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中的传统文化意蕴研究
2021-04-14赵文能
赵文能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理念、智慧和神韵,既是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源头活水。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数千年以来的历史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系统地了解和学习,对古人治国安邦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深入地总结,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治国理政之道。
一、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为其治国理政思想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优良的家风传承、7年知青的历练以及在基层工作的实践锻炼,为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注入了多元的文化滋养。
(一)家风传承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打下了思想基础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谈起习仲勋的家风,在他的人生轨迹中清晰地折射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他的熏陶和良好家风的传承,他在家庭教育中所传承的中华传统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便是其中的典范。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一生勤俭,“他经常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言教育孩子,吃饭时掉在桌上的米粒也要捡起来吃掉,一丁点也不浪费,吃到最后也要掰一块馒头把碗碟上菜汁擦干净。”[1]634在这种家庭教育氛围的影响下,尚俭节约的观念润物无声般地影响着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习近平总书记曾写道:“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1]643优良的祖训家风传承,如细雨春风般影响着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了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心疼!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会对餐饮浪费这样的事特意做出专门的指示,究其缘由,从小的家庭教育就为其埋下了尚俭节约的种子。习仲勋的言传身教和良好的家风传承为习近平“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习近平在新时代的治国理政实践打下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
(二)知青岁月的习近平进一步强化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7年知青岁月里的博览群书、担任梁家河大队支部书记实践历练,强化了习近平对中国农村社会传统文化的感知,为其担当重任、继往开来积累了丰厚的文化知识和实践经验。可以说“7年知青经历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2]402在梁家河,习近平不仅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赢得了村民的“好后生”称号,他对学习的狠劲亦是位“好后生”。2014年,习近平在参加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时,分享了他“30里借书”的故事,在陕北农村插队时,走了30里路去和另一位知青借书来读。而“他的执政理念,他的思想,就是在持之以恒的读书生活中积淀下来的。”[2]147此外,“农村是一个大学校,是学之不尽的知识宝库,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1]627知青时期的习近平切身感知着中国的农村社会,劳动人民忠厚、友善、勤劳的传统品德,淳朴、真实的农村生活面貌,使得他与广大农民建立起了真实的情感,他曾多次讲过:自己是“黄土地的儿子”。在习近平的治国理政实践中,“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等词语频繁出现,这既是他“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承诺兑现,亦是他长时间来与人民群众建立起来的深厚感情在治国理政中的生动体现。7年的陕北知青岁月经历,为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的实践奠定了厚实的文化根基。
二、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为其治国理政思想提供了正确的价值指向
习近平对待传统文化坚持“取其善者而用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采用古为今用、革故鼎新的方法,充分发掘传统文化在当代治国理政中的价值,为其治国理政思想提供了正确的价值指南。
(一)习近平高度重视在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在治国理政实践中,习近平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不忘来时路方能开辟未来。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挖掘其精华部分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时代赋予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取得了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治国理政实践之中就能溯源到中华廉政文化的根基。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上,习近平多次引用古代廉政箴言来阐述他的治国理政思想。诸如,“诚于中者,形于外”,要求领导干部要保持“慎独”的道德操守;“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告诫党员领导干部要保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习近平不仅把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继承下来用于治理国内事务,还将其积极应用于阐述外交理念和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之中,“在独具特色的‘习式外交’中,中华传统文化的哲学和智慧,不断被习近平在多种外交场合成功援引运用”。[4]14-19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引援“协和万邦”一语,来揭示中国外交思想的文化传统和理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等传统文化思想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最鲜明的特质。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善于总结传统文化中治国安邦的丰富经验,并将其运用到当代的治国理政实践之中是习近平一以贯之的态度和做法。
(二)习近平注重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辩证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两个‘老祖宗’,这两个老祖宗都是治国理政的法宝,缺一不可,都不能丢。”[4]14-19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既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发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同时又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和“魂”,积极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推动两者达到辩证统一的新境地。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发展问题,早在1944年,毛泽东就曾说过:“我们的态度是批判地接受我们自己的历史遗产和外国的思想。我们既反对盲目接受任何思想也反对盲目抵制任何思想。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5]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念,对新时代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习近平作出了全面系统的思考和谋划。在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和“魂”的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6]313并依托于在我国改革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新征程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由此可见,习近平新时代的治国理政思想“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6]344而是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和“魂”,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推进两者的辩证统一。
三、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灵活运用,为其治国理政思想提供了思想启迪
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之所以能引人入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善于在实践中从中国古典哲学、历史文化以及文学艺术中探求治国理政的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访谈等,形成了独具个性的风格,人们爱听、爱读、爱看,海外媒体纷纷称之为‘习式风格’。”[7]
(一)从中国古典哲学中学习治国安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国家治理如何向好向正,这就需要方法论的指引。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体地、历史地将中国古典哲学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认识论、方法论融入到新时代的治国理政思想体系之中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上溯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和明朝心学,经历了数个古典哲学繁荣的历史时期,产生了儒、释、道等各家学说,留下了大量鸿篇巨著和探索世界规律的智慧。习近平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积极汲取这些文化遗产中的思辨精神和智慧,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提出了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等,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有机统一的“当代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一种思想要发挥能动作用来“改变世界”的根本方式就是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质就是在汲取中国古典哲学中“改变世界”的方法论之后,不仅把这些古人积淀的认识和方法来阐释当今中国的社会,还辩证地、历史地运用于指导当代的治国理政实践。诸如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上,习近平就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来阐述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社会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用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理念来阐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8]471既折射出了他深厚的哲学底蕴,亦展现出中国古典哲学在他的治国理政思想中的重要价值导向作用。
(二)从中国古代历史中镜鉴治国安邦的经验和教训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有奋发有为,开创盛世的成功经验,有昏庸残暴致使国破家亡的惨痛教训,学习和借鉴这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能为新时代治国理政提供重要的历史镜鉴。
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之中,习近平用历史的眼光,坚持问题导向,从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的宽广视角,对新时代的治国理政进行了深刻地把握和思考。在加强执政党建设的论述中,引援了“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的历史经验,突出强调新时代治国理政“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8]95在反腐败斗争中,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列举了秦始皇横征暴敛,致使民怨沸腾,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道出“廉洁则政兴,腐败则政息”的历史铁律。既提醒全党同志以史为鉴,汲取历史经验教训,亦宣示了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决心。对于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习近平在《领导干部必须做到“守土有责”》中提到了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历史,用“天子守国门”的历史典故来强调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应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担当精神,“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8]139
中国数千年历史中所蕴涵的“经世、治世”之道,是古人领导能力、治国安邦思想和为政之道的折射,作为一种十分宝贵且不可多得的独特资源,习近平从中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积极探索建设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治国理政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历史镜鉴。
(三)从中国古代文学中汲取丰富的治国安邦智慧
中国古代文学浩如烟海,其中有不少作品蕴含着治国理政、安邦定国的大智慧。习近平文学功底扎实深厚,深谙中国古代文学在治国理政中的地位。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语言体系中,平实中蕴含着大智慧,给人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
中华民族,无论是从先秦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还是从孔夫子到毛泽东,习近平都能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习近平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作品中的经典名言、文学典故可谓信手拈来,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的治国理政智慧可谓运用自如,切实地“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展示了他高超的治国理政能力和高度的文化自信。对文学艺术灵活的运用也是习近平的一大治国理政智慧,他认为:“文艺是世界语言,谈文艺,其实就是谈社会、谈人生,最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心灵。”[9]2019年3月4日,习近平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提出,新形势下文化文艺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冷清和‘独上高楼’的寂寞,最后达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8]326这一系列“妙语连珠”,既彰显出了他厚重的人文情怀,亦体现出中国古代文学蕴藏着丰富的治国安邦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习近平在对传统文化努力学习、科学对待并灵活运用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其对于当代治国理政的滋养、启迪和镜鉴作用,形成了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中的传统文化意蕴,对于新时代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意义。