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数字化阅读的困境与思考
2021-04-14王晨
王 晨
(启东市图书馆,江苏 启东 226200)
目前,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除了公共图书馆,几乎所有的大图书馆都实现了数字阅读。随之而来的还有知网、读秀等一些数字阅读平台,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新途径。然而,作为一种新产品,数字阅读需要新的理念、技术和配套环境作为支撑。
1 数字化阅读及数字化阅读引导概述
数字阅读是一种全新的本文记录方式,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让读者可以脱离书本的束缚进行文字阅览。在当前数字化经济的发展背景下,读者可以在电子设备上直接对所需要获取的文字信息进行阅览,如利用电脑、手机和其他手持电子阅读器以及移动互联网阅读平台,完成一种超文本综合阅读目的行为,又称网络阅读或网络数字阅读。本文观点认为,数字图书阅读信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数字阅读信息内容的广泛丰富性、强大的互操作性,它使不同阅读领域、地区、国家的数字信息阅读资源能够得以相互共享,方便了读者对信息的获取,通过数字化的阅读方式实现了资源共享,改变了传统的图书借阅的方式。通过在公共图书馆内建立强大的搜索引擎,在对文档搜索的过程中相比较传统的搜索方式有着高效、便捷的优势。数字化的阅读方式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读者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阅读。
2 数字化阅读的困境
1)读者缺乏数字化阅读的意识与数字化阅读的技巧。从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现状来看,大部分的读者还没有数字化阅读的意识,缺乏对数字化阅读的技巧,不同的阅读职业、年龄和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可能会直接影响他们对于数字阅读的接受能力。然而,数字化阅读要求读者需要了解数字化阅读的基本操作流程,具备一定的数字网络基础知识和熟练掌握网络信息资源检索能力。读者的人群中或包含一些高龄的老年读者以及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年轻人群体,与普通的阅读者群体相比,他们不仅缺少对数字化图书馆的阅读意识,而且也没有完全掌握数字化的搜索与阅读的技巧。公共图书馆的阅读信息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社会群体,这也是导致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阅读虽然已经广泛建设,但取得的效果明不明显的重要原因。
2)从馆员的服务能力上看。图书馆员专业知识水平较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接受正式的图书馆管理知识培训,还有出去深造的机会太少,导致未能充分发挥馆员的资源协调作用更直接影响了对现有的图书资源的高效利用。特别是对图书信息的收集以及读者的借阅信息的整理,仍然采取传统的纸质记录的方式,导致了管理效率较低,无法与数字化阅读管理模式相适应,对数字阅读没有正确的认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缺乏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不能合理的掌握和运用数字化阅读的模式,从而导致出现很多问题,阻碍了数字化模式的发展。
3)数字资源的整合与应用存在障碍。公共图书馆通常会直接采购大量的网络资源,能够购买到这些图书资源的渠道主要是通过网络在线下载与存储的方式,对于资源的整合存在着同质化的问题,没有真正实现对电子信息资源的整合。作为读者如果想要获取更多优质的数字化阅读的资源就需要进行各个平台的账号注册才能实现。此外,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阅读没有实现完全开放,如果读者想要的进行借阅仍然需要到图书馆内在阅览室中通过IP登录的方式才能使用,给读者带来了许多不便之处。
3 数字化阅读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思考
数字化的阅读模式已经成为未来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必然趋势,对于上述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1)提高对公共图书馆的资金投入完善数字化阅读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工作的实现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总体力度也比较薄弱,影响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和硬件建设质量。要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硬件设施的更新与软件的升级,同时也要在公共图书馆内引入更多专业的管理人才,做好对现有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例如与国家图书馆合作,加强对于各类文献库的资源共建和数据资源库的分享。应该继续加大对于国家地方文献数据库文化建设的管理推广应用宣传和管理力度,使得国家决策者们深刻地地认识到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对于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也要与国家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完善的信息化阅读系统。还应该积极研究制定一些国家相关优惠政策与法律法规,充分调动起国内社会各界对于建立文献库的社会科学高新技术课题研究和文化创新创业投资热情,吸引更多资金建设公共图书馆。
2)建立规范化的文献数据库。要建立规范化的图书馆文献信息数据库,首先要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严格要求图书馆按着流程做好对各种文献的收集工作。其次,可以与当地政府等部门进行交流与合作,以此从中获取更为充分的人力和更多财政方面的支持,建立一个规范化的图书信息资源数据库。
3)开辟读书论坛。图书馆可以在官方网站上建立读书论坛,通过广大读者参与,一方面能够实现图书馆员向读者进行导读和推荐内容,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图书馆论坛巨大的读者群体,相互间沟通,从而实现了读者之间的沟通。另外,还建议我们可以适当地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到自己的论坛,与读者分享关于畅销书或是经典类的书籍展开专题探讨,共同分享阅读体会和感受,在解难答疑的同时,对于读者的喜好推荐相关的书籍,方便读者的阅读。
4)为读者扫清数字化的阅读障碍。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应正确、科学的制定图书管理方法,指引读者如何充分利用数字信息资源,有效率地避免广大读者在网上盲目地进行浏览,从而有效节约浏览时间,更便捷地获得海量数字化资源。让读者们可以快速检索内容。要尽快建立一个完全自动化的信息管理与数字信息文献发布管理子系统、数字化的管理信息收集系统,主要内容包括:对数字化图书信息的整理、信息的获取渠道的管理、数字化图书的管理与整理工作等,方便读者进行检索、查阅文献。通过其下属门户网站,建立统一的信息检索服务信息平台,将各类分散的数字资源全部集成在一起,以简洁、统一的操作界面向外发布,读者可以无阻碍地直接通过这个检索服务平台,进行各类数字资源的检索、下载、阅读、打印。还可以组织各类免费的培训、演讲,让读者能够系统地了解数字资源。
5)加强信息导航。面向全球网络信息数据资源的大量储备,建立导航系统,搜集,处理,组织和连接各类网络信息数据,并为广大读者提供健康向上、具有正能量的数字化图书资源,根据每个读者需要提供准确的文献资料信息,要及时地对数据库中的文献进行更新,定期做好系统的维护与升级工作,根据其内容特征、特色的信息查询界面,避免阅读中的盲目浏览,节约了时间。
6)加强资源的建设,搭建多元化的平台。当今信息化与全球一体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数字阅读的对外推广是必然的,有效地充分利用这些网络新媒体传播手段对外推广宣传。首先,公共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和其他新媒体在图书文化宣传推广和社会宣传等各个领域的优点,通过各类信息平台向社会大众宣传开放,对于数字式图书阅读文化活动平台进行积极宣传推广,将其构造发展成为一个内容多元化新型数字化和服务式文化阅读活动平台。在我们进行网络宣传和品牌推广的过程中,希望可以和业内专业人士、相关企业等之间直接进行业务联系和战略合作,利用品牌号召力宣传,使得广大读者群众能够意识到数字式书馆阅读的便捷。通过一些具有公益性的方式刊登广告,让读者通过手机进行二维码扫描等多种方式来深入地充分了解数字化阅读的总体特点和发展优势,为广大读者和相关企业人员提供一个更加科学合理,具有良好服务品质、综合式公共数字资源和信息阅读资源服务平台[1]。
7)图书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素质培训。公共图书馆中的图书管理员的服务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口碑与形象,因此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现代化的图书信息资料管理的发展对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字化管理的能力,比如说:我们传统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没有固定的岗位制服这样的要求,现在则是要求统一服装,并且还会要求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文化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不仅如此,因为处理图书信息系统还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手动操作的过程,所以要求图书管理者必须能够熟悉并掌握电子计算机的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各种实际操作的基本技能,确保图书信息的录入,以及传递和更新图书内容。在从事图书馆管理的工作中,时刻保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顺应时代潮流的变迁与发展,作为图书管理人员也应该提高自身责任意识,加强学习。图书馆数字化阅读的建设也是应该在此项工作的基础之上,可以聘请一些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升管理者的专业技术素养。
8)开辟多元化的宣传渠道。多样化的阅读宣传推广途径。首先,在图书馆内部可以张贴宣传海报,提高宣传效果,在图书馆阅览室内电子屏上进行数字化阅读推广的宣传,让读者走进图书馆以后就可以了解数字阅读的模式,做好对数字化阅读的推广,读者看到宣传以后可以直接咨询管理员,了解数字化阅读的优势;其次,也可以考虑与各种网络新闻媒体平台进行深度合作宣传的方式,例如:可以在电视台、网络平台等进行联合推广,让每个读者都可以感受到数字化阅读的优势作用,在互联网平台上每个信息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样取得的宣传效果会更好。比如微博、论坛、博客等,在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分享馆内学术读者与其相关的各种学术活动,使馆外学术读者和馆内的学术工作人员之间的一种内在信息技术交流上的互动和一种学术交流。通过这样多元化的宣传方式,更好的推广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阅读[2]。
4 结语
“数字阅读”它的最大特点之处在于各种电子数字文件阅读资源播放形式和阅读内容丰富,获取的信息时效性强、成本低廉,阅读播放过程中根据环境稳定和自动播放。也正是因为携带方便,查阅、拷贝迅速和快捷,互动性强等,这种数字电子阅读的物质基础和价值核心,因为“数字阅读”本身具备了不同特点的数字电子文件阅读资源,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广大阅读者的专业知识,还可以有效培育对各类图书馆和学校读者的科学信息技术的学习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在公共图书馆内推广数字化阅读不仅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一种全新的图书借阅模式,方便读者的文献查阅,更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