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路径
2021-04-15杜佳伟
杜佳伟
(洮南市房屋征收经办中心,吉林 白城 137100)
1 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管理将朝着标准化方向发展。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助于加强事业单位的办公效率,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将各种先进管理技术融入档案管理,不仅可以满足日常工作的要求,而且也提高了相关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底。为了突出档案管理的价值,必须不断更新档案管理工作,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加强档案管理规范化,更加科学地规划管理模式,可以显著缓解混乱的管理局面,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此外,档案管理是事业单位的重要任务,管理者必须认真执行任务,确保档案管理的质量。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可以让事业单位各部门得到信息支持,确保事业单位正常发展。
2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2.1 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够
目前,由于档案管理水平不高,事业单位建设遇到很大阻力。不难看出,管理者管理意识淡薄、管理行为不规范,不仅影响管理质量,也降低了管理水平。如果此观念不及时改变,低效管理将长期存在,不利于档案事业的发展。所以事业单位必须从提高管理意识入手,改善档案管理现状,才能发挥档案管理的作用。
2.2 档案管理体系不完善
一些事业单位仍在沿用传统的行政体制,制度现代化更新相对缓慢,无法有效控制档案管理工作,导致管理工作过程中的投机现象时有发生。档案管理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如果管理体系长期缺位,将严重损害行政管理质量,提供的服务质量无法保证。如果管理体系不能及时更新,管理体系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内容不够全面,使得档案管理工作难度加大。一个不完善的管理体系会严重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有必要完善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更加健全。
2.3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现阶段档案管理趋向现代化,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也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必须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素质低下会直接影响到管理工作,管理人员缺乏信息敏感度,更新信息不及时,管理技术滞后等。管理人员能力欠缺导致管理效率低下,不但不能为管理觉得提供有效依据,还严重阻碍了发展。
2.4 管理设施陈旧
当先信息化的发展,给档案管理事业也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若要实现信息化管理,必须有先进的设备支持,定期养护,避免设备原因出现档案丢失资料短缺现象。但是现在很多单位并未配备相应的设备,这对档案建立信息化管理造成很大的障碍,使档案管理工作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3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路径探析
3.1 提高档案管理意识
档案管理是事业单位的基础工作,行政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发展前景。因此,对于事业单位负责人来说,必须树立良好的榜样,不断更新管理意识,以规范管理行为。只有通过规范的行政行为,才能减少管理失误,保证档案管理的质量。同时,事业单位应加强公共关系,让管理者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推动档案管理朝着信息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在管理者更加重视后,事业单位必须妥善管理档案与日常业务的关系,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发利用率,以确保管理决策的正确性。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要开展广泛的管理实践,规范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此外,事业单位管理应将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管理者的行为得到标准化,并更有效地处理问题。
3.2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更快更好地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必须完善管理制度,使其具有指导性、全面性。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有效的规范管理者以及档案人员日常行为,以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精准高效地完成。对于管理者在档案制度中明确管理职责,对于档案工作人员更加清晰自身的工作。每位档案人都要认真按照规定完成工作,并且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有序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在完善管理体制时,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形势和服务内容,使管理体制更加科学合理。为使管理体系得以实施,必须配备监控系统,并成立监控小组,对日常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监控。如果发现管理不善,必须在规定期限内组织和纠正行为。监督小组应监督纠正过程,以确保纠正可用。此外,管理问题被记录为会议教材,以提醒其他管理人员,避免管理问题再次发生。
3.3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也是决定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在高效完成工作的同时,也要对档案人员素质惊醒评估培养。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务实性。既要掌握档案管理技能,也要提升专业能力。培训方式可多样化,例如实例宣讲,专家授课,向优秀单位学习,档案人员相互经验沟通等。培训方式要丰富,既要邀请管理专家加入单位,传授员工管理技能,丰富员工管理经验,又要走出去,即组织档案管理员,向优秀单位学习,学习成功的管理经验。各个单位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管理模式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学习人员充分调查本单位情况,结合其他单位的管理模式,设计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档案管理工作。此外,应在机构内部启动学习计划,鼓励档案人员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学习,以改善管理。
3.4 更新档案管理设施
为了有效地管理档案资料,事业单位必须配套管理设备。推动档案工作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引进设备不仅要求认识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而且要制定严格的实施方案。事业单位需指定专人负责引进设备,关人员能够考察设备市场,选择合格的设备供应商,满足本单位的发展需要,比较他们设备的性能和价格,可以选择高质量和高性价比的设备。设备运至单位时,安排管理人员对设备检查验收,一方面检查设备外观,以免硬件受损,另一方面测试设备性能,确保设备与本单位工作高度一致。设备确定好后,做好技术传递,确保管理人员能顺利使用设备。此外,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以确保设备的组件正常工作,尤其要注意存储设备。最好定期备份数据以避免数据丢失。可以将数据复制到移动硬盘或将数据上传到网络磁盘。此外,设备必须联网,因此必须注意网络安全问题。该设备只能由专业人员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不能随意插入U盘,更不能利用该设备上网,以避免设备中的病毒。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是事业单位必须重视的工作,然而目前的管理工作还缺乏意识、制度、人员和设备,阻碍了档案管理的价值。事业单位必须与时俱进,完善档案管理制度。通过提高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人员素质、更新管理设施等措施完善管理制度,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