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电监护仪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4-15杜丹

医疗装备 2021年4期
关键词:心电监护心电图心肌梗死

杜丹

锦州市传染病医院 (辽宁锦州 121000)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病情危重,易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临床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心电监护仪可实时采集、存储、智能分析患者的心电信息,同时能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利于医护人员实时掌握患者的病情[1]。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电监护仪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监测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例。对照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43~67岁,平均(55.12±4.57)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8例,高中及以上23例。试验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44~67岁,平均(55.16±4.59)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7例,高中及以上2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审核批准。纳入标准: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中相关诊断标准;体内无植入式电子装置;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有出血倾向;存在遗传性心脏病;合并哮喘;既往存在药物依赖史。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监测病情:嘱患者早期卧床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待身体状况允许后再适当下床活动,且要求家属全程陪伴;及时疏导患者存在的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嘱其平和心态,并列举治疗成功案例,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嘱患者戒烟、戒酒,指导患者清淡饮食,少食多餐,适当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常规监测患者的病情,每日定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及呼吸状况,针对脉搏不规律的患者,测量其心率,并进行心电图检查,若检查结果异常,则立即通知医师进行处理,连续干预至患者出院。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电监护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型号:uMEC10)监测24 h病情:于病床旁放置储备导电膏、除颤仪、临时起搏器及其他急救物品,对医护人员进行心电监护仪相关知识培训,使其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准确进行操作;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对皮肤进行局部消毒,将电极片于患者右胸及后胸相应位置固定好,检查并确认导联线安装正确;由临床专业医师及护理人员对患者在J点ST段的抬高幅度进行测量及分析,将ST段抬高幅度最大导联作为ST段抬高幅度的监测指标,对患者心电图ST段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及记录,并对心电图发生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若患者出现期前收缩、窦性停搏等现象,则立即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若患者由于睡眠不足、心情紧张或情绪激动等原因造成心电图出现异常,则耐心安抚并劝导患者,使其心情平复,必要时适当给予镇静药物帮助患者安心入睡;若患者因排便不通畅造成心电图异常,则指导其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并适当给予开塞露帮助其排便;若患者出现心房颤动,则立即通知医师进行除颤及抢救,连续干预至患者出院。

1.3 评价指标

(1)心律失常发生率,包括窦性停搏、室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等。(2)护理满意度:患者出院前,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内容包括护理人员护理态度、异常情况发现的及时性、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等方面,该问卷克伦巴赫系数α为0.823,重测效度为0.802,总分100分,90分以上为十分满意,70~90分为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例(%)]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存在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现象,并伴有进行性心电图变化,若未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异常情况并给与及时有效的治疗,还会引发室性期前收缩、心室颤动等心律失常并发症,造成心脏骤停甚至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及时发现患者异常,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对缓解患者病情,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心电监护仪用于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可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分析原因在于,嘱患者早期卧床休息,保持充足睡眠,可避免患者因睡眠不足产生烦躁情绪,从而缓解其情绪波动,使其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因情绪波动引发心律失常[3];及时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向其讲述治疗成功案例,可增加其治疗信心,减轻焦虑、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4];定时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可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异常情况并进行急救,从而降低期前收缩、心房颤动等发生风险。常规监测无法连续、实时监测患者的病情,仍会出现异常情况发现不及时、抢救不及时的情况,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心电监护仪可对患者病情进行24 h实时监测,当患者心律出现异常时可自动预警,利于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相应干预,从而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5]。对医护人员进行心电监护仪相关知识培训,可提高其操作准确性,避免因操作失误造成仪器无法正常工作,继而出现医疗事故。护理人员实时监测并记录患者心电图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心电图异常产生原因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其他措施进行干预,可缓解患者情绪波动,减少期前收缩、窦性停搏等心律失常情况的发生,促进患者身心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6]。

综上所述,心电监护仪用于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可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心电监护心电图心肌梗死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基于Andriod平台的心电监护系统设计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