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的演进及展望

2021-04-15赵冬倩

晋中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学者理论

赵冬倩

(1.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陕西西安710016;2.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93)

从1919 年英国的威尔士大学设立第一个国际关系教席,国际关系学科开始被认作一门独立学科到现在,国际关系学科创建已逾百年,但中国的国际关系学科发展则远远落后于世界的发展。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开端于上世纪80 年代,尽管有起步晚及语言障碍等诸多困难,中国学者凭着自身的努力及对知识和真理不懈的追求使国际关系学科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中国国际关系研究是基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整体框架的,原创性的理论成果远不及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成果丰硕,这大大削弱了中国学者在整个国际关系学术界乃至世界政治事务上的话语权。随着中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日臻完善,国家经济实力的稳步提升以及国际政治地位的上升,大批的中国学者对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特性”做了有益的讨论和阐释,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成果不断丰富。然而,推动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必须立足于对当今时代变化中重大问题的回应。本文试图对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演进脉络进行梳理,并对“中国学派”的未来走向提出展望。

对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具体阶段性该如何划分,不同学者基于划分方法不同而莫衷一是,但是学者们的共识是,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 年代。正如复旦大学倪世雄教授所指出的那样,“80 年代以前,我国国际关系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1]上世纪80 年代之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翻译原著、争论探索、理论创新这三个阶段。

在上个世纪80 年代初期,中国各大重点院校相继设立了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和外交学专业,开始注重为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培养和储备人才。出于实际需要,中国的学者们开始大量翻译引进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著作,介绍国际关系理论在西方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理论介绍主要是对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这些国际关系主流理论进行选译,并加上中国学者自己对主流理论的总结、归纳和理解。这一时期代表性的专著有倪世雄、金应忠教授的《当代美国国际关系理论流派文选》。该书第一次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国际关系理论中不同流派在美国的发展,给中国学者普及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随着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介绍,中国学者自身创建理论的意识开始觉醒,1986 年初,王建伟教授的《努力创建我国自己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一文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1987 年在上海召开的首届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讨会上,学者们明确提出了创建“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的主张。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原著加以翻译和介绍,中国学者只是萌生出要创建属于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的想法,但是并没有进一步指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范式和话语体系应该是什么样的,在国际上也缺乏中国学者的声音。

冷战结束后,随着对国际关系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大量的中国学者到西方学习,中国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同步关注,大量翻译西方原著,并引入了建构主义、女性主义、英国学派、批判理论等多元化的理论范式。但是中国学者也不是一味地介绍吸收这些理论,而是开始以自己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甚至批判。这一阶段的不同理论范式极大地拓宽了国内学者的眼界,提升了国际关系研究者的专业素养,并且学者们对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产生和路径开始出现了探索和争论。在这一阶段中国学者逐步对中国国际关系理论范式进行了可行性探索,虽然并非实质上的构建,毫无疑问,这是构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进程中的一大进步,但在国际上还没有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富有创新精神的学者尝试从我国古代伦理和政治思想中挖掘理论资源,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2004 年第三次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讨会上,学者们从本体论的角度就中国国际政治理论构建的基本范畴、对象、体系、范式、特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这标志着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已进入了理论创新阶段。[2]到 2005 年左右,秦亚青、王逸舟、王正毅等学者相继提出了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中国学派”建设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创建理论。秦亚青、余正梁等学者普遍认为“中国学派”的产生是可能和必然的,中国在历史文化、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等方面的独特性必然会导致中国在国际关系理论上的国别特色。这种观点主要认为中国政治形态上的与众不同必定会给我们营造一个可以建构出与众不同的理论的环境。正如资中筠先生所言,“与其说创建‘中国特色’的理论,不如说中国人以独到之见参与世界性的理论争鸣,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3]至此,学界关注点逐步转到“中国学派的国际关系理论内涵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上。[4]这一阶段中国不同的学者开始尝试创建兼具理论特质而又不失“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从开始理论准备阶段的零星思考,到最后完备理论的提出经历了十载光阴,终于在世界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在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从最初的翻译原著,不断引进新的范式和理论,到提出本土化理论的不断尝试,历代学者孜孜不倦地上下求索,终于促成了具备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的破茧而出。

二、“中国学派”国际关系理论成就

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中国的历史地位得到了全面提高,中国在思想文化方面也取得了重大发展。伴随着世界政治格局迎来全新的转型时刻,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政治学逐渐难以适用于解读中国政治实践和世界政治现状,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政治学研究也亟待进行一次革命性的范式转移和理论突破。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下,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从中国文化中汲取营养,深入发掘中国特质,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创建取得了重大成就。有代表性的学者和理论有秦亚青教授的世界政治的关系理论、阎学通教授的道德现实主义理论、赵汀阳学者的天下体系理论。下面对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代表性成果进行介绍和分析。

秦亚青教授早在2009 年就对中国国际关系理论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关系本位与过程建构理论,把中国理念植入国际关系理论。2015 年又发表了《国际政治的关系理论》一文,旨在尝试发展纯粹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其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关系型。关系理论是通过把过程和关系这两个核心的中华文化思想概念化而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关系理论。过程是流动的关系。关系理论是将关系性理论化,使其成为理论硬核的形而上要素,然后通过成核化过程建构的。关系理论进而认为,阴阳关系是所有关系的基本形态,或称之为元关系。中庸辩证法是在和谐关系中来理解阴阳关系的。过程视角把过程中的事物联系在一起,通过化解对立与冲突向和谐进化。关系理论与理性理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又承认理性的重要意义,进而从关系性角度提出“关系理性”。[5]2018 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秦亚青教授的英文专著《世界政治的关系理论》。秦亚青教授在专著中系统地提出了他创建的国际关系理论,该理论以关系本体为基本假定,以中庸辩证法为认识论依据,从关系这个全新视角来审视世界秩序和行动逻辑。秦亚青教授的理论是基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创建框架和模式,用独特的中国视角发展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在2019 年出版了阎学通教授的英文新著《领导力与大国崛起》。阎学通教授运用了美国的现实主义理论的权力观,融入了中国先秦思想理念,其特质是中国的道义理念,将中国元素加入了权力界定。他指出权力分为道德权力和物质性权力。道德权力是指确立合法性的能力,是一种软权力。物质性权力是军事、经济等硬权力。对于国际体系秩序而言,可以分为王权秩序、霸权秩序还有强权秩序。阎学通教授指出王权是最好的国际体系秩序,最佳权力形式是道德权力和物质权力相结合。阎学通教授采用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核,用中国的道义观对现实主义理论进行了重新界定,其理论要素和体系相对完备。

赵汀阳学者提出的天下体系理论基于中国古代周朝的世界体系构想将周朝的体系作为一种理想模式启发当今世界秩序的构建。他认为从中国的世界体系构建的实践中来看,周朝的制度体系是世界秩序的理想类型,该秩序的基本原则是家庭秩序,也是无外原则。从中国的历史实践来看,中国周朝是一个世界性体系,拥有一个天朝和诸多诸侯国。天朝政府管理天下秩序,制定普遍律法,仲裁诸侯国之间的争端。各个诸侯国独立管理自我内部事务,并且诸侯国中的民众自由流动。天下的秩序原则是基于家庭,而家庭的特征是自我利益最小化,爱与和谐最大化,因此天下就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这是国际体系的最优选择。在世界体系中,政治单位不应该是主权国家,而应该是作为整体的天下。在这个缺乏世界性秩序和制度的现实世界中,一个具有全球观视野的、超越威斯特伐利亚主权国家体系的天下秩序才能解决目前世界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和问题。赵汀阳学者提出的国际关系理论并不是运用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要素来构建的,更像是中国思想在国际政治领域的阐发,其理论对脱离中国语境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者的接受和理解是有一定困难。

不难看出,中国学者在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建中汲取了中国的历史实践和文化内核的养分,充分展现出中国文化特质独有的智慧和魅力。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秦亚青教授和阎学通教授的专著是用英语写作的,并且两位专家还撰写了大量英语论文,对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在国际学界的对话和在国际上话语权的提升起了重要作用。除了几位学者系统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以外,中国人民大学在2019 年成立了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将“历史政治学”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学研究路径,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具备深厚的历史研究和政治思想研究底蕴和基础,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的助力可期。

三、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的未来展望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范式是根植于西方的历史政治实践的,不难看出其逻辑基础和哲学体系都是西方化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从预理论的阶段到正式的理论提出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过程中,最初是以美国学者的理论范式为主流的,欧洲逐渐发展出“英国学派”理论。但“英国学派”的国际关系理论难以剥离欧洲文化同质性的特征,其普适性值得商榷。“中国学派”国际关系理论中提出的“中国特色”在不同理论中的体现有所不同,有的是在西方理论框架中融入中国元素,有的去掉了西方理论的理论要素,用纯粹的中国文化阐释观点,有的是运用了西方理论的构建方法,但规避了西方元素,着意强调中国传统思想和理念。

2020 年8 月2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学者应该“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并且“树立国际视野,从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互动中探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理论”作为概念本身源于西方,然而人类的悲欢和理解是相通的,理论本身就是源于实践并且能够指导实践的。在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创建中,应该致力于解决和讨论人类面临的共同困境,不必过度拘泥于西方理论标准。不管是非要寻求以西方模式为唯一标准的理论,还是苦苦寻求“中国特色”而刻意回避西方理论的影响,都显得不那么从容。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突破了西方的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理论范式的束缚。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目前的政治体系和治理格局已经无法解决当代人类所面临的危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工作者应当拓宽研究视角并具有前瞻性,把理论研究置于世界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之上,构建新型世界格局和治理体系的原则和路径。具备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能够源于中国文化,拥有中国独特的视角,突破中国语境,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有效沟通,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性,需要中国国际关系学者们继续挖掘与深化研究,通过对全人类命运的关注和中国式的哲学内省来完善自身的风格,进一步发展出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国际关系理论。

猜你喜欢

学者理论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坚持理论创新
学者介绍
神秘的混沌理论
学者介绍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本刊学者简介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学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