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本”和“民本”统一视域下共享发展的推进理路

2021-04-15李淑英王天琪

广西社会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人本现实马克思主义

李淑英,王天琪

(东北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新时代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阐释,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升华与拓展。其中,共享发展着力于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是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发展的方向,同时又是保障发展的根本所在。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激发全体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根本动力。推进共享发展就是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和人人享有,从个人角度来说就是要有平等的参与、公平的收入和充分的享有;从国家角度来说就是要有共同富裕、公平的分配和完善的制度设计。虽然在理念上共享发展已经具有比较完善的内涵和意义,但是在现实的共享发展推进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这就引发了关于共享发展如何推进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从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统一中汲取经验和启示。

一、共享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创新性发展,共享发展的推进依赖于自下而上的个人实践

共享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批判性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共享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把现实的人的实践作为理解人类社会本质的出发点,把人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主体,把人作为一切发展的根本目的。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这一思想,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共享发展的直接思想来源。同时,共享发展不仅要从理念上实现公平正义,更重要的是在现实推进过程中实现人与人之间在发展上的真正平等。这里的“人”具体到现实中就是指个体的人,所以要推进共享发展,必须充分调动现实个体的实践能动性和创造性,换言之,现实个体的实践是实现自下而上的个人间共享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和德国古典哲学理论出发,实现了哲学理论主题的根本转换,即从“世界何以可能”转向为“人类解放何以可能”,并由此出发建构一个以人为本的哲学体系。马克思认为,随着自然科学的独立化并“给自己划定了单独的活动范围”,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把人们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1]。因此,哲学也就应该从“天上”来到“人间”,关注消除人的生存的异化状态,关注实现人类解放。为了回答“人类解放何以可能”,马克思把哲学研究的聚焦点由宇宙本体转向人的生存本体,由解释世界转向改变世界,由现实物质世界转向现实的、由人参与的物质世界,即人类社会。如何实现这个转向呢?就是把实践引进哲学,用于说明人的本质、社会的本质和世界的本质。哲学主题的转换,为推进共享发展提供了现实途径和现实力量,即人的实践。“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问题在于“有生命的个人”是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改造自然而存在的,实践构成人的特殊的生命活动形式。实践使人的自然需要的对象、内容和满足方式与动物区别开来,实践赋予人不同于动物的自然属性,并改造和发展着人的自然属性。“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3]而且人是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关系、社会本质,从而使人获得其成为人的本质。实践也生成和发展着人的精神属性,使人的生命活动成为有意识的现实活动。现实的人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而这三种属性统一于实践。因此,实践构成人的历史,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这个实践并不是以社会群体为主体的抽象的一般的实践,而是现实的个体的人的实践。“现实的个人”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马克思主义关注的“人类解放何以可能”这一哲学主题是从“现实个体的人”出发,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人类的解放不是一种思想活动,而是现实的历史过程,“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4]。而且社会发展和人类解放的实现要依赖于现实个体的人的实践活动。“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者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5]共享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推进的前提必然是现实个体的人的实践活动。

现实的个体的人的实践离不开国家社会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中,人类解放和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社会的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因此,共享发展理念正是通过推动社会各个地区、各个阶层的发展来推动个人的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就现实进程来说,实现社会发展和人类解放,必须通过积极创造各种条件,激发人民群众的实践能动性,推动社会发展,进而实现人自身的发展,实现人类的解放。“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6]推进共享发展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激发每个人的实践能动性,形成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合力,积极推动自下而上的个人间共享的实现。

二、共享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共享发展的推进依赖于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核心在于亲民、重民和惠民。共享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继承了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精髓,赋予了民本思想新的时代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中国传统文化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意义不同于西方文化,也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西方文化是以理论、知识等方式体现出来的,而中国传统文化相对于中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而言,却不仅仅是理论或知识,更主要的是以一种“历史”的形态在起作用。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了理论与知识形态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过程是必然性的继承和发展。共享发展要解决的直接现实问题就是分配不公的发展问题,当前我国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生产关系方面还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甚至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其中分配不公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现实问题,所以我们才会提出协调、共享的发展理念。而这正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论语·季民第十六》有言:“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共享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和国家富强的根本保障。这样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知识、理念、理论形态的继承和发展,这种继承和发展与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同质性。“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7]另一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者都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炎黄子孙,中国传统文化之于当前我国发展而言,不同于西方文化的根本之处在于,它直接构成我国发展的历史,是一种“历史”形态的存在。没有历史就没有现在,历史的进步首要的就是要在承认历史的基础上推进历史向前发展。“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历史进程中的必然过程,人民群众书写的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继续和发展。共享发展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这样的发展理念,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惠民利民理念,而且更多蕴含了民为本、民为天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思维方式也可以说就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整体性思维和战略性思维等,与西方文化具有强烈的对比性。而且这种思维方式并不是作为外在思维工具起作用的,而是浸润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其起作用的方式是内化于历史主体的。由此,共享发展理念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内容的继承和发展,另一个是思维方式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核心观念就是民为国本、民为政本,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民之重要性的最经典概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民是国家的根本,是政治的根本,民稳定则国家稳定、政治稳定,如果民不稳定则国家不稳、政治不稳。这样的“民为本”的理念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如《谷梁传·桓公十四年》中有言:“民者,君之本也。”《新书·大政上》中有言:“闻之为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民作为国之本这样的地位,决定了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关键作用。在传统中国历史上,崇敬上天的时代,思想家就把民与上天联系起来,提出“敬天保民”的执政理念。这些民本思想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人民立场是一致的。“立君者天也,养民者君也。非天命之私一人,为亿万人也。民之所归,天之所右也;民之所去,天之所左也。天命不易哉,民心可畏哉。”[9]确定统治者的是天,但是为了养民,而不是为了君,如果君不为民做事、不养民,就是违背了天,自然就会遭到被废除的命运。不仅如此,“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民还是决定君主能否实现其统治的决定性力量,民是社会的主人,是历史的主体。共享发展的实现与否决定于人民群众是否真正获得国家之本的政治地位,共享发展因此成为政治稳定国家发展的根本保障。

亲民爱民,体察民情、尊重民意、关心人民疾苦,争取民众的力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注重民生的价值理念。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孟子·离娄上》),表明了民心是能够得到天下的根本决定因素,那么如何得到民心呢?得到民心的根本途径就是体察民情、顺乎民情民意民欲,关注民生,使老百姓真正获得实惠。而这样的实惠就是共享发展理念中所说的“使全体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也正是共享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标。

首先,富民是安邦富国之前提。所谓关注民生,首先就是关注民的物质生活,如何实现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是当政者的首要任务,“富民是治国安邦的前提”[10]。一方面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民富则民心安,民心安则民稳,民稳则政稳,政稳则国稳,国稳才能发展。“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二程文集》卷五),这一思想具有鲜明的富民倾向。另一方面国富的实现依赖于民富,只有民富基础上的国富才是真正的国富,没有民富的国富就像是马克思所说的“虚假的共同体”,这里不存在人的自由,更无人的发展,仅仅是统治阶级的“新的桎梏”。这样的富民思想决定了共享发展理念虽然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分配不公,但是也不能忽略“蛋糕”不断要变大的问题,最主要的是“蛋糕”不是“虚假的”,而是由民之合力而为之,并由民共同享有的。

其次,富民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增加,而是让民众过上比温饱更好的富裕生活。“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11]在这里孔子把“食”放在了“兵”之前,一方面说明孔子把民生看的比武装更重要,因为只有“仓库实”才能“武备修”;另一方面这里的“足食”不仅仅指的是温饱,而是指比温饱更好的殷实富足生活。此外,尊重民意是国家复兴的根本。“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左传·庄公二十三年》)国家的兴亡决定力量在于人民,不仅仅民富是国富的基础,而且人民还是国家发展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共享发展不仅仅是目标和保障,更是决定能够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因素。

最后,“仁政”是惠民之途,“教化”是安民之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2]为政以德是儒家仁政思想的核心,因为只有仁政才能实现爱人,而且仁政也是“仁”在政治中的具体体现。“所谓安者,非徒饮之、食之、治之、令之而已也,必先于教化焉。”[13]实现国家安定和民众富足,首先要对民众进行教化,民众的教化水平是为政和谐的前提。由此,要实现共享发展,对民众的教化是必要的前提,只有民众的共享理念提升了,共享发展才能得以推进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物质和意识等哲学术语,但是其思想却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具有共通之处。而且相对于西方文化理论化知识形态存在的思想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深刻思想都是通过经验性语言表述,更能够为普通民众所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在继承和发展进程中相较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式弱的主要原因在于历史载体的变迁,尤其是文字的变革,是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历史的存在需要载体,无论这个载体是现实的事物还是抽象的观念,一旦载体消失,历史必然随之消失,历史是现实的根基,否定历史或者历史消失,就意味着现在成为“无根之树”。“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14]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必须是建立在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发展进程的基础上。

三、共享发展是“人本”与“民本”相统一的社会性共享,共享发展的推进要遵循权利与义务、个人与国家、社会与自然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是从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文化语境是西方市民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文化语境是封建专制统治。不同的文化语境决定了二者具有不同的理论出发点和理论视野。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侧重从人与历史、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强调人及其人的实践的重要性,目标是实现人类的解放;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则从民与政治、民与国家的关系角度来强调民的重要性,目标是维护君主的统治和国家稳定。虽然二者具有不同的理论出发点和理论视野,但是二者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却具有互通性和互补性,而这些互通性和互补性成为共享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也为共享发展的推进和实现提供了理论启示。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注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人民的主体地位,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注重国家政治中“民”的重要性,共享发展的推进必须注重人与社会、民与国家的统一,在实现路径上要充分重视和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都强调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可以说二者在这一点上具有互通性。但是,二者在对人民群众和“民”的理解和把握上又具有不同。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形成于封建社会的以农为本的历史条件下,对民之重要性的认识更多是从“治国平天下”的角度出发,因此,关注的“民”是与“官吏”相对的整体性的概念。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对人民群众的认识,虽然强调创造历史和推动历史发展的是人民群众的合力,但其出发点却是与神和抽象的人相对的人的概念。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注重的是民对政治的积极意义,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则更多的是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考察人民群众的作用。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对待民之应然是从国家统治和政治稳定出发加以规范;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对人民群众之应然则是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一具有必然性的存在来加以规范的。这些不同在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视域下的人民群众这一概念具有互补性。因此,要推进和实现共享发展,首要的就是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共享发展的主体——人民群众的深刻内涵和现实存在,进而探究如何发挥其主体能动性。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主体的人民群众,既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人民群众,更是现实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人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之一就是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具体现实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人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根本任务,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如果说‘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原理是从宏观的历史发展进程角度来阐明人民群众的作用和意义的话,‘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则是从微观的现实生活角度来阐明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意义”[15]。作为推进和实现共享发展主体的人民群众,是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的人,是个体人基础上形成的整体。从“人本”与“民本”统一的立场出发,在理解全面共享的时候,既要从量上关注共享,更要从“历史进步推动的推动者”和有利于国家发展、政治稳定的角度关注其人民性,即作为共享主体的是现实生活中起到对国家发展、政治稳定和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人,而推进和实现共享发展的主体也是这一部分人。

第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侧重人民的权利,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侧重人的义务,共享发展的推进要注重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在实现路径上要强调多元参与和责任共担。共建共享,多元参与和责任共担是共享发展的实践指向和基本前提[16]。

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民本的目的是实现政体稳定、社会和谐,这样就把个体的人掩埋在群体和社会之下,与马克思主义的现实的个体的人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更加注重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的人的社会行为规范,由此形成了以他人、国家、天下为重的社会道德规范和民之应然的存在。“修身治国平天下”,对人的评价以天下为先,“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17]。这样的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更多的是关注个人对社会的义务,故君子重义轻利。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所关注的民,是基于社会角色的民,即与官吏相对的民。这也决定了其更强调民的义务,而不是民的权利,尤其是个人的权利。“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18]因此,“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19]仁、敬、孝、慈、信就成为民之必然的规范。这样一来,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角色和规范之中,人民群众,尤其是个人的权利就被掩盖了,剩下的就只有君臣父子的社会角色和与之相对应的义务。从修身到治国再到平天下、从家庭到国家再到社会,每个人都被要求按照社会角色的规范去做人做事。这样的思想有其局限性,“由于人与人之间的身份不同,人与人之间所有遵循的‘德’和‘道’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是必然的了,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则是抽象的了”[20]。但是,其积极的一方面就是强调人民群众作为国家主体应尽的义务。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这一特征与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现实的个体的人形成互补,构成对共享发展主体的完整认识的同时,更清晰深刻地表述了“共享发展”的内涵和现实存在,即共享是共建基础上的共享,没有共建就没有共享,推进共建是实现共享的必然前提。

共建是共享发展的实践指引,如何实现共建是推进和实现共享的关键。共建就是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实践能动性基础上,通过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构建起推动社会发展的结构性力量。从这个角度上讲,共建的核心在于多元主体的参与和合作。所谓的多元主体,既包含国家、群体与个人不同层级的主体,也包括君臣父子不同社会角色的主体,还包括现实的个体意义上主体。不仅主体是多元的,而且参与的形式和过程也是多元的。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君臣父子的社会角色规范先天地预设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思想需要批判,但是其所体现的一种内隐的观点确实值得反思,即人与人之间具有的先天的不同。因此,不同个体的人具有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都不同,在共建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所取得的成果就必然不同。因此,共建和共享都不是平均主义意义上的,共建共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人人参与、汇聚民智,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推进共建实现共享。

第三,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体的人,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出发点是社会生活中的人,共享发展的推进必须注重个人与国家的统一,在实现路径上既要有从个人出发的引导,也要有从国家层面上的制度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君主的统治,具有时代局限性,但是其所体现的积极方面也是明显的,为了巩固君主的统治,君主就要把民作为国之本、政之本,进而实施仁政。暂且搁置其仁政的有效与否,只是就其进行仁政的方式而言,对今之共享发展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君不能自治其民,治之者官吏也。”[21]仁政的实施并不是依赖于君王自己的,而是要依赖于自上而下的官员和管理者,这样政策才能顺利得以实施。共享发展的推进和实现也必然要依赖于自上而下的政策的落实和实施。但是这样的路径并不是单一的、绝对的,而只是共享发展路径的一部分。如果要实现真正的共享,必须结合自下而上的文化性共享来实现。一方面,现实的个体的人是共享发展的现实主体,真正的共享的实现依赖于现实的个体的人,而且共享是否实现的标准取决于现实的个体的人,所以,现实个体的实践是推进和实现共享的根本,现实个体的实践是实现自下而上的个人间共享基础。“这种自下而上的陌生人之间的文化性共享对于自上而下的制度性共享,具有补充作用。”[22]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就个体认知主体而言,思想观念对个人实践具有引领作用,因此,提高公民的共享理念、提升公民的共享素养是推进共享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共享发展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公民的共享意识不强,制约了推进共享发展的实践能动性,进而成为阻碍推进共享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增强公民的共享意识呢?“君子如欲化民为俗,其必由学乎!”[23]要增强公民的共享意识,首要的就是要对公民进行共享发展理念的普及和学习,让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共享发展的整体,即从理念到实践再到实现的整体性的共享发展,由知促行,在现实过程中推进共享发展的实现。

共享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在新时代历史条件下与现实结合的具体体现,是新发展理念的有机构成部分,共享发展的推进和实现依赖于新发展理念整体的推进和实现。

猜你喜欢

人本现实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人本计算
谈人本理念在新闻采写中的体现
对古琴音乐审美的人本思考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古希腊神话中的人本意识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