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年紫禁城:中国最好的博物馆
2021-04-14谭山山
谭山山
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至2020年,600岁的故宫,经历了历史的风霜雪雨。它曾是权力的象征,是具有“纪念碑性”的宏大建筑群;见证了帝制的终结后,它从帝王的宫苑变成人民的博物馆——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
如果没有宋徽宗,就没有今天的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清明上河图》。
如果没有以蒯福能、蒯祥父子为代表的建造者,就不会有“高敞壮丽”的明代紫禁城。
如果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没有在明代万历年间来到中国,西方世界就无从得知中国有座紫禁城。
利玛窦在中国生活近20年后,终于借进献自鸣钟的机会,进入紫禁城。他在札记中记录,他们进入一间大殿,“看上去足可容纳三万人,是一座壮丽的皇家建筑,大殿的另一端,有一个顶部高拱的房间,有五扇大门,通向皇帝的起居室。皇帝的宝座就在这个高拱着的圆顶的下面”。
如果庄士敦没有担任溥仪的老师,教溥仪英语、向他灌输西方文化,溥仪就不会过上西式生活。
当年,溥仪迷上骑自行车,为了骑车方便,他命人锯掉了从养心殿到御花园的所有门槛;他还把骑车变成了宫里的时髦活动,有皇后婉容留下的骑车照片为证。
如果退位后的溥仪和他身边的人没有巧立名目、以各种手段将宝物带出宫外,导致故宫的文物大规模流失,海内外就不会形成“流动的故宫”。
如果没有清代的灭亡,就没有今天的故宫博物院。
1914年10月,中国近代第一座国立博物馆——古物陈列所在武英殿正式开幕,紫禁城外朝开始对公众开放,首日即迎来2000余名观众。1925年10月10日下午2时,故宫博物院开幕式在神武门前举行。
正如故宫博物院理事会理事长李煜瀛在1929年所说,“以前的故宫是皇家的私有物,但现在是全国的共有物,也是世界的公有物”。
如果没有马衡(故宫博物院第二任院长)、庄尚严、吴瀛、那志良、欧阳道达、梁廷炜和梁匡忠父子等故宫人及一大批工人、眷属的一路扶持,1933年南迁的13427箱又64包故宫博物院精品文物就不会在历时十多年、辗转数万里之后,神奇地没有一件遗失、没有一件损毁。
故宫人将之归因于“文物有灵”。
“我看过他们在异乡拍下的照片,生逢乱世,人若飘蓬,但看不出丝毫的仓皇疲惫,怅惘伤感。他们衣履简陋,表情里却蕴藏着无限的骄傲。”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祝勇在一次受访中这样说。
南迁故宫文物中的9000多箱曾存放在四川省乐山市安谷乡,今天,此处建有“故宫文物南迁史料陈列馆”,又称“战时故宫博物院”。
如果没有1935年11月至1936年3月举行、故宫文物占一半的“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欧洲人就没有机会“认同中国艺术之美”。
这是故宫博物院藏品第一次走出国门,向全世界集中展示。当时的欧洲,一说起“东方艺术”,言必称日本;此次展会之后,日本艺术在欧洲的地位被中国艺术取而代之。
如果没有《御香缥缈录》《宫女谈往录》等清宫回忆录,我们会对紫禁城的日常生活缺乏实感。正是通过这些在宫里生活过的人的讲述,我们才得以了解宫里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
正如祝勇所說,故宫600年的历史不仅是政治史,还包含了建筑史、思想史甚至日常生活史。相较于重大历史事件,其实日常生活才是历史的常态。
如果没有以电影《末代皇帝》为代表的与紫禁城相关的影视作品,我们就无以建构对紫禁城的视觉想象。
尤其是《末代皇帝》中那些讲究的场景、画面和美术,比如小皇帝仿佛被漫天的黄色门帘“吸”进去那一幕,为我们描述了教科书里找不到的历史图景——尽管它是虚构的,但符合历史真实。
再比如,电影中寂寞至极的太妃们通过小望远镜偷窥溥仪的一幕,很魔幻,但细想又觉得理当如此。这些影视剧共同形成了一个“影像故宫”。
故宫,当然是600年来最重要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一,它太宏大、太丰富、太复杂了,因此有了“故宫学”这个提法。即便身在其中的研究员如祝勇,也不得不感慨:“故宫有墙,但故宫又是没有边际的。我们说什么,都是挂一漏万,我们怎么说,都如瞎子摸象。”
故宫是什么?它是一个大概念、一个超级大IP,其下又划分为众多子概念。
比如“地理故宫”——北京故宫有180多万件文物,台北故宫有近70万件文物,沈阳故宫有近10万件文物。而围绕文物的流转,又有“南京故宫”、“战时故宫”、“流动的故宫”等说法。
而影像故宫、文学故宫、动漫故宫、游戏故宫、虚拟故宫等等,则是“故宫”这个超级大IP所衍生的众多“故宫+”概念。
正因为故宫的庞杂,每个人眼中的故宫都有所不同。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传奇、一座迷宫,或者是借用卡尔维诺文学的表述——命运交叉的城堡。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