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下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研究
2021-04-14李永强
李永强
(包头师范学院图书馆,内蒙古 包头 014000)
随着网络的推广,再加上科技的进步,使得信息环境得以诞生,对于图书馆工作者来讲,要认真履行岗位的职责以及义务,养成正确的职业观念,向广大读者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增强个人的信息服务能力,基于网络的环境,能够更好满足读者的需求。
1 基于网络环境,读者服务工作的转变
基于网络环境,对于读者服务工作的转变,文章主要从服务内容电子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对象持续扩大等方面进行分析,仅供参考。1)服务内容电子化。基于传统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大部分都是通过纸质的形式将文献资料进行保存,随着时代的进步,文献资料出现了新的保存形式,可通过电子形式以及信息形式进行保存。现阶段,在高校图书馆中,已经发展成了纸质化书籍文献资料同电子化文献资料共存的形式,而且电子文献资料的利用率还在逐渐递增,这也使得高校图书馆对该文献资料保存法越来越重视。而随着保存形式的转变,高校图书馆对读者提供的服务也有所转变,其服务内容也在不断增加。2)服务方式多样化。在高校图书馆中,电子文献信息得到了广泛运用,且其文献保存方式也占据了重要地位,随着保存方式的不断转变,图书馆也为读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内容。3)服务对象持续扩大。基于互联网背景,对高校图书馆而言,其服务对象也在逐渐增多,在高校的互联网系统中,能够查阅相关资料的群体都是图书馆的读者。在互联网时代,高校的文献资料也越来越公开,因此也备受社会人士所青睐,高校的文献资源是非常专业和权威的,因此其读者数量也越来越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高校的服务客体。
2 图书馆读者服务建议
对于图书馆读者服务建议,文章主要从创新服务理念,彰显个性化;强化图书馆团队建设,提供高水平服务等方面进行探究,仅供 参考。
2.1 创新服务理念,彰显个性化
伴随网络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也得到了发展,其内容以及工作理念在很大程度上都进行了完善。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强调服务的个性化特点。这一服务主要是按照每个读者的实际需求,对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基于网络环境,在高校图书馆中,其文献资料的保存方式也开始向电子文献转变,这也导致大多数的图书馆所保存的文献资料都基本一样,因此各个高校图书馆之间的文献资料差异也越来越小。通过互联网,读者可以快速地在多个高校图书馆中下载自己所需的书籍,这极大地促进了资料的公开性。虽然在该服务下高校的服务客体中引入了更多的社会人士,但是其服务的主体仍然是高校的师生。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以及科研能力都有所区别,因此他们所需要的文献内容也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也导致他们有着不同的服务诉求,而且对于教师以及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情况是会不断转变的。对此,高校图书馆为了满足师生的需求,则应该结合其具体情况,来开展针对性的服务工作,比如上门服务等。
第二,强调服务的人性化。伴随互联网的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也应积极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不但能有效避免直接与读者接触,还能为读者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工作中能够有效彰显人文关怀的原则。通常来讲,人文关怀强调的是人的内心感受,其中包含多项内容,比如生活品质。对于广大的读者而言,他们都是为了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并提高个人的知识素养。基于此,要给予足够的人文关怀,帮助读者建立一个自由、舒适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
2.2 强化图书馆团队建设,提供高水平服务
图书馆可以建立一个专业的服务团队,以便为读者提供高水平的服务。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随着图书馆的发展而转变其服务理念,提升对信息服务的认知能力,强化信息服务水平,以满足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利用其职业素养提供给读者更高质量的服务,具体措施如下:第一,招聘综合型人才。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高校图书馆也应具备相应的信息知识、外语水平以及管理水平。因此,需要招聘综合型管理人才,以此来增强图书馆的服务水平。第二,定期开展员工培训工作。根据读者的实际需求,以及日常活动等情况,来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可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比如组织业务培训或是业务竞赛等活动,以此来增强图书馆的整体素质,这样将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需要,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第三,增强相关人员的职业素养。对于图书馆而言,其主要职责就是给读者提供大量的文献资源,以及人性化服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语言以及行为都能够充分地体现他的素质,也向读者展示出图书馆的形象。因此高校图书馆想要更好地开展一线读者服务,应该充分尊重读者,给予读者适当的关怀,并为其构建一个和谐的文化环境。要能积极地为读者服务,对待服务工作也应一丝不苟,只有这样才能让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并为读者提供高水平的服务。
2.3 借助网络与数字技术,建立数字资源平台
基于网络背景,高校应全面借助网络以及数字技术,构建特色的数字资源平台,并凭借优质的文献资源,给读者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具体如下所示:第一,增加资源的投入。首先,加大信息资源的采购工作;其次,对现有文献资源进行信息化建设。对此高校需立足于特色专业,选取先进的科研课题,并为其构建相应的数据库。第二,可结合网络追踪知识的优势,从互联网资源中找出对学校以及社会科研等有用的信息,以提供给读者利用。第三,借助图书馆微信平台,以使读者可以随时进行反馈,缩短读者和图书馆的距离,实现二者的有效交流,增加图书馆与读者间的沟通渠道,转变信息呈现形式,为其提供便捷服务。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向读者推送一些图书馆的动态信息,例如最新书籍信息等,建立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沟通平台。第四,建立FAQ以及QQ在线的沟通渠道。通过对读者诉求的了解,以及积极服务的理念,在图书馆网站首页,可以设置FAQ和QQ在线的沟通渠道,以便解答读者的诉求,为其提供及时服务,而且还能将读者提出的问题第一时间进行解决。
3 结论
基于网络的环境,广大读者能够享受更好的服务。与此同时,将网络技术作为支撑,强化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有助于向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对于读者服务工作来讲,需要基于不断的实践,对该项工作进行创新,图书馆员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断强化自身的工作能力,向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