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情碰撞中的“传帮带”

2021-04-15李伟

中国社会保障 2021年1期
关键词:巫溪县传帮带科长

■文/李伟

“面对每天做不完的业务、学不完的政策和永远有待改进的服务,我一开始不明白这么忙碌究竟为了什么。后来,李科长告诉我,用心用情服务好每一位群众,让每一位群众都能‘老有所依’,就是我们社保人的初心使命。” 2019 年10 月,在重庆市人社局举办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演讲比赛中,巫溪县社保中心刚入职一年的杨萌颇有感触。

杨萌口中的李科长是巫溪县社保中心养老待遇科54 岁的李黎明。从事社保工作整整33 年的她,接待过的办事群众不计其数,因为服务态度好,业务政策熟,大家都亲切地称她“李专家”。

2019 年7 月,巫溪县社保中心经办大厅里来了一位老奶奶,她说自己从河南过来,专程找李科长领养老金。李黎明热情地接待了老人。李黎明发现老人衣着得体,但就是说不清自己的基本信息。面对这种情况,经验丰富的李黎明一边像女儿般安抚老人的情绪,一边慢慢地引导她从贴身的口袋里找出身份证。通过身份证上的信息,经办人员在系统中查到她是本地某学校的退休人员,正是李科长给她办理的退休手续。李黎明通过老人的“老东家”联系上了她的家人。当匆匆赶到的家属看到老人正被李科长细心照顾时激动地说:“真是太谢谢了!我妈妈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发现她不见了,全家人正在到处找呢。”看到老人和家人团聚,李黎明露出了踏实的微笑。

53 岁的杨剩勇是巫溪县社保中心经办大厅的主任,别看名字有点男性化,杨剩勇在日常管理中却将女性的细心发挥得淋漓尽致:从增设阶梯防滑垫、桌角防撞贴,到办公物品摆放整齐、工作人员着装规范,再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体温测量登记、经办大厅环境消毒……她都事必躬亲。大家都赞她是 “杨门女将”。为了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业务咨询,快到退休年龄的杨剩勇每天利用休息时间,依托“掌上保典”APP 进行学习,成为全中心在线学习时间最长、测试成绩最好的记录保持者,是名副其实的社保政策“一口清”。

在杨剩勇的带领下,巫溪县社保中心悄然兴起一股“学习风”,每天在工作之余,职工微信群里都是全员齐上阵,互相答疑解惑、分享经验。在2020 年8月重庆市人社局举办的“全市人社系统业务技能练兵比武”片区赛中,巫溪县社保中心个人参保科的孟燕在团队总成绩落后的情况下,靠着扎实的业务知识储备,成功逆转。“一个人的学习,过程可能很痛苦;一群人的学习,却是一种快乐。”孟燕的获奖感言道出了团体学习的真谛。

同李黎明和杨剩勇的身份不同,年近花甲的胡绍贵,是原巫溪国营水泥厂的企业劳资干部,自1994年开始经办企业养老保险,是最早一批接触养老保险政策的人。因为熟知上世纪90年代与国企改革有关的企业养老保险政策,2017 年退休后,他被巫溪县社保中心聘请到经办大厅来担当政策咨询员。胡绍贵像一位每天坐诊的“老郎中”,面对企业养老保险的各种疑难杂症,辨证施治。

“胡同志,你赶紧帮我看看,我在原单位的档案室里翻腾好几天了,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一堆旧账册,也不知道对我申请单双解资格认定有没有用。”2020年4 月,一位焦急的群众手里提着个大袋子来找胡绍贵。

“你别急,把东西打开来我看看。”胡绍贵小心地接过一本本发黄的资料,慢慢翻看:1989 年的招工文件、1998 年的解除劳动关系决定……没过多久胡绍贵就开出了“方子”,交代他先去破产企业的主管部门申请单双解资格认定,再到人社局进行审批后,办理参保手续。

每次胡绍贵在咨询台前解决疑难杂症的时候,单位参保科的黄海军总是拿着一个笔记本站在旁边学习。黄海军在工作中渐渐发现:要处理好信访问题,只会简单地操作业务系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政策的沿袭深入了解,对条款的解读精准恰当,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每天跟着他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面对群众的诉求,应该办的要有依据,不能办的更要说明理由。”黄海军总结道。

这只是巫溪县社保中心里老一辈与新一代激情碰撞“传帮带”的三个片段。目前巫溪县社保中心共有职工40 人,平均年龄28 岁,在前辈们敬业精神的鼓舞下,年轻的经办人员倍加努力。

猜你喜欢

巫溪县传帮带科长
巫溪县开展技术培训推动独活种植基地标准化发展
传帮带中谋振兴
老科长的“刻薄话”
高校体育教师传帮带的实施措施研究
山区流水生态养殖产业扶贫对策——以重庆市巫溪县中岗乡为例
重庆市巫溪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模式构建
“五老”传帮带 青工受益多
传递“金钥匙” 引领新一代——齐鲁石化关工委以『传帮带』助力青工成长成才
科长不在家
处级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