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能研发科技档案编研工作探究

2021-04-15孙家诚

科技视界 2021年7期
关键词:编研核能科技

孙家诚 杨 林 严 开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00)

1 研究意义及目的

科技档案的利用, 是发挥馆藏科技档案作用、实现科技档案工作目的的直接手段[1]。 而科技档案的编研工作,作为档案利用的高级形式,在档案行业内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科技档案的编研工作是档案部门根据企业的档案资源和实际需求,对档案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和研究、编纂等,从而系统地、主动地为企业的历史、生产、经验、科研、宣传等工作提供服务作用,充分地挖掘和发挥档案的内在价值[2],进而促进科研人员灵活高效地利用现有档案资源, 实现高层次的档案服务。随着我国对产业升级的需求日益迫切以及对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深,科研人员对高层次科技档案服务的需求会愈发迫切,加强科技档案编研工作无疑将成为档案行业的必然趋势。

核能工业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技术水平的快速进步并保持领先地位是我国核能工业的现实任务,对核能科技档案的高层次服务也提出了迫切的需求。而目前我国档案行业对科技档案编研工作的研究尚不充分,发展较为缓慢,尤其核能科技档案编研方面,笔者尚未找到该研究领域的学术专著。 对于核能科技档案编研工作的研究文献也凤毛麟角。因此, 本文针对核能科技档案编研的工作方法进行探究, 旨在提高核能行业的档案服务水平, 为后续的科技档案编研工作提供一点参考和借鉴,对我国科技档案编研工作的经验积累和理论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核能研发科技档案的特点和编研工作的困难

2.1 核能研发科技档案的特点

欲做好核能科技档案的编研工作,必须加深对核能科技档案特点的认识,才能因事制宜,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编研工作方法。而核能科技档案的特点来源于核能工业的特点。 核能工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2.1.1 重工业领域,技术门槛高,技术的更新迭代较慢

核能在重工业领域属于技术门槛较高的行业,仅有科技水平先进、经济状况良好的国家才能保证持续高水平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以保持技术领先。 因此,导致了核能行业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较慢这一现状。目前各国投入巨资研发的六种第四代核能系统均是20 世纪50 至70 年代便已提出的设计概念, 至今仍未有颠覆性的理论研究突破或系统设计突破。

由于技术更新迭代较慢,则旧科技档案对于后续科研人员有较大利用价值,进行科技档案编研工作的意义也就越大,编研成果的利用效果就越好。

2.1.2 涉及的学科交叉较多, 需要多种专业知识的耦合

核能工业涉及众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而且十分依赖各种专业知识的耦合应用研究。设计反应堆的过程既需要研发人员具备核反应堆物理的知识,也需要兼顾核燃料与冷却剂的传热学模型知识,既需确保堆芯流道的工程流体力学稳定性,也需针对水化学反应现象精心挑选堆芯材料。

既然核能研发设计需要各种不同专业背景的知识相互交叉,那么为不同专业的研究人员进行综合性的科技档案编研服务,将会满足研发人员对核能系统整体、全面了解的需求,无疑将大大提高科技档案编研成果的利用效果。

2.1.3 安全风险受重视程度高,质量管控严格

由于核工业的安全性备受全球关注,党和人民都将核工业的安全水平放在首位。因此核能行业的质量管控十分严格,相关的科技档案一般要求全寿命期保存。 档案编研工作在对相关档案进行梳理、检查遗漏过失的同时,也能将整个核能工程项目的科技档案进行系统性、全面的整理和研究分析,实现最大限度地利用科技档案。

2.2 目前核能科技档案编研工作的困难和遇到的问题

目前,虽然核能科技档案编研工作正逐渐为核能企业的档案工作者所重视,但发展的速度整体上较为缓慢,在编研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会遇到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2.1 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

我国科技档案编研工作起步较晚[2],核能行业在我国工业领域虽然战略地位重要,但行业的市场范围相对狭窄,技术敏感性高,这决定了核能行业的科技档案编研工作不会成为档案行业的研究热门。这进而导致了针对核能科技档案编研的理论研究不够丰富,也缺乏成功的实践经验,难以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 在缺乏成熟理论指导的前提下,核能科技档案的编研工作必然难以开展。

2.2.2 具备综合能力的编研人才相对匮乏

科技档案的编研同时具有研究性和服务性,在编研工作的全过程中分析研究无疑都是基础和重点。因此,科技档案编研工作对档案工作者的专业性和综合能力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对于核能科技档案,如果档案工作者对核能工业基础知识的了解欠缺,必然会使档案编研的质量受到质疑,降低编研成果的利用价值和利用效率。大部分核能企业档案从业人员编制较少,档案收集与整理等普通的业务工作已经占据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导致大部分核能企业尚未开展专业性强、研究性深的科技档案编研工作。 在科技档案编研方面,核能企业目前也没有对档案工作者进行相应的专项培训。编研人才相对匮乏是制约核能科技档案编研工作发展的主要困境。

3 核能研发科技档案的编研工作方法

笔者作为具有核能工程专业背景的档案工作者,将尝试结合核能专业知识和档案工作实践来探讨核能科技档案的编研工作方法。

3.1 核能研发科技档案编研工作特点

核能研发科技档案从宏观到微观,可从工程项目层面、系统设计层面到设备研发层面、科研模型研究层面进行交叉学科或细分学科的编研。由于核能工程从科研设计到样机试制再到工程建设,不同项目阶段的科技档案往往彼此参照、彼此印证,不同专业学科的科技档案往往联系紧密、互为表里,因此核能科技档案往往兼具系统性、整体性和细致性等特点。 这意味着核能科技档案编研工作是可以做到较高水平的,值得档案工作者深入研究。

3.2 进行核能科技档案高水平编研的准备工作

欲进行核能科技档案的高水平编研,必须针对各企业科技档案的具体管理情况, 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3.2.1 加强馆藏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

我国核能研发企业现存的纸质科技档案、电子科技档案及照片档案、多媒体档案内容丰富,涵盖了核能系统研发的各个学科。为保证档案编研工作的高效率和编研成果的高价值,各核能企业有必要进一步改良科技档案的管理模式,推动三维电子档案、多媒体类档案的管理技术进步, 加速馆藏档案资源的电子化、数据化, 系统的收集、管理和利用三维电子文件和照片档案、声像档案等多媒体型科技档案,为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资源基础。

3.2.2 加强具备核能知识的综合素质型人才建设

科技档案编研着重通过对科技档案信息内容的分析研究,生产出科技档案编研成品,是对已经产生的知识的分析、鉴别和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是知识的继承和借鉴。 因此,针对核能科技档案,没有核能领域的基础知识, 档案人员必然无法有效地开展编研工作。

对于档案人员来说, 只需掌握必要的基础性核能知识即可满足编研工作的需求,比如,核能系统的基本原理、分系统的构成、主要设备的种类、材料和功能以及一些重要参数的意义和范围。 我国核能行业经过数十年的高速发展,培训体系十分成熟完善,培训教材丰富,而且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完全可以满足档案人员的学习需求,并不会占用过多的业务工作时间。

档案人员在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核能基础知识的条件下,将会站在一定的高度认识核能科技档案,编研工作也能够更顺利地开展。而且在编研过程中,档案人员与研发人员的交流也会更加顺畅、高效,避免误解。

3.2.3 对各种档案利用角色的实际需求有明确的掌握

档案编研工作是主动开发并提供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手段,然而目前档案行业对科技档案的编研工作往往越走越窄,收效甚微。 其原因之一正是档案管理者与研发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等角色的沟通交流少,对档案利用人员的利用需求了解不够充分,导致选题单一、构思陈旧,编研成果利用价值有限。为了避免各企业在进行科技档案编研工作时出现这种现象,档案管理者必须有意识地加强与档案利用者的沟通,充分掌握各种档案利用角色的实际需求,以确保编研工作的选题建立在充分的调查与论证的基础之上,否则陷入盲目选题之中,必然会导致编研工作者闭门造车,编研成果严重脱离实际需求。

在进行难度、深度或规模较大的项目时,可以邀请企业内部项目管理部门和企业外各专业领域的技术专家进行联合编研。联合编研不仅能够使编研成果的利用价值、成果质量得到保证,也能使档案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锻炼,也是核能企业目前缺乏编研人才的现实选择。

3.3 进行核能科技档案编研的实践工作

3.3.1 根据档案利用角色的需求,进行明确的选题

进行核能科技档案的编研实践,首先需要结合档案利用者的需求进行明确的选题。不同角色的档案利用者对科技档案的关注点是不同的,比如,项目管理人员往往更关心项目中的总体计划、质保大纲、外协采购规格书、招投标文件等管理类文件,技术研发人员往往更关心具体的系统设计、设备参数、变更记录、仿真计算结果、程序代码模块等技术类文件,其中不同专业的技术研发人员对技术类文件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因此,编研工作的第一步就是结合档案利用角色的特定需求进行明确的选题。

在调研编研需求的时候,要注意宁多勿少、宁重勿漏,既要做到完整的记录需求,也要注意对需求的区分。 在整理需求的过程中,尝试整合相关联的需求。 比如说,对同一设备的机械设计、应力分析和外协提资等不同方向的编研需求,对某一研究方向的不同设备进行编研的需求(如减震降噪方向),都是可以尝试整合的关联性需求。 在剔除重复需求并整合关联性需求之后,潜在的高价值选题将会逐渐明确。

3.3.2 整理相关档案,梳理其内在相关性和内容价值

当选题明确后,档案工作者应及时展开相关档案的整理工作。 在初步筛选过程中,应保证尽量多而全的筛选,部分档案无法直接判断归类,或者其本身就是应用多种专业知识进行耦合研究的档案,在与选题相关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先筛选出来,之后再通过联合编研的方式,与相关领域的专家或研发设计人员共同进行精细筛选。务必做到在两到三轮筛选整理后能梳理出较高知识密度的高价值档案(作为编研分析的主体内容)和具有一定程度关联性的较低价值档案(作为辅助类的支撑性材料)。最后,再整理相关的照片档案、声像档案和多媒体档案等,作为补充材料。

随着各企业档案管理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实现馆藏档案电子化和电子档案数据化之后,编研流程中档案整理工作的效率将会有飞跃性的提高。

3.3.3 适当的批注外源科技情报, 进行分析研究,形成高水平的编研成果

我国核能工业的起步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较晚,因而西方国家在核能领域积累的经验教训和创新思路对我国核能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编研工作的重点在于分析研究,而外源的科技情报既可以对分析研究起到启示的作用,也可以起到印证与支撑分析研究的作用,得出立体化的研究结论。 在部分国外仍有较大技术优势的科技领域,要尤其重视外源科技情报对编研工作的重要作用。 从微观上,对于已梳理出的高价值科技档案,依据其涉及的专业领域搜集外源的综述性文献,并与企业内部档案的信息进行对比研究与分析。 从宏观上,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相关领域文献统计分析,针对年代相近的外源文献进行发展方向与研究热点等分析,为已梳理出的科技档案做必要的补充。

在形成编研成果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批注外源科技情报信息,启发研发人员的思考,为企业领导的决策提供支撑,最终形成高水平的编研成果,实现档案资源和情报资源的立体化利用。

3.3.4 对编研成果的质量控制

近年来, 很多企业的基层科技档案室为科学研究、生产建设和社会需求提供信息服务,开始尝试专题性的科技档案成果编研工作。 然而,这些编研成果普遍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3]。 为使核能企业免于出现编研成果利用价值有限、 利用效率不高甚至分析研究结论错误等质量问题, 有必要对编研成果进行质量控制。 高质量的编研成果具体应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

在内容上, 应优先与研发设计人员或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联合编研, 指导档案编研工作者对已筛选出的科技档案进行价值判别和档案之间的关联性识别, 对档案编研工作者分析研究的过程进行理论指导,确保得出的结论不会出现南辕北辙的错误,以保证内容质量。

在形式上,编研成果应简洁直观,向多媒体化、现代化的成品形式发展,避免旧式的文件汇编、数据统计或简单的照片集等形式。在对系统或设备设计的科技档案编研时,可以尝试采用动画视频与文字讲解相结合的形式展示,涉及的数字对比可以考虑热力图等形式直观显示。 除此之外,档案编研人员也可创新性的采用其他信息化的形式,保证成果在形式上对利用人员具有吸引力。

4 结论

科技档案编研工作作为档案服务的高层次形式,具有十分重大且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尤其对于核能研发科技档案来说,编研工作可以使科技档案被更加灵活高效地利用,促进我国核能研发水平高速发展。 在相关研究稀少的情况下,笔者结合核能专业知识对核能研发企业科技档案编研工作进行了探讨,针对核能科技档案的特点,提出了企业进行核能研发科技档案编研工作需进行的一些准备工作和工作策略, 包括提高馆藏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培养综合性档案人才,在选题、整理、分析研究等诸环节注重联合编研, 使企业档案服务水平更进一步,为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编研核能科技
《山东档案》
第十四章 地狱之城——核能
谈谈房地产档案的编研
例谈计算核能的五种方法
科技助我来看云
核能对节能减排做出了哪些贡献
科技在线
档案编研在地铁文化中的应用
揭秘核能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