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传播体系的发展方向
2021-04-14
大庆社会科学 2021年3期
杨明星、周安祺在《国际观察》2020年第5期撰文认为,中国外交传播体系亟需弥补漏洞,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第一,中国应转换思维,避免从西方惯有的“战争/控制”维度看待外交传播,而应从“误会/理解”思维出发改进传播策略;第二,主动弱化与不同国家、民族之间存在的意识形态分歧,减少不同群体间的“文化折扣”,以“求同存异”的包容心态开展外交传播;第三,实施“全政府”推进、跨部门联动策略,统筹协调,由多部门联合制定“中国外交传播战略规划”,强化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第四,加强对外交传播媒体的政策支持,优化国内媒体外事报道的风格与形式,建立中外媒体常态化合作机制;第五,凭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优势以及中国通讯产业的技术优势,打造一批具有更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全球性外交传播媒体。此外,我们要围绕大国外交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尽快启动外交传播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理论创新项目,加快推动“外交传播学”的学科构建和人才培养进程,向世界讲好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故事,借此提升外交话语权和大国形象,从而真正体现出大国外交的话语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