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乐观有度,担忧有据
2021-04-15刘小雪
刘小雪
日前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印度经济2021-2022财年将增长12.5%。印度财政部2月预测增速将为11%,之后印度储备银行给出的预测仅为10.5%。即便如此,这也算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了。IMF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最新预测是8.4%。为什么印度内外都对经济复苏这么乐观,尤其还是在第二波疫情来袭、印度感染人群连创纪录的当下?
IMF给出的一个重要理由是,2020年印度经济受到疫情重创,疫情后必然反弹也高。根据IMF的数据,2020年世界经济整体下滑3.3%,其中印度GDP下滑8.0%。如果分时段来看,上半年因为封城、也因为仓促间政府扶持政策不到位,印度经济下滑15.7%,但到了下半年随着疫情防控好转、分阶段解封,以及政府多方面经济刺激措施的到位,下半年印度经济比同期萎缩0.1%。全年经济呈现出一个明显的深V型走势。除非未来疫情全面失控,印度不得不再度大面积封城,否则这一向上的走势没有理由会被打断。毕竟,被疫情推迟的消费和投资已在恢复中,印度的经济改革还在推进中,印度的长期增长潜力也未改变。更快的复苏明显可期。
至于第二波疫情,至少目前为止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对防控局面保持乐观,“疫苗在手,心中不慌”。印度已经开始加快接种速度。全面封城也不再被认为是必要之举,相反,从中央到地方都支持“定点封闭”。这样一来,对经济的冲击就会比较有限。
不过,人们也都有共同的担心,就是2022年之后印度的中期增长是否能够回到它以往的潜在增长轨迹上,即保持7.5%-8%的增速。
世行明确指出,印度低就业的增长模式和脆弱的商业银行将是其经济实现平稳复苏的最大威胁。IMF也在最新的展望报告中谈到,有三类国家受疫情打击最严重,依赖旅游业的、依靠大宗物品出口的,以及财政货币政策空间有限的。印度恰属于最后一类。近期印度储备银行行长的讲话也谈到这一点:印度政府应对疫情的经济刺激政策一直以来都更倚重货币政策而非财政政策,即通过扩大流动性而非增加财政支出来提振经济。又由于印度商业银行体系自身资产状况不佳,背负较高的不良贷款,借贷情况严重,导致央行释放的流动性并没有被实时足量注入实体经济,才导致印度经济收缩严重。目前印度的实际政策利率水平已为负,再无可降空间,未来增长只能通过更全面的改革。
莫迪政府已经开始行动。去年9月议会通过三部新劳工法案,将印度原有的44部涉及劳工的法案合并在现行的4部法案中,统一和简化了原有的劳工法。同时,为了鼓励企业主扩大雇用规模,新法案还给予雇主更大的人事裁量权。此外,工人罢工也受到更多限制。另一方面,法案也为工人提供了更多的社会保障,包括医疗、残障保险、孕期休假等。
金融领域,储备行能做的是,不断督促商业银行未雨绸缪积极从市场渠道补充资本金,同时强化内功,提高盈利能力。为此,印度政府放松对外资银行并购本国银行的限制。去年11月印度储备行批准了新加坡发展银行收购印度南部的拉克希米银行。这是储备行第一次允许一家外国银行并购印度商业银行。这也在倒逼印度公有商业银行的改革。
如同1991年印度遭遇的最严重国际收支危机一样,眼下的疫情对于印度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改革的机遇。▲(作者是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