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党校助力精准扶贫探析
2021-04-14付雪
付 雪
(中共大庆市委党校,黑龙江 大庆 163311)
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正如火如荼的展开,各地采取了诸多新举措,取得了可喜的扶贫新成果。然而,精准扶贫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甚至面临难以突破的瓶颈。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党校发挥先锋作用,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本文从当前党校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现状以及优势出发,提出几点可供参考的对策,对新形势下党校助力精准扶贫的意义进行阐述,从而引导我国的基层党校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发挥党校的积极助推作用,从而引领当地打赢脱贫攻坚战。
1 党校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现状以及自身的优势分析
1.1 党校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现状
第一基层党校坚持干部党性教育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作为党校,要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把党性教育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鼓励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党校培训和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基层党校要为党员干部提供实践的创新平台,引导各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于精准扶贫工作中。第二基层党校要坚持经济资助和人文关怀相结合,实现志智双扶的精准扶贫策略。我校推行“助学计划”,选取品行端正、学业优秀、家庭困难的初三、高三学生为帮扶对象,为每一位受助学子配对一名党员干部形成精准帮扶,通过日常关爱和经济资助等方式,帮助他们考上大学、开创美好人生。第三基层党校坚持线上推广和线下结对相结合的方式,扩大精准扶贫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第四基层党校坚持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相结合,改善区域教育生态,搭建区域教育工作者的交流平台,提升区域教育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不断改善区域教育生态,帮助贫困乡村的孩子获得更好的成长。
1.2 党校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优势
党校在认真贯彻中央、省市脱贫攻坚的工作部署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包括自身理论优势、党建优势、资源优势等三个突出方面。第一自身理论优势,这是党校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基层党校通过对区域党员干部的宣传教育工作,指导区域制定发展规划和待解决的实事。第二党建优势,党校通过对区域党员干部的党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投身精准扶贫工作,与扶贫对象结对,与基层党支部结对,与困难群众结对,通过多举措来解决了脱贫工作中的问题,做好帮扶对象真脱贫,精准脱贫的工作。第三资源优势,党校能想方设法兴办实事,包括筹集资金改善区域面貌,争取资金改变区域环境等。
2 党校助力精准扶贫的新举措
精准扶贫是我国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稳定社会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党校作为党建系统中的特殊部分,在精准扶贫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何借助党校的力量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是新时期党校工作的重要课题,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完善党校的宣传工作,良好的宣传是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性举措,党校在助力精准扶贫时,应完善宣传机制,为精准扶贫做好宣传工作,以确保精准扶贫的顺利实施。
第二注重人才培养,精准扶贫的重心是强化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贫困地区人口对于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这是影响区域脱贫致富的最大阻碍。因此,党校应加大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力度,做好涉农专业人才服务工作,拓展农村人才的培养渠道,为地方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第三发挥资源优势,党校应将党校的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区域实际出发,通过多种方式,发展扶贫项目。在精准扶贫中,不能单纯的帮扶,而应结合扶贫对象的需要进行调整。党校可加强与培训机构的联系,确保群众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全面提升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实现农民从苦力型到技能型的转变。
第四积极组织基层活动,在助力精准扶贫中,党校应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组织下基层活动,强化党员干部的扶贫本领,保证精准扶贫的效果。在具体实践中,一是构建精准扶贫小组,保证扶贫工作的精准性;二是确保扶贫政策的精准落实,做到授人以渔,保证扶贫效果;三是推动扶贫政策的精准对接,依照地区差异来推动扶贫政策,以实现预期的扶贫目标。
第五做好基础建设,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将机关党建作基础,强化党校作用,做好党员干部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一是重视党支部建设,确保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促进项目带动,确保精准脱贫;三是强化产业研究,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多脱贫机会。
3 党校助力精准扶贫的成效及意义
党校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党校探索“扶贫+扶智+扶志”新模式的开始,也是帮助贫困地区实际问题的大胆尝试,更是将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具体实施。新形势下,党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在精准扶贫中的助力作用,将相关工作与精准扶贫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