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培育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研究

2021-04-14宫庆彬张志强熊永兰

中国西部 2021年1期
关键词:生物医药成渝集群

李 婧 宫庆彬 张志强 熊永兰

一、引言

生物医药产业由生物技术产业与医药产业共同组成〔1〕。21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强国高度关注生命医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抢占世界经济技术制高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塑全球经济版图的变革性力量。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蔓延让生物医药研究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当前,生物医药产业正引领着生物经济时代背景下医药行业新一波技术产业革命,成为众多区域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角力场”。

2020年1月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做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决策。同年10月,审议通过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要将成渝地区打造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赋予成渝地区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使命。更高的战略定位,要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审视自身在国内产业经济乃至世界产业经济发展格局中的角色,在新时代下加快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同时,世界城市群发展实践经验表明,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集群协同〔2-3〕。成渝地区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迅速,大力支持发展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品种,生物医药产业逐步向世界级、万亿级的医药健康产业体系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态势和先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成渝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优劣势,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培育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为成渝地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提供参考。

二、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态势

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市场规模一直高速稳定增长,Evaluate Pharma2020年全球药物市场及预测报告指出〔4〕,2020年全球处方药市场规模达到9040亿美元(增长3.7%),到2026年将达到近1.4万亿美元。尽管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但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当前我国医药市场规模已居世界第二,2018年市场规模超3500亿元〔5〕。生物医药产业正成长为高技术支柱产业,成为高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塑全球经济版图的变革性产业力量。

1.科技强国战略布局持续加强,生物医药产业成为国家战略竞争焦点

以欧美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通过实施系列科技计划、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速抢占生物医药技术及产业发展制高点。美国一直关注生物医药产业并将之列为国家研发优先领域,生物制药行业研发支出占国内总研发支出的1/6左右〔6-7〕。欧盟持续支持生物医药相关领域的研究,为提升欧洲新药研发能力,欧盟和欧洲制药工业联盟联合于2007年启动了总投资20亿欧元的“创新药物计划”(IMI)〔8-9〕。日本政府自2002年提出“生物产业立国”口号之后积极采取一系列战略措施推进产业园区形成和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推出《生物战略2019》〔10〕、“登月型研发事业”〔11〕等。此外,各国也纷纷加大投入开展生物医药前沿研究,例如,美国实施“精准医疗计划”“抗癌登月计划”“脑科学计划”等;日本启动“战略性国际脑科学研究推进计划”;英国实施“健康先进研究计划”等〔12-13〕。

2.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势头明显,美、欧、日等科技强国占据主导地位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长周期、多学科交叉等特点。当前,产业集群已成为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主要组织形式,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地区)占据主导地位,印、中等新兴市场快速增长。全球著名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主要位于美国的波士顿、旧金山等城市,以及欧洲的英国剑桥科技园、日本的神户产业园区等。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持续被欧美发达国家垄断,其中,美国已具备全球代际领先优势,拥有全球46%的生物医药公司,年销售额占全球药品市场销售额50%左右〔14-15〕。同样,制药行业也是欧盟经济的主要贡献者,2018年欧盟28国制药产品的销售额达到261亿欧元。〔16〕

3.高价值创新药物和领先研发水平造就了百年名企和迅速崛起的头部企业

生物医药产业既有像辉瑞、罗氏、默克、诺华等“强者恒强”的百年企业,也有如安进、艾伯维等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年轻企业。美国《制药经理人》杂志公布的2020年度全球制药企业榜单显示:罗氏包揽了处方药销售额和研发支出第一名,以482.47亿美元的销售额首次问鼎榜首,打破了辉瑞过去4年连续称冠的局面;2019年全球共有22家制药企业销售收入超百亿美元,排名前十的企业收获了超过50%的全球处方药销售收入;Top20制药公司中有10家来自美国〔17〕。

4.生物药品崛起,创新药研发竞争更加激烈

近年来,高活性小分子先导化合物的筛选难度增大逐渐成为化学新药研发的瓶颈,而随着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生物大分子药物开始成为创新药物的另一个重要来源。2015-2019年全球处方药销售额排名前10的重磅药物中,生物药占据约2/3,且以单克隆抗体为主〔18-19〕。根据Pharmaprojects数据显示,目前,生物药占到在研药物管线的40%,而这一数值在2000年时是20%〔20〕。2014年至今,生物药品的复合增长率(>12%)远高于小分子药物类(3.5%)〔21〕。值得关注的是,研发成本和专利悬崖的叠加压力,寻求更高效的研发回报成为驱动相关产业技术革新的最原始动力。如肿瘤免疫疗法、基因疗法等生物科技的突破,不断催生创新药物研发热潮。此外,生物医药行业与新材料、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的交叉与融合,也极大地提高了药物设计和筛选的效率,有效实现药物生产过程智能管理,保障药品质量稳定〔22〕。

三、世界先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特征和发展规律

过去几十年发展经验表明,产业集群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内在需求〔23〕。在生物医药领域,产业集群现象同样非常明显。产业集群的形成基本可分为三类:一是自发形成,例如龙头企业偶然选址引起的集聚、衍生,如瑞士巴赛尔生命集群区;二是“自下而上”的培育和发展,往往是在集群雏形初现之后,政府再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引导发展,如美国波士顿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三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模式,集群主要依靠政府积极主动的规划,并通过优惠政策、配套建设等吸引企业入驻、发展和壮大,如以色列生物医药产业集群〔24〕。当今世界科技强国已形成数量众多的发达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例如美国波士顿“基因城”和旧金山“生物技术湾”、英国伦敦生物制药集群、日本神户医疗产业都市、瑞士日内瓦-洛桑生物科技园(Bio Alps)等〔25-26〕。生物医药是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其产业集群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特征: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创新人才是关键创新要素、活跃的风险投资网络是集群发展的重要有利条件、大量的新创企业是集群发展的动力源泉、领军企业是集群发展的中央极核。其发展主要遵循以下内在规律:

1.科学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协同创新成为集群发展的关键

生物医药产业的繁荣高度依赖基础科学积累和原始创新。科学技术研究不仅提供了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最宝贵的创新资源(人才和技术),还直接孕育成长了一批产业创新主体。创新要素的流动、交互影响也使得集群形成以高校、科研机构等为中心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体,例如美国波士顿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周边汇集了哈佛、麻省理工等全球顶尖高校,使其成为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策源地;德国以萨克森州为核心区建立起的研发驱动型生物经济聚集区〔27〕。

2.区位等外部条件激发着集群的内生动力

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式发展是为了获取丰富且快速流动的知识和信息以及共享高级劳动力市场等。科学研究、风险投资、传统大企业、政府以及中介机构等生产要素的区域集聚和协作,促进了集群各主体的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为知识创造和转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种外驱力能有效促进产业集群形成“龙头企业-专家型公司-科研机构-风险投资-中介机构”良性互动,如美国旧金山活跃的风险投资公司和创业者群体就有力促进了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壮大。

3.政府治理提升集群发展效能

集群发展离不开政策创新和政府治理,具备科学研究、风险投资和创新文化等基础条件,从而形成企业空间聚集势头是政府集群治理政策转换成治理效能的前提。此外,政府的产业政策、金融政策、人才政策、土地政策等创新政策激励,以及政府推动的非营利性产业协作平台、行业协会、新型研发机构等将有效激发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生长。比如英国剑桥科技园就通过政策倾斜的方式扶持中小企业。日本神户医疗产业都市也从租金补助、PMDA药事战略协商合作中心建设等方面构建全方位的支援体系〔28〕。

4.区域关联产业支持促进集群持续发展和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形成

当前,现代生物医药技术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技术领域的深度融合,带动了精准医疗等具有产业变革前景的领域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与区域其他优势产业互动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方向分化提供可能,并得以形成集群强劲而持久的竞争优势。例如美国旧金山信息科技发达,带动生物芯片、分子诊断领域成为旧金山“生物技术湾”特色产业;德国萨克森地区的生物经济聚集,与同地区形成的欧洲最大微电子和信息及通信技术集群“萨克森硅谷”(Silicon Saxony)建立并保持了集群间协作并进〔29-30〕。

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发展现状

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逐渐成为成渝地区发展最快、最活跃的产业之一。四川省生物医药产业主要集聚在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医学城等,2018年全省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达1349亿元,同比增长20%(1)数据来源:《四川统计年鉴2019》。。生物医药产业是四川省“5+1”现代产业体系中重点培育16大领域之一,也是成都市规划打造的万亿级产业。重庆市生物医药产业主要分布在高新区、两江新区、涪陵区、荣昌县和巴南区,2018年全市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33亿元,同比增长11.8%(2)数据来源:《重庆统计年鉴2019》。,生物医药产业也是重庆市重点培育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总体来看,成渝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和良好的创新氛围,成渝两地相向发展和产业体系的分工协作也必将带来两地生物医药产业的融合、联动。

(1)产业基础雄厚。成渝地区拥有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成都、重庆各1个)、4个生物医药类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国际医学城、重庆两江新区、重庆国际生物城)。2018年,四川省医药制造企业共369户,10户重点医药制造企业中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入围“2019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31〕。同年,重庆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近600亿元,重庆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跻身中国药品研发综合实力排行前100强,重庆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跻身中国生物药研发实力排行前50强〔32〕。

(2)企业实力较强。成渝地区拥有多家生物医药龙头企业,既有科伦、康弘、智飞生物、福安药业等传统医药企业,也有先导药物、苑东生物等科创板上市创新研发型企业。成渝地区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企业总数占全国74家重点园区的6.9%,高新技术企业数占6.7%、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数占5.4%、独角兽企业数占4.9%、上市企业数占3.9%,园区的企业数量、产品实力、创新能力、政策支持力度等在全国领先,已形成川渝生物医药产业区〔33〕。

(3)医药创新资源丰富。成渝地区拥有80多所医药专业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拥有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国内顶级科研平台,四川、重庆两地拥有三甲以上医院118家,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等,有着丰富的临床资源。此外,还拥有成都生物医药外包服务产业联盟、重庆两江新区生物医药创新服务联盟等产业联盟。

(4)中药资源禀赋显著。四川是全国著名的中药材产地,中药资源7290种、常用中药材312种、道地药材86种、国家GAP认证中药材基地24个,均居全国第一,并且拥有一大批实力雄厚的中医医院、中医药科研院所。重庆市现有中药种质资源5300余种,占全国药用动、植物总数将近一半,栽培药用植物200余种,中药材资源蕴藏量100多万吨,拥有重庆中药研究院等研究院所作支撑〔34-35〕。

2.不足与短板

当前,成渝地区生物医药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尚未成长为区域主导产业和重要支柱产业,存在创新成果产业化较为滞后、企业增长动力不足,产业园区竞争力不强,中药资源优势未转化为产业优势,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偏少等明显短板。

(1)创新成果产业化滞后,企业增长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成渝地区生物医药产业中免疫制剂、靶向制剂等方面都比较缺乏;产学融合缺乏,企业研发成果转化慢,关键技术长期未实现突破,2018年四川省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1%,比全国平均值低9个百分点。龙头企业在生物技术等高增长领域布局迟缓,增长动力不足,如科伦大输液产品随着市场整体下行,盈利能力迅速减弱〔36〕。

(2)产业园区竞争力不均衡。在2019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TOP50榜单中,成渝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仅有成都高新区(第6)、成都经开区(第29)两园区入围,而仅江苏省就有7家入围。从创新能力上看,成渝地区4家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园区的发明专利申请数占全国74家重点园区总数的6.6%,上市药品数占5.6%、国家药品审评中心(CDE)受理药品数占5.7%、药物临床试验数占5.2%、高层次人才数占4.4%,与全国其他四大区域相比成渝地区创新实力排名中等偏下〔37〕。

(3)中药资源优势未转化为产业优势。一是中药资源与生物医药产业关联度低,成渝地区道地药材大多居于产业链上游,为国内外药企提供中药原料。中药材种植集约化程度低,中药材产业的种植、生产、产品开发、流通等环节尚未形成有效的协作,中药产业上下游严重脱节,没有形成大品牌和大产业链〔38〕。二是中成药制药企业依旧存在产业基础弱现代化程度低等问题,导致中药生产的高成本、高能耗、高污染和低生产效率、低药品质量现象并存。另外,产业相关专业人才的匮乏(多年来中医药人才培养重视不够)也严重制约了中药现代化生产。

(4)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偏少。成渝地区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多,但大多数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既缺少像太极、科伦等百亿级龙头企业,也缺少像先导药物等创新科技企业,更缺乏重磅产品等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大品种和大品牌,以及“珠峰企业”缺乏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39〕。

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建议

1.“大抓”生物医药产业,加强产业顶层设计,完善协作创新机制

着力把生物医药产业打造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支柱产业,将生物医药产业纳入四川现代产业体系,即将“5+1”变为“6+1”,这既符合科技创新“四个面向”中“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要求,也符合成渝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向。应加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政策创新、区域布局,整合区域医药产业研发链、生产链、流通链等。精细化布局生物医药细分领域,避免产业同构和恶性竞争。建立成渝医药产业集群协作联盟,构建沟通联动合作机制,整合和引导成渝高端科技创新资源流动,促进产业集群、企业、研发机构、科技服务机构协同创新和加强项目合作。

2.突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重点方向

立足成渝现状,强化“两地一盘棋”思想,把握生物医药产业技术进步大方向,以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协作深化产业合作,引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协同发展〔40-42〕。一是现代中药,加强我国中药传承创新发展,新冠疫情中,我国“三药三方”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应依托成渝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优势,按照差异化、关联化、特色化的理念,合理布局成渝中药材种植和生产,打造“成渝中医药产业经济带”,推动中药材种植加工、中医药研发、养生保健旅游等,形成研发创新、高端制造、现代流通、市场销售的产业核心。二是生物药,可支持天府国际生物城、重庆国际生物城、成都医学城等园区拓展壮大以细胞、基因等为基础的生物医药领域,做大做强核酸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等新型疫苗产业,以及治疗肿瘤、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领域的抗体类药物,支持药明康德、昭衍生物等生物医药外包服务公司发展壮大,引进一批基因治疗、免疫细胞治疗等高端创新药企,建设生物医药研发生态圈。三是化学药物,应在“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形势下依托成渝较强的化学药生产能力和技术积累,积极发展绿色、特色原料药和高端定制原料药,推进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培育高端制剂品种。

3.建设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创新园区与创新走廊,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建设

创新是医药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的源动力,而国家级高新区本就担负着高质量发展和改革创新的“天然使命”,应在高新区重点布局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园区。此外,在“成都向东、重庆向西”的大背景下,成渝地区未来必将相向发展和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建设成渝产业创新走廊,可重点布局生物医药增量创新企业。另外,还应加强省际生物医药产业合作,推动共建川渝现代中药创新中心和川渝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和生物医药产业科学中心,联合开展中药现代化、生物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共同完善技术创新链,形成区域联动、分工协作、协同推进的技术创新体系。

4.实施生物医药产业高端人才战略

将人才作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聚焦重大品种、关键技术、重点团队引、留、育。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创投资金、科研课题等吸引高端人才及项目设立实验室或区域联合研发中心等。依托一流人才科研资源,通过政产学研金架桥和科研院所灵活转化机制实现成果高效转化。支持四川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院校药学、生物学、生物医药工程学、临床医学等打造“双一流”学科,建设生命科学、医学、药学、健康信息等领域的人才培养基地。

5.培育创新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链布局

梳理生物技术药、化学药、中药、医疗器械领域产业链清单,聚焦重大品种、关键技术、重点团队引育企业,并利用创新龙头企业吸附效应,拉动上下游产业聚集。对内可通过产业平台着力培育、引导科伦、好医生、倍特、太极集团、威斯腾生物、华森制药等引擎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变革的领跑者,对外积极招商拥有技术前沿的企业,持续夯实化学药、仿制药的产业化能力,提振传统中成药品内生创新。打造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横向延伸和纵向拓展,以要素的自由流动推动一体化发展。

猜你喜欢

生物医药成渝集群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销售有限公司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高新区:加速驶向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两千亿级”新蓝海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