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问?妙答——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2021-04-14王梅英

考试周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教学方法

王梅英

摘 要:数学提问是课程教学中常见的互动方式。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发展不够充分,因此教师需要巧用问答方式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数学。这种分裂式的问题能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渐进性,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學辅助环节以互动游戏、情景创设的方式激发学生思维兴趣。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调动,在趣味问答过程中能提高思考兴趣和课堂参与效果。在问题设置环节,教师应跳出传统思维,以连贯生动开放的方法增强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课堂提问;教学方法

一、 引言

小学数学课程中互动问答环节是一项充分调动学生课程参与的主体内容。传统课程中教师的提问环节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不同问题间缺乏关联性,也不利于发展学生连贯性思维。因此,为了创设更为有效的课程提问环节,教师需要提出课程教学特色及学生实践认识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二、 依托微课教学,提高问答连贯性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辅助得到广泛使用,但教师的提问环节并没有紧密的契合多媒体教学,导致两者处于割裂模式,这样不利于学生深入了解课程知识。同时教师在问题设置环节也没有充分考查学生认知过程的思维发展途径,导致学生思考时间过少,教师提问效果低下。因此,依托微课教学,教师能结合知识框架的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间的关联。

比如教师开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时,可以首先通过微课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如何计算。在微课中教师运用化曲为直的线段测量法,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针对性问题。长方形的周长和正方形周长计算过程中存在哪些差异呢?学生建立在对于微课的学习印象,分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表示长方形两条长和两条宽长度不同,而正方形的4条边长度相同。基于学生对于两者差异的理解,教师进一步导入周长计算公式。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解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学生表示长方形中a和b分别为长和宽有两条,所以是2(a+b),而正方形由于四条边长相同,因此周长为4a。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发散学生思维,将长方形和正方形拼接成组合图形,让学生计算组合图形的周长。根据学生对周长计算的理解,学生很快找出非重合部分,加上一个重合长度得出结果。

在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微课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知识,在微课学习过程中,教师穿插进行课程问答能有效提高学生微课学习效率,同时以渐进式的问答方法也能不断增强学生对知识深入理解的数学思维发展。

三、 善用追问法,提高学生思维深入性

小学生思维发展是一种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的过程,因此教师设置课堂问答时也应遵循教育认知规律,通过课堂追问的方法帮助学生从现有的答案中找出新的切入点,这样相较于传统结论问答过程,更能体现出对学生思维敏捷度的训练,在追问法使用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回答问题情况,考查其知识了解水平,设置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

比如教师教授轴对称图形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图像让学生选择图中的哪些物体有对称轴?学生比较不同图像,找出正方形和圆形是轴对称图形。之后教师引入追问环节,让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并结合基础知识的理解,说出正方形和圆形对称轴有何差异?学生经过观察后表示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而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将圆形和正方形组合成不同的图形,绘制出它们的对称轴,学生通过思考找出了圆形和正方形的不同组合方式,依照老师的要求绘制出对称轴,学生发现当圆形与正方形组合后不再具有无数条对称轴。在循序渐进的提问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知识掌握的能力和思维反应度都有了更好的训练。因此开查问答教学过程中的教师需要综合考查知识点间的关联,帮助学生在追问过程中理解不同知识点间的联系。

在课程问答过程中,教师应巧妙使用问答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间的关联性。通过巧妙的课程,帮助学生设计符合其认知途径的问题,这样学生能在这种探讨的过程中逐步深入知识点的学习,结合教师的提问,充分运用思维的灵活性,这样能有效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同时也能满足学生和自主学习数学思维的发展。

四、 融合情境教学,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提高提问教学的效率需要从问题的类型出发,传统课程以结论式问题为主,难以充分发挥学生深度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针对提问问题和方式时需要以开放的方式逐渐展开。

开放性问题设置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知识点与日常生活情境紧密相连,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主动性,同时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也能利用生活经验降低其思考难度。之后教师在开放性问题中,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深入思考,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多角度理解数学问题,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路增强课程互动的活跃性。

比如教师教授组合型图形面积计算教学时,可以利用操场作为计算案例,让学生绘制出学校操场的平面图,之后让学生指出操场是由什么图形组合得到的,学生经过亲手绘制后表示由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半圆构成,那么计算面积时是要哪些数据呢?在教师的提问下,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按照等比例缩小操场的宽,并将其等化为半圆的直径。之后又用同样的方法测出长方形的长。有了这些数据后,学生使用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思路,进行长方形和圆形面积的计算,给出计算结果,在教师开放性问题的指引下,学生掌握了组合图形计算的一般途径,并通过自主设计探究过程掌握。计算方法之后,为了提高课程提问的开放性,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形式不同的组合图形,通过上台板演等方法调动学生挑战愿望,学生在教师的任务下分别设计出形式不同的组合图形,并在黑板上板演出自己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思路,这种开放性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数学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在自我挑战愿望指引下,不断深入数学概念,发散数学思维。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