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实践
2021-04-15周蕾
周 蕾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融媒体中心,江苏 盐城 224000)
随着飞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技术,也逐步提升了各项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则应主动的迎接时代发展的要求,全面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这样才有利于全面提升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档案管理工作者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重视落实好各项管理工作内容,全面提升事业单位的整体档案管理水平。本文针对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为事业单位未来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数字依据。
1 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现状
1)具有相对较快的技术更新换代。在实际情况中,计算机系统具有非常快的升级速度,由此导致计算机软件不匹配硬件系统的问题。由于不能有效读取部分文件,在对相关资料进行调取时,会出现资料不全的问题,对于精准数据不能准确获取,由此对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带来影响。
2)档案信息管理安全问题。在网络背景下,电脑中的数据被大量的病毒所侵袭,直接威胁到其安全问题。尽管目前都有杀毒软件安装在电脑中,但对于病毒传播和入侵计算机,并不能进行完全阻止,由此对于档案数字化管理数据的安全性带来极大的威胁。
3)信息数据的维护问题。档案管理有纸质+电子版共同管理方式,涉及非常多的信息数据。在两种方式共同管理下,会达到一定的效果,但也还有一些问题存在。比如:如果改动传统纸质的人事档案信息,就会出现明显的改动痕迹,能将修改的地方很容易查找到。但是若是修改电子版的数据,则不会有任何改动的痕迹,对于数据的可靠性很难提供保障,因此会极大的威胁到数据的精准度。
2 构建信息档案管理系统的原则
1)一体化和自动化和原则。首先,一体化是为了对档案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提供保障,实现档案的一体化管理。其次,自动化原则包括自动生成类的文件,涉及档案的存档、整理和采集等各个过程。档案部门通过充分挖掘这些数据,就能自动化的管理和利用档案。
2)规范化的原则。由于电子信息档案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容易被篡改,所以对电子信息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供保障,是解决安全隐患问题的关键。在构建管理系统的时,应有机地结合档案的管理和功能需求,实现规范化管理,由此促进档案使用价值的不断提升。
3 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措施
1)采用现代化的数字档案管理手段。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提升了文件管理的安全系数,由此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由于事业单位涉及内容多样的档案管理工作环节,因此需要将基础性工作做好。不单单是修复原始的档案信息,还要专业化的修复那些存在破损的不能实施扫描的档案信息。之后通过填写交接登记单,认真记录档案文件开始和结束页码。重新装订档案的原始资料,对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供保障。在事业单位的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实践中,则应从每个细节入手,加强统筹管理工作,将标准化、规范化的理念融入到其中,有效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多角度考虑问题,针对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化分析,并能保障实施精心化的准备以及规划,全面保障内部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及效率得到提升,从而更好表现出管理程序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的要求。
2)档案扫描与图像处理,实现数字化成果管理。首先,单位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就是档案扫描工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要选择适合的扫描方式,并对色彩模式合理化处理。同时,进一步明确扫描的分辨率,这样才能产生更加安全和清晰的图像,促进图形应用效果水平的不断提升。在保障图像清晰度的基础上,将存储的容量最大化的降低。为了便于查阅,再认真登记扫描工作。其次,还要高度重视图像的环境处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拼接裁剪、纠正偏差图像。最后,实现数字化成果管理。通过提供完整和安全的档案信息,为后期的检索和查阅提供便利。
3)科学管理数字档案的应用系统结构。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们更加重视系统化集成解决方案,同样其也适用于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工作中。所谓的系统集成,主要就是能够实现软件、硬件与通信技术等相互融合,能符合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要求,能全面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将自个存在相应的分离部分进行有效集成,这样能将原本较为独立的系统能够有效进行集成为整体,从而保障相应的各个部分能有效地相互协调工作,从而更好地保障整体效益得到全方位地发挥,保障满足实现整体优化的要求。在进行数字档案馆的建设环节中,则应从整体考虑,并能全面落实好系统集成的思想,从而能实现新时代背景下的数字化档案馆建设的基本要求。结合具体的数字化档案馆的工作来看,相应的内容还应包括符合实际需求的信息化标准建设要求、安全保障体系结构以及用户相关信息内容等。通常是根据操作流程和工作来区分系统用户的角色和权限的,用户往往被分为三类:既一般的浏览用户、业务用户和管理用户。要设置不同的权限管理不同类型的用户。比如针对管理用户,可对于一些日常维护的权限进行设置;对于业务用户,可对相应的统计、修改和录入等业务权限进行设置;对于浏览用户,可对相关的浏览权限进行设置,不能随意删除信息。为了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可对不同的用户实行权限管理。
4)做好数字化档案的精细化管理工作。首先,相比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数字化档案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档案管理效率,更加方便和快捷,但是必须对细节工作高度重视。若是不能妥善处理好数字化档案文件,就可能会损坏和丢失文件。而处理不当的直接后果,就是不能无缝对接档案管理系统和自动化办公系统。所以,必须要将专业化、同步化和书面化等具体环节做好。要精心处理文件形成、搜集和整理每一个环节。其次,在降低预算成本的同时,尽可能的满足现代数字化档案管理要求。最后,对专职档案员进行设立,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建设。通过开展专业化培训,使之深入掌握相关档案管理的知识。强化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技术技能和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增强档案管理和服务水平。档案管理人员则应具有一定的归纳整理能力,以及专业素质能力,熟悉档案管理流程,具有一定的信息化档案管理能力,积极参与相应的业务培训活动;最后,事业单位领导则应全面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各项工作,落实具体的奖惩措施,切实有效构建良好的基层档案管理的氛围。
4 结语
随着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科学技术,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应具有创新意识和紧迫感,能对现代科学知识不断学习和掌握,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由此促进数字化档案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