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总统特使来华谈气变
2021-04-15林日杨辉李雪陈欣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林日 ●本报记者 杨辉 李雪 ●本报特约记者 陈欣
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14日晚抵达上海,开启为期3天的访华行程。这是拜登政府上任以来,美国高级官员对中国的首次访问。对于将气候变化议题作为优先事项且正忙着张罗全球气候变化视频峰会的拜登政府,显然无法否认需要与中国合作。但对于这种合作能否顺利推进,特别是会不会成为中美紧张关系的突破口,外界从美方的言行中获得复杂信息。克里在启程前接受美媒采访时,强调美方在试图通过谈判达成气候变化协议时,不会在经济问题或人权问题上与中国妥协。就在美国国务院宣布克里访华消息的同一天,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在一份年度威胁评估报告中,将中国致力于成为“全球大国”列于“威胁”清单首位。中国从来都不是拒绝合作的那一方。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吕祥14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提醒说,在应对全球问题上,没有政治信任很难合作。而美国全方位的对华敌意,正大幅降低两个大国之间的政治信任。
在全球气候变化视频峰会前访华
14日晚将近11时,《环球时报》记者看到,克里的车队驶入上海东郊宾馆。路透社报道称,克里与中方的会谈将在15日和16日举行。根据中国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消息,访华期间,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将同克里就中美气候变化合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等交换意见。《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克里和解振华将讨论建立一个新的正式机制,就气候事务进行双边接触,以及支持发展中国家追求低排放经济增长。
《纽约时报》评论说,克里的访问凸显出拜登政府在气候、抗疫和核扩散等共同挑战方面与中国合作的意愿,尽管华盛顿和北京正陷入日益激烈的政治、技术和军事竞争。拜登政府明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中国的合作。“美国之音”称,克里近来在多个场合强调,美中面临广泛分歧,但“我们不能成为所有这些分歧的囚徒”。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气候变化问题是美中相对比较有可能实现合作的领域。
“克里访华是美中气候变化问题上高层互动暂停4年后的一次重启。”华盛顿智库威尔逊中心中国环境论坛主任詹妮弗·特纳指的是,两国曾在奥巴马政府时期启动“美中气候变化工作组”,但被特朗普政府叫停。《华尔街日报》报道说,双方计划讨论重启工作组的可能性,但可能会换一个新名字。
对于拜登政府来说,安排这次访问有着特殊用意。《纽约时报》报道说,拜登已邀请40位世界领导人出席4月22日的全球气候变化视频峰会。美国预计将在会前或会上宣布更雄心勃勃的2030年前国家减排目标。在峰会前,克里一直传递施压信息,敦促各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作出承诺并结成联盟。他周二在启程前接受美媒采访时说,他的团队致力于找到办法,促使中国对其在减排谈判中作出的承诺负责。
“德国之声”评论称,全球气候变化视频峰会当然不只是要向外界表明拜登重视应对气候危机议题,无疑还有借此显示和检验美国在这一领域重回世界领导地位的意图。此前中方证实已收到美方邀请,对于是否参加峰会正在认真研究。“德国之声”说,如果决定出席这次峰会,相信中国也会有自己的气候主张。在去年的联大会议上,中方承诺力争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得到大多数国家,特别是欧盟的欢迎。当时,美国因退出《巴黎协定》而广受批评。
“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从来不是一个孤立问题”
不少媒体在报道克里访华的消息时,都提到中美的阿拉斯加会晤。路透社称,克里此行之前,美中官员在阿拉斯加的激烈互动凸显世界两大经济体间关系的紧张程度。“美国之音”说,克里访华能否成为美中关系的“破冰之旅”引发外界关注。对于这个疑问,有媒体试图从行程安排中寻找线索。《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访华期间,克里或许将与中国主管外交事务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杨洁篪及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对话。不过这些安排尚存在变数。
在美国沃克斯新闻网看来,克里面临的艰巨任务是,他试图将气候变化问题与美中间其他更具争议性的问题区分开。“气候问题是一个独立问题,”克里在行前对美媒说,这不是与中国在其他关键分歧上做交易。香港《南华早报》称,白宫新闻发言人普萨基周二否定了将气候变化峰会视作“重建”美中关系机会的想法。她说美国正在多个层级与中国接触,与中国的关系不是对抗,是竞争,但美国不会放松对人权等议题的关注。
“德国之声”评论称,鉴于眼下的政治气氛,中美能够合作的空间很窄。克里多次说气候变化问题应同美中其他问题分开处理,但由于设定合作条件,他应该也清楚这很可能,甚至必然大大弱化中国合作的意愿。“美国之音”报道说,克里主张将气候变化问题“单独处理”,但中方强调中美在具体领域的合作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必然与整体的中美关系息息相关。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表示,不应指望一方面肆意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利益,另一方面又要求中国在双边和全球事务中给予理解和支持。
吕祥14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中方愿同美方及国际社会一道,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可这从来不是一个孤立问题。比如,超算平台在预测极端天气、分析成因、寻求气候变化规律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近日美方将7个中国超算实体列入所谓“实体清单”,加紧对中国“卡脖子”。这起码说明,美方所谓的合作缺乏十足诚意。
在美国国务院宣布克里访华消息的同一天,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发布年度威胁评估报告,将中国致力于成为“全球大国”放在“威胁”清单的首位。《纽约时报》报道称,报告将俄罗斯、伊朗和朝鲜排在中国之后,声称“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在多个领域——尤其是在经济、军事和技术上挑战美国,并且正在推动改变全球规则”。报告还指责中国的战略是“离间美国及其盟国”,以及意图在未来十年里将核武库规模扩大至少一倍。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4日批评美国有些人、有些机构不断渲染各种版本的“中国军事威胁论”十分无聊,也完全是别有用心,中国坚决反对。他说:“如果美国这家情报机构真正关心核威胁问题,我奉劝它好好研究一下美国的核武库和核政策给世界带来的威胁,并及时发布报告。”
另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首相菅义伟15日将访美,日美首脑会谈后的联合声明中将包括应对中国的内容。
“美国需要拿出证据,让各国对它有信心”
在美国国内,即便克里有意强调他给与中国的合作设下条件,仍招致一些共和党人批评。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首席共和党成员麦考尔13日发表声明,指责克里访华“是在发出一个绝对错误的信号”。他援引毫无根据的美媒报道称,“强制劳动和污染行业”是中国绿色能源计划的核心,声称美国不应“与制造或恶化国际问题的国家合作”。反华急先锋、共和党联邦参议员卢比奥则在福克斯新闻网撰文说,克里访华是给北京送上大礼。他大呼“拜登政府让你装在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将来自哪?中国。谁的产业基地将受益?中国”。
“德国之声”评论称,全球要实现碳减排目标,不得不依赖同中国的合作。而且北京比华盛顿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更积极和负责。虽然拜登政府扭转了特朗普政府对这个议题的态度,可假如4年后特朗普卷土重来或者共和党执政,美国政府的做法届时会不会改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使欧洲有顾忌,不能在围堵中国上跟美国跟得太紧。“很难真正相信美国政府,”《纽约时报》援引气候领导委员会高级研究员泰亚·史密斯的话说,美国需要拿出证据,以让各国真的对它有信心。“我们必须能够证明,这不是美国政治的一时兴趣。”
《南华早报》14日发表社论称,鉴于对中国采取的强硬立场,拜登想要展示气候变化峰会的积极成果,意味着他需要与中国在一些基本问题上达成一致。就中美关系而言,希望这能为双方的合作开辟一条道路,并在不久的将来不断拓宽。因为克里的中国之行反映了一个现实:中美两国相互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