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讲解过程中如何进行情感构建

2021-04-14张雪梅

卷宗 2021年8期
关键词:讲解员参观者博物馆

张 宁 张雪梅

(吉林省自然博物馆暨东北师大自然博物馆,吉林 长春 130117)

新时期,博物馆讲解员应必备情感构建能力,通过情感构建提高了讲解水平,利于全面推进博物馆建设事业发展。基于此,结合实践研究,通过探索博物馆讲解过程的情感构建方法,总结了具体的构建对策,下面结合博物馆讲解工作实际,科学的研究讲解过程的情感构建对策。

1 博物馆讲解中的情感因素

1)博物馆讲解中情感因素的定义。博物馆讲解是展览品与参观者之间的连接,而情感因素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情感作为主观体验,是对感受到的事物的客观态度的反映。讲解中的情感因素主要是讲解者对自身讲解的展览品与文化的认知,在自身对其情感基础上加以解说,更富有感染力。并且,讲解者对参观者的情感因素也具有带动作用,讲解也是一个分享的过程,带有情感的分享更利于沟通。

2)博物馆讲解中情感因素的作用。在博物馆的讲解中融入情感因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情感是人与人之间敞开心扉的敲门砖,富有情感的讲解可以使参观者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展馆的文化氛围中。通过富有情感的讲解,可以使参观者对历史有更深刻地了解,引起参观者的共鸣。展览品虽然承载着历史,但却无法开口说话,如果讲解者不能将难以言表的文化化为情感表达,那参观也是索然无味,没有实质意义的。而优美的讲解,富有浓厚的情感,其感染力也是不容小 觑的。

讲解员的情绪变化会给游客吸收信息带来一定的影响,让游客产生一定的心理倾向。讲解员和游客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奇妙的,讲解员为游客提供准确的信息来源,同时又是博物馆历史文物的传播者。所以,讲解员要积极表达自己的情绪,得到游客的认同和响应,给讲解过程创造一个美好的情绪环境。假设没有良好的情绪调控,只是简单的流程式讲解,则会因为没有表现力,极大地打击游客的探索欲,直接影响文化宣传的作用。

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对情绪的调控效果也会给游客的情感体会造成影响。在博物馆的环境下,一系列呈现出来的文物展品,在一般的语言知识水准下,游客根本无法获得审美价值,产生不了共鸣。正如原中国革命博物馆陈列部主任苏联东海先生说的:面对面讲解产生的亲切是物质上无法给予的,一场美丽的解说能让陈列增添光彩,把游客引入到深层含义中去。所以,讲解员在解说过程中所展现的情绪调控:或严肃、或悲伤、或高兴、或激动的情感,透过强烈的情境感染力,给游客带来全新的体验,给庄严的历史文物增添了一丝丝色彩。

2 加强情感交流的实效性

1)确保语言的生动形象。宣教讲解人员要有语言的感染力,除确保讲解的能够准确以外,还要确保语言的生动。第一,规范的语言至关重要,若在讲解的时候发音不准确,或是出现方言的情况,参观者对讲解的内容就会曲解,也会由于发音不清楚降低听的兴趣,不利于良好沟通氛围的营造。第二,负责讲解的工作人员要确保思维敏捷,不仅要调整讲解语调,而且还要清晰把握讲解脉络,从而帮助观察加深理解。第三,讲解员的口语应该较为口语化,不用生僻难懂的专业性词汇,这样才能缩短与参观者的距离感,促进沟通效果的不断增强。第四,讲解人员,在博物馆做宣讲,必须要深入了解馆内文物,不仅要保证能流畅的进行讲解,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讲解员的文化内涵。

2)与参观者进行实时交谈。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博物馆宣讲员要和参观者沟通,充分了解参观者文化程度,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有针对性的沟通,不仅能够全面提高专业能力,而且还能增长见闻,给参观者良好的参观感受。除此之外,讲解员在和参观者进行交流的时候,可利用机会更好地了解参观者的真实想法,并寻求其意见,在自由交流过程中调动参观者的积极性,进而更好的完善讲解员的讲解工作。

3)重视无声语言的运用。无声语言是靠动作,表情实现思想的表达,所以在博物馆宣讲工作开展中极为重要。第一,作为博物馆,宣教讲解人员同参观者进行交流,多少都会同参观者有视觉上的接触,从人眼神里了解内心情感,所以讲解员要保持真诚的态度,以此让参观者产生信赖感。第二,调动讲解人员的情绪至关重要,不同语言环境要想强化同参观者互动的良好效果,必须依据参观者的不同表现,对自身情绪随时做出调整。第三,要正确运用面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因为反映面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的是内心情绪。为得到参观者的支持与认可,专业讲解人员要应用好面部表情,还有个人的肢体语言,这对于实效性的提高有利。

3 实现讲解过程中的情感交流

1)讲解员需要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作为博物馆的优秀讲解员,讲解的时候要想同参观者有很好的情感交流,必须要展现出内在情感美,若是讲解过程中程式化就不容易产生良好的效果。优秀宣教讲解人员,应该具备进取心,还要有一种使命感,重视参观者的位置,进而更好的去服务于参观者。

2)讲解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不断充实知识储备。当前的发展形势下,很多宣教讲解人员,给参观者进行讲解的时候,单纯的就是死记硬背讲解词,直接说给参观者听,促使整个过程过度生硬化,参观者无法产生认真听的兴趣。对此,讲解人员必须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并且要有艺术修养,这对于后续工作的进行有利。平时生活上不仅要掌握相关的业务知识,而且还要在业务上加以全面拓展。另外,应该强化自身想象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发现参观者的兴趣点要进行拓展,从而丰富讲解内容,激发参观者认真听讲解的兴趣。

3)提高自身调节情绪的能力。博物馆讲解人员,某种程度上是否能和参观者产生情感交流,主要同控制情绪有直接关系。工作过程中,讲解人员心情对工作能力的发挥有直接性的影响,若是讲解人员能有平和的心境,一方面能感染观察,另一方面还能积极融入讲解中。所以,负责讲解的人员必须要学会把情绪调节好,加强同参观者的交流,进而促进关系的和谐,有利于讲解工作的开展。总体而言,不同的参观者,对待讲解员有不同的态度,有的参观者可能素质不高,会说伤害到讲解人员的话,此时讲解员必须用包容的心去化解,进而消除双隔阂的同时,以真诚感染其他参观者,促进接下来工作的顺利实施。

4 结束语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探索了提高博物馆讲解人员讲解水平的对策,在研究构建情感方式过程,讲解员应重视调节自身情绪,加强职业素养,不断与参观者进行情感交流,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希望通过进一步研究,能加强实践研究水平,从而为博物馆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猜你喜欢

讲解员参观者博物馆
最美的蝌蚪
博物馆当讲解员
怎样当好讲解员
博物馆
我当小小讲解员
脑洞大开
数说InnoTrans 2018
我是小小讲解员
露天博物馆
场馆学习中的参观者研究:进展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