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2021-04-14张治东

宁夏党校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内生动力乡村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随着收入的增加和社会的发展,久居城市的人越来越向往到乡村感悟、亲近大自然,体验农村生活的乐趣。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和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内生动力,使它在传承中与现代的对接,进行创造性转化,使其从现代文化的养分中不断汲取养料并发扬光大。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旅游;内生动力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基础

(一)“非遗”丰富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保留下来的“活态”文化遗产,反映了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的文化风貌和传统习惯。地处黄河上游的宁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具有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的各类“非遗”项目,并以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10个类别的形式根植于乡野民间。从地理学上讲,宁夏紧挨胡焕庸线①,并处在该线西北侧。自古以来,胡焕庸线就是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的分界线。在这种犬牙交错的地理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下,宁夏各族群众创立了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和粗犷奔放的草原游牧文化,并在10个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得到了充分展现。据统计,目前宁夏已收入各级各类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2968项。[1]这些产生于乡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有效节约水土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粮食安全、改良土壤环境、修复生态环境和塑造乡风文明、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独特的动态保护思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宁夏各族群众不断吸收前人及周边地区精华,通过口耳相传、学习模仿等方式,逐渐形成了具有当地民族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譬如,羊毛毡曾是宁夏农村土炕上铺垫的类似于褥子的毛制品,因其保暖、隔潮、吸土、耐用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和喜爱。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条件的改善,新的工业产品代替了传统手工艺制品,土坑、羊毛毡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目前,在吴忠市红寺堡区、海原县九彩乡华家村等个别地方还有人继续从事着制作羊毛毡的古老传统。将羊毛制成羊毛毡的过程就是擀毡。据传,擀毡从蒙古游牧部落传入并在宁夏生根发芽。千百年来,宁夏各族群众为适宜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就地取材,创造了以擀毡、二毛皮、羊皮筏子、手工地毯、贺兰砚、糖挂子、草编、柳编、金积大缸醋酿造等传统技艺为代表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传统技艺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主要以传统种植、养殖为核心展开。就拿擀毡来说,因为宁夏畜牧业发达,盛产大豆、苴麻,这正好为擀毡提供了物质基础上的保障。由于受当地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生产方式、历史传统等的影响和制约,很多传统技艺都是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和演变的,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艺术品格,在活态性、适应性、复合性和多功能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特征,已经深深与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紧紧融为一体,显示出了浓郁的地域特色。从这个角度讲,地域性强、文化内涵丰富、审美价值高是传统技艺最显著的特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者开始对蕴含浓郁“非遗”体验特征的乡村旅游产生了浓厚兴趣。而绵延于宁夏各地的,诸如山花儿、回族民间器乐、寺庙音乐等传统音乐,诸如舞狮、舞龙、隋唐秧歌、盐池秧歌、辛家高跷等传统舞蹈,诸如皮影戏、宁夏小曲、隆德许川地摊戏②、秦腔等传统戏剧,诸如武术、吆逐、打梭、方棋、赶牛等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诸如民间绘画、剪纸、刺绣、砖雕、木雕、麻编、杨氏泥彩塑、赵氏木版雕花、古建筑彩绘、民间社火脸谱、六盘山木版年画等传统美术,诸如擀毡、二毛皮、手工地毯、草编、柳编、羊皮筏子、糖挂子、中宁蒿子面、黄渠桥羊羔肉、金积大缸醋、贺兰砚、花灯扎制、原州民间古建筑技艺、纸织画等传统技艺,诸如祭山、祭河神、青苗水会、放河灯、游九曲、燎疳、高台马社火等民俗,等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吸引旅游者,创造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将“非遗”项目嵌入乡村旅游,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而且对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乡村旅游为“非遗”提供了保护和传承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土社会的审美观照和文化创造,以乡村旅游为载体的聚落空间是其传承和发展的基本单元。宁夏地处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错地带,具有独特的区位地理条件和自然生态环境。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宁夏各族群众不断探索、模仿和学习,吸收周边地区精华,为我们今天留下了诸如皮影戏、山花儿、回族口弦、二毛皮、六盘山抟土瓦塑、杨氏泥彩塑、魏氏砖雕、烙铁画、花灯扎制、葫芦刻画等丰富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技艺、传统音乐、民俗等多个门类,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帮助当地居民增加收入、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凝聚村民情感、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譬如,二毛皮制作技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周永红,在盐池先后开办滩羊二毛皮皮毛店、二毛皮加工厂,并注册成立二毛皮制作公司,有200余人在她的工厂里学习二毛皮制作技艺,每年通过订单销售为签约滩羊养殖户带来了上千万的收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乡野民间,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和群众心理情感沟通的需要。以民间传统美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把民众的情感紧紧连接在一起,并使这种情感迸发出无限的创造力与生命力。我们在隆德县红崖村老巷子、奠安乡梁堡村调研时,发现家家户户大门口都砌刻有“耕”“读”字样和“仙鹤”“神鹿”等寓意吉庆祥瑞的砖雕图案。这些做工精美的砖雕作品,一方面彰显了当地群众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和对美好生活诉求的表达,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们对砖雕的青睐和喜爱。为了使砖雕技艺得以继承和发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卜文俊,博采众人之长,大胆创新,开发研制出了100余种砖雕作品,如狮子、砖塔、龙凤呈祥、二龙吸珠等,用于仿古、现代民居建筑的装饰。2010年,卜文俊还投资成立了隆德县魏氏砖雕有限公司,培养了一大批砖雕艺人,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创业,让昔日的祖传技艺成为带动家乡致富的新路径。随着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在宁夏的深入推进,乡村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拓宽了渠道、插上了“翅膀”。譬如,在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南长滩村,游客在体验羊皮筏子摆渡的惊险后,肯定会对羊皮筏子的制作流程、发展历史等情况产生兴趣。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乡愁,是珍贵灿烂的传统农耕文化遗产,是丰富的农业物质文化形态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内涵,也正是传统村落所承载的乡土文化和农耕文明的记忆。有学者指出:“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若能深入挖掘传统地域文化空间的文化形式,将文化形式和文化空间转换成旅游者的吸引物,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增强旅游者在乡村旅游过程中的文化体验,最终实现乡村旅游和地域空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融合,达到通过乡村旅游来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2]当前,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乡村旅游所蕴含的民俗风情等旅游体验特征,极大地迎合了城市居民追求新颖、独特、体验的心理需求。对于旅游者来说,到当地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进行亲身体验,本身就是一种对传统文化遗产的活态展示,更能增強对当地乡土艺术文化的亲和力。当然,对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利用,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和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内生动力,使它在传承中进行创造性转化。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传统与现代的对接,使其从现代文化中汲取养料,注重挖掘其自身所蕴含的自我革新元素,以一种活态开放的形式“从苍茫的历史中来,再走向民众的日常生活”,真正实现在传承中永续发展。

二、“非遗”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困境分析

(一)资源整合不够,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

具有宁夏“非遗”特质的旅游体验项目主要集中在传统音乐(山花儿、寺庙音乐、民间器乐)、传统技艺(擀毡、二毛皮、手工地毯、糖挂子、糖画、贺兰砚)、传统美术(剪纸、刺绣、杨氏泥彩塑、魏氏砖雕、木雕)、传统戏剧(皮影戏、秦腔、隆德许川地摊戏)、特色饮食(黄渠桥羊羔肉、大武口酿皮、荞面搅团、莜面旦旦、洋芋擦擦③、燕麦揉揉④)等方面。然而,纵观整个旅游消费市场,宁夏很多具有“非遗”特征的旅游体验项目尚未在乡村旅游中得到充分体现,现已开发出的文旅产品种类相对单一,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缺乏特色性、典型性和代表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宁夏乡村旅游起步晚,存在规模小、档次低等问题。很多民间器乐、传统民俗、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服饰等还未在旅游开发中得到充分应用,游客无法感受到这种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民俗风情体验。尽管各级政府在民俗体验中十分注重对以“非遗”为代表的乡土艺术和传统农耕文化遗产的发掘,但是却并没有开发出适销对路的特色旅游体验项目。很多土生土长的“非遗”元素与乡村旅游发展融合得还不够紧密,从而没有发挥出当地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特征,这使宁夏乡村旅游难以产生较强的震撼力和招徕力。据很多旅游者反映,到了乡村白天看是蓝天白云,一到晚上就成了漆黑一片。如何挖掘隐埋在传统村落的传统民俗、历史典故、传统技艺、特色饮食、传统舞蹈、地方戏曲等传统文化及其内涵,并融入乡村旅游民俗体验项目,应是当前业界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总体而言,宁夏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主要存在规模小、档次低、基础差等问题,甚至一些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建设项目还局限在建房开路阶段,很多乡村旅游模式仍以休闲观光为主,类型单一,文化特色不明显。很多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民俗体验活动在旅游开发中开展的还比较少,致使很多村落在民俗体验项目上没有展现出乡村旅游应有的朝气,从而显得有些單调和乏味。其实,在乡村旅游中如果能够挖掘一些体育类竞技性项目,譬如在泾源回族群众中广为流传的传统体育活动——打毛蛋,就是一项将娱乐、健身、竞技等内容融为一体的群体性竞技游艺活动,不仅可以吸引外来游客观摩参观,还能丰富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各地政府应该立足当地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挖掘当地文化亮点,把特色文化项目植入乡村旅游。在民俗体验项目方面,通过不断丰富乡民艺术和传统农耕文化活动,在乡村集中打造一批集特色餐饮、旅游购物、民俗体验、康体养生、晚间休闲于一体的消费性娱乐场所,形成全天候旅游服务。当然,在努力拓展白天旅游体验项目的同时,还要不断丰富游客夜间出游活动,可以举办类似于唱秦腔、练武术、跳广场舞等性质的团队性活动,也可以让农户以农家乐的形式经营像茶艺馆、健身房等消费性经营场所,还可以设置小型影院、桌球室、添置天文望远镜开展夜观星象活动,积极挖掘具有“非遗”特征的民俗体验项目,并将其嵌入乡村旅游,使游客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夜生活”空间。

(二)空心村现象突出,“非遗”传承人缺失

众所周知,相对于城市发达的工业生产体系,农村的劣势地位是显而易见的。有学者指出:“城市除承担工业生产功能以外还承担着多样化的服务功能,而乡村作为‘传统部落,农业生产功能似乎是乡村职能的全部。”[3]在农村依附城市经济发展的模式下,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城乡文化差异却在缩小,城市强势文化覆盖了人们的精神需求。据统计,宁夏农村常住居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并不是单纯的农业收入,而是靠在外务工所得。⑤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因常年外出打工,其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以及审美情趣都在悄然发生变化,他们不仅对传统农耕技术逐渐陌生,有些甚至对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礼仪民俗缺乏基本的认知和认同。随着城镇化⑥建设和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很多村落,尤其是富含传统耕作技术、传统技艺,具有一定文化底蕴的村落,出现青壮年外出务工、妇女陪伴儿童进城上学,只有一些零星老人苦守“空巢”的现象。传承在宁夏广大农村的一些传统耕作技术或传统技艺,像枸杞种植、长枣栽培、砖雕、二毛皮鞣制、擀毡等,多是靠经验的积累,需要长期的观摩和学习,但很多人却在追求更高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严重依赖高效的化工技术,对传统农耕技艺缺乏应有耐心,从而难以掌握真正要领。在一些条件较差、信息闭塞的农村,由于现实生活的压力以及对下一代的教育,迫使许多村民迁出村落,导致村落自然消失。村落人口老龄化、空巢化导致很多村落出现衰败现象,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以及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增多,都会潜移默化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另外,掌握传统农耕技艺的“非遗”传承人经济收入普遍过低,也是导致当地很多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断层的主要原因。譬如,在中宁枸杞种植系统中,掌握传统种植技术的人多在70岁以上,他们掌握着修剪、选育和传统加工等技术,但他们的生活却依旧贫困窘迫。目前,很多地方的“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仍以精神鼓励为主,一些掌握“非遗”技艺的项目传承人生活条件较差,无力继续从事传承工作,致使一些传承项目濒临灭绝。譬如,原州民间古建筑技艺,涵盖古建筑榫卯结构、古建筑彩绘技艺及古建筑雕刻技艺等多门独门绝活,是一项涉及木工、瓦工等多工种的“非遗”项目,然而因当地政府尚没有将传承人补助经费纳入本地财政预算,使这门“绝活”的传承面临尴尬境地。有学者指出:“一旦村民无法在传统业态的产业链上谋生,往往只有出走村落,在城市的边缘或打工或经商谋生。”[4]由于当地居民对自己手中所持有的传统技艺所蕴含的价值了解不够,意识不到目前正在使用的现代化工技术对传统农耕文化遗产所造成的破坏,加上很多人不知道采取何种方式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导致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危机。就拿砖雕这一传统技艺来说,虽然深受当地群众的青睐和喜欢,但很多人在修建门楼时用水泥雕刻代替了传统砖雕,水泥刻画出的纹路看上去更加圆润美观,但却无法与砖雕技艺相媲美。非物质文化遗产存亡续绝的关键在于培养一代代合格的传承人,然而年青人对传统农耕知识的认知度、参与度和学习意愿远低于中、老年群体,年青人更倾向于接受“现代化的城市生活”,致使那些曾经被老一代传承人引以自豪的传统手工技艺在年轻一代遭遇“滑铁卢”,出现无人继承的困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绿色资源,保护传承是其发展的关键,而“非遗”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较为普遍,这大大影响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内生动力,难以实现在保护和传承中进行创造性转化。

(三)缺乏主打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要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当地土特产和特色文旅商品是不可或缺的一块。当地土特产和特色文旅商品既能够拉动旅游消费,也是地方形象的主要标志之一。然而,纵观宁夏整个旅游纪念品或文旅商品行情,还存在产品特色不鲜明,主打产品不突出,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的问题。虽然泥哇呜、剪纸、刺绣、珠绣⑦、核桃枕头、二毛皮、羊毛毯等在一些景区或文旅商品店随处可见,但基本都停留在小打小闹的非主流状态,没有与现代生活接轨,不能激发出游客对旅游纪念品或文旅商品的购买欲望,从而很难对游客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因此很少得到游客的光顾。根据调研统计,游客对旅游纪念品或文旅商品的关注点更多的还是倾向于在工艺品、饰品和特色食品的选择上。在产品的特色追求上较为看重产品所蕴含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内涵,及其产地的独有性、外观形状、制作工艺等。因为很多游客购买旅游纪念品或文旅商品的目的多是馈赠亲朋好友,抑或自己收藏用于纪念旅行经历等。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就旅游者在购买旅游纪念品或文旅商品时对“产品价格、质量、创新性、纪念性、款式、包装、服务、实用性、地域性和便捷性”等方面的情况作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显示,有75%的游客在购买旅游纪念品或文旅商品时,更多倾向于产品的“价格、质量、创新性和纪念性”,这是决定他们是否购买该旅游纪念品或文旅商品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款式、包装、服务、实用性、地域性和便捷性”则是决定他们是否购买该旅游纪念品或文旅商品的次重要影响因素。譬如,须弥山景区商贩们所销售的当地土特产——桃胡枕头,用碎桃胡装起来的枕头,对头部具有一定的按摩作用,枕的时候非常舒服,但仍少有顾客问津。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其没有与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如刺绣、传统美术、民间绘画等结合起来,如果将粗劣的枕套布艺换成做工精细、图案精美的刺绣布艺,销路肯定会不一样。总体而言,宁夏旅游纪念品或文旅商品在开发设计上尚处于简单的模仿阶段,生产工艺还很粗糙,民族地域特色也不够鲜明。因此,对旅游纪念品或文旅商品的打造,更多要与当地的“非遗”特质结合起来,充分挖掘“非遗”与现代生活接轨的切合点,在产品设计上更多体现出旅游纪念意义和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在產品档次上,要从质地、内容、大小、包装等方面体现其精美、精致、精巧和实用等特点。当然,在研发设计过程中,还要融入现代生活元素,充分运用新型态、新材质、新工艺,从款式、包装、质量、实用性等方面入手,通过精心设计将“非遗”的传统审美价值融合在有形的工艺产品、生产生活用品、装饰艺术品等载体上,形成具有民族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或文旅商品。譬如,可以将草编、麻编、剪纸、葫芦刻画、民间绘画统一包装成工艺品、生活用品,将刺绣、擀毡、二毛皮、回族服饰与现代服装、装饰品、环保等主题结合起来进行研制开发,提升审美档次和科技含量。其实,宁夏旅游纪念品或文旅商品发展之所以一直不太起色,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能够为当地人带来较高收益的自主设计、生产、销售的品牌产品。譬如,入选国家传统村落的梁堡村、红崖村、长城村,均以剪纸、刺绣见长,扩大到整个西海固地区甚至宁夏全区,基本上也都停留在浅层发展阶段,并没有一家做大做强,整合成龙头企业引领带动周边地区乃至整个行业发展。当产品特色不鲜明、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时,产品的市场和销路就会存在问题。如何将剪纸、刺绣等人人见长的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工艺融合起来,渗透进日常生活用品中,如室内装饰、汽车饰品、服装设计等,结合传统审美标准,通过龙头企业的加入带动,提高产品的研发设计能力,发展联动产业经济,应该是业界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要想将宁夏旅游纪念品与文旅商品打造成国内品牌产品,并在国内闯出一条出路,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由政府主导在村落建设中引进一批规上企业参与进宁夏旅游纪念品或文旅商品的研制、开发和销售,形成一定规模的专业市场,同时建立区内旅游纪念品或文旅商品集散中心来聚集分散经营的个人或企业。其次,通过组织广泛的社会参与,重点邀请高校专业设计者、业内专家和“非遗”传承人参与到产品的设计、研发中,推出高水平的品牌设计,将宁夏旅游纪念品或文旅商品与“非遗”特质结合起来,从而打造出能够在全国叫得响的具有宁夏地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或文旅商品。

(四)在现代都市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被挤压

在现代都市文化的冲击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传统农耕文化遗产受到冷落、甚至挤压。在半工半农的职业游离状态下,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导致传承千百年的乡村礼仪秩序被打破,有些地方的传统文化几乎处在断层和失传境地。究其原因,主要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传统农耕文化的经济效益未能得到有效发挥,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较为滞后。⑧宁夏各地传承着各式各样的,能够呈现一定经济价值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二毛皮制作、杨氏泥彩塑、魏氏砖雕、葫芦刻画、麻编、剪纸、珠绣等。虽然很多“非遗”传承人进社区、进学校、进商场做现场演示或搞培训,甚至一些有条件的“非遗”传承人注册公司成立作坊发展生产线,但基本都是小打小闹,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譬如,二毛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丁和平,和儿子、徒弟共同筹建皮毛厂,所制产品远销新加坡、俄罗斯、加拿大等国,但每年100万元的销售利润,维持生计尚可,离“做大做强”还有差距。总体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还未能得到有效发挥,富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还比较滞后。孙家正先生指出:“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各国传统文化不同程度的损毁和加速消失,这会像许多物种灭绝影响自然生态环境一样影响文化生态的平衡,而且还将束缚人类思想的创造性,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的全面进步。”[5]在现代都市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村落的居民尤其是年青人不愿意继承和发展,对传承千百年的传统农耕文化缺乏自信,致使很多独具特色、极具民俗体验价值的传统技艺,如擀毡、羊皮筏子、糖挂子、箍窑、砖雕、石雕、水车制作等,正在发生变异、衰退,甚至面临消失的危机。传承于乡土民间的传统观念与信仰,诸如祭山、祭河神、青苗水会、放河灯、游九曲、燎疳、高台马社火等,以及当地的民间文学艺术和风俗习惯等的传承和发展,都或多或少受到影响。一些向往到城市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对本民族本地域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也缺乏继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烈意愿,加上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很少有人愿意继续从事“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导致遗产的内在价值难以得到呈现。据资料显示,近20年来宁夏农民外出务工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其中2019年全区农民工总数达100.5万人(包括外出农民工77.3万人,本地农民工23.2万人)。[6]乡村发展的主体是农民,但从事农业的人数在锐减,农民不事农耕带来的后果是他们对乡土文化的远离和陌生。以二毛皮、擀毡、宁夏毯、砖雕、木雕等为代表的传统技艺,受现代化工技术的影响逐步被工业机器取代。日本著名民俗学家盐野米松曾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适合于地域风土的匠工的职业,慢慢地不再被人们的日常所需要了。一个个精工细作、破损后还要修修补补的东西从生活中消失了。它们变成了机械化工厂里统一制作出来的成品。”[7]如何依托以传统技艺为代表的传统农耕文化遗产丰富和发展乡村旅游民俗体验项目,应是提高乡村旅游收入、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一个主要方向。

三、“非遗”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持续加大政府主导扶持力度,强化资源有效整合

关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各级政府文化管理部门从2000年起就普遍增加了“非遗”保护这一工作职能。对于宁夏这种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来说,政府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因为缺少必要的保护资金,“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就会成为空话,而政府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对“非遗”保护提供资金支持。绵延在宁夏全区各地的以滩羊养殖、二毛皮制作、羊皮筏子制作、葫芦刻画、皮影戏、泥哇呜、秦腔、山花儿等为代表的传统技艺、节庆民俗、礼仪观念、民间曲艺乐器及山歌等内容多属独门绝技,口传心授,往往因人而存,人绝艺亡。[8]对此,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其目前的存在状况和发展前景进行科学分类和梯次分级管理,并分别采取抢救性、生产性、整体性和立法性等保护措施使之延续、传承和发展。对一些已经不适合当前社会生活节奏、跟不上时代发展节拍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箍窑、擀毡、皮影戏、打梭、方棋等,建立实物档案或电子影像档案等尽可能完整保存以免被历史尘封;将一些易失、易丢的传统技艺和民间观念与信仰,如六盘山抟土瓦塑、中卫古建筑彩绘、原州民间古建筑技艺、赵氏木板雕花技艺、花灯扎制、高台马社火等,要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音频、视频等现代保护工具进行完整记录;对与产业挂钩、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的传统技艺,如剪纸、刺绣、宁夏毯、二毛皮、杨氏泥彩塑、魏氏砖雕等,宜采取生产性保护措施,在产品设计上融入传统审美标准和现代科技理念,进行合理的开发、研制和生产销售;对一些诸如传统村落等为代表的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聚落、场所应给予整体性保护,让聚积在其中的一些传统建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能够较好地延续、传承和保留;对一些以古文物、古建筑为代表的物质遗产,如康济寺塔、同心庆王墓、宋城堡⑨、世德堂⑩、古堡子11、古长城12等,要采取立法的形式,严禁制止违法分子对古遗址、遗迹或遗存进行破坏的做法。在乡村住宅建设、道路修建、水利灌溉设施和游览路线等方面,应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在保持地方原有风貌和特色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负面影响。总体而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要紧紧抓住“传”与“承”两个环节,推动传承工作有序进行。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应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过程中既有传承,又有重构,更有创新,在新陈代谢中不断发展。在对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整合的过程中,也要对周边地区文化不断吸纳和补充,使“非遗”在与各种现代文化的互动中做出有选择性的创新与组合。

(二)提升“非遗”文化内涵,创新产品设计

随着城市的发展,久居城市的人越来越向往农村的田园风光,到乡村感悟、亲近大自然,体验农村生活的乐趣。然而,由于宁夏乡村旅游目前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以“非遗”为代表的民俗体验活动开展的还比较少,尤其到了晚间就显得格外单调、寂静。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传承下来的,涵盖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宁夏各族群众创立了品种丰富、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如风土人情、传统礼仪、民间观念与信仰等,又有口头流传的各种民间文学,如传说、诗歌、民间故事、寓言、民谣、谚语等;既有淳朴生动的各类表演艺术,如山花儿、隋唐秧歌、民间戏剧、曲艺杂技等,又有技艺精湛、美轮美奂的工艺美术,如魏氏砖雕、杨氏泥彩塑、剪纸、纸织画、珠绣、刺绣、中卫古建筑彩绘等。如何将“非遗”特质融入乡村旅游,提升“非遗”文化内涵,创新人们乐于接受的产品设计,应是当前需要业界深入思考的问题。政府可以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深入挖掘当地传统农耕文化内涵,高品质、高水准策划符合当地习惯传统的娱乐活动,培育一批参与性强、市场认可度高的“非遗”体验项目。这样既可以招徕、吸引外来游客前来体验、参观和消費,又能让当地富有传统特色的“非遗”项目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在提升“非遗”文化内涵的过程中,还要围绕宁夏历史古城遗址遗存,合理利用各种文物古迹和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依托宁夏传统农耕技艺、传统村落和科技馆、文化馆、艺术馆、博物馆,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充分挖掘地域传统文化内涵,开发集地方性、文化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娱乐项目,大力发展山花儿、曲艺杂技和武术表演等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推动演艺、游乐等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重点挖掘、开发一批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工艺美术品、特色风味食品、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日常生活用品等文旅商品,积极开展以剪纸、刺绣、珠绣、扎染、糖画、泥塑、砖雕、麻编、柳编、擀毡、二毛皮等为代表的传统技艺活动,拓展赏梨花、游九曲、放河灯、山花儿、青苗水会等群体参与性民俗体验项目。将区域传统文化贯穿于乡村旅游发展全过程,把文化创意融入旅游产品开发全过程,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丰富宁夏旅游体验项目。当然,提升“非遗”文化内涵和品质,离不开与高校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和“非遗”传承人的合作与交流。政府要通过组织开展研讨、展示、宣传、交流、合作及提供其他帮助,有计划地征集并保管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代表作品,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档案,给传承人提供一个有利于传承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空间。当然,“非遗”传承人在不同时代背景、地域环境下进行传承,都会进行一定的创新与发展,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反映时代特征。日本学者樱井龙彦曾说:“民俗并非是一种固定化的文化,其本质在于变化,在时代变迁的潮流中内核不断发生变化,从而被继承、存续。”[9]因此,对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和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内生动力,使它在传承中进行创造性转化。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传统与现代的对接,使其从现代文化的养分中不断汲取养料并发扬光大

(三)嵌入乡村民宿体验,通过项目助推“非遗”传承发展

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土壤是农村,所以对其保护和传承的主要基地也要放在农村。有学者表示:“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旅游消费方式正从观光旅游向体验旅游转变。”[10]宁夏具有资源丰富、价值独特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可以尝试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将“非遗”嵌入乡村民宿体验,选择在农业生产、生活和民间观念与信仰等方面具有代表性与统一性的群体聚居空间,与宁夏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有效衔接起来,融入现代科技元素,构建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开放型农业生态博物馆,对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所、遗迹、景观,及其产生背景和生存环境给予整体性保护和开发利用。政府在乡村民宿体验项目的开发建设过程中,要主导并监管村落的“非遗”规划项目建设,尽量促使符合条件的项目建成、投入和产出。从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上鼓励和支持有关企业和“非遗”传承人共同致力于特色民宿的开发和投入使用。通过扶持刺绣、珠绣、剪纸、蒿子面、枸杞膏、老豆腐等代表性传承人和社会文化能人兴办经营实体,以培训、生产、经营等市场运作模式,让家庭作坊生产走向专业规模生产。在乡村旅游建设过程中,要积极打造传统民俗文化村,如以中卫南长滩村为依托,向游客展示并体验羊皮筏子等传统技艺的制作过程,努力将民宿体验与宁夏地方农产品加工、传统工艺美术等深度融合,通过推广传统饮食、体验传统文化、参与传统节庆、学习传统歌舞等形式,吸引外来游客,扩大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从培养传承人入手,大力发展社会团体,提高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度,结合旅游、文化和创意产业,产生经济联动效应,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加强保护。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乡村旅游,要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整合社会各方力量,不断丰富和提高特色民宿体验的项目和档次。在一些有条件的村镇,立足产业发展,走市场开发之路。譬如,在杨氏泥彩塑、魏氏砖雕等传统村落,实施产业带动发展,通过“非遗”世家及传承能人的影响,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力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应该贯穿整体性原则,既要保护文化事物本身,也要保护它的生命之源。就拿二毛皮来说,二毛皮是宁夏“五宝”之一,清代乾隆年间就已闻名遐迩。《宁夏府志》有“布衣褐,冬羊裘”[11]的记载。2014年,二毛皮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吴忠、固原曾是西北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在一些回族聚居区,几乎整个村、乡都专营皮毛的加工与销售。用二毛皮缝制的裘衣,色泽晶莹,轻便保暖,洁白美观,久穿而不粘结。二毛皮制作工艺考究,制作复杂,要经过打灰、抓毛、熟皮、干铲、定型、去潮、裁制等50多道工序才能完整地将二毛皮鞣制出来。目前,传统的二毛皮制作技艺和手工作坊主要分布于永宁、青铜峡、盐池、同心和海原等市县。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新的工艺产品流行于大街小巷,承载传统手工技艺、民族习俗和彰显宁夏民族地域文化特色的二毛皮制作技艺遭遇现代加工业的冲击,面临发展危机。如何将二毛皮的传统鞣制技术和现代生产工艺结合起来,融入刺绣、民族服饰、传统美术、民间绘画等传统审美元素,在设计档次上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特色,通过深加工的形式延长产业链,打造具有宁夏特色的品牌形象,是当前保护、传承和发展以二毛皮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方向。随着全域旅游在宁夏的深入实施,游客对民宿体验有了新的更高要求。在类似于乡村民宿或农家客栈的地方,有心人收集了很多过去常用的农用工具,如磨盘、风箱、碌碡、木锨、石槽等用来装点门面,并将这些农具整合起来还原了一个旧时的生活场景,让游客通过推磨体验,了解过去人们是如何把小麦磨成面粉的。这种做法虽然古朴,但却给游客带来全新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使“非遗”在乡村旅游中得到传承、发展

在乡村旅游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探索网络直播、手机APP等在线网络,通过借助线上直播、宣传、销售等多种形式,吸引投资人和媒体的目光,将当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非遗”旅游体验项目通过网络、微信、抖音、电视等现代传媒让更多人知晓。通过乡村旅游,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体验项目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组织搜集民间遗留的“非遗”资料,建立较为完善的数据库、名录体系和“非遗”电子档案,利用数字化技术对“非遗”资源进行学术分类、信息化存储,通过多媒体数据不断向外界展示全区“非遗”有关信息,包括傳承人的基本情况、“非遗”最新开展活动、“非遗”项目及产品等。将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戏剧、节日民俗等,通过高质量专题形式拍摄介绍反映“非遗”产品的影视作品,让“非遗”产品通过镜头走向大众。推动文物和“非遗”保护传承利用,推进文物和“非遗”创新、创意、转化、教授、展示等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建设一批“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开发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创产品、旅游商品。[13]在推进“非遗”保护基地建设方面,积极与高校或文化传媒公司等专业机构加强联系,通过建立“非遗”研究中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进行收集、评估和探测,支持微元素文化传媒等相关企业推进“非遗”及“非遗”衍生品开发,让“非遗”元素及“非遗”产品融入现代生活。在乡村旅游建设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主导监管责任,通过“非遗”展销会邀请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制作展示涉及“非遗”内容的、传承人在乡村旅游景点、旅游线路中从事以“非遗”为内容背景的体验项目。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应采取政府倡导、公司运行的方式,成立“非遗”文化推介团队,通过搭建民间传统工艺品展销平台,大力扶持以“非遗”为主要内容的旅游纪念品、文旅商品和民宿体验项目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组织发掘和申报自治区级及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注重对地方文献、民俗器物和本土名家艺术精品的收藏和展览,形成品类丰富、特色鲜明的民间文化资源积累。譬如,学习隆德博物馆,建立专门的民俗文化展厅,收集当地在民俗文化建设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非遗”传承人,并展示他们的作品。鼓励组建民宿产业联盟,以“公司+协会+农户”模式推动乡村民宿的品牌营销、连锁运营、标准服务、特色发展。譬如,西夏区镇北堡镇昊苑村志辉源石酒庄,就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通过发展旅游解决了村子1000多人的就业问题。当然,在乡村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方面,还要督促乡村旅游经营户不断提升农家乐和乡村民宿的接待环境,引导农家乐和民宿经营户进行庭院、客房情调意境营造。当然,我们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还要积极学习兄弟省区包括国外的有关管理经验和措施,为我们发展乡村旅游和非遗保护提供智力支撑。譬如,学习泰国经验,建立支持“非遗”发展基金会,以高于市场价的方式从“非遗”传承人手中购买被开发成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或文旅商品,并在超市、商场及旅游景点统一销售。同时,将“非遗”基金会重点倾向于农村,更多保护那些经济困难又有一技之长的“非遗”传承人。

参考文献:

[1] 宋建钢,全力推动宁夏黄河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NB/OL].学习强国,2020-07-13.

[2] 梁诸英,陈恩虎.以历史文化资源促进环巢湖地区旅游产业的开发[J].巢湖学院学报,2017(2):5-9.

[3] 郑 重.转型期农业文化遗产地乡村规划研究——以当涂大公圩为例[D].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41.

[4] 丁智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基于缸瓦窑村的考察[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5] 王文章主编.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1-6.

[6] 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2019宁夏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13.

[7] 盐野米松著,英珂译.留住手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

[8] 张治东.黄河流域宁夏段传统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宁夏党校学报,2020(2):124.

[9] 樱井龙彦著,甘靖超译.人口稀疏化乡村的民俗文化传承危机及其对策——以爱知县“花祭”为例[J]民俗研究,2012(5):122.

[10] 雒庆娇.甘肃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299.

[11] 张金城(修),杨浣雨(纂),陈明猷(点校).乾隆宁夏府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108.

[12]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增补本[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69.

[13] 宋建钢,全力推动宁夏黄河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NB/OL].学习强国,2020-07-13.

责任编辑:文 会

猜你喜欢

内生动力乡村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常态下提升西安市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对策研究
外源式扶贫背景下农户脱贫的内在动力研究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哈尔滨市长宋希斌:深挖“内生动力”,推动经济中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