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兵马俑拍“证件照”
2021-04-14依江宁
依江宁
“我拥有世界上最棒的工作!每当透过镜头看着它们(兵马俑)眼睛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它们的呼吸,那一刻站在我面前的不是陶俑,而是祖先!”热播的文化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让一位来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宝藏”摄影师赵震登上热搜。
他是给兵马俑拍“证件照”的文物摄影师,为拍一张照片甚至要等一年。除了给兵马俑拍照,赵震还凭借一支画笔复活了博物馆里的“戏精”,每天通过漫画“秦俑说”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征服了许多网友的心。
从1997年至今,赵震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工作了20多年。他在信息资料部担任摄影师,主要工作就是为兵马俑拍“证件照”。在我们看来,兵马俑大同小异,但其实长相各不相同,每个俑都有自己的考古编号、库藏编号,以及状况介绍等。这些文物档案的总和,称之为“文物总账”。它像一个户口本,家里添丁进口都要补充更新信息。每一尊俑的保存现状、是否经过修复、是否参加外展、是否有新俑出土,都要重新记录。
赵震和同事一直在给兵马俑的“总账”做新的补充。目前为止,他们已经完成了一号坑862尊陶俑的拍摄。这些兵马俑的定妆照,很大一部分都是赵震拍的。
在赵震心中,拍摄兵马俑比拍摄姑娘或者美景的难度更大。拍摄时,赵震需要戴上护具下坑,每天工作4到6个小时,一天下来要走几万步。不停地站起来,再蹲下、跪下,见缝插针,经常是灰头土脸地出来。俑坑的环境温差比较大,像一号坑,被称为“减肥训练班”,一个夏天下来,可能会瘦十几斤。冬天冷,但衣服不能穿得特別臃肿,否则会威胁到文物的安全。坑道离隔墙只有十厘米,带着相机根本进不去,只能用高像素的手机。赵震说,好处是可以语音识别,拍照!拍照!一天要喊几千声。
俑坑严禁使用闪光灯,有时为了给一张照片找到最美的自然光线,赵震甚至会等一年。尤其是在冬至前后,阳光最漂亮。
为了等待兵马俑每年的“最美时刻”,赵震12月底会去蹲坑,从下午两点到太阳西落,哪怕一年只能拍出两张这样的照片,他都觉得非常值得。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赵震一边整理着电脑里兵马俑的照片,一边想着:现在博物院闭馆了,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大家知道兵马俑的美呢?画画是他平时的业余爱好,于是萌萌的小俑出现在他的一张张小画里。他牛刀小试,将兵马俑绘制成动漫形象,传播防疫小知识,让大家“勤洗手、多通风”。这组漫画发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很受网友们的欢迎,有人留言说:兵马俑“活”了!
赵震有了更大的信心,在博物院的鼓励下,他开设了“秦俑说”漫画专栏,跟大家分享秦汉文化的一个个知识点。这些历史知识在小俑的解说下,吸引了上十万网友每天到公众号打卡,大家都想追看小俑的下一个故事。截至2020年12月,赵震画了300多张画。秦兵马俑、东汉说唱俑、西汉长信宫灯……以文物形象作为漫画主角,赵震凭借一支画笔复活了博物馆里的“戏精”。
网友了解了这些历史文化,觉得国宝特别美。赵震说:“这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基因和我们的血脉,和这些国宝产生了共鸣,从而获得文化认同感。这就是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