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司法权的功能再述*

2021-04-15

浙江社会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参照系司法权司法

□ 丰 霏

内容提要 司法权是司法活动的基础,但司法权的功能不应视同于司法的功能。学界对于司法功能的系统阐述并不能代替对司法权功能的学理表达。由于对司法与司法权在概念上的混用、在论证上的交叉以及不加区别地将司法权的功能与其职能、效果、价值、目标等融为一谈,造成了司法权功能论对司法功能论的学说复刻,从而淡化乃至消解了单独探讨司法权功能的研究价值。克服对司法权功能上的话语束缚与观念成见,可以尝试将司法权的首要功能定位于“具化行为参照系”,将既有的立基于司法功能的多重解读视为基于这一首要功能而产生的次级功能。

学界对于司法权的概念及其属性的讨论有很多,并且近年来在相关讨论中都展现出了一个潜在的共同取向,那就是要将司法权从司法活动中厘析出来,将其作为支撑司法规律相关命题和司法改革相关实践的核心范畴。然而,由于用语习惯及话语情境,我们常常没有清晰地区分“司法”与“司法权”。在下定义时,有的将“司法”理解成“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①,有的将其视为“法的实现的特殊形式”②,有的则将其视为“与立法与行政相对而言的一种权力”③。并且,这种概念与用语上的混淆,并没有因为将司法权在理论上界定为判断权和裁决权而得到真正解决。恰恰与之相左的是,随着司法活动涉足社会治理领域的实践扩展和话语强化,限缩的司法权概念与扩张的司法功能之间形成了强烈张力,如果不去回答司法权的功能与司法的功能之间的差异,那么,司法权概念也将面临着被司法活动所吞噬的风险,以司法权作为核心范畴推进司法理论创新和司法改革实践的努力也将难以承继。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本文开启了对司法权功能的思考,并尝试通过对现有观点的厘析,寻求对司法权功能的简洁概括。

一、司法功能的纷纭解读

在理论上而言,司法活动以司法权为根据和基础;从实践上而论,司法活动塑造了司法权的现实形态与具体内容。因此,尽管司法权的功能不同于司法的功能,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司法的功能中洞悉司法权的功能。关于司法功能的归纳与凝练,我国法学界尚没有达成统一的口径,形成了多种解说。

(一)司法功能的元素数量说

从司法功能要素的数量来论,可以分为“一元论”“二元论”“三元论”以及“多元论”。

“一元论”主张,司法具有唯一重要的功能。例如,《牛津法律大辞典》将“司法”解释为“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包括查明事实,确定与之有关的法律,并就事实适用有关法律,对权利主张、正义加以判断”,提出“司法的职能主要是判定性的,即裁决争端”。④除此之外,也有“一元论”的观点从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出发,认为司法的主要功能在于对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制约;也有从阶级斗争年代中流传下来的“刀把子”式的“阶级斗争的工具论”。以“一元论”为基础,“二元论”相应进行了延伸,例如主张司法的功能在于保护人民权益、惩治阶级敌人,或者主张司法的功能是解决纠纷、制约权力,抑或主张司法功能的维度在于限制权力、保障权利⑤。“三元论”做了更进一步的拓展,其中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司法担当着权利救济、定分止争、制约公权的功能”,⑥除此之外,也有观点认为司法具有“解决纠纷、配置权力和维护法律的统一三大功能”;⑦还有观点认为司法具有“维护秩序与最低限度的社会公正、保障权利、捍卫人的尊严”“维护法律权威”“控权”等功能⑧。

在理论言说间,“三元论”常常与“多元论”并存交错,可以说正是“三元论”启发了“多元论”,打开了多元司法功能的“话匣子”,也可以说“三元论”是对“多元论”的“约化”,尝试对不断扩展的司法功能进行有限性的整合。“多元论”是对现实领域司法功能目标不断扩张的理论反映,其中有观点认为,司法的功能包括“审判功能——对社会纠纷的裁决”“控权功能——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补法功能——对法律的创制与解释”“护宪功能——违宪审查权的行使”;⑨也有观点将司法的功能抽象地概括为惩罚功能、调整功能、保障功能、服务功能和教育功能;⑩还有众多论述分散性地提出了“定分止争”“案结事了”“权利救济”“公权制约”“反腐治腐”“惩恶扬善”“疏律注法”“补漏释疑”“维护市场秩序”“服务经济建设”“服务大局”“维护稳定”“化解社会矛盾”“引领社会风气”等等多种功能,不一而足,以至于让人不禁发问:“司法还会不会有某些方面目前不明显或看不到的功能?”⑪因此,“多元论”虽然解放了司法功能理论的想象力、丰富了人们对司法功能要素的认识,但也引起了对司法功能的认识混乱,甚至带来了司法功能泛化以及重要功能缺失与错位的理论和实践风险。⑫于是,在司法功能多元论的基础上,如何摒弃多元功能带来的无限与无序,重新规划司法功能的开放结构,对多种功能元素进行结构性整合,成为学界关于司法功能问题研究的主要方向。

(二)司法功能的元素结构说

从司法功能要素的结构来论,大体可以分为“二层次论”和“多层次论”。

其中,“二层次论”的结构往往是在“原初(固有)功能—派生功能”“基本功能—延伸(衍生)功能”的框架下形成的,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左卫民教授提出的“直接功能和延伸性功能”,前者即解决纠纷,后者包括控制功能、权力制约功能、公共政策的制定功能;⑬蒋红珍、李学尧教授提出的“原初功能和衍生功能”,前者指纠纷解决,后者包括维护法律与规则创设、权力制约与权利保障、社会控制与政策推进;⑭以及以孙笑侠教授为代表的“法理功能—社会功能”论,认为“司法可区分为法理功能与社会功能,前者是固有的和基本的,后者是延伸的和派生的”,司法的法理功能是司法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本体功能,包括辨是别非、释法补漏、定分止争、维权护益、控权审规、定罪量刑等;司法的社会功能是司法活动所产生的客观社会效果意义上的功能,包括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经济、引领社会风气以及法治秩序的建构、政治困境的解决等,“司法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效果必须要通过法理功能才能得以实现”。⑮也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法理功能可称为裁判功能,主要指向审理和裁决,针对案件当事人,是司法活动的内核,并认为社会功能主要是化解、影响和预期,是司法活动对其他公民和社会所产生的客观影响。⑯

实际上,在这种“原初—派生”“基本—延伸”逻辑理路之下,体现出的是“法之内—法之外”的功能分野,受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话语浸润。因而,“二层次论”有时反映为“被动功能—能动功能”说,认为司法不仅被动地发挥保障公民的消极权利和消极自由、防止国家权力对公民消极权利和消极自由的侵犯的功能,也积极发挥能动作用,促进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和社会的变迁,⑰“充分发挥司法的灵敏性、反思性、微调性等特质,促进司法社会治理各外在目标的实现”,⑱“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并努力推动我国社会秩序的型塑”。⑲此外,“二层次论”有时也反映为“制度性功能—非制度性功能”说,认为司法要在实践中通过制度性功能来重塑规则和价值世界,通过其非制度性功能,“尤其是要通过做群众工作来温暖人心、安顿心灵”,“确保纠纷化解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相统一”。⑳

在“二层次论”的基础上,拓展形成了“多层次论”。“多层次论”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在“二层次论”的基础上进行细化拓展,例如有观点在“基本功能—延伸功能”的基础上,将司法的功能归纳为解决纠纷功能、规范与治理功能、限权与护权功能,此中解决纠纷是直接功能和基础功能,规范与治理功能包括规则形成与社会控制功能,限权与护权功能包括权力制约与人权保障功能。㉑再如有观点丰富了“被动功能—能动功能”中的层次,提出“个案解纷—政策实施—公共治理”功能,认为“整个司法场景,都不仅要服务于纠纷解决这一公共目的,也要确保国家政策的公共实施,还要推进实现司法的公共治理功能”。㉒另一种类型是重新构建功能分层框架,例如,以司法在政治社会文化不同领域作用,将司法功能解说为“政治沟通、社会整合、文化引导”;㉓又如,以功能作用的向度为标准,提出了司法的引领功能、推动功能和保障功能;㉔再如,根据司法机关的层级不同,对司法功能的重心进行分层,认为基层法院的功能重心是解决纠纷,较高级别的法院则更多发挥解释和确立规则的功能,最高人民法院则重在发挥一定的公共政策形成功能。㉕还有将司法与美好生活相关联,在化解纠纷之外,提出司法还具有通过纠纷化解恢复社会秩序、确证社会价值、安顿人心、安抚社会情绪、开启“什么是美好生活”的公共讨论的功能,以及以司法规则形塑社会规则、以司法公正引导社会公正、以司法理性倒逼社会理性的功能。㉖诸多观点,不一而足。

可以说,对司法功能要素数量与结构的认识正朝着多元化、系统性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常常以想象塑造理想、以理想型构理论,在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同时,也往往忧心于司法功能扩大化带来的解构性风险,在扩大司法功能范围的同时主张司法功能有限观。

二、司法权功能的话语束缚

从司法功能论的学说中,人们收获了关于司法权功能的解析灵感,复刻了司法功能的具体解说,将其作为解读司法权功能的知识样本、基本框架或思维进路,甚至将二者视为一体,从而淡化乃至消解了单独探讨司法权功能的研究价值。司法权的功能解读被捆绑在司法功能的理论和话语之上,这意味着司法权的独立概念也正面临着在概念与理论上意义褪色的风险。

(一)司法权功能的学说复刻

专门阐释司法权功能的论说并不多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几乎来源于对司法功能学说的整合与复刻,形成了与司法功能的多元论与多层次论内容相近的观点。例如,有学者提出“现代司法权的功能体系由原初功能、派生功能和扩展功能组成”,其中司法权的原初功能是解决社会冲突,派生功能包括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公民权利,扩展功能包括形成公共政策、促进法律发展、增进社会福利。㉗又如,有学者提出“我国司法权的基本功能包括:为政治权力服务,严格执法,尊重和保护合法权利,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确立社会基本法律性规则以及保持社会正常秩序和稳定”。㉘再如,有学者提出在社会治理中司法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定分止争的功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功能,维护社会秩序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功能。㉙显而易见,人们对司法权功能的理解与对司法功能的理解几近相同。

造成司法权功能学说复刻的原因有很多,在作者看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概念交互。在讨论司法的功能与司法权的功能时,人们总是容易将司法与司法权这两个概念进行互置与套用。概念上的混用是造成司法权功能与司法功能混同的首要原因。虽然我们说:“司法乃是专门执掌国家司法权力的国家机构按照其法定的职责与权限,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以超然和中立的立场与态度,通过对相关事实和证据的法律审查和逻辑审查,具体适用法律来处理和解决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义务纷争的专门活动”,㉚并将司法活动筑基于司法权,视司法权为司法活动的中心范畴,但是并不意味着二者是同一事物。就概念产生及概念背后观念而言,二者甚至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司法权只是近代以来才被提出的,而司法活动历史深远。当我们在司法权功能的讨论中,不加区分地使用司法权和司法活动时,我们正在冒险将传统社会中的司法功能话语带入现代法治中,也要警惕将产生“司法权”概念的西方分权学说视为解释与塑造中国法治图景的真理。事实上,当我们认为司法的功能在从传统时代的定分止争向现代社会的“权力限制”“社会治理”而“进步”时,当我们忽略“中国传统的司法具有‘救济’‘止争’‘制权’的功能”㉛时,上述的这种担心就正在发生。即便谨慎处理“司法”“司法权”二者间存在的时空差异,将其共同置于现代法治话语之内,我们也不能将“司法权的功能”化约为“司法的功能”,因为在逻辑上来说,即便司法活动依托司法权范畴而展开、司法功能依托司法权功能而实现,但是司法权的功能无法等同于司法的功能。好比指南针的功能依托其中磁针的功能而发挥,但磁针的功能并不等同于指南针的功能。

第二,论证交叉。在言说司法的功能时,我们常常借助于对司法权概念、性质、内容等方面的理解来进行立论与佐证;在言说司法权的功能时,我们也常常借助于对司法活动的参与主体、主要内容、实际效果、目标预期等方面的观察来进行假设与检验。当我们论证司法的功能时以作为司法活动核心范畴的司法权为质料,在论证司法权的功能时以行使司法权的法院实践为素材,这样的交叉论证尽管看上去并没有任何不自然的地方,但是微妙的差异对于功能范围而言却产生了方向性的影响。例如,当我们因不断被发现的繁杂多元的司法功能所困扰时,当我们意图主张司法在功能上的有限主义时,采取以司法权的有限性来论证司法功能的有限性的论证策略,这看似十分有效。基于司法权其权力范围受限、启动原则受限、依托资源受限、运作成本受限、主体数量受限,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司法有限主义进而论证司法功能的有限性。㉜但是,这样的论证在逻辑上并不完备。一方面而言,司法权的有限性虽然可以对应证明司法功能的有限性,但是二者有限性的程度和性质并不相同。好比,汉字的数量和含义是有限的,由汉字组合而成的语言世界也是有限的,但是语言世界的有限性并不能通过汉字数量和含义的有限来充分论证,并且二者的有限性并不是同一个层面的有限性。另一方面而言,由于司法权是有限的、受限的,因此,以司法权为论据的相关证明往往都具有功能限缩的取向。所以,在讨论司法功能时,一旦涉及司法权素材,司法功能的内容和范围也会自然地趋于收缩。相似的道理,当我们在讨论司法权的功能时,一旦引入司法实践、司法机关、司法工作、司法效果、司法目标等司法活动相关论证素材时,司法权功能的范围和限度也会被相应释放与扩大,这是因为司法活动本身具有主题多样性、主体多元性、社会开放性等等在功能上的扩展取向。所以,论证交叉不仅导致了观点雷同,也导致了司法功能上的观点收缩和司法权功能上的观点扩张,司法功能论不能坦然放开,司法权功能论无法果决限定,缩放之间产生了言说上的中和,也造成了理论上的含混。

第三,基点交错。之所以司法的功能与司法权的功能常常被混为一谈,还在于我们常常将一系列的司法的外延问题与外部性问题交错于司法功能或司法权功能之内。例如,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将司法的效果作为司法的功能,以至于很自然地会认为“如果把多样化的司法功能混淆在一起,过分强调司法的社会效果和社会功能,就会走向司法功能的政治化,出现司法功能的泛化,导致司法的功能紊乱”。㉝事实上,强调司法的社会效果并不必然导致司法的功能紊乱,将司法效果等同于司法功能、“将司法社会功能泛化理解为司法社会效果”㉞才是造成司法功能紊乱的原因。此外,我们还常常把司法意欲满足的外部目标或价值植入司法功能的内容,认为需要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以及司法判决的价值等层面对转型社会的司法功能进行合理定位”,㉟需要考察“司法权应服务的目的和方向”以及“司法权功能的发展趋势和运行特点”之后方能确立司法权的基本功能定位。㊱有的观点甚至认为,司法权的原初功能是其派生功能和扩展功能的基础,“派生功能在当代社会更具有现实意义,是现代司法权现实合理性的逻辑支撑点;而扩展功能宣示着司法权的未来发展方向,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成为司法权功能的最高境界”。㊲事实上,以司法的目标和价值来填充功能内容,与将司法的社会效果视为社会功能一样,只是百步与五十步之别。除了将司法功能与司法效果、司法目标、司法价值相混同外,在对司法权功能的研究中,学界也常常将司法权的功能和司法权的权能或司法机关的职能相混淆,以至于对司法权功能的认识陷入具体的权力内容中而变得碎片化,甚至造成了一种错觉与混乱:司法权的每一种功能都会至少对应一个具体的司法权的职能,司法的每一项功能都对应某个司法权的具体权能。正是由于以上诸多理论基点的错位,司法与司法权的功能既无法得到区别,也无法真正得到厘清。

(二)司法权功能的立论成见

将司法权功能与司法功能相束缚在一起的不仅仅是学说论证与证成过程中出现的概念交互、论证交叉、基点错位,在立论之前所抱有的某些非必要的执念或思维定势,也是司法权功能论得不到清晰化的原因。我们唯有对这些前见进行反思,才能更好地厘清司法权功能的内容。

第一,在我国法治建设的语境中,司法权的功能是否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转型而发生变化?从作者掌握的文献看来,我国大多数学者对此疑问都持肯定性回答,并且在论述司法或者司法权的功能时,总是不忘以时代为背景、以社会转型为依据来阐述司法或者司法权的功能扩张性变化。例如认为,相对于传统社会而言,当今社会的司法权功能从单一、片面走向了多样、全面;司法权功能的重心由政治转向经济、社会领域;从注重维护社会静态稳定到推动社会动态发展转变。㊳秉持发展的观点来进行理论探索是正确的,但是如果选错了方向,则可能造成南辕北辙式的混乱。例如,有学者一方面指出随着时代发展司法权的原初功能无法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先后产生了司法权的派生功能和扩展功能,另一方面又认为“三层功能从来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实际上,在社会发展的任何历史阶段上,司法权都同时具有这三层功能”。㊴事实上,从学界目前罗列的司法或司法权的功能要素来看,不论是“定分止争”“制约权力”还是“服务经济”“引领风气”,司法或司法权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也都发挥着这些被列举出来的功能。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亘古未有,人民法院二十余年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审判工作质效,㊵“大数据为司法权的运行带来了新技术的支持,也意味着国家权力的重新构造”,㊶但即使如此,人工智能时代的司法权功能也未见更新。故此,就目前我们有关司法权功能问题的知识而言,时代发展与社会转型并不是司法或司法权功能变化的原因,我们关于司法或司法权的认识不断深入拓展,才是相关功能学说多元化的原因。是我们的认识得到了丰富,而非司法权功能得到了丰富。

换个角度而言,有学者认为“一直以来,我国学界对于司法功能的讨论关注的重心在于静态的司法功能及其内容,没有将司法功能置于司法作为社会系统的要素以及司法与其他社会关系的交互关系中进行探讨,其结果就是导致司法功能成为理论性的、精致的和形而上的,这些缺憾使得我们对司法的功能缺乏系统性认识,降低了司法功能理论的学理意义和制度价值”,㊷但是在作者看来,事实可能恰恰相反,我们对司法的功能缺乏系统性认识的原因在于我们过去过多地将司法功能置于社会关系之中,我们也从未真正形成过司法功能上的理论性、精致性和形而上。或许,暂时地剥离社会发展影响,将司法权的功能看成是基本稳定的,更有助于我们形成理性精致的解说。

第二,司法的功能是多元的,是否意味着司法权的功能也必然是多元的?由于司法的功能存在不同状态和受众主体,应主要从当事人和司法主体两个角度来考察,并且在具体个案中至少存在两类不同角色者对同一种功能的不同理解,多种司法功能可能并存于具体的个案情境之中,因此司法的功能是多元的。㊸然而,如果就此得出司法权功能多元论的结论则显得过于鲁莽,因为司法功能被严重误读即表现在“以某种主观的标准来替代客观的标准”㊹。首先,从主体多元性而言,尽管司法权的主体也是司法的受众主体,但是二者在范围上并不相同,社会公众的满意度可以作为司法活动的首要评价标准,但是对司法权进行评价的依据首先是法律规范。并且,司法机关多层级也不是司法权功能多元化的理由,因为“司法权从根本上说是中央事权”“各地法院不是地方法院,而是国家设在地方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法院”㊺。其次,从权能多元性而言,司法权可以包括司法审判权、司法解释权、司法建议权、司法执行权和司法帮助权等多个具体权力,每个具体的权力都具有各自的功能,但是,司法权的功能并不必然等于每个具体权力功能在数量上的机械叠加,权力的内部配置常常统一于服务特定的功能实现。最后,从对象多样性而言,有学者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利益冲突日益由个体之间扩展到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群体与国家、个体与国家以及国家权力之间,司法权在回应和处理这些纠纷和矛盾的过程中必然会拓展、强化或产生新的功能”,㊻由此主张司法权功能上的多元性。然而,在逻辑上并非必然如此:作为以保障公民权利为皈依的国家司法权力,并不会因为公民权利的创新发展而改变其功能属性。

由此可见,司法权的功能并不一定在时代发展与社会转型之中变动不居,也并不一定需要具备复杂多样的功能元素。功能不同于作用,功能是事物内部固有的效能,由事物内部要素结构所决定,是一种内在于事物内部相对稳定的独立的机制,而不是事物与外部环境发生关系时产生的外部效应。因此,对司法权的功能进行重新认识的起点或许不仅仅在于将其与司法的功能区别开,同时也在于暂时摆脱司法权功能论中的“多”“变”观念,尝试确立最简单最重要的司法权功能。

三、探索司法权的简要功能

暂时摆脱司法功能多元论和多层次论为司法权功能论带来的“多”“变”困扰,秉持司法权的有限性,遵循司法底度主义,探索司法权的最简单最重要的功能,必须紧紧扣住司法权的根本属性,也唯有如此,才能加深我们对司法权范畴的洞见,也才不辜负对司法权功能进行研究的理论意义。

(一)定位司法权功能的出发点

二十多年前,陈瑞华教授曾发出设问,“一种设置合理的司法权究竟具有哪些功能,使得它对社会生活的介入是合理和正当的”,并将答案归结为人权保障,认为只有为司法改革注入人权保障的因素,司法权的存在和介入才是富有实质意义的。㊼至今看来,这一立基于“法律—政治”的观点在当下中国仍具有启示意义。在十余年的司法改革之后,孙笑侠教授在反思司法功能紊乱时,颇具洞见地指出“有些事明明可以从司法固有功能和内在逻辑上来看,总有人……有意识地把司法问题变异成为政治问题。其实质在于把司法的功能加以泛化、滥用,司法功能沦落为司法的政治功能,即‘你和他讲法律,他和你讲政治’”。㊽确定如此,过重的政治包袱、过强的政治话语并不利于我们对司法和司法权功能的理论探索。关于“法理功能—社会功能”的区分,虽有意识地阻绝政治话语对法律话语的过度摄入,但是在“让人民群众满足”“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等话语支配下,司法权功能的重心终将会倾向社会功能。因为正如我们所认识的,辨是别非、释法补漏、定分止争、维护权益、控权审规、定罪量刑等法理功能是司法最应重视的功能,这些也恰是司法权的职能所在,属于制度评价上的“保健因子”。作为“保健因子”,法理功能的发挥能够让民众脱离“不满意”,但却不能促使民众“满意”。与之相对,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经济、引领社会风气等“社会功能”恰是制度评价上的“激励因子”,虽然缺失作为“激励因子”的社会功能并不会让民众“不满意”,但是意欲民众“满意”,司法权则必须发挥作为“激励因子”的“社会功能”。㊾故此而论,在司法的实践语境中,“法理功能—社会功能”的功能定位与协调并不会真正使司法与司法权规避法外因素的不当影响;意欲坚守住司法权独立性、被动性、中立性和保守性的品格,只能将司法权功能定位着眼于司法权的目标与性质,以“法之理在法外”为线索,从司法权的行为影响出发,探求司法权的基本功能。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公正司法。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㊿“司法权是对案件事实和法律的判断权和裁决权。”[51]公正是司法的第一要务、判断是司法权的基础属性,因此,如何通过判断实现公正、如何通过判断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正,即是确立司法权基本功能的根本线索。我们知道,判断具有主观性、公正具有相对性,而个体的判断和对公正的认知不仅受到认知或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且始终处于某个参照框架下,受制于“一套控制感知性认识、逻辑评价或社会行为的标准、信仰或假设”。所以,从行为与认知的本质而言,通过判断达至公正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确立行为与价值参照系的过程。于是,抛开政治话语的框架、从行为法律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司法权功能,我们会发现,法律是一套行为规范,是一套有关公正的行为参照系;司法活动就是对这一行为参照系的具体化过程,司法权的基本功能也就包括具化行为参照系,即在个案中为当事人确立有关公正的行为参照系,并通过个案向社会公众提供行为参照框架。

(二)司法权功能的第一要务

一旦将“具化行为参照系”确立为司法权的基本功能之一,那么其将必然成为司法权的首要功能,是司法权功能的第一要务,因为在这一功能看来,既有的辨是别非、释法补漏、定分止争、维护权益、控权审规、定罪量刑、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经济、引领社会风气、构建法治秩序、解决政治困境等一系列功能都属于后续层级,皆是应“具化行为参照系”这一首要功能而生成的次级功能。

首先,“具化行为参照系”是司法权“与生俱来”的功能。法律制度本身就是一套行为规范,内容设定和实际运行都必然影响着民众的行为内容与行为方式,是个体行为的参照系。理想情形是社会公众能够遵循法律文本的规定,依照法律设定的参照框架与标准实施行为。然而,现实情况却并不如此理想。一是由于作为行为主体的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他的行为受到情境、性情、偏好、情感等多重因素影响,不能完全认知、选择或接受法律文本中设定的行为参照,由此产生了与法律不符的行为,有待通过司法权加以纠正。二是由于法律文本本身存在参照系不精准、不完备的缺陷,使得个体行为参照系模糊,引起社会纠纷或行为失序,有待通过司法权加以明确。正是由于司法权具备了“具化行为参照系”功能,才在法律实践中“以使法律的后果不会成为有限理性、有限意志力或有限自利的牺牲品”[52]。可以说,“具化行为参照系”功能是伴随司法与司法权的产生而具备的。

其次,“具化行为参照系”是司法权补偿立法的现实需要。一般而言,立法权实现的是法律上对行为参照系的初次与初步确立。但是立法文本的确立并不意味着行为参照系在社会生活中被固定下来。不同的个体对于立法文本可能存在不同的理解,想要对立法文本中的行为参照系达成社会共识,就需要发挥司法权的功能。例如:就刑法文本而言,人们在法庭外对刑法文本的理解可能有多种争议,“各种理解只有通过法庭这个 ‘装置’进行角色性的竞争,才能以‘成分’(追诉/辩护)的性质,按照‘配方’(诉讼构造)的要求,参与‘融合’和‘定型’(解释和适用),从而参与司法结论的‘作成’(刑法具体化)”。[53]司法权“具化行为参照系”功能的发挥因而也是立法文本价值实现的现实需要。

再次,“具化行为参照系”贯穿在司法权运行中的各个方面。就司法权的权力主体和具体职能而言,存在不同层级、不同职能部门,但是其行使职权的共同方向都在于借助个案形成具体的行为参照框架。只是这种具体的行为参照系的表现形式不同,有的表现在具体的判决之中、有的表现在调解协议之中、有的表现为司法解释或案件批复、有的表现为指导性案例,等等形式不一而足。就司法权的行使阶段而言,如果说“个案司法存在审理、裁判、解决、影响和预期五个状态”[54],那么审理阶段是为在个案中形成具体的行为参照系寻找事实与法律素材,裁判阶段是确立具体行为参照系的过程,解决阶段是具体参照系在案件当事人中的接受过程,影响和预期状态是具体参照系在同类社会主体或行为中产生参照框架效应的过程。

最后,“具化行为参照系”也是司法权参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本途径。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方式是法治化,同时也是行为治理的精致化过程。社会个体在行为选择上的框架效应、锚定心理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理性行为的易得性偏见、代表性偏见、现状偏见等等既是影响个体行为的基本要素,也是造成利益纠纷的重重原因。司法权在发挥“具化行为参照系”这一功能时,不仅没有刻意回避个体行为中的这些心理现象,反而顺应了个体选择的行为规律,例如通过指导性案例确立类案类判的框架效应与锚定心理,通过司法公开的一系列措施优化社会公众在行为判准上的易得性偏见、代表性偏见,通过程序规则进行“法律除偏”[55],以此降低行为人的偏见程度,等等。

结语

偶尔发挥的作用不应被当作该事物的功能,期待被发挥的功能也不是该事物的真正功能,只看重好的方面、忽视坏的方面而不能中立客观地看待事物的功能也终将不利于充分发挥该事物的功能优势。以此重新审视学界有关司法或司法权的功能解说,我们或许会更能接受更加精简的司法功能有限主义。《韩非子·有度》中说:“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渐以往,使人主失端,东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56]“司法”之“权柄”恰比“司南”之“勺柄”,为行动者提供具体而稳定的参照点、坐标系,是其最简单、最重要、最根本的功能。

注释:

①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250页。

②葛洪义主编:《法理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06页。

③⑧周永坤:《法理学——全球视野》(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第381、283页。

④[美]戴维·M.沃克编:《牛津法律大辞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485页。

⑤丁国强:《司法功能的两个维度》,《人民法院报》2015年12月14日,第02版。

⑥张文显:《司法的实践理性》,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第3页。

⑦姚莉:《功能与结构:法院功能比较研究》,《法商研究》2003年第2期。

⑨㉚姚建宗主编:《法理学》,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25~431、420页。

⑩谭世贵主编:《中国司法制度》(第2版),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⑪㉜㊸㊹[54]孙笑侠:《论司法多元功能的逻辑关系——兼论司法功能有限主义》,《中国法律评论》2016年第6期。

⑫孙笑侠:《论司法多元功能的逻辑关系——兼论司法功能有限主义》,《中国法律评论》2016年第6期;宋保振:《司法的社会功能及其实现》,《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

⑬左卫民:《法院制度功能之比较研究》,《现代法学》2001年第1期。

⑭蒋红珍、李学尧:《论司法的原初与衍生功能》,《法学论坛》2004年第2期。

⑮孙笑侠、吴彦:《论司法的法理功能与社会功能》,《清华法学》2016年第4期;孙笑侠:《论司法多元功能的逻辑关系——兼论司法功能有限主义》,《中国法律评论》2016年第6期。

⑯㉞㊷宋保振:《司法的社会功能及其实现》,《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

⑰郑智航:《国家建构视角下的中国司法——以国家能力为核心》,《法律科学》2018年第1期。

⑱杨建军:《通过司法的社会治理》,《法学论坛》2014年第2期。

⑲郑智航:《法院如何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以法院司法建议为分析对象》,《法商研究》2017年第2期。

⑳㉖方乐:《纠纷解决与美好生活——转型中国司法的政治意涵》,《江海学刊》2020年第2期。

㉑胡玉桃、江国华:《论现代社会中的司法功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4年第3期。

㉒方乐:《司法参与公共治理的方式、风险与规避——以公共政策司法为例》,《浙江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

㉓季金华:《司法的法律发展功能及其价值机理》,《政法论丛》2019年第1期。

㉔蒋惠岭:《引领—推动—保障:司法作用的发展进阶》,《人民法院报》2015年4月10日,第5版。

㉕胡云腾、袁春湘:《转型中的司法改革与改革中的司法转型》,《法律科学》2009年第3期。

㉗㊲㊴高新华:《试论现代司法权的功能体系》,《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2期。

㉘㊱㊳卢上需、王佳:《论我国司法权的政治属性和基本功能》,《法学评论》2013年第2期。

㉙施新州:《司法权的属性及其社会治理功能》,《法律适用》2014年第1期。

㉛李拥军、戴巍巍:《中国传统司法功能的价值意蕴与现代启示》,《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

㉝㊽孙笑侠、吴彦:《论司法的法理功能与社会功能》,《清华法学》2016年第4期。

㉟㊻张军、曾静:《论中国转型社会司法权之功能定位》,《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㊵郭烁:《法院信息化建设二十二年:实践、问题与展望》,《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

㊶章安邦:《人工智能时代的司法权管窥》,《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

㊺[51]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62、61页。

㊼陈瑞华:《司法权的性质——以刑事司法为范例的分析》,《法学研究》2000年第5期。

㊾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开创了激励因子—保健因子理论。有关具体内容和相关评价,可以参见[美]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等:《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张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美]罗伯特·克赖特纳、安杰洛·基尼奇:《组织行为学》(第六版),顾琴轩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4~265页。

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38、67页。

[52][55][美]彼得·戴蒙德、汉努·瓦迪艾宁编著:《行为经济学及其应用》,贺京同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36、135~138页。

[53]刘远:《司法逻辑的刑法文本观》,《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56]《韩非子·有度》。

猜你喜欢

参照系司法权司法
制定法解释中的司法自由裁量权
司法所悉心调解 垫付款有了着落
非正式司法的悖谬
探讨高中物理参照物问题的解题思路
司法权运行机制改革评价研究——以民事审判中“用户体验”为视角
论刑事自由裁量权的准确公正行使
论司法公开的困惑与消解
失地农民在土地征收中的救济失范及司法回应——以司法权的适度介入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