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港口经济产业链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2021-04-14阴艳梅
阴艳梅
(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第九港务分公司,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港口是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是国内外贸易物资的集散地,在现代物流的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在完善现代物流体系的进程中,港口物流应运而生。港口物流指凭借港口的位置优势,配以先进的环境条件,以扩大港口周边的服务范围及服务能力,整合优化港口资源,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在全球化贸易中,虽然港口物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承担了大多数的运输任务,已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运作体系,然而该体系在成本控制、信息传递和责任明确等方面还存在着阻碍其发展的明显缺陷,亟待应用安全、可追溯特点的区块链等技术来进行优化改进。
1 港口经济产业链的现状
港口经济发展是港口在地理区位、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促进港航业发展。港口经济发展涉及发展基础、发展途径与条件、发展方向与趋势、发展目标。发展基础指港口地理环境、区位条件、港区基础设施、航道、岸线等资源。发展途径与条件指港口运营资金的投入,陆向、海向腹地货源供应等。发展方向与趋势与港口发展所依赖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港口集疏运网络体系的完善程度和便捷程度等有关。发展目标指港口最终通过提高货物吞吐能力和扩大经营规模提升港口经济效益,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1]。
2 港口经济产业链发展策略
2.1 设置行业循环经济系统
在对生态港口以及循环经济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对行业循环经济系统的设置是很重要的。循环经济又被称为生态经济,并且主要是以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以及系统生态原理为前提的资源代谢的过程。在循环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相关产业要以资源为核心,并且要坚持以市场位置,找准企业的位置。另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要对市场上的信息进行及时了解,从而使得企业能够紧跟市场的变化。除此之外,企业与企业之间也要进行交流与沟通,实现强强联合,这样不仅能够实现行业循环经济系统建立的目标,而且也能够促进生态港口的建立。就生态港口以及循环经济的建设而言,管理人员应该建设完善的行业循环系统而且也要重视对废物进行利用,这样能够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达到生态港口以及循环经济建设的目的。例如,在青钢生产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煤气产生,但清洁能源公司要利用煤气进行发电,这样不仅满足青钢的电力需求,而且也能够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由此可见,在对生态港口以及循环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行业循环系统是很重要的。
2.2 优化港口服务
第一,提高资源配置水平。港口深水航道具有特殊地理优势,因此是水路运输链路的重要节点。各港口应采取科学手段调整和优化产业链,并对港口地区的资源实施统筹配置,细化资源要素,促进价值增值。第二,增强市场需求预判。要扩大港口深水航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应保持对市场动态变化的科学把握,增强需求预判,要能让港口深水航道发挥出应有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第三,扩大科学技术投入。现代化的港口深水航道建设发展必须要投入更多的先进科学技术。应在当前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实现自主专利研发水平再提升。同时也应客观对待国际先进技术,合理引入,丰富国内港口航运类型,不断提升港口深水航道的运输力。第四,优化港口服务管理。港口深水航道的水运通航服务,需要相关企业建立健全现代管理制度,对服务管理的理念模式及方法不断调整。要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素质等综合素质培育培养作为重点工作,有力提升港口深水航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2]。
2.3 港口智能化发展
内河港口由于受机械设备和传统调度方法的限制,作业效率普遍低于沿海大型港口。分析果园港散杂货现有的调度方法,发现存在的效率瓶颈,结合改造后的智慧化机械设备,研究了内河港口多种资源的实时动态调度模型和算法,以实现生产效率、设备利用率、堆场利用率、铁路利用率、码头利用率、船舶停时、外运车辆、能耗优化等多要素的综合优化,进而提高港口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港口常见的闸口管理为例,因为港口方不知道客户车队准确达到时间,客户也不清楚港口作业是否繁忙,因此港口方难于制订准确的作业计划,易导致港口进出通道过车效率低、港口入口车辆拥堵,给港口方和客户方都造成损失。结合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设计了一套支持客户预约、港口自动审批、闸口自动识别、自动称重的调度模型,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为港口节省人力成本,为客户和运输公司节省时间成本,进而降低了整体物流成本。
2.4 建立健全航道信息库
水运运输组织方式便捷、安全、高效,比公路运输环保、经济,是一种质量、效益兼具的运输形式。利用丰富的水运资源,可有效缓解道路拥挤,有助于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升级。目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提升航道建设有助于构建现代化水运物流体系,有助于增强核心经济竞争力,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可见,提升航道建设能够满足水运经济的发展需求。水运经济的发展依托于航道建设水平,需要利用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数据资源做支持。充分调用数据庞大的信息库,综合各方面进行数据分析,合理规划建设航道,发展水运经济。为了便于各方人员及时、快速地查询需要的数据信息,应建立健全航道信息库。为此,可以设立专门的网站来对相关航道数据信息加以储存,制作搜索引擎,通过关键词句搜索获得需要的数据信息[3]。
2.5 加大资金投入
要有效践行该项政策,首先要从顶层设计进行自上而下的变革,树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与运行守则,加大资金投入和积极进行商业谈判,吸引外部资金。以资金的稳定投入作为打造内河水运经济绿色健康发展模式的基本保障。然后还需要呼吁各级政府积极配合,提升服务标准,建设网格化服务系统,提升对港口航运事业发展的重视度与关注度,科学进行港口发展的布局和规划,发挥引导和监管功能,对市场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收集和解决,干预市场运作体系,规范市场运作机制,引导集装箱市场的良性竞争。政府要加快推进水运航行标准化作业进程,使用新型应用技术提升船舶的预警能力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通过使用先进技术与设备,增加船舶运行的应急能力,降低水路运输的风险。例如,江苏省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公共信息与交易平台中,建设了枢纽站场设施,体现了移动状态下如何进行实时监督与监控的思想,是多式联运设备使用方面的一次积极尝试。
3 结语
综上所述,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程度直接关系到港口物流业的发展进程。港口物流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基础设施的完善过程。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互为依托、相互促进,港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港口物流的贡献,对此还需要加强临港产业建设,健全航道信息库,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推动港口经济产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