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控要点分析
2021-04-14高珊
高 珊
(广州市顺景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在建筑行业中,工程造价是整个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贯穿于整个项目之中。若企业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通过合理的措施使得造价成本得到较好的控制,则可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1 当前项目全过程造价管控上的不足
1)设计阶段产生的问题。在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不合理问题。企业主要从招投标方案中获取有关项目的信息,忽视对项目的综合调研,进而导致限额设计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过于注重质量,超过了业主的承受范围;另一方面,企业一味的注重限额,而忽视了实际工程项目的预算而导致在实际施工是产生资金问题,这一问题在诸多实例中得到了验证。在工程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粗糙,设计人员未到工地现场进行实地调研或缺乏设计经验,导致其设计的方案不合理、施工难度大,从而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由于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往往侧重于创新与安全性,而对于成本问题考虑不周全。这种情况会导致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施工难度增加,施工期不能得到保障,造成分项工程单价及用工成本等超过预算;另一方面会严重影响工程造价的控制,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出现,加大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量。
2)招标形式的规范性有待提升。工程项目在开展招投标工作时,可以采取议标方式和邀请招标的方式。然而,在这两种招标模式下,承包商在报价环节存在弄虚作假的问题,使得房地产造价控制难度显著提升。另外,在当前招投标模式中,尚存不少亟待改进的环节,部分开发商存在串标现状,违规问题较严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房地产造价管控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3)工程价款支付方式有待改进。在开展造价管理工作时,工程价款支付的造价管理模式多种多样。然而,若采取静态造价控制模式,会忽视建设项目的动态性特点,使得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存在不足,在长期性上有待提升,难以有效应对复杂多样的施工条件,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在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时,若业主在施工环节出现难以应对的问题,可能导致造价管理难以控制,使得房地产造价控制受到影响。
2 提升建筑单位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有效策略
1)投资决策阶段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工作人员应该发挥自身重要作用,加强对整体施工项目的造价控制。由于建筑工程具有投资金额较大,整体施工周期较长的特征,并且整体建设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制约了当前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还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因此,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于该过程的管理,科学估算整体项目建设阶段出现的各种费用,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将企业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产生的费用进行统计,制定资金估算表格。除此之外,现阶段工作人员还应该加强对于建筑工程造价整体方案的检验,有效控制整体估算结果误差,便于企业能够了解到整体施工的投入与收益,做出正确的决策 。在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人员应该做好两部分工作:一方面提高整体估算数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加大对于市场的调研工作,及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便于后续施工阶段。造价工作人员能够熟练使用相关数据,对现场施工进行有效调节,从而增加整体项目施工的利润空间。
2)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造价在设计阶段就能够大致确70% 左右的成本,造价所受到的工程设计影响是非常大的。在设计阶段,造价的管理目的是降低成本的开销,并稳定整个工程项目的造价 ;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核心是工程造价管理,充分将设计和管理责任落实在责任人和单位上,能够让其和市场经济发展迎合,还有就是设计造价也需要和造价责任相结合,这样便于对设计阶段的造价进行科学地控制。
3)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第一,工程造价工作人员应该结合招标文件的要求,对项目清单中的费用进行科学计算,确保各项数据精确性较高。当相关文件确定之后,不允许进行更改,针对工程造价控制阶段一些难以控制的项目,工程造价人员应该重视分析与调整,便于实现成本控制工作的主要目标。第二,现阶段工程造价人员应该优化现有评标机制,从而提高招投标工作质量。随着招投标制度的不断完善,相应评标机制得到改进,采用综合评价方法,选择合适的企业参与工程施工建设。业主方应该重视对不同投标企业的市场调查,将这些数据与施工单位提供的投标件进行综合评价,便于选择合适的企业。第三,在招投标工作中,工程造价工作人员应该加强与承包商之间的沟通,对于合同中的细节进行有效管理,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逐步降低整体工程成本。工程造价人员还应该重视与第三方造价代理机构进行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提高施工单位工程造价工作人员对于工程施工的管理力度。
4)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第一,做好资源优化。工程项目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施工设备与施工材料人员成本。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能够做好现场资源配置优化工作,特别是施工材料方面,建筑工程项目需要依托大量的施工材料进行项目建设,施工材料占据成本费用很大一部分比重,因此在施工环节需要做好材料成本控制工作。对此施工单位需要对材料采购与成本进行定期核算分析。确保材料投入与使用能够符合造价成本控制要求,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材料浪费或材料质量缺陷导致的成本增加问题。其次,做好设计变更优化控制。针对工程变更现象,做好提前的预算统计,对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全面地了解与分析,注重施工图设计审核,保证施工现场环境与施工图纸相 一致。
5)竣工阶段造价管理。第一,强化工程竣工验收工作资料收集。确保各方面内容都能够符合设计与合同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竣工验收检查,保证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能够符合工程竣工验收标准要求。第二,做好隐蔽工程检查。确保隐蔽工程验收能够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对于监理单位需要签字确认的隐蔽工程验收需要具备监理审核和签字,并保证隐蔽工程量与竣工图相一致。另外,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设计变更等问题进行落实,保证设计变更能够具有相关专业人员的签字,并保证设计变更符合审核标准,准确计算变更量,并融入竣工结算中。
3 结束语
总之,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了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全过程,并且直接关系到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与效率。所以,施工单位与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增强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等各个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严格控制超预算问题,保证建筑工程建设企业以及相关参与方的经济效益,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