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的图书馆变革与发展策略研究
2021-04-14田楠楠
田楠楠
(沧州交通学院,河北 沧州 061100)
随着社会科技与经济的共同发展,人们进入了5G时代。5G不仅是时代的象征,也是时代的产物,未来5G技术将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作用,图书馆行业也将朝着智能化、科技化、先进化的方向发展,这是未来图书馆的演进趋势,也是即将到来的发展变化。众所周知,技术变革会推动图书馆的发展,目前图书馆正在向智能化转变,5G技术的应用正在加速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
1 5G时代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5G相对于4G通信技术最根本的提升就是网络速度的提升,4G技术的平均带宽在100MB/秒左右。但是,在5G发展阶段,经过多次改进,在5G技术中,可以提高网速达到10G~20G/s。由于网络速度的快速提升,许多多媒体设备和VR设备,蓝光超高清视频的上传和下载都解除了网络速度的限制,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同时,5G大大提高了办公速度,在线会议也不会丢包,云桌面和云存储将是新的局面。同时,5G可以以较低的建设成本完成技术的平滑过渡,同时由于其能耗低,可以显著提升电子设备的运行时间,具有低功耗环保的属性。
5G技术在移动图书馆的应用,推动了图书馆信息服务向各个方向的发展。在4G时代,由于数据传输速度的限制,VR、超高清视频等一些对网速要求较高的资源难以交付给用户,5G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正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种途径。在5G技术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引入到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基于这些技术,图书馆可以开发特色服务软件,嵌入移动终端,实现信息服务多元化,打造图书馆服务。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户可以通过移动图书馆及时获取所需信息。与传统通信模式相比,5G技术在视频业务、语音业务、传输业务等方面实现了高质量的创新,5G无线网络将逐步形成多网融合网络。在应用过程中,不仅可以适应多种应用场景和生活场景,而且通过异构网络的应用,可以稳定高效的网络传输质量和效率,从根本上突破网络传播的局限。鉴于目前5G的进步,不仅仅是满足手机通讯那么简单,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人工智能的进步。当人类智慧汇聚于此,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成为可能,引领人类进入新时代。
2 5G时代对图书馆变革的影响
随着5G的普及,许多技术和相关标准都在更新,图书馆作为信息、数据、知识和书籍的存储库、组织者和分发者,也将在5G时代的背景下发生变革。5G最大的变化在于,传输速度不仅前所未有,而且具有大容量、高密度、低时延、移动性强等特点,信息传递变得更加快捷方便。目前,很多银行、车站等地方都有智能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在5G时代也将越来越流行,是向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技术迈出的探索性第一步。在终端设备方面,5G将进一步多元化,将终端设备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产权和使用权分开,进一步推动图书信息数据图书馆改革。另外,随着4G向5G的过渡,网络和手机APP都会有比较大的变化,形式、内容、UI设计都会有比较大的变化,这些也会和5G保持一致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对外服务接口也将发生云平台、网络平台等比较大的变化,这将对图书馆的图书管理系统和各类馆藏服务系统和信息集成、知识组织和计算机化产生重大影响。在5G时代,数据是核心内容,数据是针对周边对象量身定制的,包括图书馆。图书馆中的书籍、信息、知识,以数据的形式呈现给公众。目前,用户在临时阅读书籍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错放图书的情况,很多情况下,用户在借阅过程中,由于不了解编目规则,在找书过程中遇到困难。5G技术的大基站和小基站特性使室内定位准确,通过5G高速网络连接一切,让用户在家就可以阅读并完成借还书操作。通过5G技术的融合,推动管理和服务的转型,打造智能化图书馆,以顺应时代的需要。5G作为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数据容错性和更快的信息处理速度,可以让图书馆快速整合信息,人脸识别、无感借阅、智能书店等智能运营都依赖于可靠的5G信息技术。
3 5G时代的图书馆变革与发展策略
3.1 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改进数据管理策略
5G时代,数据管理战略是数据服务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升服务内容和数据能力,需要相关管理战略的创新。根据IDC研究数据,由于5G技术的影响,2019年约45%的物联网设备数据将接近边缘计算进行处理和存储,在这个模型中,节点和端点位于网络的边缘,从本地收集数据,然后在现场分析和处理数据,存储并推送到数据中心。如何在这种管理模式下集成广域网、专用交换机、防火墙等功能,或者在可用模式下运行多个设备,需要一个完整的数据管理策略。
以图书馆为例,为了向用户提供更精准的知识服务,必须具备分析用户需求的能力,主动提供智能、全面的阅读模式。图书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数据库、馆藏等学术资源构建有针对性、综合性的知识图谱,通过计算机自动分类识别对信息进行分类标注,为用户提供直观、有效的服务。例如,根据用户浏览网页的频率,明确他们的价值取向、兴趣,并推荐相关书籍。另一方面,图书馆可以通过引入AR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使用该技术在文档和数据库上叠加视频和音频,为虚拟讨论增添真实感,并促进用户的移动学习。此外,还可以应用AR技术,为特殊读者提供更便捷的阅读和交流体验,将大幅提升并高效满足图书馆的智能化服务水平和综合服务水平,可以精准调度服务布局的需求。
3.2 推进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图书馆数据管理工作内容具有一定的严格性和复杂性,工作内容对精细化管理工作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管理者必须具有学习精神,保证自己的专业和持续发展。但现阶段图书馆对培养信息化人才缺乏兴趣,图书馆数据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相对薄弱,为了更好地将5G技术应用到图书馆管理中,需要加强信息化人才能力建设、推进信息化人才建设。管理者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吸收体系,强化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招聘计划,采取综合晋升策略,全面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完善数据管理人才工作理念,拓展其专业发展,同时确保图书馆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得到相应保障。首先,根据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图书馆管理人员将结合当前信息管理形势,提出工作要求、工作目标,结合图书馆数据管理的具体要求,确定培训方向,鼓励图书馆数据管理人员通过实施图书馆数据管理战略,通过讲座、会议等方式全面渗透,增加数据管理专业知识,确保知识库数据管理的可靠性。
3.3 解决资源孤岛的问题
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改革对图书馆提出了新的要求,逐步实现了信息服务模式,为适应社会发展和读者多样化需求,图书馆引进了各种信息系统,同时自主开发了多项服务系统,但是,现阶段图书馆信息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数据无法整合规划,系统间无法形成共享模型。在实现交换的过程中,完整的资源被碎片化、分离,形成信息孤岛和数据碎片,无法得到完整有效的资源信息。在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用户可以像过去一样访问互联网上相同的内容资源,如果图书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孤岛、资源分化、资源复杂的体系,不能为用户提供完整、准确的资源服务,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书馆的稳定发展。物联网的出现,结合5G技术的大力支持,不仅有效地实现了对自主资源的多种整合方式,也有助于图书馆服务为用户搭建精准、快捷的通道。从现有资源无法共享的问题出发,不仅解决数据问题,还赋能图书馆馆藏应用,全面改善资源问题,构建基于整体服务应用的高效数据模型,全面优化,提升用户体验,满足多种开放交互需求,打造高效智能图书馆。
3.4 创新图书馆管理模式
针对当前全国数字资源占比不断提高的形势,图书馆将全面系统地记录馆藏、读者信息、设备利用率等数据,并结合现代大数据技术和科学的政策制定,使其更加准确、高效。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准确收集读者阅读的书名、进馆时间、阅读次数等信息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识别读者的阅读需求,促进图书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图书信息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率。总的来说,只有融合大数据技术,才能加速图书馆智能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与传统4G依赖网络读取和传输不同,5G基于云存储,因此,在5G技术的核心中,应以云计算为核心技术,同时发布多种使用场景。图书馆应利用数据处理对图书馆、分类库等信息进行管理和备份,探讨各种服务数据和文献资料从数据中心模式向云计算模式的转变,这对整个系统架构来说可能更重要,方便用户使用,同时也优化了网络环境,构建了良好的资源存储系统。
3.5 其他
除上述措施外,还可以在以下方面与5G技术相融合:增强身临其境的体验。通过利用5G覆盖的场景,加强先进技术的融合,用户可以在5G+VR环境中穿越时空,不依靠自己的想象力,还原书本场景,为用户提供身临其境的全新体验;或者,响应国家智慧城市建设,搭建服务场景,应用可视化、机器学习等技术,为用户提供创新服务,改变社会和用户对图书馆的刻板印象。
4 结语
总之,5G技术的出现和传播,必然会改变现有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模式,同时也为5G的社会应用提供更多的应用参考,助力新技术的诞生,带来诸多领域的变革。因此,图书馆必须转变思维观念,主动把握5G技术发展,在管理服务中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现代信息中心,为用户提供精准多样的知识服务,提升服务水平,促进图书馆业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