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想之光照亮教育之路
2021-04-14郭晓娟王琦崴
郭晓娟 王琦崴
最美的定格是学生的成长
怎样才能办好一所真正的优质学校,为学生成长创造多种可能?每一位有梦想有情怀的校长,都在探索中寻找着突破的方式。
2019年的新學年,对马红梅来说,非同寻常。她来到济南高新区汉峪小学工作,同时担任济南高新区劝学里小学校长。汉峪小学是一所新建的整合校,覆盖了周边多个片区,生源复杂,既有回迁社区子女,也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给学校教育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面对现状,即使经历多岗位锻炼,凭借教育经验和实力入选山东省第三批“齐鲁名校长”培养工程的马红梅,也深感肩上责任重大。
“真正的优质,不应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学业成绩,而是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幸福、社会认可等多个维度齐头并进。”带着这样的教育理念,马红梅和她的团队在教育教学、教育服务和家校合作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着力为老百姓打造一个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优质学校,首先要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刚接手两所学校即面临开学,马红梅在稳定秩序、保证开学的基础上,与团队挑灯夜战进行办学研判和目标规划,最终确定“立己达人,雅行天下”的办学宗旨,设定“学生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办学目标,并在济南高新区教育体育局的主导下,依托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优质教育资源的扶持,带领教职工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具有国际视野、五育兼修的创新型和复合型优秀学子。
科学且完善的课程构建是创建优质学校的重要内容之一。“课程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础线,学校将‘1+x+y课程构建模式贯穿学生成长的每一环节。”马红梅说,为提升学生素养,学校不仅注重日常课程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还注重假期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指导各年级、各学科制定独具特色的多样化假期课程方案。从寒假到暑假,从五一小长假到国庆假期,学校将课程建设内涵融入假期课程设计,让课程建设真正服务于学生发展,用高品质课程浸润学生心灵。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远在新加坡接受培训的马红梅借助网络终端进行工作协调和安排。在看到网络课堂的优势后,她立即指导两校骨干教师快速成立专项课程开发小组,将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融入“云端教学”。如今,以生为本,聚焦核心素养培养,从“自我”本源出发,探索学生素养和谐发展路径,已成为两所学校特色课程的重要标签。
学校是育人之所,也是社会运转的重要一环。面对社会反映较多的就餐难、放学早等问题,马红梅倡导为学生及家长提供“有温度”的教育服务。积极争取条件实现食堂供餐和配餐,为学生提供安全、营养、便利的配餐服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开设兴趣社团……这种主动将“问题”揽入怀中的责任和担当,不仅让教育因服务有了温度,更让学生和家长有了更多的教育获得感。
“希望校长来我家做家访!”汉峪小学和劝学里小学的学生圈里,为大家指点迷津、解疑答惑的马校长特别受欢迎。“家访的目的是什么?通过与学生、家长交流,更真实、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情况,将学校、家庭、学生三方的育人目标进行整合统一,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整体协调性成长。”怀着这样的初衷,马红梅致力于家庭教育和家校协同育人的研究和实践。她和学校老师坚持全员家访、全科家访、全时家访,走进学生家中,倾听家长和孩子的心声,真正实现面对面交流、心贴心畅谈。尤其是针对特殊学生,她都会分析原因、寻找对策、采取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进行一对一指导。“个性反馈、定向引导,全龄培育、分龄指导”,已成为两校家校共育的有效模式之一。
对于优质学校而言,最美的定格是学生的成长。马红梅带领德育团队着力打造德育品牌,两所学校均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创争优的一体评价。通过明确优秀准则,借助一体化全方位评价,组织实施了争章达优、榜样示范、学长监督等评价形式,努力构建起自主和自治的学生“双自主”管理路径。班级文化建设则紧紧围绕学校办学目标和文化理念,不仅为完成教育教学管理的任务创造良好的条件,还通过积极创设自由向上的文化氛围,不断唤醒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短短的一年半时间,两所学校都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在多个领域取得优异成绩。“尤其让人欣喜的是,能够清晰地看到学生的进步、教师的成长、家长的满意和来自社会的认可。”谈起这些点滴,马红梅对两校的发展充满无限希冀。
为“星星的孩子”开一扇窗
“在我的执教生涯中,那是第一次没听到整齐划一的‘老师再见。放眼望去,座位上的孩子们努力地用手势和眼神表达着留恋。忽然,一个含混且缓慢的童声响起——‘再来,礼拜四!一瞬间,某种说不清的力量击在了我的心头。”就在那一刻,曾是优秀节目主持人、语言培训师的朱珠决定放下“金饭碗”,为“星星的孩子”等特殊儿童群体搏上今后的人生。
辞职前的朱珠是一名少儿艺术团语言教育培训老师,8年的执教生涯,虽称不上桃李满天下,但也培养出不少明星学员,成为行业内的名师。那时的朱珠,课堂时常爆满,薪资也颇为丰厚。用她的话说,“算是步入了人生的一个小巅峰。”
“就当一切都看似很美好时,我却遇到了瓶颈期。”朱珠几经思索,终于在爱人的帮忙分析下,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是眼界和学识,不足以支撑我在工作上更进一步。”于是,朱珠选择自费出国深造,进行专业“升级”。
放假回国期间,朱珠想考验一下自己的“功力”得到了多大的提升,于是联系了一家自闭症儿童福利院—— 济南星神特殊儿童关爱中心,想为有语言障碍的孩子上一堂课。“学校负责人也挺干脆,直接安排我去体验自闭症儿童的课堂。”
关于自闭症儿童,朱珠当时并不是太了解。“只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这些孩子普遍存在交流困难、智力低下的问题。对于上课效果如何,心里一点底也没有。学校负责人也说,在这种课堂上,很难得到回应和互动。”心怀忐忑的朱珠,就这样站上了讲台,人生第一次直面“星星的孩子”。也许是她声情并茂的授课方式更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开讲后不久,孩子们纷纷有了反应,先是眼睛看了过来,然后有了言语的回应,接着纷纷挥起小手和她互动。
受到鼓舞的朱珠讲得更加投入,开始尝试着教孩子唱歌。“当我教了一句儿歌后,发现孩子们的回应尤为热烈,我顿时心里一动,决定做个大胆的尝试!”朱珠假装忘词,打着拍子,让学生复述刚才的歌词。“奇迹又一次降临了,孩子们一字不差地唱出了歌词!老天给他们关了一扇门,却留下了一扇窗。在某些方面,他们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朱珠说。课堂结束后,朱珠带着不舍向孩子们告别。当天,朱珠夜不能寐,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自闭症儿童往往让社会甚至父母不抱期望。但是如果能用合适的方式去引导,也许这些孩子不仅可以自理,还能够自立,甚至在某些方面取得不俗的成就。”在所有存在语言障碍的孩子中,自闭症儿童的情况较为严重。如果连他们都能得到改善,帮助其他症状的孩子也许就有章可循了。
经过一夜的辗转反侧,朱珠下定了决心:重新建立人生规划,为“星星的孩子”等所有被语言障碍所困扰的少年儿童搏上自己的后半生。
“对于自闭症儿童,放眼世界,也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案,只是美国对这方面颇为重视。所以,还是要去美国‘取经。”朱珠介绍,“有了学习机会,自然要好好把握,但是不知道多久才能学到精髓。而且,我的目标不仅是学到已有的东西,更希望结合自身的经验,摸索出一套更为完善的体系。”她的目的不僅是帮助自闭症儿童成人,更希望帮助他们成才,“这将是一个长久的过程。”
于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朱珠面前:坚持梦想,意味着远离家庭;不舍家庭,意味着放弃梦想。朱珠说,“我可以放弃十多年的打拼成果,可以放弃丰厚的收入,可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放下对家的眷恋。”得知妻子在家庭和梦想间陷入两难后,朱珠的丈夫慨然说道:“这些年我们小有积蓄,出国后谋个工作养家也不是难事,剩下的时间和精力就帮朱珠去圆梦。反正都是在回报社会,虽然工作的身份、地点和方式变了,但是爱己及人、回报社会的初心永不会变。”
追梦是幸福的,也是忙碌的。朱珠就在这种幸福的忙碌中,一步一步走近当初的梦想:“希望我能化作中美之间的一座‘爱的桥梁,让‘星星的孩子沿着这座小桥,触摸到外面的世界,打开上天为他们留下的那扇窗。”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Lighting Up the Way to Education with Ideal Light
For front-line female educators, by becoming teachers, the made a choice for their lifelong career: taking schools and students as their way of life, and being willing to devote themselves to that; seeking truth and pragmatism and downto-earth education as their lifelong ideal, they illuminate the path to education with their ideal light.
The new school year of 2019 was extraordinary for Ma Hongmei. That year, she started working at Hanyu Primary School, Jinan Innovation Zone, and served as the principal of Quanxueli Primary School, Jinan Innovation Zone. “A genuine quality school should not be limited to studentsacademic performance, but focus on simultaneous advancement in multiple dimensions, e.g. studentshealthy growth, teachers happiness and social recognition.”
Zhu Zhu was a language education training teacher at a childrens art troupe before her resignation. In her eight years of teaching career, she was a famous teacher in the industry. However, Zhu Zhu chose to study abroad at her own expense for a professional“Upgrade”. Recreating her life plan, Zhu Zhu has contributed the rest of her life to the “Kids of Stars” (autistic children) and other children troubled by language barriers. She not only aims to help autistic children grow up, but also help them become excell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