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2021-04-14郑正真
郑正真,张 萌
(1. 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 610042;2.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成都 610042)
2021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以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催生新发展动能,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创新链效能,不断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随着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有效推动了文化生产方式的革新,加速了文化传播方式、营销方式的更新迭代。科技的创新应用不仅转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提高了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感知能力,还有助于文化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促进文化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升级,释放出文化消费的市场潜能和发展活力。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将催生出一批新生态、新业态,推动泛文化服务业迈向高端化发展,促进公共文化供给与文化消费协调发展,助力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科技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战略思维和恢宏视野把科技、文化放在国家和民族发展大局的重要战略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建设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的重要路径。通过“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传播手段、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催化、实现和增值新产品价值,以技术维度、创新维度和内容维度,夯实提升文化产业的价值维度,激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提高国家科技和文化实力,助力建设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
(一)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必然离不开中华优秀文化的繁荣兴盛,这就要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定位、方法路径等作了全面的工作部署。文化强国最为显著的特征体现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表现为文化生产力、文化软实力、文化凝聚力和文化传播力等方面的强盛。进入新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重大转化,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快速增长,品质高端化、形式多样化和内容丰富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已经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产业自身属性的角度来看,文化产业在文化属性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应的经济属性,是一种附加值高、社会效益高、绿色环保且受众面广的现代产业。科技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以科技创新应用为基础,推动创意生产、经营管理、渠道拓展、营销推广等环节的深度融合,将文化资源优势快速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深度挖掘文化产品及服务的社会价值、资源价值和市场价值,创造出更多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精准化服务来不断满足人们日趋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群众的整体精神风貌,推动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繁荣发展。
(二)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是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创新路径
作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纲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已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2]在新形势下,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精准找到自身定位和比较优势,发挥科技创新在畅通循环中的关键作用,是全力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主动地位的重要举措。在供给主体的拓展方面,科技创新驱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融合发展的门槛,打破了不同行业领域的合作壁垒,加快形成了新型文化创意产业的生态链、价值链和人才链,释放出文化供给主体的创造活力。在供给手段的创新方面,科技赋能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借助于现代数字化、信息化的高新技术手段对文化设施、内容、资源和产品研发设计等进行处理,精准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以高质量文化供给、文化消费满足不同的群体。在供给效率的提升方面,通过对供给对象的消费行为、消费观念、产品偏好等信息综合再现,深度挖掘供给对象的现实需求及偏好,更加精准地投放高品质、高价值的沉浸式文化体验,发展菜单式、预约式定制服务等现代化模式,满足个性化、定制化、高端化的消费需求。以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新兴产业规模、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环节,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高度契合的优秀文化精品,塑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中国文化品牌。
(三)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
融合发展是扩大消费需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产物,产生出优势叠加效应、价值增值效应,促进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当前,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发展日益广泛和密切。科技的创新应用已逐渐渗透到文化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传播推广等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为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生产阶段,科技赋能提高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效率,加强环境和人之间的交互体验,推动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形态承载文化产品及服务的信息,例如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在流通阶段,科技赋能促使文化产品的流通方式、流通速度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且极大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流通效率。在消费阶段,科技赋能为文化产品消费提供硬件支撑,为消费者提供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质量高端的文化产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传感测控、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手段,推动文化与科技跨界融合、创新裂变,促进文化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涌现出“AI+文化”等新场景。在新技术革命的形势下,科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相互分立又具天然耦合性、关联性,文化丰富完善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容,科技创新赋予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形式,形成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二、科技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趋势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3]以高新技术深度嵌入式提档升级传统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业在内容创作、形式发展、营销推广等环节的科技性、现代性,催生出一批文化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有助于泛文化服务业向高端化发展,激发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公共文化供给与文化消费产业协调发展,对提升文化向心力、创造力、生产力及传播力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文化产业新生态、新业态不断涌现
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从本质上而言,文化和科技的深入融合是科技最新成果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创新应用。一方面,科技赋能打破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传统边界。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及平台的加快建设有助于文化产业高效整合优质资源、聚集产业链要素,实现跨越式发展。对企业而言,竞争已不再是单纯的商品数量和价格之间的竞争,更多体现在自主品牌、生产成本、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的竞争,只有掌握了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才能极大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科技赋能催生了文化产业新业态。以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为契机,将文化产业的附加值、渗透性、融合性及低消耗的产业价值属性充分释放,借助高新技术将传统文化、多元文化和文化价值符号等要素进行创新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叠加,推动文化行业领域的智能产品研发及推广,催生出创意设计、现代时尚、传媒影视、电子竞技、网络视听和教育咨询等新业态,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向高端领域迈进,培育了新的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
(二)泛文化服务业迈向高端化发展
技术革命给世界带来了新效率、新便利、新体验和新格局,也深刻改变和影响着文化旅游的消费模式和质量。[4]泛文化服务业是以文化产业为主导产业,涵盖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动漫游戏、数字文创等多领域,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兼具生活服务业和生产服务业的行业属性。科技赋能助力泛文化服务迈向高端化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推动文化企业经营方式的智能化。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推动客户端数据全面实时的反馈,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拓客问题,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快速找到精准客户。此外,运用自主性设备和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可真正实现产品内容与营销渠道的自主触达用户。其二,推动多元文化表现形式的创新发展。针对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京剧、戏曲、合唱、舞蹈等形式元素较为单一、表演活力不强等方面的限制,通过现代化技术设备的广泛应用,将富有现代元素的电音、舞台灯光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表演形式更为新颖的高品质艺术效果。其三,推动高端化和现代文化消费生活方式的融合。科技赋能将构建文化多产业多领域融合互通的休闲消费体系,促进文化消费与旅游、商贸、体育和教育等领域相融合,形成新技术、新市场和新需求,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与其他领域深度融合,产生的新业态将成为大众日常消费的主要内容,创造出新的文化消费生活方式,推动文化消费服务业的精品化、智能化和高端化。
(三)公共文化供给与文化消费实现协调发展
公共文化供给与文化消费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两大重要阵地,是助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大力量。社会的文化消费状况由文化供给和文化需求组成,政府和市场是文化供给的主体。其中,政府提供的文化产品及其服务属于公共文化供给范畴,目的在于不断满足大众的基本文化需求。科技赋能有助于推动公共文化供给与文化消费的协调发展。从公共文化供给的视角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地创新突破和融合应用,对舞台、场馆等传统公共文化空间及设备的现代化改造,推进了基础设施标准化、文化资源共享化、服务系统网络化和管理运行一体化,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促使公共文化服务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从文化消费的视角来看,在公共文化供给满足大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基础上,为其提供多向度的文化需求,文化消费总量才能得到真正扩大。科技赋能将以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依托,细分消费群体,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消费需求提供相应的产品服务,同时对文化产业在网络空间文化创作、版权服务、信息发布和交易结算等环节进行系统管理和引导,发挥文化产业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和引领人们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赋予文化消费产品更强的公益属性和更高的社会价值,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相统一。
三、科技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都优势
近年来,成都推进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创中心,以深化结构改革为主线,以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创造新技术、转化新成果、孵化新业态和发展新经济,全力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培育产业竞争优势,城市创新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以科技赋能文化产业质量发展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稳步增强。
(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成都坚持在世界城市体系和国家战略全局中谋篇布局,以高水平规划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建设科技中心和文创中心,先后出台了《建设西部科技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建设西部文创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科技中心的意见》《关于大力推动文化商贸旅游体育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系统研究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及全球科技中心的发展演变规律,明确全市科技创新、文创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总体目标、重大部署和主要任务,在创新赋能产业功能区、产业园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等方面出台专项措施,已形成“1+N”配套政策体系,为文化科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持续厚培沃土,充分激发了创新发展的新动力。2020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 7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0%,在全国排名第7位。其中,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1 805.96亿元,占GDP比重10.19%,同比增幅 23.7%;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 11 064.85亿元,同比增长13%,增幅较全市规上工业高5.1个百分点;电子信息产业产值10 065.7亿元,同比增长19.8%,成为成都首个万亿产业。在全球创新指数(GII)中成都跃升至47位,在《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报告(2020)》中成都综合创新指数排名全国第5。
(二)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成都敏锐把握当前科技与文化产业蓄势而变的契机,加大招引高能级重大项目,扩大产业有效投资,全面汇聚抓项目、稳投资、强产业的强大合力,推动形成发达的城市创意经济集群。其一,持续加强孵化器、产业园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重点扶持成都传媒集团、成都文旅集团、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四川文轩等国有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其二,瞄准数字科技、时尚设计、音乐影视、动漫游戏等重点领域精准招商引资,加大与国内外头部企业战略合作,重点引进腾讯、阿里、育碧、盛大、金山和爱奇艺等国内外大型文化科技企业在成都设立区域总部、研发基地、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引导绿地等大型企业开发运营文创类产业孵化楼宇和特色地产。其三,全力推动电子竞技、动漫游戏和数字出版等在全国位势能级的提升,促进赛事、文博、非遗和音乐等的数字化升级,重点培育可可豆动画影视、新潮传媒、迅游科技、尼毕鲁科技、数字天空、天象互动和索贝数码等一大批新兴文化科技企业快速成长,推动数字文化、数字传媒、数字出版和数字娱乐等数字文化产业聚集发展,形成城市旅游文化、大熊猫生态文化、蜀绣技艺等传统文化领域科技含量全面提升的文化科技产业发展新格局。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市已有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国家级10家、省级23家、市级31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621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6 12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6 032家。
(三)产业平台加快建设
坚持需求导向,强化信息技术支撑,聚焦文化科技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搭建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实现全行业资源整合、标准统一、互惠互利,规划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空间布局,打造“四位一体”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引领带动“两区一城”协同发展。其一,建成“科创通”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向全市科技创新创业企业提供科技金融、知识产权、检验检测、创业培训和项目对接等各类双创服务。其中,“科创投”“科创贷”等金融服务产品,有效支撑文化科技企业的发展壮大。其二,建成“天府文创云”投融资服务平台。高效运用数字新基建,建成面向世界、国内先进的多维服务天府文创金融投融资服务线上平台,全方位提供信贷、基金、保险、债券和路演等全方位金融产品服务,整合文创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政策、文创园区和第三方服务机构,逐渐形成文创金融服务、政策发布、文创项目路演和文创金融行业资讯等十大应用场景。其三,建成服务与文化科技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依托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和社会组织等行业机构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技术支撑、成果转化、市场推广等各类服务,促进文化科技企业聚集发展。成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政产学研用联盟,实施“政策支持+投资孵化+科技服务”定向扶持组合拳,将高校院所作为“城市合伙人”,规划建设四川大学、电子科大等8个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将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中科系”“高校系”新型研发机构聚集发展。
四、科技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5]当前,成都在推进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方面还存在政策不够系统、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型文化科技企业和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等现象。“十四五”期间,成都应主动融入“双循环”新格局,唱好“双城记”,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顺应多样化、个性化和高品质的市场需求,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培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提升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韧性和产业链的创新能力。
(一)以科技赋能拓展文化产业“新市场”
文化产品质量是文化产业高质量的首要内涵。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提升文化产品质量。文化产品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创意与内容两个环节。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内容一般具有较高水平的原创性,其表达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在形式上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创新力。其一,提升文化产品的原创性。深度挖掘熊猫文化、三国文化、金沙文化、休闲文化和美食文化等文化精华,把握消费需求个性化发展趋势,融入科技智能、创意设计、生活美学等,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积极发展定制服务,提供更多融入审美和情感偏好的原创文化产品。其二,提升文化产品的创意性。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中,通过充分发挥科技力量,大数据、VR/AR等新技术将艺术品、博物馆、旅游产品等以更新颖的形式呈现,加快促进文化产品的多元化开发,以人们乐于接受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引领追求品质的文化“新消费”,培育产业“新市场”。其三,提升文化产品的品牌影响力。以天府文化为核心,构建以世界文化名城为城市文化主品牌、“三城三都”为城市文化子品牌,囊括各类行业组合品牌在内的城市品牌体系,精心打造成都特色优势文化产品,推动企业研发新型消费产品,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来提升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显示度和美誉度。
(二)以科技赋能激发文化产业“新动力”
新旧动能转换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和内在要求。寻找和激发产业发展“新动力”是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举措,而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为寻找和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新动力”提供了多样可能。其一,加快培育壮大文化科技创新主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文化企业上市培育行动,建立百家企业上市培育库,实施入库培育、定向扶持,推动更多企业科创板挂牌上市,借力资本力量催生创新型领军企业。重点围绕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文化装备等领域开展产业补链强链科技专项行动,推动新型光刻技术、多模态网络与通信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其二,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幸福美好生活。实施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加快开展“创业天府·菁蓉汇”“蓉漂杯”等各类双创赛会活动,建好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郫都区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鼓励科创空间与在蓉高校联合建设大学生众创空间。深化建设成都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拓展传统产业发展维度,创新发展模式构建产业生态,推动成都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三,促进文化科技成果有效转化。重点开展“互联网+文化”“大数据+文化”等专项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校院企地协同创新,推动来蓉建设创新平台,落地成果转化项目,培育专业人才,促进各类研发主体优化成果转化流程,增强文化服务应用系统软件、文化展览展示系统等高新技术的应用。
(三)以科技赋能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是涌现出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新业态”,这也是实现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其一,发展智慧智能类业态。依托智慧城市、智慧乡村、智慧景区、智慧园区建设,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在文化产业的创新应用,加强对文化产品的设计研发及推广,布局影视、VR及直播等泛娱乐产业,大力发展电子竞技、旅游直播、智能穿戴等应用现代前沿科技的融合型业态。其二,发展文博艺术类业态。高效运用触控交互、体感交互等新技术,深入挖掘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美术馆等重量级藏品和特色标识元素,推进博物馆智慧化、数字化升级,探索“云游”视觉、听觉、触觉新模式,大力发展沉浸式观展、数字展陈、文物修复和艺术创作体验活动、直播逛展等新业态。其三,发展研学科普类业态。紧紧围绕“亲子游研学”的市场新需求,充分发挥天府绿道、城市公园、社区美空间、科创空间、产业功能区、川西林盘等创新功能,依托A级文化旅游景区、文博馆所、红色教育基地等文化旅游教育资源,推动新场景加快转化为研学旅行新载体、新产品,大发展“文化+旅游”“旅游+教育”、博物馆书店旅游、民宿休闲等新业态,培育打造一批高品质且专业化的研学教育示范基地。
(四)以政策创新构建文化产业“新保障”
成都坚持在世界城市体系和国家战略全局中谋篇布局,以高水平规划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精准谋划发展定位,科学确定发展目标,找准找实发展路径,持续为全市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增长新动能。其一,强化政策引领力。对标国内外产业领先城市,做好产业现状、发展定位、空间布局等调研,高质量开展《成都市建设世界文创名城“十四五”规划》《成都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成都市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等编制工作。设立市级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专项基金,以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等补助方式择优支持文化科技融合重点项目,加快打造一批特色品牌,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其二,强化政策吸引力。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抢抓市场机遇,加大资源开发力度,颁布实施《成都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完善《成都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及配套工作规程,推动配套实施细则落地落实,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其三,强化政策创新力。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市场主体、强化品牌建设、吸引优秀人才等关键环节,研究制定促进文化科技、现代时尚、影视传媒、动漫游戏和“短视频+”等一批有竞争力的产业政策体系,加快建设金融投融资、数字版权、影视制作等综合服务平台,以构建产业生态圈为抓手推动优势项目、优质企业集聚发展,打造产业政策“成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