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管理的作业现场本质安全提升研究
2021-04-15徐程刚
陈 德,徐程刚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浙江 绍兴 312000)
1 研究背景
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是国家电网公司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质安全”源于20世纪50年代宇航技术界,主要是指电气设备具备防止可燃物质燃烧所需能量释放的安全性,后被英国化工安全专家Trevor Kletz提出本质安全理念,即事故预防的最佳方法不是依靠附加安全设施,而是通过消除危险或降低危险程度取代安全装置,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随着本质安全在安全生产各个领域大范围研究和应用,“本质安全”的内涵和理念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丰富。2016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强化本质安全的决定。强化本质安全是深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安全的治本之策。
国家电网公司对于本质安全的定义是内在的预防和抵御事故风险的能力,其实质是队伍建设、电网结构、设备质量、管理制度等核心要素的统一。本质安全的实质就是预防和抵御事故的能力。
利用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风险管理原则与指南》提出的风险管理理论,对历次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事故主要特点、发生原因及暴露问题,发现作业现场的安全风险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
(1) 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有不按规程操作、不佩戴防护用具、违反各类安全规定等原因。
(2) 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主要有安全防护装置功能缺失、设备反事故措施未落实、环境隐患未治理等因素。
(3) 管理机制的不安全,主要有安全责任未落实、岗位要求不明确等。抓好作业现场安全风险管控,就能有效消除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本质就是只要抓好作业现场人、环境、管理三个核心要素,就能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
对此,国网绍兴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专业为落实作业现场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要求,结合公司强化本质安全的决定,根据多年的变电运维安全管理经验积累,根据风险管理的人、环境、管理三个核心风险要素,系统创建了变电运维专业“培训+风险库+履职卡”风险管控机制。
2 主要做法
国网绍兴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专业“培训+风险库+履职卡”提升作业现场本质安全机制,主要是针对作业现场最核心的人展开的,即“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风险预控和规范履职”三个环节。
(1) 安全培训提升作业人员安全管理、技能水平。安全生产关键在人,科学合理地抓好员工队伍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安全素质,对于打造一支负责任、素质高、能力强的安全生产队伍十分重要。国网绍兴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专业根据多年安全培训积累,逐渐建立了以《事故案例读本》《安全一本通》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培训机制,该机制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事故案例读本》是国网绍兴供电公司根据变电运维专业特点,多年积累的上级下发的事故案例,经过梳理,分类统计了与变电运维专业有关的事故,如触电、高坠、误操作、误调度、小动物侵入等,针对每一事故案例分别分析事故暴露问题,结合专业要求,提出变电运维专业需要吸取的经验教训、措施,并举一反三地做好同类问题的防范对策,真正做到事故案例学习更有针对性,实现“他人亡羊我补牢”。
《安全一本通》同样是针对变电运维专业在现场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类安全问题,经过汇总分析梳理编制而成。它是针对变电运维专业实际,全面汇总生产全过程中的相关管理规定、制度标准,包含国家电网公司统一制度标准,省公司及地市公司实施细则及补充制度等。逐条筛查,分门别类,将筛选好的变电运维关联制度标准进行归类梳理和提炼,突出“精华”内容,编制形成“变电运维制度简化制度”。
《安全一本通》是绍兴供电公司根据历年的变电运维专业安全管理的经验积累,针对变电运维专业相关的工作任务编写的安全方面的书籍,通过安全学习,来提升变电运维人员安全管理、技能水平。
(2) 风险库指导作业现场安全风险辨识、预警和预控。根据历次安全大检查,隐患排查等工作,国网绍兴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专业建立了变电运维专业的《安全风险库》,此安全风险库涉及国网绍兴供电公司所辖各个单位管辖的各个变电站现场的所有人身、设备、电网安全隐患。以此为基础,当变电站现场进行现场作业时,先进行现场踏勘,变电运维班编制《风险预控指导书》,从而使得现场风险辨识、预警及预控措施的制定及落实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现场安全风险踏勘效率高,风险覆盖全,贴合实际,预控措施的编制和落实方便简单,使得风险预控更加得心应手。
通过以风险库为基础编制的《风险预控指导书》来指导现场作业,一是提高作业现场现场踏勘的效率;二是根据风险库来辨识,使得辨识的安全风险不会出现遗漏,并且辨识出来的风险及风险等级准确度较高;三是《风险预控指导书》对应的预控措施是根据现场实际提前编制的,符合现场实际,预控措施编制和落实方便、快捷。
(3) 编制各级人员安全履职卡,规范各级人员尽责,全方位、全过程地履职。从变电运维专业的现场作业人员来分析,现场主要有变电运维人员、班组管理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和领导,针对上述人员岗位职责的不同,分别编制相对应的岗位履职卡,对其现场的主要工作提供全面、科学、标准的履职方案,指导作业现场各级人员遵照执行,实现作业过程“一卡式”管控。
根据作业现场各级人员的不同,分别编制变电运维人员(值长、正值、副值)和到岗到位人员(领导、生技、安质)作业现场的履职卡,这是国网绍兴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专业针对每一个作业现场,为加强作业现场安全风险管理,抓好现场各级人员尽责、全方位全过程履职,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
其中变电运维人员的履职卡主要分三种,分别是变电运维值长、正值、副值,岗位层级逐级分解细化,结合岗位工作职责分配、人员能力、分工等差异情况,分别建立与三个层级全部岗位人员相对应的履职卡,明确岗位各层级单值内24 h作业任务和职责分工,更好地将岗位职责和上级制度标准对应到每一个岗位的具体日常管理工作,供不同岗位层级变电运维人员对号入座,参照执行。履职卡覆盖从接班到交班的全过程,包含“接班—倒闸操作—工作票办理—日常巡视、维护及定期切换试验—交班—事故异常处理”六大阶段内容,具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履职卡”框架
可以看出,“变电运维人员履职卡”覆盖了变电运维岗位当值作业的基本内容,不仅贴合实际,还实现了交接班期间的作业指导闭环管理。在具体条目内容充实完善中,“工作任务卡”分岗位层级,以流程推进的形式明确了各阶段作业的关键要点,并注明了具体禁止事项等。其概括性强,一目了然,易于判断选择,方便查阅和定位评价作业行为。
到岗到位人员履职卡根据变电运维专业实际情况,分别编制了领导、生技和安质三种履职卡,根据岗位安全职责,履职卡各有侧重;并同时编制了相关执行规定。变电运维专业将深入落实各级人员到岗到位制度作为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加强现场全过程安全风险管控、健全安全管理工作机制的一项重要手段。该举措提高了该室各级管理人员在现场到岗到位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确保到岗到位的职责能高效、全面、全过程履行。
3 实施效果
国网绍兴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专业结合风险管理理论,创建的“培训+风险库+履职卡”提升作业现场本质安全机制,是通过管控作业现场中安全生产的三个核心要素:人、环境、管理,从而提升人员安全技能、安全风险辨识防控以及安全管理水平,最终来确保作业现场安全组织到位、风险预控措施到位、履职到位,实现作业过程处于“可控、在控”状态。
以《事故案例读本》和《安全一本通》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培训为抓手,有力提升作业现场各级人员安全理论水平;以《风险预控指导书》为主要预控措施,加强作业现场安全风险预警和预控能力;以各级人员履职卡为主要手段,来规范作业现场各级人员尽责履职。“培训+风险库+履职卡”这三项措施适用于各电压等级变电站及系统内各设备运维管理单位下属的变电运维专业。
4 存在问题
变电运维“培训+风险库+履职卡”提升作业现场本质安全机制在运用中,通过循环评估反馈,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变电运维《事故案例读本》需要滚动更新,需要定期发布,满足现场实际需要,比如针对智能变电站各类运维事故,就需要增加相关专题事故案例分析。
(2) 培训效果评估需要有进一步的探索,仅靠日常普通的手段,如培训后的测试等,还是不够,需要结合实际的作业现场进一步完善。
(3) 由于人员自身的安全素质不同,在实际执行中,每个人的安全风险预控能力和水平还是存在差距,特别是作业现场的值长和到岗到位人员,可能会在出现风险评估预警或者措施不到位,造成风险预控不到位、不全面、有偏差。
(4) 风险库也同样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补充,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和发展,特殊接线、特殊设备及新设备会在作业现场产生新的安全风险,有的风险会消失,所以风险库要实时更新,不断完善。风险库的补充和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5) 变电运维“培训+风险库+履职卡”提升作业现场本质安全机制在实际执行中,只抓住了安全生产的主体—作业人员,而实际现场的突发性事件(如设备故障引起的事故处理等)等动态风险往往不是一个方面引发,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5 改进措施
变电运维“培训+风险库+履职卡”提升作业现场本质安全机制的落地应用,特别是强化大型及复杂作业现场安全风险管控是不断完善的过程,还需在以下环节进一步改进。
(1) 随着智能电网和特高压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设备,新评估风险,完善风险库。
(2) 加速作业现场风险预警管理与其他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机融合,如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各级风险库的建立维护,作业现场风险管控、风险控制卡的范本编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