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松壶”创作感悟

2021-04-16沈红芬

山东陶瓷 2021年1期
关键词:青松寓意艺人

沈红芬

图1 青松壶

应时应景应情,寓情寓意寓心。一把紫砂壶里,涤荡的不仅仅是人文艺术,更是奔腾不息的时代脉搏,于一隅天圆地方间,讲好陶都故事,唱响陶都声音。

1 创作缘起

2020 年年初,新冠疫情来势汹汹,陶都人民血脉相牵抗疫情,同心协力援武汉,在防疫一线以“实”字当头,在疫情一线摔打磨练,在防控疫情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这些最美逆行者,谱写了一曲抗役的精神赞歌。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既有长风过隘口,必是奋斗正当时。关于爱与尊严、责任和担当、无私与奉献、法理情和真善美,我们深受感动,我们更需要铭记——于是乎,创意一把弘扬主旋律题材的紫砂壶作品,成为笔者的一个美好愿望和艺术情节。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这是笔者很喜欢的一句诗,简洁明了中自有高风亮节之感,有豪迈有气节,更多的是,诗句中表达了面对困难时的一种精神气质:不屈不挠,心怀希望,充满正能量。

2 创作过程

一把“青松壶”的缘起应时而生:敦厚稳重的壶身,承载着华夏儿女的铮铮铁骨,昂扬而奋进,泥色温润,落落大方中自有高洁自信,在这场持久的“抗疫”中,中华民族从来都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支撑民族精神;壶嘴微微兀出,以松针作为装饰,增加了朴素壶嘴的灵动性,一抹绿色是希望,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壶把耳形,一节松枝从中延伸,寓意着前仆后继的力量不断充实着前方,松针深深浅浅散落在壶身,让宽大的壶体有了丰富的递进之感,小小的松枝顽强依附在壶身和壶把,这是对祖国和人民血浓于水的依恋,不离不弃;壶盖宽厚,稳稳地在壶肩之处落脚,依旧是青松的概念贯穿壶钮,松的结疤是成熟面对困难的底气和勇气,他牢牢锁住壶身,坚实、坚定感呼之欲出。霜雪犹如困难,待到山花烂漫时,中华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终会迎来春暖花开之季。“青松壶”的每个细节里,都诉说着抗疫中的中国精神:主体泥料的红色,是炎黄子孙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和祝福;青松中的青色,是天青色等烟雨过后的一抹亮色;松桩、松节、松针的各种色料的完美搭配,不仅仅是创意者对于紫砂各种泥料的熟练运用,更是寓意多民族华夏儿女的团结与无私奉献,终究汇成五彩大道,美好吉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青松壶”以厚重的泥色、朴素的情怀传递抗疫精神,同时表达了广大紫砂艺人在心手之间弘扬抗疫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医护人员的氛围。“青松壶”以紫砂艺人手中的坯泥土,生动展示了全市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这是一幅幅一线防疫抗疫的群英画像,是一曲感人至深的生命赞歌。山河无恙,青松挺拔,没有什么能阻挡中国民族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中华民族不仅仅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更有弘扬人间大爱,传播时代精神的正能量。

3 创作感受

人间真爱,皆由心造。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为紫砂艺人的创意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创作载体;而各类重大事件的发生,更为紫砂艺人的创作无声地诉说创作载体。每一个艺人,在多年的从艺道路上,总有一段路会崎岖坎坷,那是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突破瓶颈区的最好时机。阅读、思考、沟通、交流是为了艺术之路走得更远更长,每一次的时事背后,都是创作主旋律作品的机遇,而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紧扣时代热点,弘扬民族精神,传递人间大爱,塑造经典作品。一把小小的“青松壶”承载的民族风骨,实则也是高质量发展紫砂行业的迫切愿望:艺人的气质、审美对表现出的作品意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谓境由心生。而盛世兴收藏的当下时代,给予了紫砂艺人更多创意的空间和翱翔的天地,更多的包容、学院风格,让紫砂的传承与创新有了更广阔的表达机会,紫砂的高质量发展,终究是以创意者本身的素养和修为为基础的,做壶与做人永远是一对彼此交融的伙伴,在心怀天下、关注民生的情结之下,壶里壶外呈现的才是最初心的本意: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

有寓意有情感,有深度有内涵。“青松壶”用真情实感塑造出宜兴人的精神信念,表现一座城市的风骨与灵魂,这些平凡英雄,用他们的不凡事迹为宜兴的城市精神做出最好的注解,传递着人性的温暖。

猜你喜欢

青松寓意艺人
美好寓意品芝麻
Experimental Study on Grinding Force of Electrostatic Coated Grinding Wheel
丰收歌
青松、红帽与圣诞老人
盛放的寓意
《绿野仙踪》中隐含的颠覆性寓意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守艺人”孙曼亭: 慢漆坊里声声慢
模仿老鹰的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