离朝堂长达十七年之久。面对这样一个没有作为、官职不高又远离权力中心多年的前朝旧臣,东林党和复社文人居然倾全力打压,未免有些离奇。加之当时南朝初立不久,内部有江北四镇各自为营,外部有李自成和满清两位强敌虎视眈眈,在这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东林和复社人士若枉顾国家危难,只在意阮大铖一人出仕与否,就更令人匪夷所思了。所以,这种种不合理之处表明,东林和复社激烈反对的不是阮大铖一人的复出,而是以阮大铖为代表的阉党余孽势力再现朝堂,重蹈万历覆辙。他们担忧党祸再现,于是在朝官员与弘光在朝堂上抗衡周旋,复社人士借《燕子笺》在民间大造声势,欲以里应外合之势扼杀弘光 澣起用阮大铖的企图。故而,姚 在秦淮河上的罢演事件,就是一场因党争而起的政治作秀,他们利用阮大铖剧作家的身份,借罢演《燕子笺》表达东林人士对阮大铖背后阉党势力的反抗。

三、兴亡感慨:肠断江南《燕子笺》

顺康时期虽然新剧频出,但《燕子笺》依然盛行不衰,深受文人喜爱,观剧之后,常常赋诗以记之。如1657年李明睿夫妇携家班至李元鼎家,搬演《牡丹亭》《燕子笺》等剧,李元鼎观剧后特写《丁酉初春宗伯太虚偕夫人携小女伎过我演燕子笺、牡丹亭诸剧》共八首。又如王士禛也曾观《燕子笺》,事后有词《燕归梁·吴水部园亭观演燕子笺剧时玉兰盛开》。还有曾经骂座的冒襄,在阮大铖死后收留其家班伶人,1660年为友人陈瑚在得全堂搬演《燕子笺》,事后陈瑚撰写《得全堂夜宴记》记述了此次活动。入清以后,文人虽然频频观赏《燕子笺》,但心态已不复当年。

良媒却借乌衣燕,曲江往事堪伤。人间何限郁金堂。凭远恨,与衔将。

清初文人关于《燕子笺》的观剧诗颇夥,但诗歌基调却出奇地一致,均是肝肠寸断的悲伤沉痛之情。他们不再把《燕子笺》当作政治工具,观赏心态也不似晚明那么纯粹,从弘光覆灭开始,《燕子笺》被文人赋予故国之思和兴亡之感,他们借助《燕子笺》怀念南朝、怀念明室、怀念已经逝去的华夏河山。通过对比明人在易代前后两个时期的观剧诗文,就能够发现这一变化。

明亡前,理学家陈瑚与友人鲁载馨、王螺山、郑天玉一同欣赏问世不久的《燕子笺》,并题有观剧诗:“春衫夜踏琼花观,绮席新歌《燕子笺》。”丝竹之声激发起他们的勃勃雄心:“诸君皆年少心壮,气豪自分,掉舌握管,驱驰中原,不可一世。”这群少年对王朝末日的到来毫无预感,唯有指点江山的壮志和相聚甚欢的情态。十几年后,陈瑚再次于得全堂观看《燕子笺》,当年的意气风发一扫而空,歌未半,内心的悲痛已不可抑制,竟无法至曲终,他对冒襄倾诉:“古人当歌而哭,谓不及情然忧从中来,窃有所感而不能舍,然也……抚今追昔,能不泫然,而忍复终此曲哉?”今日复观,难免追忆当年之事,不禁令陈瑚抚今追昔,悲从中来。听闻陈瑚的诉说,冒襄亦有同感:“吾与子尚俯仰醉天,偃蹇浊世,典黄尘玉树之悲,动唤宇弹翎之怨,谓之幸耶?谓之不幸耶?予之教此童子也,风雨萧萧,则以为荆卿之歌;明月不寐,则以为刘琨之笛。及其追维生死,凭吊旧游,则又以为谢翱之竹如意也。”《燕子笺》的重演,勾起陈瑚和冒襄对往事的追忆,一幕幕国难家仇涌上心头,唤起了陈、冒二人的情感共鸣。不仅陈、冒如此,前引观剧诗的作者亦如是。经过易代的《燕子笺》,其分量早已不是一部戏剧那么简单,它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汉族群体的民族情绪和兴亡感慨,只要走进《燕子笺》的世界,便会陷入物是人非的伤感之中。

明末清初的流行剧作甚众,新作之剧也频频问世,其中不乏专门抒写家国之恨的作品,为何文人偏偏选中《燕子笺》寄托身世,而不是《牡丹亭》《秣陵春》或是“石巢四种”的其他剧作呢?

首先,这一现象的发生,与剧作家阮大铖的身世息息相关。阮大铖早年名列东林,后因天启四年补官一事与魏大中、高攀龙交恶,遂背弃东林,投靠魏阉。他出仕的几年一直摇摆在东林和阉党之间,这种反复不定的小人行径令东林甚为唾弃,加之阮大铖协助魏忠贤大肆残害东林党人,最终成为东林势不两立的政治仇敌。由于作者的缘故,《燕子笺》自诞生之初,便与政治关系密切。因观赏《燕子笺》而突发的两次“骂座”,其一与《留都防乱公揭》的发布相关,其二是天启党祸的余绪,均与时政辗转相连。复社文人观《燕子笺》不谈时政则矣,一旦涉及,难免会叱骂其政治仇敌。当南朝初立,面临阮大铖即将复出的时局,复社文人将《燕子笺》作为政治工具,在秦淮河上借罢演大造声势,表达其政治诉求。从骂座到罢演,《燕子笺》的演出史几乎可以看作崇祯到弘光时期的政治缩影,暗含着党争双方的势力消长。所以,《燕子笺》承载着太多晚明和南明的政治记忆,其中有金陵骂座的慷慨激愤,有秦淮罢演的同仇敌忾。易代之后的文人再次观看此剧时,熟悉的旋律难免会唤起了他们的回忆。故而冒襄在得全堂观看《燕子笺》,无意识地想起骂座一事,“犹忆金陵骂座时,悲壮激昂,奋迅愤懑,或击案,或拊膺,或浮大白,且饮且诟詈”。只是此时再也没有当年的拍案奋起、怒发冲冠,唯余“怀宁之肉已在晋军,梨园子弟复更几主”物是人非的身世之感了。

其次,《燕子笺》之所以被赋予独特的文化记忆,离不开一位重要观众——朱由崧。《燕子笺》可谓是弘光帝的挚爱之剧,他对此剧的迷恋,在明季的野史笔记、文人诗词和朝臣上疏中屡屡出现:

阮大铖进《燕子笺》剧,以乌丝阑写之,导为淫乐。居家豪纵,声伎饮燕甲都下。

《在南都后宫私寄侯公子书》:所幸龙友一力斡旋,方免提钦勘问,然犹逼充乐部,供奉掖庭。奏心声于玉树,春风歌燕子之笺;叶雅调于红牙,夜月谱春灯之曲。

御史王孙藩疏有曰:枢辅以大铖为知兵乎?则《燕子笺》《春灯谜》,枕上之阴符,而床头之黄石也。《燕子笺》《春灯谜》阮所作传奇,盖亵词也。

弘光对《燕子笺》的迷恋之甚以至于后宫前朝、庙堂民间对此事均有耳闻,几乎达到举国皆知的地步,以考据详实著称的《桃花扇》在“选优”一出极尽笔墨刻画弘光对此剧的沉溺。随着南京陷落,弘光身死,尽管不少士大夫仍然坚守着对明室的忠诚,誓死抗清,但越来越多的文人意识到,朱明江山大势已去,再无转机了。故而从弘光覆灭开始,明代文人逐渐萌发感怀故国的遗民心态,他们往往把亡国之罪归咎于弘光观剧,而弘光最迷恋的剧作《燕子笺》无疑成为众矢之的:

新剧惟传《燕子笺》……君不见师延靡靡濮上水,未若《玉树后庭》美。

崇祯末年,不惟文气芜弱,即新声词曲,亦皆靡靡亡国之音。阮圆海之所度《燕子笺》《春灯谜》《双金榜》《牟尼合》诸乐府,音调旖旎,情文宛转,而凭虚凿空,半是无根之谎,殊鲜博大雄豪之致……缠绵凄楚,如泣如诉,听之使人神情一往萧索,声音之道,关于气运,岂曰偶然?

清代文人将《燕子笺》讥为《玉树后庭》,仿佛是《燕子笺》缠绵凄楚之音断送了弘光朝廷和明室天下,姜绍书更是提出“声音之道,关于气运”的观点,认为《燕子笺》的靡靡之音预示着明朝气运的终结。《燕子笺》由于拥有朱由崧这位身份特殊的观众,南朝覆亡后,它自然而然成为了亡国之音的象征,正如《玉树后庭花》因陈叔宝而背负亡国之名一般。透过《燕子笺》熟悉的旋律,遗民捕捉到的信息不仅是舞台上的爱情故事,还有对南朝的怀念。

再者,从文本观之,《燕子笺》的历史背景设定在安史之乱,清初文人观赏第五出《合围》、第十出《防胡》、第二十出《守溃》等回目时,耳闻贾南仲抒怀:“电掣风行,高牙专阃,丹心耿。不忿那羯狗横行,看发怒冲冠顶”、“丹心如斗,每思裹革以酬知;赤羽薰天,忍看妖氛之犯座。”难免会唤起自己的家国情绪,痛恨满人入侵,激起胸中一腔愤慨。不同的是,在《燕子笺》中,由于唐将贾南仲力挽狂澜,保全唐室安然无恙。反观明末清初的时代背景,同是外族侵占汉家天下,却节节败退,最后华夏尽入满清囊中。当观赏至第二十九出《刺奸》、第三十出《平胡》,面对唐室脱险而明室沦陷的巨大反差,如何不令遗民感怀动容。贾南仲慷慨高歌“从此尽扫膻腥,神京安枕。好把探囊发策,聚米论兵,奇功一一达圣明”之时,恐怕遗民难与剧中人物同喜,反而会抚今追昔,陷入深切的沉痛之中。因此,《燕子笺》比阮大铖其他作品更容易触动文人的故国之思,通过观赏《燕子笺》而怀古伤今便成为他们的常态。

由此可知,是因为《燕子笺》的作者、观众、时代和文本皆赋有强烈的文化和政治权力,才形成《燕子笺》寄托兴亡的文化气质,四者缺一不可。若无阮大铖参与党争,若无明末清初的政治动荡,若无弘光这位身份特殊的观众,《燕子笺》可能与《牡丹亭》一般,只是一部赏心悦目的经典传奇而已。若无《燕子笺》本体所承载的时代危机,它的意义或许和《牟尼合》《双金榜》别无二致,仅仅是阮大铖的作品罢了。

中国戏剧史上的优秀剧目颇众,但文化史意义可与《燕子笺》比肩者,恐怕并不多见。透过《燕子笺》文化记忆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到在天崩地陷的易代之际,文人如何把一部普通的戏剧演绎为一个寓意深厚的文化符号。《燕子笺》为何使他们肠断江南,为何使他们不敢重听,这个答案只有回归《燕子笺》诞生和流播的文化背景,我们才可以找到。

小结

从文学史和戏剧史的视角观之,《燕子笺》是一部优秀的晚明剧作,从文化史的视角观之,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一部剧作那么简单。晚明时,它是关目曲词俱佳的南曲传奇,文人对它的欣赏发乎本心。南明初立,《燕子笺》演变为党争的政治工具,复社人士借其表达对阮大铖背后阉党势力的反抗。弘光之后,《燕子笺》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承载着汉族群体的民族情绪,寄托着他们的身世之感、故国之思。《燕子笺》蕴含的文化记忆明晰之余,晚明文人从崇祯到清初这二十年间时代心理的嬗变也得以浮现,从晚明无关时政、沉醉丝竹的歌舞风流,到南明同仇敌忾、不遗余力的政治斗争,再到入清后脆弱敏感、哀伤沉痛的兴亡感慨,这三种情绪构成了明清易代之际时人心态嬗变的基本轨迹,时代变故对文化的波及可见一斑。

我们拟就本文的研究意义再略作讨论。第一,传统的文学文本研究多围绕作品的背景、内容和艺术风格等层面,《燕子笺》当前的研究不外如是。本文突破文本研究的常规路径,以《燕子笺》为核心,打通作者、观众、时代和文本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文化史的语境中,考察自晚明到清初这二十年间它所承载的文化价值。这不仅对阮大铖的作品研究有所推进,也为探寻经典文本的非经典研究提供一种较新的思考。

第二,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补充明清之际思想史的演变。明末清初的诗文集向来是研究思想史最为重要的文献,虽然理论探讨是思想史研究之根本,但缺失之处在于忽视了时代思潮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难免成为无根之萍。本文选取观剧这一日常行为,以文人观剧时无意流露的心理状态为主要对象,从日常行迹的变化总结出思想的更迭,揭示时人在鼎革之际心态嬗变的基本轨迹。由此可知,思想史研究并非只能局限于文本阐释,将视野拓展至社会生活,或许会有不寻常的发现。

①较有影响力的著述有: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卷三[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88页;孙书磊《明末清初戏剧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36-240页;胡金望《阮大铖戏剧艺术论》[J],《戏曲研究》,2000年第1期;康保成《〈燕子笺〉传奇的被罢演与被上演》[J],《学术研究》,2009年第8期等。

②⑰董文友《陈定生先生墓表》,董以宁《正谊堂诗文集》[M],清康熙书林兰荪堂刻本。

③朝李元度《国先正事略》[M],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版,第1124页。

④夏夑《吴次尾先生年谱》[M],清刻本。

⑤杜濬《变雅堂诗集》卷二[M],光绪甲午秋仲黄冈沈氏刊本。

⑥徐珂《清稗类钞》[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100页。

⑧吴梅《顾曲尘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第87页。

⑨孔尚任《桃花扇》[M],吴书荫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8页。

⑫吴伟业《吴梅村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773页。

⑬黄语《善隐者与苦隐者的情感共鸣——得全堂夜讌始末及其影响》[J],《西北师大学报》,2010年第3期。

⑱汪畹《题〈壮悔堂文集〉》[A],侯方域《侯方域集校笺》[M],何法周主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627页。

⑲邵长蘅《侯方域魏禧传》,郑澎若编,王月校点《虞初续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2页。张廷玉等《明史》卷三百八[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938页,第7029页。

猜你喜欢

燕子文人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文人与酒
文人吃蛙
燕子叫
燕子
宋代文人爱睡觉
文人与石
为什么说“燕子低飞要下雨”
燕子一家
明清鼎革之际文人不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