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空间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可供性建设研究

2021-04-15张超康艺方谭枫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22期
关键词:空间内容服务

张超 康艺方 谭枫

摘要:公共文化服务是城市空间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城市空间中的数字服务形式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扩展了新的思路。文章以地铁空间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路径为主要研究内容,基于供性的理论归纳地铁空间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的三个主要预设功能,结合地铁空间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的特征分析,提出地铁空间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地铁空间;可供性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2-0027-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新媒体艺术的地铁空间公共文化服务策略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YBQ004

公共文化服务可以为社会提供基本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并能以此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全民文化自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支持文化强国建设的基础。城市生活节奏快,时间及空间因素往往限制了文化服务的有效性。地铁空间是城市重要的交通职能空间,其客流量大,使用频繁,在地铁空间内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在文化服务融入日常生活及可达性提升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和价值。

可供性概念最早由美国生态心理学家吉布森(James. J.Gibson)提出,后被诸多心理学和哲学家重视并逐渐发展出较为系统的理论。1988年,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将可供性概念引入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可供性对于启发及衡量设计有着深刻的价值,文章以可供性理论为基础,对地铁空间内的新媒体文化服务建设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城市地铁空间中的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设计及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一、地铁空间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新媒体应用特征与挑战

新媒体目前主要指计算机网络和智能化科技影响下的媒体形式,是一种利用数字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基于互联网和无线通信,利用电脑和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提供信息服务的传播形态。当下的新媒体具有数字化、互动性、便捷性、实时性和移动性等特点,已逐渐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新媒体在地铁空间中的使用日趋广泛,亦为地铁空间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新的途径。

地铁中公共文化服务可利用的新媒体种类比较多,从设备来看,包括车厢内外空间内的电子屏幕,可以提供静态或动态图片、文字信息和影像等;交互式投影装置及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供具有沉浸式的视听体验;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可以保证信息供给的移动性和持续性。从服务的类型角度来看,地铁空间内的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可以分为显性服务和隐性服务。显性公共文化服务以文化的传播普及为主要功能,如公益广告等;隐式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是将文化内容嵌入其他功能性服务当中,通过附属性功能满足文化需求,如利用审美需求特点在地铁导视系统中加入文化性的视觉元素及信息等。

基于新媒体的地铁空间公共文化服务呈现出以下特征:在服务形式上更加多样化,既有公益性的文化服务内容,又具有包含文化内容的各种功能性应用;地铁空间内移动设备和网络技术使得文化服务具有可移动性。例如,手机等手持智能设备,使得公共文化服务不再停留在固定的空间位置,产生了大量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博物馆等的服务;新媒体也加强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互动性,如阅读等数字服务,大众不再单纯地接受信息服务的内容,还可以进行评论产生新的内容信息;新媒体可以借助丰富的视觉信息(如影像、图片和文字等)極大地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有效刺激服务的使用动机,提高内容的接受度。这些特点为公共文化服务与地铁空间的融合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地铁空间基于新媒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具有一定优势,但丰富的形式及复杂的结构也为其建设提出了一定的挑战。首先,地铁空间中的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涉及空间内的人、事和物,包括交通功能的实现、行为移动性和安全性等问题,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更加复杂和多维的特点;其次,地铁空间具有固定的职能性和空间环境结构特征,其行人也具有一些基本的行为特点,这是地铁空间内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限制性因素。因此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及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技术、心理、行为和空间等多种类型的构件及元素,只有在保证地铁空间内基本功能实现的同时,使文化功能与地铁空间交通功能协调,才能让公共文化服务融入日常生活,保证文化服务的可达性和参与性。

二、地铁空间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与可供性

吉布森在研究生物及环境的关系时提出了可供性概念。他认为可供性具有一定的客观属性,但同时这种客观性又依赖于主体(人或动物)的感知并与行为主体的生活经验及行为直接相关,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及行为目的选择性地关注环境中的可供性信息。因此吉布森的可供性意味着环境和行为之间的可能性。

吉布森之后的学者又在其理论基础上对可供性的概念内涵进行了扩展,引入了更多元素,赋予了可供性更为复杂的内涵。里德指出,可供性依赖直接知觉,提出认知是可供性的集体占有,因此可供性影响着个体的形成,以及其与环境、他人和社会文化的关系,作为特殊层次的可供性可应用到行为的所有方面,包括文化影响的行为[1]。众多学者对可供性本体性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可供性理论,通过可供性的研究沟通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认知科学[2],也为其在实践应用及更为复杂的文化领域中的扩展奠定了基础。可供性在设计学及传播学等领域也得到了众多学者的重视[3-4]。

从目前可供性相关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普遍得到认可的观点是可供性强调感知、个体行为的生态化特征及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可供性存在于人、行为与环境及相关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中,包含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匹配关系和互动性。

“人与人工物的互动再现了人与自然互动的规律。人工物是物质环境中的特例。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无法分开,人工自然是人利用自然的属性,重新创造的符合人类某种需求的自然。”[5]人工自然是天然自然的延续,可供性亦可以用于分析技术、人工制品和人工环境。可供性的这些理论与观点为我们分析地铁空间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新的视角。

首先,可供性指示了知觉行为的可能性。可供性理论源于人知觉和经验体验的生物特性。地铁空间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必须首先满足用户对文化内容的知觉与认知,重视服务内容感知的效率性。

其次,可供性视角强调人与环境生态化的关系。作为人工物的地铁公共文化服务,其设计和建设同样需要处理服务的组织建设与使用之间的关系,而可供性其实就是这个关系概念的基础。可供性提供的观点在于需要参考用户在文化行为中的生态化特征,为行为的发生提供机会,并能与服务系统互动,达到运用更加自然化的方式实现地铁空间文化服务的目的。

再者,可供性概念为复杂要素的整合提供了新的脉络。新媒体具有天然的技术人工物属性,而基于新媒体的文化活动是现实社会文化活动的延伸,是计算机网络发展背景下,社会文化的数字化转化。因此,面向新媒体的文化活动,应将存在的人工环境同时扩展至网络信息组成的虚拟环境,不仅考虑现实物理世界中的人、环境和物的关系,也考虑网络信息环境下的可供性关系。地铁空间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组织平台、技术操作、内容聚合方式的多样性导致其服务建构涉及更多复杂的因素,可供性的理论视角将这些复杂因素回归“人”这一中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地铁空间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可供性分析

地铁空间中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的设计首先需要进行意向性的功能预设,基于可供性的视角,地铁空间中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建构首先要满足文化特别是数字文化行为的一般规律,才能为文化行为的发生提供更多可能性。

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依托服务媒介对文化内容进行传播,对人们的意识形态产生作用,并引发用户的进一步文化行为。德耶兹[6]认为数字媒介将文化内容进行数字转化及传播必须经过参与、引导和重构三个实践环节。从可供性满足行为生态规律及数字文化行为的特点出发,可以将参与、引导和重构三个部分预设为地铁空间中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的三个主要可供性功能,并在构建服务过程中以这三个功能的实现为主要的建设脉络和目标。

四、可供性视角下的地铁空间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策略

(一)地铁空间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参与建设

1.基于移动情景的参与性提升

居民在地铁空间内是典型的移动状态,地铁空间内的物理空间环境或信息服务都需要充分考虑这种移动性,需要充分考虑这种移动性才能保证文化服务的接受性。移动网络和设备为文化服务的可移动性提供了保障,因此,地铁空间中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应积极利用智能移动设备,如在手机端开展以APP或小程序开发等为载体的文化服务;同时需要对空间内的新媒体设备进行统筹,如多媒体屏幕、互动性投影等,结合空间的结构、布局以及用户在空间内的移动轨迹实现多屏融合的服务范式,保证服务的动态移动可供性。

2.基于感知的互动参与性提升

基于可供性对环境认知的观点,文化服务内容的有效认知意味着能够理解并获取文化的语义内容,理解其价值和意义。对于地铁空间的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而言,依托各种新媒体技术的界面是其服务的接触点,在这些界面中,感知是基于多通道的,相对的文化内容也需具有不同的传达形式,如将文化内容转化为可观看的图片、文字及影像等。赋予文化内容适当的形式,可以使用户察觉和感知信息。文化内容的可感知是地铁空间内公共文化服务参与性提升的第一步。

在与服务的交互过程中,操作意味着用户与媒体界面之间的互动。在地铁空间内存在不同的媒体设备,其导致操作的互动性也存在差异,应根据可用性原则对各种交互操作进行设计,以此保证服务的互动参与性。例如,智能手机端的服务界面与多功能互动屏的操作可供性不同,手机更加强调手部的结构和动作,而互动屏,如导航指示牌等需要考虑全身、手臂结构和动作特点,需要对应人体工程学相关原理,提升服务互动性操作的效率和使用体验。

(二)地铁空间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引导性建设

1.基于高质量内容的引导性提升

文化生产的内容、形式和水平往往取决于服务提供的文化内容水平和方式。文化的创新依赖于公众对文化内容的选择和认同,内容的可供性与公众对文化的需求存在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要实现文化的引导作用离不开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优秀文化内容是促进文化健康有序的发展的关键,也是文化继续生产的基础,地铁空间不仅是城市的交通中心,也是城市地域文化的展示窗口,选取优秀的文化内容进行展示,是地铁空间文化服务发挥文化引导作用的关键。

2.基于社交情感化的引导性提升

文化参与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部分,而意义的共享来自集体语义的共享。社交是社会人的天然属性,与文化的关系密切。为公共文化服务设置社交可供性可以增强文化的分享机制,加速地铁空间内文化的传播速度。因此,可以利用新媒体社会关系网对文化服务内容的传播速度进行提升,以此突破地铁物理空间的限制。社交往往与情感相关,亦可以情感化社交功能增强公众对文化的感悟和使用意愿。

(三)地铁空间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重构性建设

1.面向内容再生的重构性提升

文化生产主要指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是文化主体建构文化生活的主要方式,对社会文化的重构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增强主体的实践性可以促进更加多元化文化内容的产生,使文化元素有更持久的生命力。文化生产的可供性强意味着公共文化服务能为服务的用户提供加工和展示信息的行为入口,提供必要的功能,如提供编辑及评论等,使得用户可以产生新的文化相关内容。

2.面向形式重塑的重构性提升

新媒体及其特性深刻影响着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地铁空间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形式必须符合当下的审美需求。一方面,应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对服务的技术载体进行重塑,如利用AR、VR等技術开展服务;另一方面,也要对元素的艺术形式进行重塑,如对优秀的传统域性文化元素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创新应用。

五、结语

公共文化服务需要以公众为中心,同时以文化行为的特点为基础,充分发掘和满足公众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文化需求引导。只有服务有效才能激发公众使用公共文化服务的意愿,只有提高公众参与程度才能使优秀的文化更具长远发展的动力。地铁空间作为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也是一个较多维的系统,它包含技术、文化、行为等因素,可供性的理论为更加系统地设计地铁空间内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新的思路,合理利用新媒体可以使文化服务更好地满足居民的文化活动需求,实现文化服务内容供给之间的平衡。无论是地铁空间还是城市其他公共空间,基于新媒体的文化服务建设仍然有很大的潜力,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将为未来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提供更多有效途径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罗玲玲,王磊.可供性概念辨析[J].哲学分析,2017(4):118-200.

[2] 王义,罗玲玲.可供性具身认知的设计方法论意义[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8,40(2):122-128.

[3] 潘忠党,刘于思.以何为“新”?“新媒体”话语中的权力陷阱与研究者的理论自省:潘忠党教授访谈录[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7(1):12-19.

[4] 许晓峰,高颖.服务设计中的可供性评价体系及其应用研究[J].装饰,2015(2),108-110.

[5] 罗玲玲,汤常鸣.创造过程的生态机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35(12):59-62.

[6] 查建友.文化发展活力论[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9.

作者简介 张超,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服务设计、交互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康艺方,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传播设计、信息设计。谭枫,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交互设计、服务设计。

猜你喜欢

空间内容服务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QQ空间那点事
服务与咨询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