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养探索

2021-04-14邓洪玲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高职院校学生

邓洪玲

摘   要:新时代,培养高职生创造性劳动能力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突破思维定式,构建开发高职生创新潜能的知识结构,构建师生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提升课堂教学层次,开展探究性的创新教学活动,创新评价体系,促进师生的创新自信,多路径构筑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实践活动教育平台。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08-0091-05

创造性劳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思想的核心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要尊重劳动者的首创精神,促进社会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氛围。“劳动光荣,创造伟大”,“首创精神”关键在于创造性劳动。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能力对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培养的价值分析

(一)创造性劳动的界定

创造的本质属性是创新。创造性劳动就是创新劳动,即通过人的脑力劳动产生技术、知识、思维的革新,从而高效提升劳动效率、产生出超值社会财富或成果的劳动[1]。创造性劳动建立在开放性思维和挑战性实践的基础之上,是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创造性劳动包括原创性劳动与非原创性劳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所有社会必要劳动都会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原创性劳动与非原创性劳动都是社会必要劳动,都能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它们都是创造性劳动。因此,创造性劳动可以界定为创造社会价值的劳动。创造性人才进行创造性劳动能够在同等的社会劳动时间内生产出加倍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创造性劳动不仅需要劳动者具有知识、经验、能力和方法,而且需要非智力因素。培养高职生创造性劳动能力的真正价值在于在劳动教育中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素质和提高创新能力。这需要通过开展创造性劳动的使命责任感教育、创造性思维教育、创造性人格教育等来实现。

(二)高职院校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快速发展的生产力导致劳动变化的必然要求

创新劳动推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引起劳动方式和劳动工具的快速迭代、劳动环境的巨大变化、劳动效率的迅速提高。农业上原来以手工、畜力、农具为主的“面朝黄土背朝天”、“三十亩地一头牛”的劳动转变成电子、原子能、遥感技术等参与的智慧农业劳动,工业上由“出大力,流大汗”的体力劳动和重复性劳动转变为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新型工业,这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新要求。我国要实现农业和工业现代化,需要更多高素质的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需要更多“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劳动者进行技巧劳动、脑力劳动、知识劳动等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是提振生产力的有效路径[2]。

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呼唤

创造性劳动是新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需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是技术更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源泉。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智能化制造业转变,需要大量有文化、懂科技、会创新的新型劳动者,以有价值的改进和革新不断推进产品提质升级、推陈出新;同时,需要以新的管理方式不断促进提质增效。高职院校应顺势而为,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创造性劳动人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提出,“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重视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等精神的培养。”2016年,國家人社部和财政部在《关于深入推进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74号)中提出,“‘十三五”期间,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要紧紧围绕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精湛技能和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稳步提升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3月20日)指出,“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技师技工的强国才能打造工业强国。培养具有“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精神的高素质工匠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技能人才,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加强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3.高职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素质需要

创造性劳动能力是高职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职业素质之一。未来创新型社会的劳动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有机结合的劳动,需要人的创造性劳动和重复性劳动,创造性劳动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重复性劳动是创造性劳动的再现。未来的重复性劳动将越来越多地被机器人取代,未来的劳动者将越来越多地从事创造性劳动。而创造性思维是未来劳动者理想的基本素养。优秀的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离不开劳动。劳动形成人的本质,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对高职生进行创造性劳动能力教育,不仅仅在于让青年学生“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更重要的是发掘学生创新潜力,发展学生创新个性,培养其创新精神,提高其创造性劳动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突破思维定势,更新教育观念

1.走出思维误区

我们的观念决定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由于自身的学识水平、经验技能等技术性基础欠缺,高职生对自身能否进行创造性劳动存在认识误区。主要表现为,一是偏见性认知,认为创造性劳动高端神秘,创造性劳动是科学家、高级技术人员、博士生或研究生等少数杰出人才的专利;二是自卑性认知,主观武断式地进行自我归因,认为高职教育是低层次的,创造性劳动不属于高职教育层次,高职生文化水平不高,难以创新。这些经验性的偏见认识和惯性思维误区成为思维的枷锁,阻碍新观念、新方法的形成,成为创造性劳动的障碍。

创造学的创始者奥斯本说:“人人都有创造性”。创造和创新的本质是相同的。创造是创新的起点和基础,创造性劳动可以是解决新问题、进行新组合、发展新思想和新理论。创新具有普遍性,表现为,一是创新无处不在,创新有更新、创造新的东西和改变三种形式,创新出现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涵盖社会的所有职业和所有的方方面面;二是创新无时不有;三是创新人人皆有。创新是劳动者的本质属性,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我国无数大国工匠、“金牌工人”、“首席技师”、“首席员工”的创新技能和创新实践技术让我们感受到创新不是神秘莫测、高不可攀的。“蓝领专家”孔祥瑞、“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徐立平、“航空手艺人”胡双钱、“抓斗大王”包起帆……等诸多大国工匠点燃了许多工匠的创造热情,推动形成了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社会风尚,给我们开展创造性劳动能力教育的实践力量。高职生创造性劳动能力培养的主要任务是要激发学生身上蕴藏的创新潜能,培养优秀的创造性品质,核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这需要师生们树立人人可创新、处处可创新、时时可创新的理念。创新源于实践,实践反哺创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辩证性、超越性、多向性、综合性的创造性思维。

2.塑造“道”“术”兼学的观念

“道”是中国古代思想的最高范畴,它是把握世界整体性的天道,也是体察人世的“人道”,是引领做事的价值遵循。

知识、技能与态度是职业能力的三要素。当前高职院校中存在重“术”轻“道”的观念和行为表现,导致出现知识、技能与态度教育的失衡现象。表现为,一是教育过程中重技能训练、轻职业精神培育的倾向。一些人认为,高职教育就是职业技能教育。因此,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中重专业技能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在各种教学行为上知识和技能教育占有较大比重,注重有形的实践形式,追求工匠的技能境界,轻视或忽视理念、精神、人文等教育;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通识教育;注重技术和就业导向,而对创造性劳动观念和精神的教育重视不够。二是教育的软硬实力之间的较量。在教育中重校园、设备、实训基地等教育投入,对于理念、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在精神氛围、精神环境的营造上着力不多,创新精神和创造性劳动观念的教育有限。

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新时代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的客观要求,走出“唯技为重”、“技能至上”的认识误区,树立“道”“术”兼学的观念。“道”与“术”的关系在于“以道御術”,意为以道义来承载智术,也是人的驾驭之道、进取之道、防御之道。“道”追求的是一种整体化的和谐,“术”追求的是一种纷争态势里的输赢[3]。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需要教育者树立高超职业技能和优秀职业精神培育并重的观念,塑造学生成为高素质工匠人才的“道”的价值观,诸如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追求完美的专一精神、水滴石穿的敬业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等,培育匠德、匠心和匠技和谐统一的工匠人才。

3.培养积极理性的意识

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强调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更要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触类旁通。围绕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动态需求标准,需要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培养独特性、变通性、流畅性、交叉跨界性思维,需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第一,“一”与“多”的关系。哲学上,“一”与“多”两者关系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一”包容“多”,又统帅“多”;“多”中包含“一”,又统一于“一”;在“多”中又要“执一”、“守一”。在高职生创造性劳动能力培养教学活动中,要处理好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统一性存在于多样性之中,并通过多样性表现出来;多样性中包含着统一性。因此,应坚持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统一性要求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相结合、学生单独学习与小组合作性学习相结合,既体现主导性方向和性质,又尊重个体差异性、独立性、选择性和创造性;既强调共性素质的培养,又开展个性比较优势的锻造活动,激发和鼓励师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性实践活动。

第二,知识积累与能力、素质培养的关系。素质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表现。传授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发展能力是传授知识的最终目的。创新素质是人才的核心素质之一,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开拓创新,努力将知识传授和学生素质培养相结合,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潜能和创造力的人文环境。

(二)提升综合素质,构建开发高职生创新潜能知识结构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现实中过分强调学生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工具性教育以及过分强调上大学为个人就业谋生服务的‘功利性教育而言,坚持促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知识、能力、身体、心理、人格等多方面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观。”[4]高职院校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养,要以“立德树人、全人发展”为目标,完善综合素质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知识积累、能力培养、人格修炼与个性发展有机结合的素质教育,强化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其核心目的是培养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人才。因此,在教育中要拓宽专业口径,人文教育和技术教育相结合,注重综合性基础知识的教学,构建开发高职生创新潜能的知识结构,实现全面发展与人的个性化发展的统一、知识传播与和创新教育的统一。

(三)营造良好人文环境,构建师生创造性学习共同体

人类学家马格丽特·米德从文化传递方式的差异出发,将人类文化发展过程划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与后喻文化。在信息时代,青年学生对信息的丰富拥有使其对长辈进行“反哺”成为可能,“信息化社会决定了两代人的双向社会化,成人‘化孩子,孩子也‘化人”。[5]师生之间出现互喻教育甚至后喻教育,学无先后,达者为师。教学活动本身是一种交往活动,师生在平等基础上相互交流、沟通、学习、启发,相互对话、理解和认同,通过师生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知识的增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所以,创设平等和谐、开放合作的良好课堂氛围,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和知识建构,学生的经验、感受、见解、问题、困惑等都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由教师控制课堂的预设过程变成了师生共同建设、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成合作教学的引导者、促进者、辅导者;从学习结果的评判员转变为组织者,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欣赏学生设计活动的创意,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尽可能让每个个体都自信而有尊严;为学生提供思维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积极交流讨论和表达自己观点,发现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启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个性。

(四)提升课堂教学层次,开展探究性创新教学活动

现代教学观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用现有的知识结构去同化或顺应外部世界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高职生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一是课堂教学目标要实现从“知识核心”向“学生素养核心”转变,重点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二是课程教学上要善于把以‘目标—达成—评价为主的程序型课程转变为以‘主题—探究—表现为主的项目型课程,多开展基于问题的教学、参与型教学与基于项目的主题教学,突出创新过程的魅力与价值,促使师生共同感受创新思维的增长和创新人格完善的快乐。三是教学方法上通过采用问题式、参与式、项目式、互动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体验,突出教学的探究和创新特质,让学生在思维训练、感受体验、游戏娱乐、表演决赛、信息交流、竞赛参与、自我展示、演讲辩论等活动中激发创造热情。要多运用创造性的激励机制和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诸如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假设推理思维能力;利用学生对事物的否定心理,培养逆向思维能力和质疑精神,对提供的材料、内容加以质疑,对已有的结论、解法或答案加以否定而另找新解法、新答案,也可以对习惯上认为是对的结论、成语、典故等加以质疑,以求得发现新问题,揭示新见解,找出新答案,讲出新道理。要利用肯定或认同心理,培养联想、发散、想象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由此及彼,进行联想、发散、迁移、加工、创造。可以对认同的东西进行拓宽、充实,可以对求知的部分进行补充,可以对认同的事物进行再加工而求得新的形象……通过不断变换思维方式和角度,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变通性和深刻性,完成从知识接受者到知识创造建构者的转变。

(五)创新评价体系,促进师生的创新自信

教育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教学评价本身具有导向激励功能、调控改善功能、鉴定区分功能。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高职院校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养,要尊重师生个體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发挥师生独特的智力领域优势,建立以学为中心的“发展性评价”观,构建促进师生创新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激发师生的创新潜能,帮助师生建立创新自信;采用多样化教育评价方法,在考试评价主体、评价形式、评价题型等方面应尽可能体现灵活性和多样性,努力实现从一元化考试模式向多元化考试模式转化、从封闭式考试模式向开放式考试模式转化,从重视结果考核转变为重视过程考核,从“封闭性试题”向“开放性试题”转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谈看法,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能力;从纯文本考试评价向多种评价方式转变,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多渠道交流信息,促进思维的开放性、创新性和多样性。

(六)协同创新,多路径构筑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实践活动教育平台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曾把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分为四种,即科学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和实践精神的。“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6]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养要与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活动联系在一起。学校、学生社团、班集体在计划、组织和实施各项课外活动时,要精心设计,积极寻找联系,突出契合点,使体力劳动和思考融为一体,把抽象思维、创新思维与劳动活动结合起来,特别是寻找劳动活动中的创新元素,使学生在感兴趣、创造性的活动中激发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锻炼创新思维,增强创造能力。

1.与思想政治教育共融的创造性劳动能力培养教育活动

第一,培养高职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质,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哲学思维,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认识、分析、解决问题,实现对原有知识经验、理论观点和方法的超越和突破,对本质规律、发展方向和趋势的预测,为创新创造活动奠定基础。

第二,塑造高职生的创造性人格。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造欲望,提高创造热情,坚定创新意志。积极主动地去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坚韧的意志品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从而为其创新创造活动提供持久、强大的精神动力。

2.与专业文化共生的创造性劳动能力培养教育活动

专业教育是高职生创造性劳动能力教育的基础,为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知识基础和开展活动的学科平台。可立足专业特色,搭建创造性劳动能力培养的教育平台,增加劳动教育与专业文化教育的协同性。

第一,专业课程教学中加强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拘一格地开展教学活动,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运用创造原理和创造技法进行深入思考和知识迁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客观事物,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利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问题

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马克思曾说:“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的共同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7]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结合起来,针对教学内容设计若干探索性学习研究课题,通过设置富有启发性、引导性的真实、有意义的问题和难题让学生解答;设置有多种解法的问题让学生思辨,设置一些问题答案让学生去争辩或讲道理,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们去联想或进行再创造等训练创新思维能力。

第二,以课程实训和专业实习为切入点,搭建创造性劳动体验平台。在生产认知实习中,促进学生切实深入产业一线,了解新技术、新产品,新能源、新工艺,真正从实践劳动中感悟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体会“首创精神”、“创造伟大”的劳动精神和劳动价值。

3.与校园文化同行的创造性劳动能力培养教育活动

校园文化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将劳动课与科技节、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结合,开展系列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一是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以创新创业竞赛为抓手,搭建创造性劳动创新平台。制定相关措施确保学生参与度,鼓励学生参与到竞赛中去,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有效发挥创新创业教育功能。二是开展创新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和交流研讨会。比如,开展创新思维专题讲座,组织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攻关课题的专题讲座,开展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竞赛等活动,开展以“小发明、小创意、小设计、小点子、小窍门”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活动,鼓励学生深入实践、敢于创新,通过自己的创意、小发明创造等出点子、想办法、提建议,发现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的新思路和新办法,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三是开展宿舍美化比赛、志愿者服务活动策划等活动,让学生在诸多策划活动中增强创新意识,体悟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思维,锤炼创新意志,训练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本领。

4.与企业文化同向的创造性劳动能力培养教育活动

健全和完善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发挥校企双主体育人作用,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企业生产和管理实践中接受企业文化、企业家精神的熏陶,感悟企业的创新实务和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策略。通过聘请知名企业家、技能大师、能工巧匠和劳动模范、优秀毕业生举行报告,通过面对面座谈交流,使学生深刻体会“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丰富内涵,通过榜样示范和引领,引导学生培养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品格。

结语

总之,新时代培养高职生创造性劳动能力需要突破思维定势,构建师生创造性学习共同体,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实施的亲和力上下工夫,在方式的多样性上多探索,综合运用多样化方法和途径开展探究性的创新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激发创新意识,增强创造性劳动思维,培养创新素质和提高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艾君.时代需要创新劳动[J].工会博览,2011,(9).

[2]   “创造性劳动”是当代工人的使命[EB/OL].上海文明网,2015-05-04.

[3]   窦新华,于海云,王宏姣.传统文化中“道”与“术”的关系及其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4).

[4]   董泽芳,朱行书.试析大学文化的一种价值追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10):39.

[5]   孫云晓.向孩子学习[M].昆明:晨光出版社,1998:200.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557.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9.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高职院校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