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百年创新的主体自觉
2021-04-15郭宝付
郭宝付
(东北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4)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在青年观百年创新中的理论自觉
“离开了作为理论创新者主体的认识的发展或提高, 理论本身的创新是无法真正实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每一步发展, 都是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提高的结果。”[2](P7)中国共产党的青年观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百年创新也是伴随着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对青年问题的理论自觉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一)“又红又专”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自觉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青年的觉醒、解放和发展提供了组织力量和政党支撑。作为中国近代先进青年的杰出代表和早期青年运动组织者的毛泽东, 对青年和青年运动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他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期间, 更是以战略家和理论家的眼光,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提出了以“又红又专”青年培养为核心内容的一系列青年理论。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萌芽了青年培养要有政治性的思想。1937年在为陕北公学成立题词时写道“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3]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毛泽东对青年提出了新的要求。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4](P226)的重要论断,同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我们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4](P309)这是党在青年认识的历史上首次提出“又红又专”。1958年1月,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一文中对“又红又专”作了全面细致的解释:“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是两个对立物的统一。一定要批判不问政治的倾向。一方面要反对空头政治家,另一方面要反对迷失方向的实际家。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这是毫无疑义的,年年如此,永远如此。这就是又红又专。”[4](P351)“又红又专”论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青年问题的首次系统性思考,是集红色革命精神、集体主义、政治意识等概念为一体的综合话语体系,是社会主义建设一体两面和现代民族国家建构逻辑在青年问题上的体现,奠定了党的青年观的理论基石,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共产党认识青年、培养青年的基本价值遵循,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同中国青年具体实际的第一次结合,彰显了党在青年意识形态领域认知的鲜明特色,具有浓厚的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品格和思维样貌。
(二)“四有新人”论: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自觉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背景下,逐渐形成了以“四有新人”培育为核心内容的青年观。
邓小平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怀和胆略, 高瞻远瞩地思考着青年和青年运动,认为“我国这一代青年是大有希望,大有作为,完全可以信赖的”,[5](P290)并在工作中提出“造就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一代新人”[6](P105)的目标,“四有新人”思想萌芽。随后在为《中国少年报》《辅导员》杂志和学生张海迪活动题词时都提到了“四有”的概念,虽然与最终的提法略有不同,但“四有新人”思想已日趋完善成熟。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提出“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7](P110)从此,“四有新人”思想成为党在青年工作和青年决策中的目标导向和根本指针。培育“四有新人”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青年观的核心内容。它深刻回应了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改革开放战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学说的一次科学运用,是对党的青年观的一次新的理论贡献。
(三)“四个统一”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自觉
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等,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局势和新科技革命迅速发展、信息技术革新日益加深的经济社会形势,以深邃的战略眼光,提出了以“四个统一”为主要内容的青年观。
“八九政治风波”后,面对社会对青年的质疑和青年自身政治热情低迷的情况,江泽民积极回应并高度信任青年,提出“我们年轻一代的心是纯洁的,主流是好的。青年中有一大批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决心为共产主义而献身的人,他们代表了当代青年的主流。”[3](P233)同时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师生及应届毕业生代表进行座谈,发表系列重要讲话,为社会回归对青年的理性认知、打消青年成长疑虑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政策氛围。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号召全国各界青年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8](P483)之后,在“四个统一”的基础上,又逐渐提出“五个成为”“六点希望”等青年理论,对青年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逐渐深化。江泽民以“四个统一”论为核心的青年观,诞生在中国青年运动走向低潮的特殊历史背景下,体现了党对青年的极大信任和期待,鼓舞了中国青年和青年事业的蓬勃发展。从其思想内核内上看,是对“又红又专”和“四有新人”青年观的一次演进创新,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引领了党的青年观全面推向21世纪。
(四)“四个新一代”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自觉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形势,结合中国青年的特点和实际,形成了以“四个新一代”为核心内容的青年观,为新时期新阶段青年和青年工作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石墨矿矿石结构主要为鳞片变晶结构、半自形晶粒状结构,构造为片状构造、稀疏浸染状构造,局部有片麻状构造。石墨矿矿石矿物成分比较简单,主要为晶质石墨,含微量的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
21世纪初国际国内环境纷繁复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境外敌对势力对青年的思想渗透日益加剧,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为青年成长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形成了新的冲击域,新世纪对青年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党的新的领导集体深刻研判青年成长面临的形势,高度重视新世纪青年培养工作,在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等实践探索的基础上,2007年胡锦涛在《致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信》中殷切希望:广大团员青年要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9]2008年,胡锦涛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对“四个新一代”进行了深入阐述和拓展延伸,对广大青年提出了“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刻苦学习、勇于艰苦创业、培养高尚品德”的“四点希望”。围绕“四个新一代”培养的具体推进,胡锦涛在多个场合做出了重要论述,要求不断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等。胡锦涛“四个新一代”思想青年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世纪、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为适应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的,充分吸纳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成果,是科学发展观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新时期新阶段青年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将党的青年观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五)“时代新人”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自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把青年发展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发表了“时代新人”论等一系列论述,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青年观创新的一次历史性飞跃。
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大命题。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任务,正式提出了“时代新人”的概念。在之后关于青年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时代新人”的内涵逐渐丰富和明朗,并衍生出若干相关表述,如“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时代新人”思想走向系统性、完整性和体系化。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以“时代新人”论为核心内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这一基本问题的深刻思考,是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新时代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本实践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主题的回应,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和超越,是党的青年观百年创新历史上又一次伟大飞跃。
二、共青团组织在青年观百年创新中的实践自觉
政党和青年组织具有互动性,一方面政党为青年组织提供了指导思想、政治理念、价值规训上的总体要求,另一方面青年组织在具体的青年工作实践中为政党的理论创新提供具象参照、现实动力和检验矫正。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在党的青年组织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围绕党的不同历史时期时代主题和中心任务的变化,自觉探索青年工作的新路径、新模式和新范式,为党的青年观百年创新提供了实践动力。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青团以“服务革命”为主题的实践自觉
1922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经建立,就立即投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浪潮中,走出了一条以发动青年为核心、以服务革命为主题的青年工作道路。一是用先进理论说服和掌握青年的实践。作为党的助手和预备学校,共青团天然地承担着将党的指导思想传导青年的责任使命。用马克思主义来教育和引领青年,探索举措主要包括创办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青年》成为当时青年知识分子及一部分青年工人所喜爱的刊物,在它的鼓舞教育下,千百万青年投入了中国人民伟大的解放战争”;[10](P493)联系和组织进步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培养青年团干部,发展团组织;深入工人群众中举办劳动讲习学校,协助开展工人运动,组织青年学生上街游行示威等。二是争取和发动青年参与革命斗争的实践。大革命期间组织参加学生罢课、游行示威等,土地革命时期组织青年参加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工农民主政权建设,抗日战争时期改组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等组织参加抗日斗争,发动青年组成战地服务团、战地看护队等,积极支持前线抗日作战;解放战争时期组织青年参加反内战、反迫害、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开展“五二〇”运动等,积极反对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加速了中国共产党赢得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共青团以“建设中国”为主题的实践自觉
1949年4月,改造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成立,逐步实现了由革命党的青年群众组织向执政党的青年群众组织的根本性转变。1957年由于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的转变,再次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一时期,共青团以“建设中国”为主题做了开拓性的青年工作实践。一是调动和发挥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生力军作用的实践。1950年,为配合新解放区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团中央组织召开全国农村青年工作会议,配备和训练团干部,广大农村青年带头参加农会,成为宣传土改政策、执行农会决议的模范。为组织青年参加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活动,青年团发出“争取做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把青春献给祖国”等号召,组织青年突击队、青年垦荒队、青年节约队等有青年特点的工作,充分调动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贡献青春力量。二是构建青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方法路径和活动模式的实践。1958年,共青团通过《关于组织广大青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毛泽东著作的决议》,广泛组织青年开展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学习毛泽东著作。同年5月至7月,团中央组织观摩团到25个省市区的87个城市进行观摩学习和交流经验活动。直到“文化大革命”的前几年,这场学“毛著”运动在青年中持续开展,千百万青年从毛泽东著作中学习观察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收到了积极的社会反响。1963年,共青团发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青少年学习雷锋活动,此项活动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认可和推动,成为当代共青团历史上一次持续性最长、涉及面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活动,[5](P249)整整一代青少年以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思想状态成为弘扬雷锋精神的实践者。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共青团以“现代转型”为主题的实践自觉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共青团工作得到全面恢复,结合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的转变,共青团以“现代转型”为主题对青年工作进行了新的探索。一是推动“学四化、干四化”青年工作转型的实践。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共青团提出摒弃“以阶级斗争为青年的主课”的“左”倾观点,把学四化、干四化作为新时期青年的主课,工作重心转移到引领青年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作为新长征突击手活动的基本形式,青年掘进队、青年质量管理小组、青年安全监督岗、青年文明岗等“青”字号组织蓬勃发展,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引领青年创造现代社会风尚的实践。1981年,共青团面向全体青年发起“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首创的群众性的现代风尚品牌活动;1983年,共青团中央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号召全国青少年向张海迪学习,一时间学习张海迪在青年中掀起了浪潮;1993年“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全国展开,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组织相继成立,青年志愿者行动通过团结凝聚、组织动员更多青年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践活动,为建设现代社会、树立社会新风、提高公民素质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三是推动青年工作与时代进程同频共振的实践。1993年共青团十三届二中全会召开,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提出用“跨世纪”这一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观念,强化青年的跨世纪意识,明确青年的跨世纪责任,同时团中央实施“品”字形发展战略,全面推进“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和“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等工作,推进在新的时代进程中党的青年工作的创新。
(四)新时代共青团以“改革创新”为主题的实践自觉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创新”成了新的历史方位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鲜亮底色,也成了共青团开展青年工作实践的核心主题。一是探索网络信息技术革新与青年工作深度融合的实践。21世纪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的时代,青年是网络主要的使用者和内容生产者,赢得网络、才能赢得青年。2016年共青团启动“网上共青团”建设,以“智慧团建”和“青年之声”为重点,探索“互联网+共青团”的格局;进驻青年聚集的各类网络空间,打造新媒体矩阵,组织上千万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针对网上错误言论和现象,旗帜鲜明、敢于斗争;推出“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等大批阅读量过亿的网络话题活动,开发网络公开课、动漫、音频栏目、情景视频等产品,充分实现了团网深度融合和团青充分互动。二是开展以新思想塑造新青年的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系统回答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提供了思想武器。共青团组织广泛开展“青年大学习”活动,引领青年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仅2018年,各级团组织就开展专家授课、学习讲堂、主题征文等各类学习活动230万场,数亿人次团员青年参与;全国1700余所高校合力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2013年来累计培养青年政治骨干80余万人;开展“我的中国梦”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增强青少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三是实施刀刃向内、推动青年组织改革的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共青团加快推进组织改革工作。2016年共青团印发《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围绕四大方面、十二个领域,制定99条改革措施。改革领导机构,大幅提高基层一线团干部、团员在各级代表大会中的比例;改革干部制度,建设“专、挂、兼”相结合的机关干部队伍;改革工作方式,团的领导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青年实现制度化;改革团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团员的先进性得到提升。
三、青年在青年观百年创新中的群体自觉
“青年自觉是青年运动得以勃兴的深层因素。所谓自觉,是指青年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是一种内在自我发现、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11]青年是党的青年观的思想原点、理论重点和方法落点,青年自觉是青年观创新的对象性自觉,是以青年运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群体自觉。每一代青年都裹挟着时代所赋予的群体特征,在青年运动和实现自我的舞台上自主追寻、自我探索、自信前行,深刻影响和推动着党的青年观的百年创新。
(一)启蒙的一代:第一代青年的群体自觉
第一代青年是指生活在五四运动至“一二·九”运动前夜的青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处在这一时代的青年,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政治、经济、基本的受教育和就业权利等无法得到保障。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启蒙了青年的思想,他们积极寻求先进理论和新的社会力量来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夙愿。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在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最早接受马列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的宣传介绍下,马克思主义在广大青年中得到了广泛传播。1919年5月4日,为反对西方列强在巴黎和会上对中国主权的践踏,数千名北京青年涌上街头,罢课、集会、示威游行,喊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并逐渐演变成了一场由工人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广泛参加的全国性群众斗争。五四运动的爆发,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形成,工人阶级走上政治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组织上的准备。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青年运动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1925年五卅运动中五万多名学生参加了罢工、罢课和罢市斗争,南北方青年先后参加了省港大罢工和三一八运动等,帝国主义和北洋政府受到沉重的打击。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广大青年积极参加了三次武装起义和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国统区青年继续组织罢课、游行示威、飞行集会等活动。第一代青年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的思想启蒙和行为觉醒,他们参与开展的青年运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结束了中国青年运动自发和盲目的状态,为党的青年观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历史起点。
(二)抗战的一代:第二代青年的群体自觉
第二代青年是指活跃在“一二·九”运动之后直到新中国成立的青年。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抗日救亡运动开始在中华大地兴起。1935年党中央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八一宣言”得到了广大青年的热烈响应,12月9日一万多名北京学生走上街头,不顾反动政府的大刀、水龙、逮捕的威胁,抗议蒋介石政府同意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揭露日本吞并华北进而独占中国的阴谋。在北平学生斗争的影响下,天津、上海、杭州、武汉等城市相继爆发学生运动,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广大青年与全国人民一起奋战,成立青救会等组织,投身抗日游击战争。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借力推行专制独裁和一党专政,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青年先后开展了一二一反内战运动、反美抗暴运动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等,形成了配合解放军正面作战的第二条战线,促进了整个人民运动的高涨,最终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时期,救国救民、民族独立、民族自强始终是时代的最强音,也必然是战争岁月里的第二代青年最核心的精神诉求。”[12]第二代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积极投身革命事业,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大规模的战争状态,青年逐渐掌握了青年运动与革命结合的方法,参与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为党培养青年、依靠青年、赢得青年提供了初步探索和尝试。
(三)建设的一代:第三代青年的群体自觉
第三代青年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青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诸多严峻考验,许多困难亟待解决。军事上国民党大批残余部队还在负隅顽抗,经济上民生凋敝、市场混乱,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采取不承认和敌视的态度。而此时,大批青年人怀着对共和国的满腔赤忱、对新生活的美好憧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致力于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以前所未有的高涨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建设祖国”“保卫祖国”,成为新中国建立之初青年生活和青年运动的两大主题。土地改革、抗美援朝、恢复国民经济,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共青团的组织和带领下,青年扫盲队、青年科技攻关小组、青年生产突击队、青年志愿垦荒队……成为当时青年中最普遍、最活跃的群体社会活动形式。在那个物资奇缺的年代,广大青年精神百倍,雷锋、向秀丽等一大批青年模范脱颖而出。第三代青年是艰苦奋斗的一代、乐于奉献的一代和理想闪光的一代青年。他们积极投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和巩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浪潮中,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渐认清青年特点,掌握青年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规律,探索了系统性的青年工作战略,推动了党的青年观的突破升级。
(四)改革的一代:第四代青年的群体自觉
第四代青年是指改革开放后成长到新世纪之交的青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高考制度的恢复,新一代的青年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确立了改革开放的道路,青年运动也从政治领域开始转向经济领域。在思想认知方面,青年积极参与到“真理标准大讨论”中,思想再一次得到了解放,“潘晓”的来信在广大青年中产生了巨大波澜,“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的人生观的讨论空前热烈,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巡察时的讲话,打消了部分青年的思想顾虑,坚定了投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理想信念。在经济发展方面,青年自发组织的“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逐渐成为全国青年竞相参与的热门活动,“下海经商”“城镇务工”等一时成为青年职业选择和未来走向的潮流;在文化学习方面,经历了“文革”断层的青年,迸发出火热的学习热情,各种电大、夜校、补习班成为青年业余选择的活动方式,青年勃发了空前的学习热潮。第四代青年伴随着中国巨轮改革开放的号角而前行,他们从苦闷彷徨中走出,逐渐摆脱极左思想的束缚,在改革中奋力呼吸,拥抱一切新鲜的事物。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愈发认识到青年人才的重要性,把青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结合起来,和国内国际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在青年观的创新上更加具有战略性、时代性和发展性。
(五)走向现代化的一代:第五代青年的群体自觉
第五代青年是指随着新世纪到来而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进入新世纪,青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成长环境和时代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确立,互联网得到迅速普及,高等学校扩招、大众化趋势显现,“以往那种疾风骤雨式的、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转变成为扎扎实实、丰富多彩的多元表现形式。青年运动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色彩明显淡化,主要围绕青年学习、就业、健康等青年面临的实际问题开展活动。”[13]这就使得青年运动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一是网络成为了当代青年参与社会的新方式,“网络原住民”通过互联网表达观点、参与社会舆论、传递价值观念;二是青年文化呈现出娱乐化、个性化的色彩,意识形态性得到大规模的削弱,崇尚新潮、个性审美、标新立异成了青年文化的显著特征;三是青年的非政治化倾向增强,越来越多的青年不再参加机制化的青年组织,而是根据个人兴趣和利益,选择性地参与社会活动;四是青年参与志愿服务、大型赛事、重大突发事件等社会工作增强,如在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大事件中表现出了强大的青春力量。第五代青年是党带领中国人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其彰显的特征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青年群体的鲜明展现,为党的青年观创新提供了现实参照和实践动力。
“党的队伍中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精神的青年人,这是我们党历经百年风雨而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14](P12)未来,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带领青年人和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